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3年6月21日,我校召开科研成果奖励大会,对近年来科学研究取得成果和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科研人员给予奖励。林克、高景德、艾知生、滕藤、解沛基等学校领导同志出席奖励大会。应邀参加大会的还有国家科委科技管理局、教育部科技司、北京市科委等有关负责同志。 奖励的项目共100项,其中:(1)“北京市一九八二年科技成果奖”。在承担北京市科研任务取得成果、对北京市经济建设做出成绩的项目,由北京市人民政府给以奖励。我校共获奖25项,其中:一等奖1项(全市共5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1项,优秀论文奖3项以及协作完成的三等奖4项。大…  相似文献   

2.
正我校多项成果荣获2015年度省科技进步奖和第十一届省社科优秀成果奖。曰前,福建省人民政府发文公布了2015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励、专利奖励以及福建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我校5项科技成果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成果荣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成果获得青年佳作奖,获奖级别和数量均创我校历史最好成绩。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各级科技成果的培育和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3.
当前全区各族人民正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 ,为全面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时候 ,今天 ,我们在此隆重举行我校“九五”期间科研成果奖励大会暨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这次受到奖励的“九五”期间科研成果反映了我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这次受到奖励的成果是在各院系、各单位推荐的 32项基础上 ,经科研处初审后 ,报校学术委员会评审出获奖成果 1 4项。这 1 4项成果涵盖了我校的大多数学科 ,基本上反映了我校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在“九五”期间的研究水平 ,从研究的质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有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一九七九年四月十四日至十七日,我省召开了有九百多人参加的一九七八年科学技术成果奖励大会。我校有二十一项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受到大会奖励,荣获奖状、奖金和光荣册。这次全省科学技术成果奖励大会,是在实现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大好形势下,在中  相似文献   

5.
我校建筑学院院长兼建筑设计院院长何镜堂院士,近日荣获我国首届“梁思成奖”.“梁思成奖”是国家建设部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永久性奖励基金,该基金以我国近代著名建筑家和教育家梁思成先生命名,设立“梁思成奖”,旨在激励广大建筑师的创新精神,繁荣建筑设计创作,提高我国建筑设计和城乡建设的总体水平,表彰、奖励在建筑设计创作中做出重大成绩和贡献的杰出建筑师.首届“梁思成奖”是经个人申报,由建筑界有一定知名度的资深建筑师等组成的提名委员会,根据评奖条件,对申报者进行评议,并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获奖者名单,最后经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家科技奖励体系不断优化。通过收集31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的获奖信息,采用案例与数据分析法,分析其主要贡献和年龄数据,得出了获奖者的一些普遍规律,如拥有强大团队的鼎力支持、敢于猜测和精于验证的科学方法、执着创新的优秀品质、锐意进取的人格魅力,进而发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蕴含着开拓创新、团队合作、批判质疑、执着科研等科学精神。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科研过程中充分体现出的科学精神细节进行披露,能够使科研工作者深刻领悟科学精神的内涵和意义,鼓励其不忘初心、攻坚克难、传承精神、结出硕果。  相似文献   

7.
为总结和交流经验,更好地为四化服务,我校首次编辑出版了《科技成果选编》。这个《选编》汇集一九七六年以来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共六十四项。其中七项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十二项获全国铁路科技大会奖励。它们绝大多数是应用技术成果。多数学术水平较高,有的填补了国内和路内空白,为铁路运输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所有项目,  相似文献   

