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给出了一种控制凸模与凹模间隙的新方法———围框法,此方法在凹模的外面增加一个围框及一些调节螺钉,它与常用的间隙控制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调节间隙较准确的优点,而且能增强凹模的抗胀裂能力.  相似文献   

2.
多层压组合冷挤压凹模疲劳强度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疲劳强度设计理论和最优化设计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探讨多层压配组合冷挤压凹模的更为合理、有效的设计方法。首先,推出了3层压配组合冷挤压凹模在压配状态和工作状态下凹模各层的应力计算公式,论证了凹模的疲劳强度校核点在凹模各层的内表面上,在此基础上,用Sines法将凹模各层的多向脉冲循环应力等效地转化为单 向循环应力,并建立了3层压配组合冷挤压凹模疲劳强度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用算例进行了优化设计,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冲裁模制造时,应用微机型万能工具显微镜测量简单截形凸凹模的间隙以及测量复杂截形凸凹模工作尺寸与间隙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疲劳强度设计理论和最优化设计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探讨多层压配组合冷挤压凹模的更为合理、有效的设计方法 .首先 ,推出了 3层压配组合冷挤压凹模在压配状态和工作状态下凹模各层的应力计算公式 ,论证了凹模的疲劳强度校核点在凹模各层的内表面上 ;在此基础上 ,用 Sines法将凹模各层的多向脉冲循环应力等效地转化为单向循环应力 ,并建立了 3层压配组合冷挤压凹模疲劳强度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用算例进行了优化设计 ,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板料弯曲时模具受力状况的基础上,导出了一种理想入口角曲线。理论计算及实验结果均证实,采用此理想曲线进行弯曲模凹模入口角设计,可减轻模具与工件之间的接触压力,改善工件表面质量,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圆柱直齿轮的温挤压数值模拟及凹模改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圆柱直齿轮在不同凹模结构下的温挤压成形进行数值模拟,可以方便地对凹模结构进行改良。结果表明,当凹模入模角为180^。,其内径等于齿顶圆直径且在齿根圆处不倒角时成形效果良好,适合直齿轮的温挤压精密成形,且模具结构最优。  相似文献   

7.
介绍通过计算冲压间隙、选择钼丝直径,并采用线切割方法一次加工凹凸模。  相似文献   

8.
介绍通过计算冲压间隙、选择钼丝直径,并采用线切割方法一次加工凹凸模。  相似文献   

9.
传统模具设计在选材时对于经验依赖性强 ,且具有盲目性 ,不利于实现设计过程的计算机化。本文以传统解析法作为凹模设计的理论基础 ,综合分析了影响凹模强度及总直径比的各个因素 ,进一步研究参数、σsi、pi、α之间的相互关系 ,确定出适合于单层凹模冷挤压的压力范围 ,从而使模具层数预估 ,材料选用 ,以及设计过程更合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用数段圆弧曲线替代渐开线的基本原理,介绍了线切割机加工渐开线齿轮凹模的基本方法,对拓宽线切割机的应用领域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冲裁模工作尺寸及间隙的计算机辅助测量原理和方法,并用通过实例,探讨了计算机辅助测量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冲裁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原则和常用的冲模加工方法,给出了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加工时冲裁模刃口尺寸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针对标准试样模批量小品种多的特点 ,设计了一种可互换的标准试样注射模 .一副模框共用 3套模芯 .实践证明 ,这种结构节约制造、生产周期和费用 ,便于科研 .  相似文献   

14.
圆柱直齿轮挤压组合凹模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利用黄金迭代法对齿形凹模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挤压齿轮的凹模型腔带有齿形,不能直接用厚壁圆筒的计算公式进行优化设计,但是可以利用组合凹模的优化设计公式,先确定凹模内圈、中圈、外圈的内外径尺寸,再与有限元模拟和迭代寻优相结合,以内圈的应力达到材料的许用应力值为目标,调整并优化过盈量,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由平端紧定螺钉,改制成凹端螺钉的钻结构设计和钻模的优点等。  相似文献   

16.
无模拉伸速度微机控制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无模拉伸速度微机控制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阶梯直线逼近连续变化速度曲线的方法,确定了无模拉伸速度微机控制的数学模型,从而确定了无模拉伸速度微机控制CTC时间常数表,为实现无模拉伸速度微机控制提供了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7.
基于DEFORM-3D数值模拟软件,利用5种铝合金,研究分析反挤压凹模内壁压力最大值与凸模单位压力之间的关系,并获得两者之间的数学表达式.利用正交实验,分析得到坯料高径比、摩擦状况以及挤压速度等因素对反挤压凹模内壁压力影响较小.最后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数值模拟与实验这两种手段得到的公式互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
拉弯结构的模具设计有助于减小U形件弯曲后的回弹,但模具的凹模圆角半径设计会对抑制回弹的效果产生影响。通过拉弯时板料受力情况分析计算得出:凹模圆角半径大于凸模圆角半径,U形件有向内侧回弹趋势;凹模圆角半径小于凸模圆角半径,U形件有向外侧回弹趋势;而凹模圆角半径等于凸模圆角半径,则控制回弹的效果最理想。  相似文献   

19.
林伟健 《科技信息》2013,(9):105-105
以某汽车座椅后板拉深凹模为例,本文通过分析模具的材料、形状、尺寸,精度等工艺参数,确定定位基准和夹紧方式及夹具、加工顺序,工艺路线以及编写加工工艺,最终完成拉伸凹模数控加工方案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本论文介绍了镶拼式冲裁模CAD软件系统的结构及设计方法,论述了镶拼结构凸、凹模的分块原则、拼块的设计方法以及拼块图的自动绘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