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阿克塞一步沟钨矿地质概况的简述,全面分析了钨矿床的矿化地质特征,初步认为矿床成因为在构造上与多罗尔什旋扭褶皱带有关,赋矿的岩性主要透闪石片岩、绿泥石英片岩,钨矿体物源主要来源于斜长花岗岩,赋矿岩石是距接触带有一定距离的石英片岩。区内找矿标志不太明显,主要通过夜间紫光灯照射,发亮蓝色荧光者为其直接找矿标志。找矿方向在矿区南侧与下部寻找斑岩型白钨矿床,在矿区西侧,配合1:5万化探,继续寻找矽卡岩型与石英脉型矿床。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阿克塞一步沟钨矿地质概况的简述,全面分析了钨矿床的矿化地质特征,初步认为矿床成因为在构造上与多罗尔什旋扭褶皱带有关,赋矿的岩性主要透闪石片岩、绿泥石英片岩,钨矿体物源主要来源于斜长花岗岩,赋矿岩石是距接触带有一定距离的石英片岩。区内找矿标志不太明显,主要通过夜间紫光灯照射,发亮蓝色荧光者为其直接找矿标志。找矿方向在矿区南侧与下部寻找斑岩型白钨矿床,在矿区西侧,配合1∶5万化探,继续寻找矽卡岩型与石英脉型矿床。  相似文献   

3.
李生栋 《甘肃科技》2011,27(6):35-38,107
系统总结了鹰咀山金矿床地质背景、成矿条件、矿体特征、矿体富集规律、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认为寒武系黑刺沟组二段为金矿床的赋矿层位,矿体受控于多级断裂的控制,矿体顶板围岩对矿体的形成具重要意义,矿床成因为与构造破碎带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分析了矿体富集与地层层位、构造发育程度、矿化阶段的关系;总结了找矿标志并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赣北地区锡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在收集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锡矿密切相关的围岩含矿建造、控矿构造及岩浆岩成矿专属性开展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赣北地区新元古界双桥山群和晋宁期花岗岩是锡多金属矿成矿物质的基础,矿田或矿集区主要位于NW向(或多组复合)构造控制复式杂岩体岩基之中,矿床或矿体则主要受白(二)云母花岗岩岩瘤(脉)制约,主要分布于岩体接触带附近,尤其在白(二)云母花岗岩体上拱凸的内外接触带更为明显,白垩纪晚期伸展作用形成的NNE向构造往往控制着矿体展布。本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的锡矿找矿工作提供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是吉林省东部一个大型的浅成热液型金铜矿床,矿床主要受NW向的帚状断裂构造系统控制。在研究小西南岔矿区地质及北山矿段矿体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其矿化富集规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总结,指出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主要赋存于五道沟群、花岗岩与闪长岩接触带、闪长岩体内密集裂隙带及闪长玢岩脉上下盘,矿体及围岩变形强烈的部位、金和铜矿化及其近矿围岩蚀变叠加部位品位相对较高,以期对该区外围及深部进一步找矿勘探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伏雄 《科技信息》2011,(25):I0371-I0371,I0386
通过对任家庄沟铅矿区赋矿地层、控矿构造、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矿石特征等矿床地质特征的叙述,对矿床的成因和找矿标志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今后区内的地质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洞中松多铅锌矿区赋矿地层、控矿构造、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矿石特征等矿床地质特征的胥书,对矿床的成因和找矿标志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今后区内的地质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肃南县双龙铁矿赋存于北祁连褶皱系西段的长城系朱龙关群桦树沟组,其赋矿层位可与镜铁山矿相对比,铁矿体完全赋存于桦树沟组的深灰色、浅灰色、灰绿色粉砂质板岩中。双龙铁矿的3个铁矿层15条矿体,单矿体长200~4050m,平均出露宽2.0~17.5m,矿石平均品位TFe 20.96%~34.69%。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泥质粉砂质板岩型磁铁矿矿石、赤铁—磁铁矿混合型矿石、泥质粉砂质板岩型赤铁矿矿石和碧玉岩型赤褐铁矿矿石。具有沉积—变质型铁矿的特点。在桦树沟组含铁岩系及泥质—粉砂质板岩类岩石组合中明显发育的灰黑—深灰色磁铁矿化条带、暗红色的褐铁矿化、赤铁矿化,是主要的找矿识别标志。  相似文献   

