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掌握泸州市城区近年空气质量时空变化,对泸州市城区2004-2009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泸州市城区空气质量总体良好,平均空气污染指数为80,空气质量优良率在72.33%以上。空气质量有逐步好转的趋势,SO2和PM10年平均浓度明显下降,分别从0.110 mg/m3、0.120 mg/m3下降到0.058 mg/m3、0.070 mg/m3;NO2略有上升,从0.029 mg/m3上升到0.040 mg/m3。污染物浓度时空分布不均,SO2与PM10夏季浓度较低,冬季较高,NO2浓度季节性变化不明显;兰田宪桥、小市上码头污染物浓度总体上高于忠山环监站。  相似文献   

2.
根据在兰州市西固区进行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相结合的综合性实验得到O3,NOx,CnHm,SO2等污染物浓度资料,以及太阳总辐射资料、TS-2A系留探空资料.对实验资料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处理,得出了O3浓度与NOx,CnHm,SO2等污染物浓度以及太阳总辐射、500m以下平均风速之间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延安大学校园大气中SO2污染特征,采用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分别在采暖期和非采暖期测定了不同功能区(交通区、生活区、教学区)SO2日浓度变化。结果表明,监测时段内,SO2的平均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一级标准。延安大学校园大气中SO2浓度在采暖期大于非采暖期,高峰值分别在10:00-10:45和19:00-19:45两个时间段,SO2浓度日最低值在14:00-14:55时段。空间分布上:在采暖期,交通区的SO2日平均浓度最高,其次是生活区,教学区最低。非采暖期生活区最高,交通区和教学区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4.
选择TSP、SO2质量浓度、NOx质量浓度、年降尘量等指标,主要利用统计资料研究了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近30年来大气环境污染的变化趋势,以及大气环境污染的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与治理等角度总结了该类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高平市市区大气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平市市区近一年来大气监测数据的汇总,分别从季节性变化和污染水平两个方面对大气中主要污染物TSP、SO2和NOx作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高平市市区全年影响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为TSP,且污染比较严重,冬季采暖期SO2的污染加重,应引起公众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大气中NOx含量未超过相关标准,污染较轻。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运用非参数Mann-Kendall法对连云港市3个定位监测点近10年来的大气SO2、NOx和TSP序列数据进行了趋势检验和突变分析。结果表明,连云港市大气SO2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而TSP则表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NOx总体变化不大,但NOx在住宅商业功能区表现为轻微的上升趋势,而在工业功能区则有不显著的下降趋势。季节性Mann-Kendall法检验表明,除工业功能区的NOx外,SO2和NOx在夏季的增长趋势要较其他季节更为显著,而TSP在一年四季中都表现为显著的下降趋势。突变分析表明,除NOx外,大气污染物序列均出现了突变现象,且突变主要发生在2000上半年到2002上半年之间。研究结果对于认识连云港市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过程和科学制定环保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2014年大气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ArcGIS 10.2平台,采用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模型对2014年北京市35个环境质量监测点监测到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臭氧(O3)、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和二氧化硫(SO2)质量浓度年均值的变化规律及空间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分布上,2014年北京市CO、NO2、SO2、O3、PM10、PM2.5这6类大气污染物的质量浓度分别位于1~3 mg/m3、17.22 ~ 105.4 μg/m3、14.27~25.75 μg/m3、27~ 81μg/m3、76 ~ 179 μg/m3、67 ~ 123 μg/m3范围内.由此可知,北京市2014年大气污染物年均质量浓度除PM10和PM2.5外的其余污染物质量浓度并不高,都在轻度污染范围之内;在空间分布上,除O3质量浓度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特征外,其余污染物均呈现南部、中部质量浓度较高,北部地区质量浓度较低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王茜  王月容  古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17):6927-6936
为了对城市森林公园内游憩林的休闲游憩功能进行开发与利用,通过对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侧柏林内外一年四季4种粒径空气颗粒物浓度全天24 h监测,并同步观测空气温湿度、风速、光照等气象因子,分析了林内外不同粒径颗粒物浓度的四季变化、日变化和小粒径颗粒物所占比例日变化规律,并对各粒径颗粒物与小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和显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侧柏林内外空气颗粒物浓度虽然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但总体来说,林缘的均值高于林内均值,且夜间浓度高于白天,且四季均在5:00—7:00时间段不同程度达到峰值;从不同粒径颗粒物浓度的四季变化来看,林内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 TSP)、PM10和PM2.5浓度的高低排序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PM1.0颗粒物浓度的排序为:冬季>夏季>秋季>春季;林缘TSP、PM10和PM1.0浓度的高低排序与林内一致,而PM2.5浓度的高低排序为:冬季...  相似文献   

