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时下,人们正在为反经济腐败、政治腐败摩拳撩掌时,学术腐败也悄然兴起,且日益蔓延,为本应纯净的学术环境带来了一股污浊之气.为此,正直之士高举"重建学术规范,整饬学术道德"的大旗,为根除学术腐败献策献力.作为一名在读研究生,深谙金字塔内学子们的学术腐败现象,也想借<自然辩证法通讯>举办笔谭的机会为纯化学术风气而呐喊助威.  相似文献   

2.
正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并非朝夕之事,受利益驱动,总有人铤而走险,因此,一方面要在科研工作者当中加强道德自律教育,另一方面也需要更严厉的处罚,提高他们的风险预期。发达国家同样存在学术造假和学术腐败现象,它们监管学术腐败的经验教训似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学术界中的规范与道德失衡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也可谓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表面上看,都是学术圈的毛病,如果我们把观察的尺度放大,可以说这也是社会问题在学术领域的缩影和延伸。单纯从学术界与整个社会之间的关系来看,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的树立需要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学术的相对独立,即在学术界,有自己的、不受外界因素干扰的运行机制。而我们的问题就出在社会腐败渗透到了学术界,其中很多是陋习,造成了学术界的官僚化、特权化、功利化等等。究其原因,就在于政治因素介入学术领域。20世纪的前半叶,我国学术界的一…  相似文献   

4.
在思考当代学术面临的种种困境时,很多人习惯从外部来谈论问题。一方面,人们把学术危机归咎于诸如“官本位”、“衙门化”、“量化评价体系”等制度性因素;另一方面,在寻求解决之道时,又毫不遮掩内心假“权力”之手制止学术腐败的渴望,诸如“学术裁军”、制定“剽窃法”等等。  相似文献   

5.
重建学术规范三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失范于今日之学界,似已是司空见惯、近乎老生常谈的事,其原因也很复杂,因而重建学术规范的工作就是件相当艰巨、不容乐观的任务。无论是失范的现象,还是重建的努力,我想都可以分三个层面来谈: 第一,个人的学术道德。这些年来学术失范和道德滑坡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仅在我所参与的《自然辩证法通讯》和《中国哲学年鉴》的部分编辑工作中,就屡屡发现此类现象,其中既包括一稿多投,也包括自己的文章被抄袭等现象。这类现象的原因当然不能全归于个人,整个社会的急功近利和浮躁心理,一些高校对于博士生在校期…  相似文献   

6.
塑造学术人格,培养人文情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人格。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精神生活领域中最重大的损失,是对崇高精神价值的神圣感有某种程度的失落。这一问题在学术界表现为严重的学术腐败、过分强烈的狭隘功利主义等等。  相似文献   

7.
学术论著的创新性本质与学术造假、学术不端、学术腐败行为在本质上水火不容;由于官、权、钱、名、利的介入,在我国学术界中,官场、商场、学场已无分别,学术环境已颓废到了极其不堪的境地,原本崇尚人格塑造、学术至上的大学精神的神圣光环已经不再;面对中国的钱财控制,包括用于教育和学术研究的经费控制,纳税人处于最无奈之境地,这既是一种制度设计的缺陷,也是一种民主意识的缺乏,更是一种国民素质的悲哀.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术界就提出了学术规范、学术传统重建的问题。但是,直到今天,学术违规的现象依然弥漫于整个学术界。在当今的学术领域,弄虚作假,剽窃抄袭,一文多用,一稿多投等现象蔚然成风;自我吹嘘、自我炒作的现象也时有所闻;更有甚者,拉关系、怕马屁、抢资源、买版面甚至制造“思想”等大手笔的“战略”举动也频频“露脸”。透视这些现象,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学术违规与学术腐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我国的学术传统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与其自身的“规范化”之间出现了冲突,造成学术研究不独立;同时,由于我们没有建立起一套严整的学术研究制度,学术研究中的自律、  相似文献   

9.
《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在世纪之交新增“共建学术规范整饬学术道德”专栏,我认为十分必要。这不仅因为近年来,我国学术界的失范、违规现象屡禁不止,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说明共建学术规范,确已势在必行,而且更因为在某些学术领域内出现了作者、编者、新闻媒体共同失范、违规的严重问题,甚至冠冕堂皇地诉诸法律,来保护他们的越轨行为。可见,整饬学术道德,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我是一名音乐工作者,也是贵刊的热心读者。由于我对文艺界的诸多越轨行为忧心忡忡,因此,想借贵刊专栏倾诉我的肺腑之言。在音乐创作上对于作者的劳动性…  相似文献   

10.
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批评总的来说是一个易令学者产生矛盾心理(ambivalence)的话题。这主要还不是由于规范或道德对于创造并遵循它们的人来说经常表现出功能上的两面性,而是因为此类话语中包含着明显的反身性(reflexiVit)意味。如果你要谈学术失范问题,你大略得先拓心自问,你本人总能过得去地遵守学术规范吗?同样,在对比如学术道德水准普遍下降现象提出批评时,这种批评的潜在对象至少原则上也包括你自己。尽管如此,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问题总归还要有人(也会有人)去评去说,因为它们不是什么个人问题,而是学术界的公共问题或社…  相似文献   

