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炉法辅助电炉因地制宜地生产硅锰铁合金,可以充分利用我国贫锰矿资源,并有可能提供一个新的高炉铁合金品种。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在一座36m~3的小高炉上进行了工业冶炼试验。试验表明:在高炉上用富氧鼓风冶炼含Si=12—14%的硅锰铁合金,在技术上是成功的,在我国条件下,经济上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利用铁合金的原有配料设施的前提下,本着实用可靠、因地制宜、节省投资的原则,在12500KVA硅锰电炉原料系统上采用日本三菱公司生产的FX2N-64MR可编程序控制器等设备实现微机自动配料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硅碳管电热元件的性质,通过对电炉设计与实验,提出了合理使用硅碳管电热元件和电炉设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容继  王瑶  李婷 《科技信息》2014,(4):204-205
本文综述了硅锰铁合金冶炼过程中存在的严重的污染问题,通过末端治理污染的种种弊端,指出了清洁生产是我国硅锰铁合金行业的必由之路,提出相应的硅锰合金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和指标要求,终实现硅锰铁合金行业的清洁化,促使硅锰铁合金行业能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顶端淬火法测定了40、40Si_2、40Mn_2、40Mo和40Si_2Mn_2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和淬透性曲线,同时研究了硅锰钼钒钢中不同硅或锰含量对钢的淬透性的影响,通过对试样中心为半马氏体时钢的淬透性乘子的计算,相对定量地说明了硅、锰对钢的淬透性的作用规律。 通过试验表明,硅使铁素体一珠光体的转变温度上升,使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稍向右移,当钢中加入钼或锰后,使钢的转变温度和时间有较大地降低和延缓,尤其是锰钢。当钢中同时存在有硅和锰,则硅、锰的复合作用远比单一的锰或硅要大得多,使连续冷却转变曲线更往右下方移动。单一的合金元素对钢的淬透性影响最大的是锰,其次是钼,而硅的效果最小。但硅加到40Mn钢中,大大地提高了钢的淬透性,其复合作用不是简单地单个元素作用的叠加,而是乘子关系。为了保证40硅锰钼钒钢有足够的淬透性,必须加入大于1.5%的锰,硅保持在1.3%左右,当然还应加入适量的钼。  相似文献   

6.
锰回收率是企业在生产锰硅合金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如何提高锰回收率是国内外众多企业为之永恒追求的课题。本论述就本企业如何提高锰回收率,从原料结构、冶炼原理、操作工艺、配料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找到提高锰回收率的有效途径,从而达到实现企业增产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硅锰铁合金生产企业分布、工艺特点以及污染物排放情况,按产品、原料、工艺、规模4要素对硅锰铁合金生产企业进行“四同组合”分类,共分二类,即矿热炉≥1万kVA为大中类;矿热炉<1万kVA为小类.同时考虑地域特点选取样本调查企业,大中类共选取5家企业,小类共选取6家企业.通过现场调查和实测得到企业污染源产生和排放原始...  相似文献   

