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潮》2004,(3)
如何理解自我接纳“自我接纳”是指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具特征所持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即能欣然接受自己现实中的状况,不因自身优点而骄傲,也不因自己的缺点而自卑。此外,自我接纳是人天生就拥有的权利。一个人并非要有突出的优点、成就或做出别人希望的改变才能被接纳。自我接纳是人健康成长的前提。一个人如果不接纳自己,连自己的问题都不敢正视,那他怎么能引导自己向上? 自我接纳加上能力,这是构成自信的两大基石。自我接纳是自信的起点。从自我接纳出发,不仅可以让一个青年学生早日摆脱自卑这一“青春病”,更可以让其早一天走向自信。自…  相似文献   

2.
悦纳自我就是要学会自知,培养自信,努力自强.在小学教育中,我们不仅仅需要帮助孩子们正确看待自我的优势,帮助他们“悦纳”自我;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避免骄傲自大,了解自我的缺点,“悦纳”自我.自信与家庭的贫穷与富裕无关,与个人美丑胖瘦无关,重要的是正视自己,接纳自我.  相似文献   

3.
文章考察了大学生安全感的基本情况,探讨大学生安全感与自我接纳、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可为大学生合理对待人生以及进行自我心理疏导提供借鉴。采用问卷法对山西大同大学2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大学生安全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57.81±8.942);安全感与自我接纳呈负相关(r=-0.629,P〈0.01);安全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345,P〈0.01);自我接纳对安全感有正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对安全感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安全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安全感与自我接纳程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自我接纳和社会支持对安全感都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但往往过多地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而忽视内在素质的培养。在生活中也往往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却看不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或者常看到自己的很多问题,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片面地看待自己,结果是他们不能健康的成长。对自己的认识也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一样,需要一个了解和学习的过程。本课旨在让中学生了解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及提高分析调整自我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浅论学报青年编辑心理健康的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报青年编辑心理健康标准的具体内容:必备的创新优化心理;严密的思维能力;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客观的评价自我,接纳自我;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和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心灵深处唤起沉睡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意识。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对自己理想的追求,它是生命之灵魂,也是人自主发展的源动力。只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才会产生对生命的炽烈追求,才会催生学生朦胧的学习理想。利用成功人士的正面引领,唤醒学生学习理想的朦胧意识;注重学生学习心理的疏导,催生学生追求学习理想的热情;逐步放大可以达成的目标,提供学生实践学习理想的舞台。  相似文献   

7.
大学阶段是整个人生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人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大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是选择和确定自己的社会角色,并尽量认同和接纳自己,完成自我同一性,否则将会阻碍人格的健康发展,影响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因此,大学生应正确形成自我同一性,完成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  相似文献   

8.
《离骚》中的人物身上呈现出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某些特征,屈原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节操,热爱自己的祖国,忠于自己的国君,是“个体化原理的守护神”——日神精神的具体体现;打破人与神、人与物的界限,使诗人从现实和自身超越出来,忘却自我而分丰神性,是“个体化原理崩溃”——酒神精神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
对302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羞怯在自我接纳和同伴关系间的作用。结果发现:1)整体上,初中的同伴关系、自我接纳和羞怯都处于中等水平,初三是初中阶段的转折点,是心理逐渐成熟的开端。2)自我接纳、同伴关系分别与羞怯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接纳和同伴关系呈显著正相关;3)羞怯在自我接纳和同伴关系间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了总效应的51.74%。因此,自我接纳会通过羞怯的部分中介作用来影响同伴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方燕 《科技资讯》2006,(36):111-111
幼儿是独立的人,对现在孩子性格差异大、承受困难低的特点,提出家长和教师要相信幼儿有能力主动地探索周围的世界,能独立地自我思考、决策、自己解决问题能力。通过赏识教育,让孩子肯定自己,坚定信念,在形形色色的环境中,造成各种各样缺点,怀着欣赏眼光去发掘,及时去展示其闪光点,慢慢将其转化为优点、长处,更好地强化他自我价值感。同时通过挫折教育,让孩子增强承受力,也不要一味的把孩子视为柔弱的个体,“不要担心孩子的失败,应该担心的是,孩子为了怕失败而不敢做任何事。”家长与老师要转变观念,形成正确的教育态度,让孩子发现自己,获取成功。  相似文献   

11.
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组成。认知内驱力是个体掌握知识,技能和阐明解决学业问题的需要;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那种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想获得自己所附属的赞许和认可,取得应有的赏识欲望。  相似文献   

