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皮肤科患者感染病原菌种类和耐药性特点.方法从收治的皮肤感染患者伤口引流液或脓性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165株,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将菌株鉴定到种;采用CLSI推荐的KB法琼脂扩散法检测菌株的耐药性.结果检出革兰氏阳性菌84株,占50.91%;革兰氏阴性杆菌70株,占42.42%;真菌11株,占6.67%;检出率前三位的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不存在耐药性;A群链球菌对皮肤科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高.革兰氏阳性球菌对糖肽类抗菌药不存在耐药性;A群链球菌对皮肤科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高.分离出耐甲基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51株,占30.91%;分离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8株,占29.09%.结论近5 a本院皮肤科患者感染病原菌种类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上升趋势较为明显,特殊病原菌亦有较高的检出率.皮肤科应重视感染性标本的病原学检查,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简称 Hp)感染与胃癌的关系。方法 :43例胃癌患者的新鲜癌手术标本及血清标本、36例十二提肠溃疡患者 (对照组 )的胃窦粘膜组织及血清标本入本组研究。分别采用 PCR及血清学试验检测其 Hp感染状况 ,两项检测均为阳性者即确立为 Hp感染。结果 :(1) 4 3例胃癌中 ,Hp阳性 30例 ,阳性率 6 9.77% ;36例十二指肠溃疡中 ,Hp阳性 30例 ,阳性率 83.33% ,两组阳性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Hp阳性患者中 ,胃癌及对照组 cag A基因阳性分别为 2 4例、2 5例 ,阳性率分别为 80 .0 0 %、83.33% ,两组阳性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2 ) 4 3例胃癌中 ,高中分化腺癌组 Hp及 cag A检出率分别为 6 2 .5 0 %及 70 .0 0 % ,低未分化癌组 Hp及 cag A检出率分别为 74.0 7%及 85 .0 0 % ,但两组 Hp及 cag A检出率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1) Hp感染及 cag A+ 菌株感染不是胃癌发生的唯一或必须因素。 (2 )胃癌的分化程度与 Hp及cag A+菌株感染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对重庆市璧山县大路渔场大规模发生败血症的患病黄颡鱼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及组织病理学观察.首先把从患病黄颡鱼脾脏中分离获得的优势菌(命名为YC-1)人工感染健康黄颡鱼,该鱼患病症状表现与自然发病症状一致.再从人工感染鱼脾脏中分离病原菌,再次感染健康黄颡鱼,其症状仍然与自然发病症状一致.因此确认分离菌株YC-1为黄颡鱼"败血症"的致病菌.根据菌株形态学特点、生理生化指标和16SrDNA基因序列鉴定其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组织病理切片显示患病黄颡鱼肝组织严重坏死,肝细胞排列紊乱;脾脏细胞间界限不清,细胞核膨大;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肾小囊腔间隙增大.  相似文献   

4.
雌核发育彭泽鲫子代及双亲组织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7.5%(ω)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电泳技术研究了丰产鲫及其母本彭泽鲫和父本尖鳍鲤的心、肝、肾、脑4种组织的苹果酸酶(M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酯酶(EST)同工酶表型以及血清蛋白表型.结果表明:丰产鲫的血清蛋白和3种组织同工酶的电泳图谱均与母本彭泽鲫相同而与父本尖鳍鲤显著不同.说明丰产鲫是彭泽鲫卵子在尖鳍鲤精子激发下的雌核发育后代,在血清蛋白和同工酶表型的水平上,异源父本对子代成体的表型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探究不同测定方法对阴道内念珠菌感染的检出效果。以阴道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开始时间为2018年6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5月,均在入院后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并分别接受凝集法以及培养法2种不同的微生物检验方式,统计阳性检出率,并进行对比分析。凝集法阳性检出率为80.0%(96/120),培养法的阳性检出率为65.0%(78/120);经比较,凝集法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培养法,P0.05。在对阴道内念珠菌感染的微生物测定方法中,相较于培养法,凝集法具有着更高、更快,更便捷的阳性检出率,因此,在对阴道念珠菌感染的微生物检测方法中,凝集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四川部分地区肉牛呼吸道病例中支原体的带菌情况及种类,从四川部分地区6个牛场的54头有呼吸道症状的肉牛鼻腔采取的棉拭子,经支原体属特异性PCR方法检测,并对特异性PCR产物克隆测序后比对分析鉴定支原体的种类;用牛支原体、牛眼支原体、殊异支原体和牛鼻支原体的特异性检测引物对这54份样本进行了检测,调查支原体感染情况.结果从54份肉牛鼻腔棉拭子样本中检出23份支原体阳性样本;鉴牛支原体(12/54)、牛眼支原体(6/54)、殊异支原体(3/54)和牛鼻支原体(2/54)共4种支原体.4种支原体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牛支原体的感染率为57.3%,殊异支原体的感染率为29.63%,牛眼支原体检出率为20.37%,牛鼻支原体的检出率为16.67%.在两种支原体混合感染中,检出率相对较高的是以牛支原体+殊异支原体模式的混合感染,检出率为16.67%;三种支原体混合感染的情况有出现,而四种支原体混合感染的情况没有被检出.结果表明,四川省肉牛呼吸道疾病样本中支原体感染较为普遍,且种类较多,其中牛支原体检出率最高,首次在国内牛中检出牛眼支原体,研究结果丰富了国内牛呼吸道疾病的病原谱.  相似文献   

7.
