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研究有限理性条件下出行者群体的自组织路径选择行为对交通流量分配的影响,利用累积前景理论结合小世界社会网络,建立了具有交互机制的多主体路径选择模型。在模型中,将参照点的特性与小世界社会情感优化算法思想进行有机结合,基于出行时间可靠性设计了具有异质特点的参照点及其演化规则,使出行者个体能够依据决策环境及情绪的变化动态地调整自身的出行时间预算,更加符合出行者的实际行为特征。最后,设计了交通流分配演化算法,求解路网配流。研究发现:(1)模型较好地继承了传统模型中的有限理性特点;(2)出行者的异质程度是影响交通流量分配结果的重要因素;(3)本文提出的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实际交通流分配中的流量变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传统基于出行的交通流分配模型未考虑个体的出行需求源于参与活动的需要这一内在驱动力,忽视了出行与出行之间的连贯性。基于活动的交通流分配模型能够弥补传统交通流分配模型的缺点,综合考虑活动时间窗、活动地点、活动性质等活动属性对道路交通流时空分布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为城市道路规划、城市规划提供理论指导。围绕现有文献,首先介绍描述出行者活动-出行行为过程的超网络结构模型;然后,评述基于活动-出行超网络的交通流分配模型研究;最后,分别从决策主体、决策内容与决策情境视角探讨未来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3.
传统基于出行的交通流分配模型未考虑个体的出行需求源于参与活动的需要这一内在驱动力,忽视了出行与出行之间的连贯性。基于活动的交通流分配模型能够弥补传统交通流分配模型的缺点,综合考虑活动时间窗、活动地点、活动性质等活动属性对道路交通流时空分布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为城市道路规划以及城市规划提供理论指导。围绕现有文献,首先介绍描述出行者活动-出行行为过程的超网络结构模型;然后,评述基于活动-出行超网络的交通流分配模型研究;最后,分别从决策主体、决策内容与决策情境视角探讨未来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4.
考虑出行者路径选择决策过程中的参考点依赖,即当路网出行成本变化时,出行者将变化前的出行成本作为路径选择决策的参考点。基于参考点依赖理论,提出了考虑出行时间和拥挤收费的出行决策模型,建立了考虑参考点依赖的确定性网络用户均衡模型以及等价的变分不等式,并提出了求解模型的算法。最后,通过算例分析了参考点依赖对路径流量分配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经验出行成本和历史收费费率会影响出行者的路径选择决策,从而影响确定性网络流量分布。因此,在制定拥挤收费策略时,需考虑当前的出行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对出行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时间标准以小时或天为单位的网络交通流演化问题,利用投影动态系统理论建立了相关问题的演化投影动态系统。从网络组成基本元素入手,首先分析了出行者途中对出行路段的选择行为和对局部网络节点最短行程时间的重估问题,得到了基于网络局部信息的出行者路线调整策略。对上述策略进行时间上的演化建模,得到了网络交通流演化的投影动态系统。通过分析与该投影动态系统有相同稳态点的变分不等式,揭示了该系统与基于用户均衡的交通流分配模型的一致性。利用建模过程的分析,设计了启发式的投影动态系统离散演化算法。通过设计阶梯式算法收敛指标,可以加速演化得到网络的稳态。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算法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基于投影动态系统的交通流演化模型不仅能较好地刻画交通流演化特征,而且可应用于交通管理措施的短期交通流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6.
ATIS影响下基于广义出行负效用的随机分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虑先进的出行信息系统(ATIS)对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混合随机用户均衡交通分配模型。将出行者划分为"有ATIS接收装置"和"无ATIS接收装置"两类,两类出行者均以随机方式选择出行路径,路径选择准则为广义出行负效用最小,广义出行负效用定义为出行时间、出行费用和出行时间可靠性的线性组合。利用混合网络随机用户均衡建模理论,建立了ATIS影响下基于广义出行负效用的随机型分配变分不等式模型,基于二次加权平均方法设计了求解模型的启发式算法。通过一个简单算例验证了文中所构建的模型和算法,并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共享出行行为对交通分配问题的影响,本文提出一个基于路径的共享出行用户均衡交通分配模型.在该模型中,出行者不仅要选择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路径,而且还要进行模式选择,以达到最小化广义路径出行成本的目的.本文构建的考虑共享机制的交通分配模型引入两个假设:1)一个乘客只被一个共乘司机搭载,一个司机只载一个乘客;2)由于参与共享出行活动,共乘司机和乘客均可获得额外的共享出行奖励,此外共乘乘客还能得到共享出行成本折扣.这两个假设使得所构建的共享出行用户均衡模型更贴近现实.Braess网络中的数值结果分析了关键参数对均衡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共享出行成本优惠和共享出行奖励均是鼓励出行者参与共享出行活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考虑参考点依赖的随机网络用户均衡与系统演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考虑出行者路径选择过程中的有限理性和参考点依赖,以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路径选择决策规则为基础,建立随机网络用户均衡及其等价的变分不等式模型,力图展示现实中的交通流分布形态.提出了求解模型的算法,并通过简单的算例对模型和算法的合理性进行验证.考虑到日常出行路径选择是一个重复的学习与更新过程,通过模型描述出行者路径选择过程中的学习、选择和更新行为,进一步建立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动态交通系统,最后通过算例说明动态交通系统演化到用户均衡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对城市交通出行者出行选择行为决策机理展开分析,提出了交通流演化模型,针对出行路径选择下交通流的演化过程与用户个体出行特征、外部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个体出行决策特征对于流量演化规律的影响比较复杂,应当将交通信息与特定的出行者人群结合起来发布与使用,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交通信息的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加深对于个体出行行为的理解,对发展出有效的城市交通管理控制措施也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早高峰出行行为一般包括:通勤和通学.随着私家车拥有率的提高,在早高峰期间,家庭成员乘坐同一辆车,从居住地出发到达多个目的地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如:通勤者开车先将小孩送到学校,继而前行去往工作地上班.本文基于Y型道路汇流网络,考虑个人通勤和家庭通勤两类出行者,构建高峰期出行选择均衡模型,分析通勤者的出发时间选择.在用户均衡状态下,每类通勤者都不能通过单方面改变自己的行为选择而使其出行成本变得更小.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对理论结论进行了验证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交通拥挤状态的识别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建玲  蒋阳升 《系统工程》2006,24(10):105-109
以交通流理论为基础,用车速年口车流密度泉描述车流的运行状态。把“密度-速度”曲线图中车速、车流密度、畅行速度三者所围的三角形面积看作的交通拥挤损失量.将交通拥挤度定义为车流运行状态相对于畅行状态时的损失率.推导出拥挤度的计算公式,将该佘式作为拥挤度的判定方法。假定道路上的车流服从用户平衡配流原则,则用户平衡状态时的车流运行状态即为拥挤平衡状态。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分析拥挤度随车流密度的变化趋势,及拥挤平衡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1. Introduction Traffic network equilibrium problems over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have given rise to the development of numerous mathematical models. Multicriteria traffic network models, as a class of traffic network equilibrium problems, were first introduced by Quandt (1967) and Schneider (1968). In these models, travelers need to consider several criteria simultaneously for selecting their optimal routes of travel, for example, travel time and travel cost. Dial (1979) further developed t…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的离散型网络平衡设计模型与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机平衡分配模型与基于效用理论的Logit分配模型是两种有效的非平衡交通分配模型,二者具有等价性,本文将Logit模型替代常用的随机平衡分配模型应用于具有多级选择的离散型网络平衡设计模型中,构建了这类网络平衡设计问题的新模型;模型求解中,上层模型采用带自适应正态变异因子的粒子群算法,而下层问题直接利用Logit模型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与算法是有效的,适合在大型路网上应用.  相似文献   