9.
宝鸡市可吸入颗粒物24h浓度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宝鸡市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24 h浓度变化特征,总结其规律性,以便百姓参考.方法 利用2003~2007年大气自动监测数据,结合气象资料,对宝鸡市区多年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每年分为采暖期和非采暖期2个阶段分别进行分析.结果 宝鸡市区PM10平均小时浓度值的日变化特征为12月份9点浓度最高,可以达到0.29 mg/m3,每年的3月份凌晨2点其浓度最低值,为0.03 mg/m3,每年的元月到3月中旬和11月中旬到年底,宝鸡市区PM10日平均小时浓度变化幅度较大,在6:00~11:00和17:00~23:00各出现一次峰值.3月份PM10的最小值与最大值相差0.20 mg/m3,2月份PM10的最小值与最大值相差0.12 mg/m3;非采暖期PM10浓度起伏较小,另外全天PM10浓度变化与气象条件和人为因素密切相关.结论 全年各月PM1024 h内的浓度变化规律明显,对宝鸡市居民合理安排出行、PM10控制和治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测北方干旱半干旱城市公园绿地不同植被结构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空气颗粒物浓度,并评价影响因素及其交互影响,为北方城市居民选择游憩时间及公园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7—8月,同步观测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公园5种植被结构及对照点空气负离子浓度、空气颗粒物浓度,分析空气负离子与空气颗粒物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植被结构空气负离子浓度基本呈“V”形变化特征,空气颗粒物浓度最高值出现在早晨,最低值出现在下午;不同植被结构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值均高于对照点,且复层植被结构产生的负离子浓度要高于单层植被结构,不同植被结构对空气颗粒物浓度的调控存在着削减和集聚并存的效应;气象因子是影响空气负离子和空气颗粒物浓度的主要因素,风速与空气负离子浓度间显著负相关,温度与空气负离子浓度、总悬浮颗粒物(TSP)和PM10浓度间显著负相关,相对湿度与空气负离子浓度、TSP和PM10浓度间显著正相关,露点温度与PM2.5和PM1.0浓度间显著正相关;空气负离子浓度与PM1.0浓度间显著负相关。【结论】复层植被结构较单层植被结构对提高空气负离子浓度有更加显著的作用,疏密适当的植被对减少空气颗粒物浓度起到积极作用;依据观测结果,建议城市周边居民开展休闲娱乐活动的最佳时间选择在9:00—10:00和14:00—17:00。  相似文献   

11.
运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大气污染物的长期平均浓度预测程序,并在研究分析某市历年长期风向频率、风速和大气稳定度及不同风向、风速、稳定度联合频率等气象资料和调查污染源的基础上,运用该程序对某公司排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TSP、SO2、NOx的长期平均浓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本程序能够很好的对大气污染物的长期平均浓度进行预测,而且预测结果也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以Cu2+为模拟污染物,研究了柠檬酸法改性锰矿制备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实验条件及其吸附性能.结果表明:m(柠檬酸)∶m(TR)为1∶20时,H2SO4浓度为0~3 mol/L,随H2SO4浓度的增大吸附率-pH曲线向左移动,pH50由5.2降低到2.6;H2SO4浓度为3 mol/L,m(柠檬酸)∶m(TR)分别为0,1∶100,1∶50,1∶20时,pH50分别为3.8,3.0,2.5,2.6;pH=5.5条件下,m(柠檬酸)∶m(TR)=1∶50的柠檬酸改性锰矿对Cu2+的饱和吸附量增大到35.97 mg/g.  相似文献   

13.
使用生物膜填料塔净化烟气中的NOx.实验结果表明,循环液pH、循环液流量、NOx气体进口浓度、气体流量对生物膜填料塔的NOx净化效率和生化去除量有显著影响.在NOx进口气体浓度为900mg/m3、气体流量为0.2m3/h、循环液pH为6.0、循环液流量为10L/h的最佳操作条件下,生物膜填料塔可以脱除烟气中80%左右的NOx.生物膜微生物的优势种为少动鞘氨醇单胞菌,通过平板计数法得到的生物膜最大活菌数为1.455×107CFU/g.  相似文献   