为找出临床上猪瘟快速、有效的诊断方法,对荣昌县2个猪场出现的40头临床症状疑似猪瘟的病猪进行病理剖检,结果证实有8头病猪出现猪瘟典型症状.采集40头病猪的血样,进行ELISA猪瘟抗原检测和荧光RTPCR猪瘟核酸检测,结果显示ELISA抗原检测检出7份血样为猪瘟抗原阳性,阳性检出率为87.5%;荧光RTPCR核酸检测出4份血样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50%.该结果证实,ELISA猪瘟抗原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比荧光RT-PCR核酸检测更高,建议临床上采用ELISA抗原检测的方法进行猪瘟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8.
为寻找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本研究以4株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为靶标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分别测定了18株分离自青稞白酒糟醅菌株的抑菌活性。运用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活性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筛选到活性菌株JZ1-4-10和JZ1-1-9,均对4株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有不同程度抑菌活性,且均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青9A-2-6抑菌活性较高,抑制率分别为74. 12%和69. 22%。(2)经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菌株JZ1-4-10为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菌株JZ1-1-9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本试验研究表明菌株JZ1-4-10和JZ1-1-9对马铃薯干腐病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有望开发为马铃薯新型微生物抑菌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09年至2012年楚雄州医院SICU病房引起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帮助。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4年间楚雄州医院SICU病房培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利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间SICU病房共检出临床感染病原菌89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41株,占15.7%,革兰阴性菌752株,占84.2%。这些菌株分别来自痰、尿、血液、胆汁等,以痰标本多见。在检出细菌中,多重耐药菌株分离率2009年22.1%,2010年30.9%,2011年47.5%,2012年54.3%。从药敏结果看,SICU病房中分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但未发现对碳青霉烯酶类抗生素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结论:医院SICU病房中的感染病原菌多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多重耐药菌株比例较高,且多重耐药菌株分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区域性细菌耐药监测,以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0.
解淀粉芽孢杆菌BI_2的鉴定及其对黄曲霉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株BI2是从青贮玉米秸秆饲料中分离得到的一株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经16S rDNA序列分析,发现该菌株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NC_009725)的相似性达到99.6%;进一步结合Biolog及生理生化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以番茄叶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等12种植物病原菌及部分霉菌、酵母、食品乳酸菌和人类致病细菌为指示菌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BI2主要抑制丝状真菌,而对细菌无拮抗作用;BI2菌株生长36 h的上清液能明显抑制黄曲霉孢子萌发及其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达到67.4%和74.8%;而且该上清液经120℃高温处理20 min后对黄曲霉的抑制效果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1076例职工腹部B超体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B超技术对武汉科技大学校本部1076名在职职工进行腹部检查,主要检查肝、胆、脾、肾以及膀胱、前列腺、子宫、附件.体检结果表明,在1076名受检者中,检出腹部病变者201人,占受检者总人数的18.68%,其中男性检出率比女性检出率高6.44%.这表明,腹部脏器患病率高,尤其是男性腹部脏器患病率很高,应加强防治;在201名病变检出者中,结石病患者多(119人,占51.97%),其次为脂肪肝、囊肿患者,说明应特别重视结石病、脂肪肝及囊肿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以唐古特大黄为材料,采用匀浆涂布法进行内生放线菌的分离,并运用平板对峙法和生长速率法筛选内生放线菌的抑菌活性;皿内抑菌结果表明,菌株4-21对稻瘟病菌抑制率高达84.12%.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和16S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4-21鉴定为Streptomyces albidoflavus.通过盆栽试验证明,菌株4-21对水稻稻瘟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相对防治效果为52.73%.结果表明,内生放线菌4-21在水稻稻瘟病的生物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起伦敦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一起食物中毒的采集样本进行相关微生物学检验,并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检出的菌株进行溯源检测,确定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同源性).方法依据GB4789方法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K-B法),应用PFGE检测技术对检出的伦敦沙门氏菌进行分子分型,通过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所检出5株菌株的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一致,PFGE图谱有4株为相同菌株,1株菌株与其他菌株相似率为96%.结论该起食物中毒与伦敦沙门氏菌分离株为相同克隆群,PFGE可有效应用于食物中毒溯源分析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Dot-ELISA法与常规方法检测仔虾中沙门氏菌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一种快速、简捷检测仔虾中沙门氏菌的方法,采用硝酸纤维素膜为固相载体,以沙门氏菌多价血清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制备羊抗兔IgG,建立对仔虾中沙门氏菌的Dot-ELISA检测法,同时应用常规分离培养鉴定技术作对照试验。在42份仔虾中,Dot-ELISA法检出沙门氏菌阳性为23份,阳性率54.76%;常规分离培养鉴定法检出沙门氏菌阳性为21份,阳性率50.00%;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86.96%。经统计分析,t=1.053 4,P0.05,两种方法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某医院重症监护室(ICU)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之间感染病原菌中非发酵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用VITEK-32仪鉴定细菌,K-B纸片扩散法做体外药敏试验,统计、分析非发酵菌的检出率和药敏结果。结果:560份ICU标本,医院感染分离菌株335株。其中,非发酵菌181株。非发酵菌的阳性检出率为32.32%,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65株,19.40%),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53株,15.82%)、洋葱假单胞(31,9.25%)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8,8.36%)。分离菌中标本来源以口痰最常见,其次为静脉导管、静脉血和胸腹水。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洋葱假单胞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医院感染病原菌中非发酵菌的检出率较高且耐药性强;治疗非发酵菌感染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以减低耐药率。  相似文献   

16.