11.
技术专家治国论话语和学术失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术失范乃至腐败已成为学术界以至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技术专家治国论话语的传播,造成了学术的单一化,狭窄化,形式化以及学术管理中的非人本化倾向和部分知识分子特权,成为我国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的原因之一。因此学术研究应超越技术专家治国论的研究框架。知识分子既应当成为专家又应当坚持特有的人文价值理性和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学术界中的规范与道德失衡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也可谓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表面上看,都是学术圈的毛病,如果我们把观察的尺度放大,可以说这也是社会问题在学术领域的缩影和延伸.  相似文献   

13.
浅谈学术规范:软性约束和硬性约束并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术领地一直被外界看作是块“圣洁的土地”。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块领地的严肃性和圣洁性已经被严重污染。帕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发起的“共建学术规范,整饬学术道德”的讨论非常必要和及时,也表达了绝大多数科学研究者的。心声,笔者希望以此为起点,能引起科学界的关于学术道德的大讨论,还科学研究以“圣洁的本来面目”。在本文笔者将不讨论“学术规范失常,学术道德滑坡”千姿百态的表现形式,也不去探究这些形态背后的根源,仅探讨如何重新整饬学术道德和规范的一点建议。科学活动的规范和科学道德,向来是以社会舆论和科学研…  相似文献   

14.
在理论层面对量化评价模式进行分析,是发挥其正功能、避免其负作用的根本途径。量化评价不是一个科学理论,而是一种应用社会研究。量化模式适用于学术评价需要满足三个前提条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与之符合的程度不同,量化评价模式难以成为一个普适性的学术评价框架。学术评价实践应当审慎使用量化评价模式,一方面是其理论逻辑具有天然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是其同样也无法避免非学术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来,读到一本有趣的书,名为《丑陋的学术人》,作者以笔名“东方善霸”出版。其实,这本书本身的质量也并非很高,明显系由书商操作的急就之作。但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此书仍非常值得关注,因为到目前为止,这是第一本最为大胆、全面、公开地揭露国内学术界种种丑陋现象的著作,其中也包括了大量学术界人士违反基本学术规范的恶劣作法。由于作者以笔名发表,不知原系何人,不过从书中内容可见,该作者对于国内科学史等界的情况也有所了解,且直言不讳、一针见血。因而,此书的内容颇为引人瞩目,关心学术规范者不可不读。当然,作者只…  相似文献   

16.
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形形色色的学术不端行为——剽窃、抄袭、伪注、一稿多投、伪署名等等——如病毒肆虐,绵延不绝。这既与社会大环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直接与学术界学术良心缺失、学术道德滑坡、学人自律松弛、各项制度不健全、诸多规章不合理、管理监督不力、处罚惩戒不到位等密切相关。十多年来,尽管学术界也花费了相当气力打击各种学术劣行,  相似文献   

17.
假冒伪劣产品和商业欺诈行为需要打,因为它们坑害消费者,扰乱经济市场;劣质学术成果和学术欺诈行为也需打,因为它们欺骗误导读者,污染学术氛围,败坏学术风气。改革开放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各项学术研究如雨后春笋,生机盎然,但在学术繁荣的同时,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为数不多的一些人,或为晋升职称,或为升官发财,或受名利诱惑,不是脚踏实地地做学向,不肯下功夫费脑筋搞研究,而是投机取巧,施展手段,或靠技关系走后门,或靠亲情权力,或靠~把剪刀一瓶浆糊剪贴拼凑,制造了大量学术垃圾,骗取功名。于是乎出现了一…  相似文献   

18.
正纷纷扰扰两年多的韩春雨事件并未因为河北科技大学一纸处理结果而平息,反而引起了更多争议。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学术不端问题不再只是学术界的话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对于学术圈之外的人来说,学术不端并非一个常用词。它指的是学术界的弄虚作假、行为不良或失范的风气,违背科学精神和道德,抛  相似文献   

19.
1.以学术质量为唯一标准,不因权势、权威而滥发稿。 2.把好审稿关,不让质量低劣的稿件出笼。 3.充分掌握学术动态,杜绝一稿两投、改头换面重复劳作的现象。 4.约法三章,凡抄袭稿、一稿二投者,以后不再采用其人的稿件。 5.加大打击力度,凡抄袭稿、一稿二投者均在杂志中公开给予批评,或让其做认错声明。 6.以学术质量为生命,杜绝人情稿。 7.做好样板,发表学术水平高的稿件。 8.登载书评、综述,对违背学术道德、违反学术规范的书籍、文章进行无情批评。 9.给予揭露所办刊物中的抄袭、一稿二投等现象者奖励。 10…  相似文献   

20.
开辟“共建学术规范 ,整饬学术道德”专栏的目的 ,不是为了“一吐为快”或“解气” ,而是为了唤醒所谓“学者”的学术道德良知 ,并在此基础上共建良好学术规范 ,以促进学术的真正繁荣。其实 ,学术批评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运作方式 ,它既能达到对有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人的张扬 ,又能达到对无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人的鞭笞。我们所说的“学术失范” ,并不简单是一个学术政治化、世俗化、功利化、道德良知失缺等等问题。严格地说 ,近六、七十年来 ,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社会科学学术规范 ,许多所谓的学术活动都是在没有规范可遵循的状态下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