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生态设计与绿色产业对循环经济的作用,并就实施生态设计和发展绿色产业,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生态文明及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生态产业的发展日益重要。针对张家界生态产业发展现状,提出树立正确的经济理念,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构建高效的产业体系,建设生态产业园以及夯实产业发展的基础等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李中才  李莉鸿 《科技信息》2011,(23):I0015-I0015,I0014
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高效的代谢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型产业。本文阐述了生态产业的内涵、形成的背景及生态产业发展历史、发展动因,提出了发展生态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立生态城市是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目标 ,是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模式。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文章从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以经营城市的理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产业和企业、培育第零产业与第四产业发展等方面 ,讨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鄱阳湖区生态产业发展愈来愈受到社会的关心,但当前环鄱地区生态产业现状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由于环鄱地区生态产业发展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产业发展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风险,通过系统升维建设良好的产业生态与创新生态,是培育未来产业的关键。从产业生态与创新生态协同融合的视角,以及产业生态组织、生态网络、生态数字化赋能、空间联系、生态位管理、生态治理机制六个方面分析了未来产业培育的产业与创新生态维度升级的趋势与内容。结合我国区域未来产业的实践需要,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未来产业与创新生态升维路径及其政策建议,包括重视产业生态与创新生态“双生态”联动,分领域打造特色化、专业化的未来产业与创新生态体系;将未来产业高成长顶尖创新型企业纳入世界一流企业建设试点,梯次培育未来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开展城市群未来产业集群体系建设试点,打造一批跨区域未来产业与生态体系示范区;高度重视基石型服务组织的生态效应,发现、支持和培育专业化、高水平基石服务机构;大力加强多元、开放、合作、共生的新型文化体系建设,提升多链协同、跨界融合创新能力;优化产业与创新生态的政策体系和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进入快速建设与发展阶段,其中产业集群的发展成为理论和实践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依据产业集群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并通过SWOT分析得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在于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工业产业发展较快,劣势在于产业集群层次较低、企业分布零散,产业链条较短等,面临着承接产业转移、加速区域城市化发展进程的机遇以及外部竞争压力大等挑战,并据此提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魏云 《广东科技》2014,(10):172+179-172
党的十八大,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全面系统的部署,并将其作为执政纲领写入党章,还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规划和设想。为此,国家林业局提出,今后要围绕发展生态产业、生态文化,不断完善林业规划体系,优化生态建设空间布局开展工作。生态林业建设与当地生态民族文化建设的有机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旅游业的发展。依托林业这一规模最大的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体,发展绿色经济,实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同时加快、提升生态、绿色、环保等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山西省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总体方案》在产业转型和生态修复两大任务里,都涉及到完善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机制问题。尤其是推出一些有山西特色的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政策措施,体现了山西省对生态文明建设前所未有的认识高度。《总体方案》体现了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  相似文献   

10.
在越来越重视生存环境的当今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依托政策体系建设的完善才能够健康发展。该文总结了广西生态文明建设基本经验,对广西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体系进行基本界定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区制订产业准入制度、推进污染排放权试点工作等创新政策...  相似文献   

11.
生态城市已经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本文探讨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理论以及影响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国外比较成功的生态城市的开发模式及其主要的成功经验,讨论了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启示和原则。  相似文献   

12.
促进“农业、农村、农民”向“生态产业、生态城镇、生态居民”的转型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三农”问题具有显著的地域分异、时间变异和相互作用等属性;生态文明建设与新时期“三农”问题的破解相辅相成,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生态安全、环境支撑、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人居和生态制度6大体系为破解“三农”问题提供了路径,而“三农”问题的破解较大程度上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针对平谷区“三农”发展中存在的大我与小我、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政府与市场等矛盾问题,梳理了“三农”向“三生”转型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建设生态城镇、发展生态产业和培育生态居民3条路径加快“三农”向“三生”的转型,以期为平谷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智能作为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引擎,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新动能,积极开展我国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把握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定位,明确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方向。本研究从政策引导、创新能力、产业生态、安全发展4个方面阐明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现状,指出我国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挑战,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进一步促进我国人工智能向更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临港新城是上海市为配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实现港、区、城的联动发展而规划建设中的一个现代化生态型城区.以临港新城产业发展规划为基础,分析了其能源和主要物质代谢,提出了建立产业生态园区的生态建设目标和指标.并从产业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其建设的技术指导原则和对策措施,对实现临港新城总体规划目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常德市生态文明建设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一些新的困境。从未来发展来看,常德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做实生态产业,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力;重点管控,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力;加大生态创建投入,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6.
在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工程等理论的指导下,生态产业形成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成功的发展模式,为生态产业体系的构建和经营战略提供了较好的借鉴作用。文章在借鉴国内外生态产业成功发展模式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西藏产业发展实际,对西藏生态产业的经营模式进行探讨,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是一个特殊的经济地理单元,加强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事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移民的安稳致富,也事关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以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的理论共识为基础,论证了三峡库区实施错位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并提出了错位发展的四个基本路径:一是打造万州—开县—云阳生态产业集群;二是构筑垫江—梁平—丰都—忠县生态农业经济板块;三是构建万州—奉节—巫山—巫溪特色生态旅游经济带;四是建设三峡库区山水—移民—民俗生态特色城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以产业生态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互动发展为论点,先阐述了两者互动发展的重要性,比如有利于促进产业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创造美丽乡村建设环境等。然后通过积极引导,确保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以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等,以此来作为产业生态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互动发展的重要措施,从而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长足发展动力和支撑。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程度也逐渐增加,我国许多领域都引进了高科技的技术手段实现发展创新,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方面也不能例外。生态文明是一种关系到产业和社会的高级文明形态,健康快速地发展得益于信息技术对其具有支撑作用。该文将对我国目前生态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对如何实现信息技术对生态文明的支撑作用加以阐述,希望对其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以科技进步为动力 加快推进生态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发展生态经济是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山西未来发展的自身需求和必然选择,本文提出了山西生态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加快高新技术发展,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山西清洁能源区,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提高管理水平,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