9.
尹乐  温森坡  王云鹏  赵亚飞  黄诚修 《科技信息》2011,(33):I0320-I0321
本区钼矿体赋矿岩石为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鸡蛋坪组的流纹岩和安山岩,是多种元素富集成矿的有利岩层,矿床严格受控于地层。纸房钼矿区位于马超营断裂聚矿构造带外方山银金钼多金属成矿亚带,本文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张玉冰  方芳 《科技信息》2010,(35):289-289,291
杨树沟金矿区位于秦岭构造带北秦岭亚构造带加里东构造带的中段,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早古生代二郎坪群,矿区内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走向均为北西向,矿床类型为构造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围岩蚀变以硅化、钾长石化、绢云母化为主,矿体多呈舒缓波状,构造破碎带、韧性剪切变质带是找矿的直接标志,可用于知道本矿区和类似矿区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1.
李生栋 《甘肃科技》2011,27(7):45-48,66
总结了北祁连山寒山金矿床地质背景、成矿条件、矿体特征、矿体富集规律、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认为奥陶系阴沟群为金矿床的赋火山碎屑岩为含矿层位,矿体受剪切带控制,内生成矿期分为4个阶段,其中主矿化阶段为黄铁矿化-石英-金矿化阶段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金矿化阶段;矿床成因属与脆韧性剪切带有关的中低温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分析了矿体富集与地层层位、构造发育程度、矿化阶段的关系;总结了找矿标志并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青海东昆仑成矿带发现了新的金成矿类型,金矿体主要赋存于东昆中岩浆弧带中酸性侵入岩体内的构造蚀变破碎带中。为了查明此类金矿床的成因,从矿床形成的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矿体与构造、岩浆活动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金矿体的容矿围岩为华力西期、印支期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为主要的控矿、容矿构造,成矿流体沿断裂带的裂隙系统中运移至减压部位成矿,在脆性剪切部位形成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体。矿体成因属于构造蚀变岩型,具有较大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玉山钨矿床地层、构造、侵入岩、矿体特征、围岩蚀变及矿床特征,指出了玉山钨矿床位于甘肃磁海-红柳园-白山堂晚古生代陆内裂谷中,成矿构造地质环境复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强烈。着重论述了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进一步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从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矿体地质、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对狮尾洞及周边的典型矿床进行稀土分布模式、微量元素蛛网图、矿物岩石及化学成分等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矿化类型主要有两种:含钨石英脉、含钨花岗岩;与成矿有关的岩体为燕山期斑状白云母花岗岩,成因类型为S型花岗岩;蚀变主要有云英岩化、黑云母化、硅化、钾长石化等;控矿构造为大湖塘-同安北北东向大断裂,该断裂控制了区内燕山期岩浆岩带和矿化带的展布;晋宁期花岗闪长岩是主要的成矿围岩,是间接的矿源层。  相似文献   

15.
喀雅克登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从区域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矿体特征等方面对矿床的成矿特征及找矿前景作了初步分析,认为喀雅克登已发现的矿体的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成矿时期主要为早泥盆世,而交代的围岩主要为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尤其是早泥盆世的闪长玢岩与二长花岗岩与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的大理岩段的接触带往往形成多金属矿体,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6.
南坑萤石矿体呈大脉状产于花岗岩断裂破碎带动力变质岩中。研究表明矿体围岩主要有构造角砾岩类、压碎岩类、糜棱岩类。动力变质岩的形成在时间上、空间上、成因上均和萤石矿的形成密切相关,花岗右断裂破碎带中的动力变质岩是寻找隐覆萤石矿体的良好标志。  相似文献   

17.
战冠安  何智祖 《甘肃科技》2014,(4):28-31,22
阐述了全鑫铜金矿地层、构造、侵入岩、矿体特征、围岩蚀变及矿床特征,指出了新金厂金矿床位于甘肃北山南带花牛山地体中,成矿构造地质环境复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强烈。着重论述了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进一步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8.
李强  何智祖 《甘肃科技》2016,(10):20-25
阐述了小白石头钨钼矿地层、构造、侵入岩、矿体特征、围岩蚀变及矿床特征,指出了小白石头钨矿床位于甘肃北山华力西期中—酸性侵入岩中,成矿构造地质环境复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强烈。着重论述了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进一步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9.
张凤巍 《甘肃科技》2021,37(20):45-48
八卦庙金矿床位于西秦岭凤太矿田内,是一特大型低品位热液变质矿床,金矿体受北西向F13大断裂下盘的韧性剪切带控制,剪切带内次级小断裂、节理、揉皱构造密集发育,热液活动强烈,赋矿岩层为上泥盆统星红铺组,矿体赋存在斑点状铁白云质粉砂质千枚岩、硅化千枚岩中,形成构造蚀变岩型、破碎石英脉型两种类型的工业金矿石,矿石品位与石英脉带、次级断裂、节理的发育程度关系密切,与共生金属硫化物含量成正比,与围岩蚀变程度正相关,在八卦庙矿床深部,含矿热液流体、容矿构造等成矿条件不如上部,但石英脉破碎蚀变带型金矿体依然存在,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0.
程主华  孙新春 《甘肃科技》2012,28(1):39-42,61
甘肃大口子北西金矿位于马鬃山镇东南,通过对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大口子北西金矿床受构造和侵入岩两大因素的控制.华力西中期的闪长岩是成矿的物源条件,华力西晚期的花岗岩使得围岩再次活化,有用组分逐渐汇聚形成含金石英脉;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了矿化带及矿体的分布,断裂构成部分矿体的赋矿空间,华力西中、晚期的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在提供热液和物源的同时,提供了充分的热动力条件.为此,进一步总结了矿床的成因类型及控矿因素,认为该矿床是与石英脉关系密切的石英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