14.
兰州城区空气污染预报的动力统计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空气污染扩散方程出发 ,经过简化推导 ,得出污染预报动力统计模型的数学形式 .在模型中既考虑了气象条件的作用 ,又考虑了污染排放量和起报日的污染浓度 ,与以往的空气污染预报统计模型相比 ,所依据的物理基础更可信一些 .利用兰州城区 1988~ 1992年 3种主要空气污染物 SO2 ,CO,NOx 浓度资料和同期兰州气象站的地面气象要素、低空气象参数及天气图 ,通过逐步回归 ,确定了主要污染物 SO2 ,CO,NOx 浓度 2 4 h变率的预报方程 .拟合与试报表明 ,本方案在预报技巧上有一定的提高 ,技巧得分可达 0 .0 5~ 0 .89.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芜湖市市区大气SO2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3-2002年芜湖市区大气SO2进行了连续10年的观测,结果表明,芜湖市区大气SO2质量浓度10年平均值为0.023 5 mg/m3,由1993年的0.052 mg/m3减少到2002年的0.012 mg/m3,年平均减少率为4%.2000年以来减少速度加快,大气SO2质量浓度日变化总特征是早晨高、午后低,季节变化是冬季、春季高,夏季、秋季低.同时对芜湖市区大气SO2发展趋势作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和减轻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荒煤气发电厂烟囱进行监测,分析在未经采取污染物治理措施的情况下,利用低热值荒煤气进行发电时所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特征,并对主要污染物排放系数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荒煤气电厂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浓度为:烟尘浓度在49mg?m-3~71mg?m-3之间,平均64mg?m-3;SO2浓度范围在327mg?m-3~605mg?m-3之间,平均为508mg?m-3;NOx的浓度范围在531mg?m-3~788mg?m-3之间,平均为708mg?m-3;烟尘排放量在21g?h-1~37g?h-1之间,其平均排放量为32g?h-1;SO2排放量为157g?h-1~297g?h-1之间,平均排放量253g?h-1;NOx的排放量为239g?h-1~403g?h-1之间,其平均排放量为353g?h-1;烟尘排污系数在0.21g?(kw?h)-1~0.37g?(kw?h)-1之间,平均0.32g?(kw?h)-1;SO2排污系数在1.57g?(kw?h)-1~2.97g?(kw?h)-1之间,平均2.53g?(kw?h)-1;NOx排污系数在2.39g?(kw?h)-1~4.03g?(kw?h)-1之间,平均3.53g?(kw?h)-1。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开展了太原市夏季大气臭氧(O3)变化特征研究,并探讨NOx和主要VOCs组分对O3贡献特征.结果显示,O3浓度日高值在(65.00~286.00)μg/m3之间,均值为188.52μg/m3,期间45天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O3日变化表现为9:00-14:00的快速升高,14:00-18:00呈现日均高值.O...  相似文献   

18.
太原市城区绿化树木复层配置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太原市适生树种净化SO2与滞尘能力的研究结果为依据,结合太原市城区大气中主要污染物SO2和TSP垂直分布规律,提出了太原市绿化树木复层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电脑微激光粉尘仪对西安市南二环2013年春季5月70 m高度范围内的可吸入颗粒物(PM_(10))质量浓度进行了4个昼夜的监测。观测发现,西安南二环PM_(10)质量浓度昼夜变化可分为5个阶段:第1阶段在8:00—10:00,PM_(10)平均质量浓度范围0.056 mg/m~3;第2阶段在12:00—14:00,PM_(10)平均质量浓度为0.075 mg/m~3;第3阶段在16:00—18:00,PM_(10)平均质量浓度为0.058 mg/m~3;第4阶段在20:00—22:00,PM_(10)平均质量浓度为0.070 mg/m~3;第5阶段在0:00—6:00,PM_(10)平均质量浓度为0.038 mg/m~3。高分辨率地垂向观测结果表明,西安5月PM_(10)质量浓度垂向变化可分为3种类型:第1种类型,随着高度的增加PM_(10)质量浓度增加幅度居中,平均递增率为0.048μg/m;第2种类型,随着高度的增加PM_(10)质量浓度幅度增加最大,递增率为0.065μg/m,且波动变化明显;第3种类型,随着高度的增加PM_(10)质量浓度增加幅度最小,递增率为0.013μg/m。西安南二环5月PM_(10)质量浓度在1 m高度处最低,平均为0.048 mg/m~3;4~46 m高度范围内质量浓度较低,平均为0.051 mg/m~3;在49~67m高度范围内质量浓度较高,平均为0.052 mg/m~3;在70m处最高,平均为0.056 mg/m~3。观测期间PM_(10)质量浓度与4 m处的温度之间为显著正相关(y=240.73x+12.305),与4、7、10 m高度处的湿度为显著负相关(y=-606.42x+82.08)。  相似文献   

20.
以1999年至2004年伊宁市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分析伊宁市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规律,评价大气质量.结果表明采暖期SO2、NO2日平均浓度显著(P0.05)高于非采暖期各自日平均浓度,1月、2月、5月、9月、10月、12月的TSP日平均浓度高于或显著(P0.05)高于其它各月日平均浓度,采暖期降尘月平均浓度低于非采暖期月平均浓度;采暖期SO2日平均浓度分别与NO2日平均浓度和TSP日平均浓度之间正相关,非采暖期TSP日平均浓度与NO2日平均浓度正弱相关.根据大气质量指数,采暖期大气质量处于轻度污染,非采暖期日均大气质量处于清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