8.
今年,教育部按照《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经专家评审、面向社会公示和奖励委员会审核通过,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共有830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45项,二等奖250项,三等奖518项,成果普及奖17项。我校艺术学院更堆培杰教授主编的《西藏古乐谱研究》、文学院罗布教授著的《甘丹颇章时期西藏地方史综论——以十三世迭赖喇嘛新政改革为中心》分别获二等奖和三等奖。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科学院1982年7月18日宣布,我校侯伯宇教授的“经典规范场理论研究”获全国自然科学奖。这项研究成果,发现了SU(2)规范场的拓扑性质与磁单极的关系,求得了一系列国外未曾找到的解,阐明了国际上当时还不清楚的一些规范场结构问题,并注意分析了规范场内部转动与时空转动的一些联系。“经典规范场理论研究”成果,是由教育部组织同行专家进行审议和评选,又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审查,最后提交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审定的。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于2008年12月26日在云南日报上发布了《2008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奖励决议公告》,我校戴志明校长参与承担的课题《提高商品猪胴体品质分子免疫技术》项目成果获2008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戴志明校长在获奖人员中排名第4位,另一项课题《反刍动物饲料加工技术与工艺研究及新产品研发推广》项目成果获2008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类三等奖,戴志明校长在获奖人员中排名第3位。基础医学院郭宪国教授等6人的课题《云南省革螨区系分布与生态研究》科研项目成果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  相似文献   

11.
从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悉,2013年全省共有197项科技成果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13项,二等奖66项,三等奖118项。我校获11项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第一完成单位4项)。全省共有43项成果获2013年度福建省专利  相似文献   

12.
基础研究成果评价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正确地评价基础研究成果,是在科研成果奖励、科研项目进度检查乃至职务评审时经常遇到的问题。评价的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反映了成果和成果获得者的水平。应用研究成果和开发研究成果的评价可更多地借助经济效果和社会影响来评判其优劣,而基础研究成果的评价具有相对的间接性,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较难把握。  相似文献   

13.
2 0 0 1年 3月 3 0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在 (http://www.cutech.edu.cn/)网上公布了 2 0 0 0年度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评奖结果。此次共评出授奖项目 2 4 7项。我校有 2 1项获奖 ,详见附表。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的“高校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统计排序”中 ,清华大学名列第一 ,北京大学第二 ,山东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并列第三。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精神 ,结合高等学校情况 ,2 0 0 0年教育部设立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设立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 ;分设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中国高校技术发明奖、中…  相似文献   

14.
近日,第六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奖评选活动落下帷幕,我校美术学院2件作品获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奖,7件作品获2009年度云南省全国文艺奖提名奖。  相似文献   

15.
1.我国奖励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最高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于1988年3月17日揭晓。在这次获奖的179项成果中,我校占三项: 唐敖庆、江元生的“分子轨道图形理论方法及其应用”获一等奖; 王柔怀、伍卓群等的“线性与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若干问题”获三等奖;  相似文献   

16.
简讯     
1991年度机电部科技进步奖奖励项目(机械部分)共评出特等奖1项,一等奖22项,二等奖98项,三等奖242项.我校有7项成果获此奖,其中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获奖项目于下:  相似文献   

17.
在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沈培康教授所带领团队的研究成果“纳米电催化能源材料的功能定向制备和协同效应机理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此项目成果曾获2011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8.
<正>萍乡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于201 3年12月23曰召开了2013年度科学技术奖审定会议。共审定市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18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我校一项校企合作成果获得萍乡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9.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分甲、乙、丙三类.甲类为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内取得的发现、阐明自然现象、特性或规律的科学研究成果;乙类为自然科学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丙类为在推广、应用已有的科学技术成果中,做出大量有效的工作或创造性贡献,并取得了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成果.甲、丙两类奖面向全国高校、乙类奖只面向国家教委所属高校.甲类奖每两年、乙、丙类奖每一年评审一次.  相似文献   

20.
1992年度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评审揭晓,我校21项科研成果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获奖总数仅次于清华大学,居委属工科院校第二名.在去年的这项奖励中,我校的获奖总数处于委属工科院校第三名.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分甲、乙、丙三类.甲类为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内取得的发现、阐明自然现象、特性、或规律的科研成果;乙类为自然科学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丙类为在推广、应用已有的科技成果中,做出大量有效的工作或创造性贡献,并取得了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成果.根据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