美国青蛙腐皮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从病蛙的皮肤病灶上分离出 3个菌株 ,经人工感染发现皮 1 - 3菌株为病原菌 ,经鉴定为鲁氏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lwoffii)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来源美国青蛙来源于广东省中山市××养殖场 ,体重为 30g左右 .人工感染用的健康美国青蛙在广州市市场购置 ,体重为 2 0 0g左右 .1 .2 方法1 .2 .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常规无菌操作取病蛙的皮肤病灶组织一小块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试管斜面培养基上 ,2 8℃培养 2 4h ,用接种环取一环菌苔 ,用质量分数为 0 85%的生理盐水配制成一定浓度菌悬液 ,然后采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小鼠肝炎病毒(MHV)为例,研究两种常用小鼠感染MHV后粪便中病毒核酸检测量与血清特异性抗体的变化,探讨实验动物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检测设计。方法用MHV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脏垫料持续饲养C57BL/6和BALB/c小鼠(n=20) 28 d,进行脏垫料接触感染。之后所有小鼠使用无菌垫料进行单笼饲养,每周收集新鲜粪便和血清样本,经Taqman荧光定量PCR(qPCR)和ELISA法检测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于BALB/c小鼠,采用qPCR法检测时,在实验第21天即有阳性检出(阳性率20%),第28天阳性检出率达到最高,为80%,第42天阳性检出率为50%,至第56天无阳性检出。血清ELISA检测发现,实验第42天才有MHV特异性抗体检出(阳性率为50%)。对于C57BL/6小鼠,采用qPCR法检测时,在第28天和第42天分别从20%小鼠粪便中检出MHV。而采用ELISA法在整个实验期均未检出特异性阳性抗体。结论在隔离检疫和常规病原检测中,建议选用BALB/c小鼠作为哨兵鼠,替代C57BL/6小鼠。由于qPCR法具有早检出和更高检出率的优点,建议在隔离检疫早期采用基于分子生物学的粪样核酸检测法替代ELISA法。  相似文献   

18.
淋系白血病中人类疱疹病毒6型的感染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淋巴系统白血病患者人类疱疹病毒 - 6型 (HHV - 6)的感染情况。方法 :患者 38例 ,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3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LL) 4例、淋巴瘤白血病 (LL) 3例 ,正常对照 38例。取抗凝外周血 ,分离单个核细胞 ,提取DNA ,用巢式PCR方法检测目标DNA。结果 :HHV - 6DNA阳性检出率在全部患者中为 63% ,其中在ALL患者中为 68% ,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的阳性检出率 92 % (P <0 .0 5 ) ,另外 ,4例CLL患者有 1例阳性 ,3例LL患者中 2例阳性。结论 :在淋巴系统恶性疾病中HHV - 6的感染率低于正常人群 ,其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液相芯片技术在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和分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50例疑似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患者的标本中提取DNA,运用液相芯片技术对提取的DNA进行7种低危型和19种高危型检测,并与反向点杂交检测结果进行比较.50例标本中,液相芯片检出阳性26例,阳性率为52%,其中单一亚型感染20例占40%,多重感染6例占12%,比反向点杂交的多重感染阳性检出率高4%.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普通级及SPF级正常大鼠主要脏器病理切片,为实验动物饲养环境对动物自身疾病的影响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了解目前实验室内动物自发病状况,为病理诊断提供SPF级饲养大鼠自发病组织学改变类型及发生率。方法采用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对40只普通级和40只SPF级Wistar种大鼠肝脏、肾脏及心脏病变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另观察39只普通级40只SPF级大鼠肺脏)。结果普通级与SPF级大鼠均检出自发性感染性病变,且存在较大差异,检出率分别为肝94%、42.5%,肾55%、20%,心22.5%、5%,肺支气管旁淋巴组织增生程度92.31%、62.5%。SPF级大鼠依然存在比较轻微的小灶性感染和非正常组织形态改变。结论SPF级大鼠主要脏器潜在感染明显低于普通级大鼠,因此,动物实验室的规范是非常有必要的。SPF级大鼠感染特点①肝、肺较为明显;②感染检出率较高但病变比较轻微。SPF级大鼠在屏蔽条件下可见非实验因素引起的肺、肝、肾与心脏自发性病理改变,在毒性实验中应与试验引发的特异性病理改变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