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四川牦牛坪矿床为地质特征独特的大型稀土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在萤石、石英、方解石中存在大量含子矿物的多相包裹体.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SEM/EDS)查明,子矿物种类繁多,除常见的石盐、重晶石、石膏等子矿物外,还发现有含锶矿物(天青石、菱锶矿)、磷灰石和轻稀土矿物的子矿物.含锶子矿物和轻稀土子矿物的大量产出表明成矿流体为富Sr、Ba、轻稀土的流体,而且与英碱正长岩有关.  相似文献   

2.
天宝山铅锌矿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宝山铅锌矿床的铅同位素组成变化大,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小,成矿温度低于150~250℃,成矿深度为1km。它是我国产于碳酸盐岩层中的MVT铅锌矿床之一,受有利的岩性、岩相和构造的共同控制。该文通过铅、硫、碳同位素组成、稀土元素组成、微量元素和流体包裹体资料,对成矿物质的来源及其搬运、沉淀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4.
西藏蒙亚啊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西藏蒙亚啊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及其特征,结合区域典型矿床研究厘定矿床成因类型。通过矿床近矿体蚀变灰岩和热液成因方解石碳-氧同位素及成矿不同期次石英氢-氧同位素分析手段,结合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温度和盐度测试研究,分析了矿床成矿流体的特征及成矿流体来源。结果表明,成矿早期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成矿晚期有大量天水混入;主成矿期成矿流体总体具有中高温和中低盐度特征,成矿从早期到晚期流体降温趋势明显。矿床形成与岩浆作用关系密切,矿床类型属于远接触端夕卡岩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5.
郯庐断裂带中段幔源岩包体中的流体组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沂沭地区幔源包体单矿物的分步和一步加热释气实验表明研究区幔源包体源于乏硫环境;断裂带内同一包体中橄榄石与辉石的流体组成总是反映变化的氧逸度,可能与该区多期次的拉张、挤压构造运动有关;分步与一步加热中的流体组成反映了不同的地幔信息。  相似文献   

6.
安徽女山碱性玄武岩中的深源包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山碱性玄武岩中具有丰富的各类深源包体:二辉榄岩体包体,辉石岩包体、复合包体和麻粒岩包体等。  相似文献   

7.
8.
近年来经过安徽省地勘基金投资勘查,在铜陵矿集区发现一种新类型类似于密西西比河谷型(Mississippi Valley-type,MVT)型的荷花山铅锌银多金属大型矿床。通过对钻孔中赋矿岩石的深入研究和科研项目的平行推进,发现该矿床有许多与MVT型矿床类似和不同的特征。相似特征为:赋矿围岩特征相似,均为白云岩灰岩地层;矿床中均存在有机质;成矿流体均为盆地卤水。不同特征为:荷花山矿床成矿流体盐度相比MVT铅锌矿床较低;赋矿围岩下伏地层不同。通过从不同角度的对比,揭示了这种新类型矿床的成矿特征,对该新类型矿床的成矿特征有了进一步认识,即其为一个新类型的铅锌矿床,这一认识对在本区寻找相似类型矿床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流体包裹体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矿物流体包裹体的成因、分类、特征和测定方法、阐述了流体包裹体在工程地质上的应用:确定工程地质体构造变形的性质、期次;探索工程地质体地应力分布规律;判别隐伏断层和活动断层,还论述了流体包裹体在水文地质上的应用:寻找地下热水;喀斯特水化学的研究;了解近代水文和气候变迁。同时列举了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流体包裹体的系统研究与计算,确定了康家湾金铅锌矿床各成矿阶段的物化条件,其温度为264~139℃、压力为133~13bar、盐度11.00~3.34wt-%NaCl以及pH为6.62~7.66等。这为该矿床的形成和找矿提供了参考数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银母寺铅锌矿矿体赋存状态,矿石结构、矿石中铅、硫同位素,微量元素分析及同类矿床对比,得出该矿床属“沉积-改造”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2.
四川偏岩子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点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偏岩子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所提供的信息,分析了成矿物理化学条件。认为本矿床金主要是在CP_2-NaCl-H_2O体系中,中-低温、中低盐度、弱酸性和弱还原环境中沉淀富集的,并提出有关包裹体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江西木梓园钨钼矿床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认为该矿床是在高一中温、中低盐度、碱性成矿溶液、弱还原条件下形成的。矿质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成矿具脉动特征,可分为4个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介绍了流体包裹体液相成分数据的分析误差计算、单位换算、包裹体液相成分的图示方法及其微型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包裹体在研究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成矿溶液来源、成矿元素的迁移形式,以及划分成矿阶段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流体包裹体研究和地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龙门山茂汶推覆体和彭灌推覆体内流体特征 ,讨论了盆山间流体的温度、盐度变化规律和流体可能的流动方向。研究表明推覆体内流体的均一温度为 1 0 1 .9~ 2 2 6℃ ,压力为 1 3 .5~ 1 8.0 MPa,密度为 0 .91~ 1 .1 4g/cm3。从茂汶推覆体至彭灌推覆体 ,流体的盐度具有增高、温度总体有降低特征 ;靠近造山带一侧的盆地内流体 ,其盐度和温度明显低于造山带内推覆体中的流体。在推覆体内部 ,从推覆体前锋到主滑面流体的均一温度逐渐降低。断层是流体运移的主要通道 ,盆山间流体有运移和热交换 ,盆地流体有可能通过滑动面被带入造山带内部。  相似文献   

17.
东营凹陷油气充注历史的流体包裹体分析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对东营凹陷胜坨和牛庄油田油气包裹体进行了分析,结合其构造发育史、沉积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等的综合研究,探讨了东萱凹陷油气成藏充注过程中油气运移的相态、运移通道及其成藏过程的时间。首次在东营发现的沸腾包裹体说明了胜坨油田呈现“突发式”成藏的可能性和牛庄油田砂岩体油气充注的时间是东营末期至馆陶期,牛庄油田牛21井区的油气充注时间是东营末期至现今。  相似文献   

18.
东营凹陷油气充注历史的流体包裹体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东营凹陷胜坨和牛庄油田油气包裹体进行了分析 ,结合其构造发育史、沉积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等的综合研究 ,探讨了东营凹陷油气成藏充注过程中油气运移的相态、运移通道及其成藏过程的脉动性和成藏的时间。首次在东营凹陷发现的沸腾包裹体说明了胜坨油田呈现“突发式”成藏的可能性和牛庄油田砂岩体油气充注“间歇性”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 ,胜坨油田坨 76砂体油气充注的时间是东营末期至馆陶期 ,牛庄油田牛 2 1井区的油气充注时间是东营末期至现今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