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在手外伤治疗中常见手掌、手背及拇指部皮肤缺损 ,导致大片肌腱、骨与关节外露 ,此类损伤大多不宜用游离皮片移植 ,需要早期应用质地较好的组织修复 ,才有利于手功能恢复。自 1994~ 1999年 ,对皮肤缺损面积较大者 ,采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共 98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全组 98例 ,男 76例 ,女 2 2例 ,年龄 16~ 58岁。损伤原因 :切割伤 51例 ,挤压伤 4 7例。皮肤缺损部位 :拇指部 36例 ,手掌部 35例 ,其他手指部 12例 ,手背部 6例 ,腕掌部 9例。皮瓣类型 :带指动脉、静脉、神经蒂岛状皮瓣 36例 ,远位皮瓣 62…  相似文献   

2.
我院干1988年4月以来应用皮瓣修复手外伤及疤痕李绪畸形,共25例。手指离断伤13例,应用双V—Y皮瓣修复。指腹缺损伤7例。应用指掌例前移皮瓣修复6例。应用合指背感觉支及指固有动脉的手指中节f7侧离状皮瓣修复1例。先天性近节指间关节屈挛绩三例(8指)。应用“4V-Y”皮瓣,正畸形。担损及虎口部软组织缺损伤1例,应用部分超薄型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利m超技部分修复拇指妖组织缺损处。虎口疤痕挛缩略形2例。应用前臂逆行烧动脉岛状神经出瓣f’/复,应川L背皮瓣移植修复大鱼际缺损骨外露1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外形美观,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急性手外伤带蒂皮瓣移植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带蒂皮瓣移植术修复急性手外伤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讨论我科自2005年1月以来所行各部位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缺损的127例病例的术前、术后的护理。提出护理重点在于严密观察皮瓣血运,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感染,保持正确体位及有效的姿势固定等。结果:皮瓣断蒂时间为16~29d,平均25d,术后3例皮瓣远端出现部分坏死,其余皮瓣完全成活。结论:通过对127例带蒂皮瓣移植术患者的术前、术后的悉心护理,使患者手的功能得到最大的康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郑应凤 《科技信息》2010,(24):394-394
目的:探讨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指外伤的临床护理。方法:讨论我院自2006年1月以来,共行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25例病例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皮瓣断蒂时间为16~29天,平均25天。术后因皮瓣血运障碍2例,感染2例;其余皮瓣完全成活。结论:通过对25例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患者的术前术后的悉心护理及观察病情,使患者患指的功能得到最大的康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很常见,修复方法也很多。1981年Ponten,首先报道的筋膜皮瓣,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作者自1987年9月~1996年12月,应用小腿带蒂筋膜瓣移植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小19岁,最大54...  相似文献   

6.
杨毅 《海峡科学》2007,(8):27-28
目的:探讨带蒂胸大肌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大型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11例应用带蒂胸大肌肌皮瓣一期修复口腔颌面部大型组织缺损,其中舌癌5例,牙龈癌2例,口底癌2例,颊部肉瘤1例,口咽癌1例,肌皮瓣面积为5cm×6cm~8cm×9cm.结果:10例胸大肌皮瓣全部成活,1例部分皮瓣坏死,11例均获得满意的外观,10例功能良好.结论:带蒂胸大肌肌皮瓣能满足口腔颌面部大面积缺损的修复,而且安全、可靠、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前骨外露、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足趾缺损共11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该皮瓣可修复小腿骨外露、足跟骨外露及足趾缺损.结论:该皮瓣是修复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皮瓣修复面部缺损创面的效果.方法 30例面部病损切除术后或外伤性皮肤缺损患者,根据缺损部位和范围,分别设计菱形瓣、皮下蒂皮瓣、三角瓣、眼轮匝肌蒂颞部皮瓣等修复创面.结果 皮瓣全部Ⅰ期成活,切口愈合良好,眼睑、口角、鼻无器官移位、变形,颜面外观满意.结论 根据皮肤缺损的部位和范围设计不同皮瓣进行修复,患者皮肤色泽、质地匹配,功能及外观正常,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颜面部肿瘤、瘢痕、斑痣、外伤等手术治疗中一个时常面临的问题是颜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我科于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应用风筝皮瓣(皮下蒂皮瓣)修复23例颜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轴型皮瓣修复四肢深度电烧伤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轴型皮瓣修复四肢深度电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损伤特点选用各种轴型皮瓣修复四肢深度电烧伤36例共52个创面.结果:本组36例52个电烧伤创面接受轴型皮瓣治疗,其中2个皮瓣由于蒂部肿胀压迫导致静脉回流障碍,术后出现远端淤血,经即时减张处理最终皮瓣成活,其余皮瓣术后全部成活,伤口愈合良好.结论:利用各种轴型皮瓣修复四肢深度电烧伤,能够有效覆盖创面,保护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11.
指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15例报告谢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外科510630,广州)关键词:手指;岛状皮瓣;深筋膜中图分类号:R622手指末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有许多种,但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1]。作者自1993年以来在对手指指背解...  相似文献   

