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含损伤复合材料夹层板的热—机械力耦合屈曲性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板的一阶剪切理论和Zig-Zag变形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在热-机械力耦合作用下,含损伤复合材料夹层板的线性和非线性屈曲问题,在分析中考虑了材料热和机械性质随温度变化的特征以及表板与芯体间的界面桥联影响,并通过对典型算例的分析和讨论,说明了桥联刚度和热-机械力耦合效应对含损伤复合材料夹层板结构的屈曲性态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  相似文献   

2.
复合材料层合板非线性后屈曲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具有任意铺层的复合材料层合薄板在纵向压缩载荷作用下的后屈曲问题,并引用Von-Karman大挠度理论计算及几何非线性的影响,详细分析了影响简支矩形板后屈曲特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考虑桥联影响的含分层损伤复合材料夹层板屈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Zig-Zag模型和Mindlin一阶剪切理论,给出考虑桥联影响的具有表板与芯体分层的复合材料夹层板屈曲分析有限元方法,并以单向受压下含分层复合材料夹层板为例,讨论了桥联刚度、铺设角、损伤区大小对复合材料夹层板屈曲特性的影响。通过典型算例的参数讨论发现,当桥联刚度达到某一特定值时,含损复合材料夹层板的屈曲临界力和模态出现跳跃,其中由局部失稳转为混合失稳模态时,其临界力的跳跃幅度最大,故若合理利用桥联刚度,设计可提高含损复合材料夹层板的抗屈曲能力。  相似文献   

4.
用有限元法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的热屈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几个算例的分析比较,表明本文的方法是精确的.给出了层合板屈曲的数值结果,并讨论了铺层方向、铺层数量、板的长宽比、温度分布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热屈曲特性的影响,由此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板裂介质围岩的流变屈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板裂和似板裂介质结构围岩体的流变特性,建立了粘弹性围岩岩层的屈曲模型。给出了可描述巷道围岩蠕变特征的岩板松弛模数,及在一定载荷作用下粘弹性岩板的屈曲和后屈曲,临界载荷特性曲线。分析计算表明,当岩板的压应力水平增大到亚临界屈曲状态时,由于材料的非稳定蠕变特征将引起岩层的分岔失稳,围岩发生后屈曲破坏。后屈曲模态幅值可作为岩层破坏的位移判据及时间判据。  相似文献   

6.
含损伤复合材料夹层板剩余压缩强度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作者在含损伤复合材料夹层板剩余压缩强度的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一些近期进展。(1)基于“Zig-Zag”模型和Mindlin一阶剪切变形板理论,推导了复合材料夹层板线性和非线性屈曲分析的有限元列式;(2)推导了材料性质与温度有关的复合材料夹层板增量求解形式的有限元列式;(3)针对具有面板和芯体间界面开裂和纤维增强树脂基体微裂纹损伤的夹层板损伤特征,分别提出了分层模型和多标量损伤模型,并推导了多标量形式的损伤本构关系;(4)建立了考虑桥联影响的具有表板与芯体开裂损伤的复合材料夹层板屈曲分析有限元列式;(5)以整体-局部变分原理为基础,提出了复合材料夹层板后屈曲分析的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含表板/芯体开裂损伤的复合材料夹层板的后屈曲路径,以典型结构为例,讨论了表板铺设方向,开裂面积大小,桥联刚度和结构边界支撑对含损复合材料夹层板的前后屈曲性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双曲壳结构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Block-Lanczos研究分析法对复合材料层合双曲壳结构在温度场下热屈曲行为进行研究,并研究了复合材料层合双曲壳铺层厚度、边界条件、纤维方向等对临界屈曲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均匀温度场下复合材料层合双曲壳临界屈曲温度与边界条件、铺层厚度、纤维方向有密切关系并成一定规律分布。通过对复合材料双曲壳结构的热屈曲性能分析,为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和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及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8.
分层损伤复合材料加筋层合板屈曲和后屈曲性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基于板的一阶剪切理论和Von—Karman大挠度理论,提出了合嵌入分层的复合材料加筋层合板在受压缩荷载作用下的前、后屈曲分析的有限元方法,并推导了相应的有限元列式,分析中还考虑了分层前缘的闭合接触效应.通过典型算例,研究了复合材料加筋层合板的屈曲和后屈曲性态与加强筋的分布、分层形状、分层位置及分层大小等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复合材料板锥网壳结构的受力性能,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复合材料板锥网壳结构进行线弹性静力分析、极限承载力(整体稳定)分析和局部屈曲分析,着重研究复合材料层合板在板锥网壳结构中的应用情况,总结其受力性能的规律,确定复合材料板锥网壳结构的主要设计控制因素,得出了在复合材料板锥网壳结构中,主要设计控制因素是层合板的局部屈曲等可应用于工程实践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0.
受压薄板后屈曲性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长宽比β=2的受压矩形板在简支、固支边界条件下的初始屈曲和后屈曲性态作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和分析.试验中应用了光栅云纹法,显示整个板的挠曲位移场,在初始屈曲和后屈曲过程中的波形变化,并观察到了简支板的二次屈曲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中厚板在面内双向压缩作用下的屈曲和后屈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Reissner-Mindlin板理论考虑横向剪切变形影响,并计及板的初始几何缺陷,用文[1]提供的二次摄动法给出完善和非完善,各向同性和正交各问异性中厚板在面内双向压缩作用下的屈曲载荷关系曲线和后屈曲平衡路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挠度为摄动参数,采用摄动法研究了四边简支反对称角铺设层合板在面内双向压缩作用下的屈曲和后屈曲性态.本文同时讨论了铺设角、镝层数、载荷比及初始几何缺陷对层合板屈曲和后屈曲性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层合板热后屈曲分析中的Lagrangian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研究层合板热后屈曲路径出发,阐述了板(梁)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中的TL方法和UL方法,基于Von-Karman大挠度理论,分析了两种方法的差异和适用范围;通过算例指出对于层合板的热后屈曲路径的研究,只有采用UL方法才能保证在较大变形范围内正确求解。  相似文献   