8.
确定了厚度为2.75mm普碳热轧带钢σ_b与碳、硅、锰含量的定量关系,得到3σ_b与碳、硅、锰含量的定量关系,得到了σ_b与碳、硅、锰含量呈显著的线性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9.
TF642TF645硅锰合金生产中磷、碳含量的控制0050[刊]/舒莉(吉林铁合金厂)“铁合金──1995,(1).1~3本文依据硅锰合金的含磷量随含硅量的升高而有所下降,以及含硅量高时磷活度大的规律,采用炉外精炼高硅硅锰的方法,降低硅锰合金的含磷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钼丝炉上1kg铁水和感应炉上10kg铁水的实验,研究了铁水预处理时炉渣碱度和铁水温度对脱钛硅锰的影响,并系统的分析了其脱出规律.研究表明铁水中钛硅的氧化基本不受铁水温度和炉渣碱度的影响,锰的氧化受铁水温度和炉渣碱度的影响较大,低温、低碱度有利于铁水脱锰.当铁水温度T=1280℃,碱度R=0.44,铁水中钛硅锰可分别脱除至[Si]=0.011%,[Ti]<0.005%,[Mn]=0.024%,满足了高纯生铁对锰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一些基础另部件中材料代用要求,对硅锰系列的空淬钢与18CrNiWA等钢种在静强度,尤其是动强度方面作了对比研究,指出了硅锰系列空淬钢在动强度方面的优缺点,并对硅锰钢的合金化,热处理以及表面强化等使用中的某些特点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刘海英 《科技信息》2008,(14):254-254
埋弧自动焊焊接低碳钢和普通低合金钢,焊丝与焊剂的选择配方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高锰高硅焊剂配合低锰或无锰焊丝;另一种是无锰高硅或低锰高硅焊剂配合高锰焊丝。两种方法在焊接冶金、焊缝金属性能等方面各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一种方便快捷的测定硅锰合金中硅和磷的方法。方法用硝酸和氢氟酸溶解试样,采用耐氢氟酸雾化装置,用ICP-AES法同时测定硅锰合金中的硅和磷。结果 ICP-AES法同时测定硅锰合金中硅和磷的实验测量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采用统计学上的t检验,t值均小于tα,f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经对照分析,测定结果差值均在国标允许范围之内。结论用ICP-AES法测定硅锰合金中的硅和磷与标准化学分析方法相比,其操作更简便、快捷,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对硅锰质量比为3.5:1的富硅软锰矿采用强磁选-碱浸工艺脱硅,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强磁选试验中磨矿细度和磁场强度,碱浸试验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NaOH浓度和液固比对硅脱除率的影响,利用"减缩核模型"研究碱浸过程中反应温度对硅脱除率影响的动力学,并得到相应的动力学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在矿石入选粒度为小于74μm占75%、磁场强度为1273.2kA/m、碱浸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5.5h、NaOH浓度为16mol/L、液固比(mL/g)为5:1的条件下,得到碱浸渣中硅锰质量比为0.3:1,硅脱除率为81%。碱浸过程受化学反应控制,表观反应活化能为67.77kJ/mol。  相似文献   

15.
应用铸态淬火研究了碳量(2.5~4.0%)、硅量(2.5~3.5%)、锰量(0.5~5.5%) 对球墨铸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锰含量增加。试样中针状组织减少,残余奥氏体 增 多、碳化物也增多.低硅时锰对碳化物数量、中硅时锰对残余奥氏体数量影响突出。针状组织数 量及针状组织含碳量对硬度影响较大。适当的碳量可使试样中石墨球、碳化物、针状组织有较佳 的配合,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C70装载货物的优势,针对《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附件1缺少C70使用集装包装载硅锰合金的情况,提出了C70装载硅锰合金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国内大部分铁合金企业9000KVA电炉冶炼高碳锰铁,因采用前苏联米库林司基公式计算工艺及电气参数,造成冶炼亏损的问题,通过目前国际通用的安德烈、威斯特里、米库林斯等、斯特隆斯基四种计算方法优缺点对比,提出用斯特隆斯其计算炼炉工艺及电气参数较为合理的观点同时分析了冶炼中的锰回收低、能耗大的原因,为设备改造节约能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前对于硅锰合金的主流生产方式为坑池铸造,但该方法易产生严重粉尘污染并造成资源浪费.为了解决该问题,当前硅锰合金行业设计并制造了一种连铸粒化设备,利用锭模铸造方法加工硅锰合金,能够有效减少污染、节约材料并提高生产效率.为了对锭模铸造方法进行更全面的认识,利用PROCAST仿真软件,对半球体和半球圆柱体铸锭的铸造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19.
采用原位分析法及化学浸泡法并结合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对316L不锈钢中三种典型铬硅锰氧化物夹杂诱发不锈钢点蚀行为进行分析,并探究其腐蚀机理。结果表明,在质量分数为6%的FeCl_3溶液浸泡腐蚀下,316L不锈钢中三种典型铬硅锰氧化物夹杂耐蚀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单一贫铬相(w(Cr)15%)铬硅锰氧化物夹杂单一富铬相(w(Cr)15%)铬硅锰氧化物夹杂MnS与铬硅锰氧化物复合相夹杂;单一相夹杂诱发的点蚀是以小孔腐蚀的形式始发于夹杂物内部,其部位靠近夹杂与基体界面处;而对于MnS与铬硅锰氧化物复合相夹杂诱发的点蚀,首先是夹杂外层包裹的硫化物在较短时间内发生溶解,使得夹杂与基体交界处产生微缝隙,进而导致不锈钢点蚀的产生;铬硅锰氧化物夹杂中铬含量过高(w(Cr)15%)或过低(w(Cr)6%),均会降低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在硅铬合金中测定锰的新方法,该方法是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硅铬合金中锰的含量,本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性、稳定性、重现性。该方法操作过程简单,在较短时间内能够准确测定锰的含量。在实际生产中,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