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经历了"野蛮生长"后,城市必将进入"智慧生长"的新阶段。城市的好坏和未来发展,将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与工作、现在与将来、梦想与下一代。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市化运动成为全球广为关注的一道奇观,而在城市化运动取得成绩和经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遇到很多问题、困惑与挑战。为了更好地发展城市,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宏大愿景,目前,上海、宁波、无锡、深圳、武汉、佛山等城市已纷纷启动"智慧城市"战略,相关规划、项目和活动也渐次推出。2011年,智慧城市将持续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新热点,建设和发展智慧城市已蔚然成风、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
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正引领着人们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作为信息社会的高级形态,智慧城市可以用城市最少的资源支持最大的需求,让每一个人的生活更完美. 就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少数大城市纷纷从各自特色出发,酝酿着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部署时,2010年9月20日,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浙江海港城市宁波,出台了<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在国内率先迈出了系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步伐,全面吹响了宁波智慧城市建设的"集结号".  相似文献   

3.
2011年是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开端,各省市纷纷出台新一轮发展计划,而智慧城市的概念也在各地规划中频频出现。北京、上海、天津、宁波、佛山、无锡、武汉、深圳等各大城市,均将智慧城市作为未来信息化发展的首要目标,中国即将进入“智慧城市”大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4.
陈静俊 《科技信息》2012,(1):477-477
去年以来,国内很多城市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设想,把它作为“十二五”期间城市发展的模式。宁波是目前国内建设“智慧城市”理念最成熟、计划最系统、步伐最坚实的城市。文章把“智慧城市”定位为城市发展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分析宁波如何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以实现改善民生、优化公共管理和促进产业转型。  相似文献   

5.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通过系统结构探讨智慧城市构成的相关性,找出智慧城市建设带有普遍意义的四个基本路径,从而为"又好又快"建设智慧城市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建设方面或多或少都会遇到问题,只是所涉及的方面不太一样。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紧缺、交通拥堵等都是目前中国城市建设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于是,智慧城市应运而生了。智慧城市理念提倡科技为先,绿色发展,既让人享有便利的生活,又不妨碍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智慧城市的现实困境也预示着智慧城市在社会各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涂平  陈磊 《科技智囊》2013,(8):64-69
"智慧城市"首次出现在1984年美国拉斯维加斯的一家以智慧城市命名的产业技术协会组织,欧盟在2007年的《欧盟智慧城市报告》中率先提出"智慧城市(Smart City)"的创新构想,2009年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则首次提出了"智慧的地球"。从2005年开始,我国学者开始借鉴国外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经验。2009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科技界大会上作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报告,报告中诠释了"物联网"、"智慧地球"等与智慧城市密切相关的关键概念,标志着"智慧城市"  相似文献   

8.
2012年3月,浙江省智慧城市研究课题开始启动。计划形成智慧城市发展战略、标准化、政策保障、法制保障、人才与培养等实证研究报告,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相关三年行动计划。同时,结合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在杭州、宁波等试点城市形成若干个智慧应用的实际案例。近日,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浙江省智慧城市研究课题》成果汇报会召开,毛光烈副省长主持会议。杭州市、宁波市及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各课题牵头单位负  相似文献   

9.
当智慧城市的建设如火如荼地在中国大地展开之时,为总结智慧城市发展、建设的成功经验,引导和传播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进理念,智慧城市评估随之应运而生.但这些评估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评估与城市环境、与大众的感受有何关系?目前评估指标体系如何?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城市之间比谁更“智慧”不科学 在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宣传中,广州以“智慧树”的比喻,十分形象地将广州“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包含其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广州‘智慧城市’重点是构建一个‘智慧城市’的树型框架,可简单地归纳为:根一基础、干-技术、枝-产业、叶-应用、果-生活.一棵树,它要成长就需要土地、水和阳光、空气等来养育,而不同的土地、水和阳光、空气等环境将决定其所养育的树种的不同,如在东北是松树、西北是杨树、华南是榕树、江南是柳树等等.我们不可能说松树比杨树好、榕树比柳树差,因为这些树种能生长在这些地区,是由于它们已适应了该地区的环境.我们无法脱离环境来对不同种类的树种进行对比、分出好坏,诚如谚语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相似文献   