14.
对数据流量进行合理调度在诸如TCP/IP这样的分组交换网络提供QoS服务过程中是很重要的。采用延迟 -速率服务器模型 (LR模型 )对广义的流量调度算法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在证明一种重要的调度算法—虚拟时钟算法符合LR模型的基础上 ,以丢失率为主要参数 ,根据分析结果对其进行了动态优化。模拟实验结果证明 ,该方法确能较好地改善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面向控制的城市快速路网宏观动态交通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宏程 《系统工程》2007,25(11):1-5
针对我国城市交通特点,在改进经典的高速道路网宏观交通流模型METANET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控制的城市快速路网宏观动态交通模型。该交通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快速路出口匝道流出能力受限、快速路主线起始点车流以及快速路主线车速控制等现象。对上海高架快速路的实际交通流数据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的动态演化特征,可以作为城市交通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1978~2007年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为样本,对我国货运量及货运生成量进行协整分析,协整检验结果说明货运量(取对数)与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比例和第三产业比例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货运生成量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取对数)和第一产业比例存在长期均衡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揭示了第一产业产值对货运量、第一产业比例对货运生成量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正交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说明第一产业产值对货运量和第一产业比例对货运生成量具有持续的正影响,而国内生产总值GDP(取对数)对货运生成量具有持续的负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神经网络的交通平衡求解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标在于采用神经网络方法替代传统的交通分配方法。回顾了交通网络平衡条件下实现交通网络配流的解析方法,然后提出了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拟处于交通平衡状态的运输网络,进而替代传统的配流方法的思想。定义了交通流的平衡函数和交通流平衡态的概念,证明了用神经网络来识别交通流的平衡状态的可行性。提出采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来模拟交通平衡状态的原则和方法,并建立了训练神经网络的判据,提出了判断神经网络模型效果的评价方法。最后,通过实例证明了良好训练的神经网络可以替代传统的交通分配,而且,容易把交通管理策略考虑到分配的过程中.并且能够政善配流速度。  相似文献   

18.
城市规模与城市交通发展的系统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的系统分析框架表明,交通强度与城市规模、交通强度与道路密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道路密度受到城市国土资源的限制,导致城市规模存在发展极限.城市规模的发展一旦超出这个极限,必然会产生现实难于解决的交通拥堵问题.文中还建立了一个城市规模与城市交通协调发展及相互适应的优化模型,认为可以运用社会总成本来评价交通与城市规模的适应性.论文最后结合北京市的实际对以上方法进行了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19.
针对网络功能虚拟化环境中服务功能链部署的资源开销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流量优化的可靠服务功能链部署方法。首先, 根据虚拟链路流量变化对虚拟网络功能进行聚合, 使带宽需求大的虚拟链路部署到底层网络后, 其流量变为服务器的内部流量。其次, 综合考虑可靠性、综合时延以及拓扑属性, 利用离差最大化的多指标决策算法对物理节点进行评价, 并使用链路约束降低流量的乒乓效应。最后, 采用k-最短路径算法将虚拟链路部署到满足带宽需求的物理链路上。仿真实验表明, 所提方法在保证服务功能链可靠性的基础上, 对长期收益开销比、映射成功率、端到端时延以及带宽开销有较大优化。  相似文献   

20.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短时交通流预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短时交通流的特性,以神经网络技术为基础,构建短时交通流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并用某高速公路实际短时交通流观测数据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