12.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自我接纳问卷对孝感市孝南区120名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社区服刑人员的SCL-90的总均分和阳性因子及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上均分显著高于普通人常模,而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要显著低于中国普通人群常模;高低不同自我接纳水平的社区服刑人员在总均分以及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存在显著差异,低自我接纳者在在这些因子上的得分更高;自我接纳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的负相关;自我接纳对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自我接纳因子能够较好地解释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末期西方思想理论界颇有震撼力的一位思想家,是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和结构主义学家雅克.拉康,他倡导重新探究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因此成为拉康的语言分析。拉康认为,自我的建构离不开自身也离不开自我的对应物,即来自于镜中自我的影像;自我通过与这个影像的认同而实现。镜像阶段是一个自欺的瞬间,是一个由虚幻影像引起的迷恋过程,是想像性思维方式的起点。自我并不是自己的主宰,人们苦苦寻找自我,而当找到它时,它却外在于我们,总是作为一个他者而存在,被自身无法掌控的外部力量所决定,永久地被限定在与自己异化的境地。镜像阶段的想像性认同与人类知识同构,具有相似性。最后,笛卡儿式的主体不再能够自由地决定自己的生活,相反,该主体要受制于主体无法控制的外部力量。  相似文献   

14.
平凡也从容     
跋涉很长一段路程了,努力很长一段时间了,我们却依然平凡。是的,我们是平凡世界的芸芸众生。依然平凡的我们,没有“大腕”的显赫,没有“大款”的阔绰,但却不能因此而失却从容的心境。如石子一粒,仰高山之巍峨,但不自惭形秽。若小草一棵,慕白杨之伟岸,但不妄自菲薄。从容,是平凡者的坦然。从从容容,像一株无名的小花,不因牡丹的绚丽而锁苞,默默为春天增添一抹彩色;从从容容,像一棵山楂树,不因苹果的硕大而自枯,默默为金秋捧出几簇红果;从从容容,像一脉小溪,不因江河的渊博而干涸,默默地滋润一方土地……从容,是平凡者…  相似文献   

15.
李夏菲  历宁宁  葛星 《科技资讯》2014,(34):212-212
目的:调查三本院校大学生的自我接纳现状。方法:采用自我接纳问卷对华锐学院184名大学生实施团体施测。结果:自我评价在性别、学科及父母婚姻关系上存在显著差异,自我接纳在年级、父母婚姻关系及是否跟随父母一起生活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1)男生的自我评价低于女生,文科生的自我评价低于理科和工科。(2)大一和大二的自我接纳低于大四。跟随父母一起生活的学生更容易产生较高的自我接纳。(3)父母婚姻关系越好,大学生的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越高。  相似文献   

16.
软件补偿方法具有效果好、精确度高、成本低的优点。介绍了在研制多点巡回检测仪中采用的几种软件补偿方法:前向通道特性补偿使放大器等元件不因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受到任何影响;引线电阻的补偿可实现引线电阻对系统无任何影响;热电阻、热电偶的非线性度补偿效果明显,节省开销。  相似文献   

17.
就基金的"封转开"问题展开探讨,提出要正确看待封闭式基金在特定的市场条件下自身的缺点和优点,肯定它存在的市场价值.它不应该被开放式基金所取代,而应该继续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与开放式基金一起在证券市场上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艺术即反省     
艺术作为满足精神需要的高级形式,根源于情感表现的需要,情感不仅把人推向外部世界,同时也催发了人的自我意识,促使人们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是一个呈开放态的动力结构,表现为既不断走出自身,将自身引向社会,又不断返回自身,进行内省。艺术起源于劳动,美即生活都仅仅说明了艺术的表相特征,而艺术的本性是其理想性与超越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即反省。  相似文献   

19.
金融海啸像一块试金石,在试出了传统制造型企业积重的沉疴的同时,也凸显出直销行业的先进性和对社会的贡献值;放弃偏见,学会接纳与学习,是每一个身处直销行业的人对政府与传统行业的呼吁;而加快行业的开放力度,让直销行业更多地为中国经济建设发挥自己的社会责任,则是众多企业和企业家们的呼声。  相似文献   

20.
归因理论是研究学习成就自我认知的重要工具。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听力学习成就自我认知的不完全是学习成绩,社会比较和自我比较才是主要依据;自身努力和来自教师的帮助在自我归因中占有重要地位;成功归因属于积极归因,不成功归因属于适应性归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