14.
双向压缩反对称铺层剪切板的屈曲与后屈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Reisner剪切板理论和Karman型板的精化理论,导出了反对称斜交铺层剪切矩形板的广义Karman大挠度方程,并运用位移型摄动技术,构造出双向压缩四边简支矩形板的后屈曲渐近级数解.文中给出了典型算例,并与忽略横向剪切的薄板理论解作了比较和讨论.分析结果表明,横向剪切效应对双向压缩铺层板的屈曲和后屈曲的影响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Karman型精化理论,给出了层合复合材料剪切板的广义Karman大挠度方程,并讨论了该方程在各种特殊情况下的一系列退化形式.依据非线性Karman方程,运用位移型摄动技术研究了单向轴压四边简支层合剪切方板和矩形板的屈曲和后屈曲性态.给出了针对几种特殊情况的典型算例,并与其他理论结果和数值解作了比较.分析显示Karman型一阶剪切板理论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正交异性板的后屈曲和Karman型精化理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基于Karman型正交异性板的精化理论,本文采用挠度型摄动技术研究了复合构造矩形板的屈曲与后屈曲性态。分析中应用了由该理论导出的广义大挠度Karman方程,不仅考虑横向剪切,而且包含因材料指向性引起的剪弯相互作用。用此摄动技术构造出了四边简支正交异性中厚板和夹层板的后屈曲路径高阶渐展开式。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当前计算结果更接近相应的三维弹性理论精确解。  相似文献   

17.
基于 Von Karman薄板大挠度理论 ,通过位移形式的控制方程 ,分析和讨论了极正交各向异性环板的热屈曲问题 .考察了材料弹性常数和热膨胀系数以及不同温度场对板的临界温度以及过屈曲行为的影响 ,给出了相应的数据结果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对称正交铺层剪切圆柱壳广义大挠度Donnel方程.采用位移型摄动技术构造出计及横向剪切圆柱壳的屈曲和后屈曲渐近级数解,运用奇异摄动技术研究了圆柱壳两端部狭窄区内的边界层效应,并构造了与边界条件匹配的边界层一致有效渐近解.应用获得的当前解计算了在侧向外压作用下三层正交铺设圆柱壳的屈曲载荷并与实验值作了比较,两者十分接近.讨论了Batdorf数和初始几何缺陷对圆柱壳屈曲与后屈曲性态的影响.给出的载荷-挠度关系式表明,对称正交铺层剪切圆柱壳的初始后屈曲具有弱稳定分支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