12.
足底轴型皮瓣修复跟部皮肤缺损2例报告施昌炽(海南医学院外科,海口570005)关键词轴型皮瓣,慢性溃疡,移植术中图分类号R622轴型皮瓣又称动脉性皮瓣,皮瓣内含有与皮瓣纵轴相平行的知名动脉及伴行的静脉系统。根据皮瓣基部皮肤。皮下组织是否断离而分为: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颏下岛状皮瓣在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术中的效果。方法:根据缺损的部位设计皮瓣修复术式。结果:6例皮瓣完全存活,有1例局部坏死,重建效果显著。结论:颏下岛状皮瓣修复术易于掌握,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这一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头皮缺损早期采用“皮肤亚急速扩张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皮肤亚急速扩张法”对5例头皮缺损患者进行早期修复治疗并随访。结果治愈4例,失败1例,失败后改用局部头皮旋转皮瓣加植皮修复。结论头皮缺损早期采用“皮肤亚急速扩张法”修复,效果肯定,方法简单,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避免后期秃发再次行整形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随意皮瓣在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术中效果。方法:根据缺损的部位来设计皮瓣修复术式。结果:全部皮瓣都存活,整复效果显著。结论:随意皮瓣修复术易于掌握,值得推广随意皮瓣修复术在面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钛镍记忆合金线连续拉拢缝合在骨科小面积皮肤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7例因创伤及压疮造成皮肤小面积缺损患者,均采用钛镍记忆合金线连续拉拢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全层.结果 36例患者达到Ⅰ期愈合,无需植皮或皮瓣覆盖,1例患者因术后切口感染行2次手术清创,再次应用该方法达到临床愈合,Ⅰ期愈合率为97.2%.结论钛镍记忆合金缝合线是一种良好的骨科新型缝合材料,采用连续拉拢缝合法,并结合皮肤的伸展特性,可解决骨科小面积皮肤缺损,避免了创伤相对较大的皮肤移植术或皮瓣覆盖术,缩短了愈合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用自体带骨膜髂骨板移植修复距骨骨折并软骨面缺损可行性。方法2004年2月~2009年2月期间,对距骨骨折并软骨面缺损病例29例,用自体带骨膜髂骨板移植进行修复后随访1.5~4年,同时对其临床效果采取Baird踝关节评分。结果采用Baird踝关节评分系统对29例患者进行功能评分,其中优8例.良13例,可2例,差6例,有效率79.31%。距骨穹解部硬化并创伤性关节炎5例,踝关节融合6例。结论应用体带骨膜髂骨板移植修复距骨骨折并软骨面缺损的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8.
分析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在足背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52例足背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6例施以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26例施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观察组26例患者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无静脉危象发生。对照组26例患者中,22例皮瓣远端处于跖趾关节以内者顺利成活,其他4例中2例皮瓣远端存在局部坏死,2例通过吻合小隐静脉和足背大隐静脉吻合而使皮瓣远端得以成活;随访8~12个月发现,观察组皮瓣移植区域外形较好,足部功能恢复良好。对照组中有3例皮瓣血液运行欠佳,行二次手术后愈合良好,足部功能均得到良好恢复。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对足背软组织缺损进行治疗,术后患者皮瓣成活良好,远期预后效果较佳,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鼠对全层皮肤缺损面积的耐受程度,以及不同损伤面积创口自然修复情况。方法采用手术切割法,在大鼠背部切除占动物体表面积分别为:6.40%、8.00%、10.00%、12.50%和15.63%的全层皮肤,造成全层皮肤损伤模型。从动物的体质量、创面愈合时间和死亡率等方面评价大鼠对全层皮肤缺损面积耐受情况。结果损伤面积越大,体质量下降越明显,下降持续时间越长;损伤面积占体表面积的LD50为10.46%;损伤面积从小到大(除15.63%组动物全部死亡外)组的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28.22 d、38.63 d、56.40 d和63.50 d。结论大鼠全层皮肤损伤动物模型,创面占体表面积6.40%是安全的,创面占体表面积的LD50是10.46%;小于体表面积的8.00%的创面自然修复时间在30 d左右,占体表面积10.00%~12.50%的创面缺损自然修复时间在60 d左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用局部皮瓣转移、修复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遵循整形外科学原理及几何学和理论力学基础,设计最佳的邻位局部皮瓣。结果:移植皮片全部成活30例,皮片边缘部分失活3例,经换药后痊愈。结论: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设计的局部皮瓣,具有色泽、质地与受区相似的优点,且手术操作简便,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