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任杉 《当代地方科技》2010,(11):132-132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深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本文通过对汉语和法语两门语言数词不同特点的介绍,从形式、语音等几个方面进行差异比较,对汉法两国语言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商务语言指人们在商务活动中所使用的语言,它具有专业性、精约性和繁复性等诸多特点。翻译既包含语法、音译、词语、词汇等比较直接外在的结构形式的改变,更是内在文化背景差异下对两种思维方式的变通。翻译商务英语既要翻译好语言,又要加深对文化的了解从而翻译好文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下面文章将主要从现实应用方面对商务英语的翻译进行分析,根据两国民族文化的差异、思维方式的不同来针对性的解决翻译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化和语言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也不能脱离文化的影响而存在,所以本文提出法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并且通过比较中法两国文化理解上的差异,建议在法语教学中通过课堂教授方式的丰富,对文化知识进行渗透,从而更好的进行法语的学习,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经专家、学者研究,在汉英两语的教育学习中,负迁移要大于正迁移,这是因为汉英两语的地域差异、文化差异造成的,而这种差异势必要成为巨大的语言迁移负面影响,汉英之间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学生们在学习英语时通常只注重语义的逻辑与通顺的不正确导向,造成了在词汇、语法、语篇以及书写格式等方面的错误行为,从而给英语学习造成很大的障碍。为此,本文将就这一课题从语言迁移的释义、汉英两语之间的差异、汉语语言迁移对英语学习的负面影响以及英语学习中减少语言迁移负面影响的对策等四个方面入手,克服负面影响,促动英语教育和学习。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尝试通过法语和英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共同和异同来探讨法语二外教学中,如何利用比较教学法,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正迁移”,同时避免“负迁移”。  相似文献   

6.
比较句在汉法两种语言里都是非常重要的句型,揭示二者的主要差异,对我们的翻译和教学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汉语法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表现出不同的语言类型,反映在比较句中,两种语言在用词、表述、结构等方面均有其不同的特点。用词上,汉语单一,法语较复杂;表述上,汉语较灵活,法语较稳定;结构上,汉语简略,法语须完整,从思维特点上看,法语比较的对象或类型要比汉语的范围大,汉法不同的思维形式的选择是决定不同的比较句类型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因此在学习一门外语的同时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在与日本人语言交流的实践中,在体察日本的风土人情的过程中,深感课堂教学中的日语与日本国土上的日语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并非是语法、词法所能解释、解决的。这种差异是来自于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本文从中日两国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的角度分析了日本文化导入的必要性,以及从文化导入层面看应用型日语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两篇科研调查报告提供的各类材料的分析,论述了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中美儿童学习语言的不同特征作了较全面的比较,得出虽然两国文化存在较大差异,但都反映出在社会因素影响下儿童学习语言都有着惊人的共同之处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由于英语与维语分属不同语系,两种语言在语音、语法、词汇和句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因此民考民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上语言的歧义现象。本文通过问卷的方式对新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二年级和三年级的52名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歧义容忍度进行调查,并从阅读、说写、听讲、语法、语音和词汇方面做出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学生虽然在不同语言技能的歧义容忍度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但是,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英语学习歧义容忍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本文旨在依据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学习歧义容忍度的特点,对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英语教学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洋 《科技信息》2012,(4):195-195,197
本文分别从中文、英文的语言和文化两个视角出发,运用类比、分析、例证等手法,对韩国语学习提出了新方法和技巧。文章主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中韩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悠久,对中韩两国社会文化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并对比中文、韩文两种语言,提出了"发音类比"、"举一反三"、"旧友新识"三种学习方法。第二部分分析了韩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异同,并将英语与韩国语进行比较,在词汇学习和语法结构学习两方面提出了学习技巧和方法,供韩国语学习者进行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色彩语言的文化符号意义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彩语言是人类社会中符号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历史文化心理积淀的结果。通过"黑""白"两个颜色词分析不同民族文化的内涵及其变迁过程,可以看出颜色词不仅反映语言表面的意义,而且反映了语言的宗教内涵。同一颜色在不同语言中的含义有相同,也有不同,其相异之处主要是由宗教、文化、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决定的。其中文化价值方面的差异和宗教信仰的不同是主要原因。对色彩语言的研究需要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进行历史的比较,而不能从语言的表面现象进行简单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韩国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问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娜 《科技咨询导报》2007,(21):193-193,195
“文化”这一概念的丰富性,决定了其在语言教学中的所占重要地位,中韩两国由于历史、地理、制度、人文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两国的文化既存在着相似之处,又有很大的不同。这种相似性和差异直接的表现在了两国的语言上。本文就文化引起中韩两国的语言表达不同做以比较,并对目前国内韩国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法语外来语使英语词汇量陡增,在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英语的学习难度;使英语语法摒弃了屈折形式,由综合性语言变成了分析性语言,以词序和虚词表达语法关系。  相似文献   

14.
葡萄牙语是一种国际语言,这门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大量的实践.学生进行课后实践是一方面,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这门语言的学习中,过去未完成时与简单过去完成时是葡语中比较难理解和容易混淆的语法点.这两种时态的教学就需要教师进行认真思考,创新教学方法,根据相关教学实践,对两个知识点进行对比教学,容易帮助学生区分这两种时态的差异,能让他们灵活运用这两种时态,表达出不同的意思.在葡萄牙语中过去未完成时与简单过去完成时的教学时,教师采用结合教学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法语外来语使英语词汇量陡增,在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英语的学习难度;使英语语法摒弃了屈折形式,由综合性语言变成了分析性语言,以词序和虚词表达语法关系。  相似文献   

16.
作为语言学的重要分支,语用学近几年在语言习得研究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从语用学角度讨论了语用学理论与语言教学的关系,对语言应用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语用学角度,对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和文化教学三方面进行研究,并将其运用到语言教学中,这对理解和准确表达语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宋明伟 《科技信息》2010,(2):164-164
运用"配对变语法"对20名工作和学习在大连的外来人员进行了语言态度问卷调查,发现在大连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外来人口更愿意听到普通话的声音,认为说普通话的人受过更好的教育,更有魅力也更加富有,说大连方言的人更热情,更值得信任。并从性别、职业及来连时间三个方面分析了对语言变体的态度差异。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民族的文化和习惯都会在语言中有所体现。中俄两个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习惯、宗教,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决定了两国交际语言的差别。文中对这些差别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如果在平时的交往中能够留心这种差别,尊重对方的文化和习惯,就能更好地促进交流,促进双方的友谊。  相似文献   

19.
英语国家和中国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在风格习惯、思维方式等许多方面存在差异。而英汉两种语言则分属印欧和汉藏两个不同的语系,在语言结构上各有其特点。因此,对其相异之处进行对比,是学习英汉互译的关键。本文以《名利场》及其汉译文对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特征,语法意义,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英汉互译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20.
体态语和有声语言一样,是人类交际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手段。而面部表情又是体态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语言中"喜"的面部表情的语言表现进行比较,探讨了两国在体态语语言表现上的差异,试图从体态语这个比较特殊的角度对中日语言表现做进一步的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