10.
全球背景下各国都在大力推进"智慧国家"和"智慧城市"建设战略,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将建设"智慧城市"提上了议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4月,我国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有3个直辖市、6个省份,51个城市。信息化水平和城市化管理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各地"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的参差不齐。北京、上海、广州和天津四个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本文通过比较它们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共性内容和差异化内容,分析它们各自的优劣,以期为我国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智慧城市建设越来越受到各国青睐,国内外也涌现了一批智慧城市建设的典型。合肥作为中部崛起的中坚城市,较深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潜力,较发达的电子信息产业,较成熟的天网工程和数字城管都将助其智慧城市建设。目前比较成熟的四种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分别是政府投资建设模式、政府投资委托运营商建设模式、政府运营商合作建设模式和运营商独立投资建设模式,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得出,“政策+技术”的将是合肥智慧城市建设的可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从2009年概念提出到现在,智慧城市建设在我国很多城市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根据目前的趋势,在2012年甚至整个"十二五"期间,还会有更多的城市乃至区县加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设行列。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进入高潮期  相似文献   

13.
"所谓智慧城市,首先要有智慧基础设施,诸如3G无线网络、宽带网络、云计算、物联网、海量存储等.在此基础上要有智慧产业、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民生和智慧人文·由此可见,先进的网络是‘智慧浙江'的基础;强大的平台是‘智慧浙江'的载体;丰富的应用是‘智慧浙江,的核心.而联通主要的工作就是建设先进的网络,我们的优势就是有3G网络."  相似文献   

14.
2013年,我国建立了一批智慧城市试点,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验证,这是建立智慧城市试点的初衷。文章对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智慧城市建设架构、智慧城市的技术支撑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生产、思维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影响主要表现为人类更加依赖对数据的分析以实现更为快速、深刻、丰富的知识创新,推动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进入"十二五"以来,智慧城市成为国内众多城市探索未来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各个城市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更有效地整合利用数据,以推动创新、形成新的城市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智慧城市建设逐渐从信息化项目驱动向人本主义导向的融合发展模式转变,2021年智慧城市研究更加深入,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更加高效协同,数字化场景与城市物理空间融合发展的态势日益明显.从智慧城市建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数字治理助推空间治理现代化、数字经济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智慧社区建设赋能品质宜居生活、智能技术应...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中微观层面上智慧城市的发展建设,在宏观概念上更是未来区域协调高效合作的核心驱动力。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已经体现出由点到面、连片发展的态势,智慧区域建设是必然趋势。对国外智慧区域分析表明智慧区域建设的经验是:重视信息通信技术、注重创新、高效合作、人才培养等。建议国内智慧区域建设重视区域的范围多维化、合作效率高效化、教育与创新积极化、市民参与的多元化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智能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我国已经迈入了智能时代.在智能时代大背景下,城市建设工作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智慧城市则是城市建设工作中的新趋势、新产物,主要是利用多种现代化科学技术,将城市建设当中的各项要素整合为一个整体,从而提高城市内部居民生活的基本水平,并且解决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实现城市的高速...  相似文献   

19.
权威声音     
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院士潘云鹤创新引领智慧城市创建智慧城市是一个非常好的理念,要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宁波在加快建设智慧城市中,要深入研究,创新技术,具有更多自己的特色,努力做中国城市发展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
智慧城市在迅速推进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带来一些"噪音"和"后遗症"。顶层设计和标准规范的缺失导致智慧"真假"难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频繁更新让智慧城市更加"云里雾里",需求不明和应用不足让智慧城市"不智难慧",诸如此类的问题层出不穷。如何鉴别"智慧"的真假?怎样度量"智慧"的尺度?答案就在于数据。数据是信息社会的最基本构成单位,是破解智慧城市建设难的钥匙,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