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蘇聯全國醫學科學研究機關的組織 蘇聯全國共有500多個醫學研究單位,除蘇聯保健部直屬的研究所及蘇聯醫學科學院所屬的研究單位外,其餘研究單位分散在各加盟共和國及各城市。此外,各個醫學院也都進行研究工作。所有這些醫學研究單位在蘇聯保健部的統一領導和計劃之下進行工作,彼此配合,互相聯系,構放一個龐大的醫學研究工作網。  相似文献   

2.
汪猷 《科学通报》1955,(11):81-81
一橘黴素的一般化学结构橘黴素是一种有抗生作用的黄色有机酸,是橘黴菌(Penicillium citrinum)、加拿大麹菌(Aspergillus candidus)和其他几种黴菌的代谢产物,也出现在澳洲野百合(Crotalaria crispata)的叶内。最初由英人雷斯屈克等在1931年发现,曾作了化学结构的研究。由酸性水解、鹼融降解、氧化等反应获得的结果,雷斯屈克和罗宾生等提出了橘黴素的结构式如Ⅰ。  相似文献   

3.
一金屬研究工作報告會從10月25日開始到11月3日結束,歷時10天。參加會議的單位共95個,主要的有:重工業部系統16個單位,第一機械工業部系統18個單位,第二機械工業部系統4個單位,高等學校18個單位,中國科學院及其研究所共14個單位。出席總人數465人,其中工程  相似文献   

4.
金微素是由一种放線菌金微菌(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产生的代谢物质。过去为了提高抗生素的产量,曾经利用强烈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菌种以引起变異,或以各种不同的营养物质去饲喂,并寻找抗生素的前体;一旦找到了有效的变种或营养物质或前体或刺激剂,就广泛利用,不问是不是属於同一个代谢类型的微生物,也不问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情况。这类工作虽然曾获得了一些成绩,但像这样脱离了生物本身的规律去处理一个具有生命的个体,使它们服从於人类的利益,显然是没有前途的。米丘林学说告诉我们:从发育过程和外界环境条件统一性的观点上出发,要控制有机体的任何一切代谢物质的产生,必须首先瞭解有机体在  相似文献   

5.
《科学通报》1954,(12):1-1
(一)1954年10月29日第38次院務常務會議决議 這次金屬研究工作報告會的內容涉及範圍颇廣,參加的單位和人數很多,並且是金屬科學方面的第一次報告會。在這次報告會上,科學院、生產部門、高等學校的科學工作者將相互交流研究工作的情况和經驗,使今後的研究方向更為明確,研  相似文献   

6.
沈汉镛 《科学通报》1959,4(7):244-244
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于3月6日到8日在北京召开了病毒研究工作座谈会。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农業科学院、北京大学和南京农学院等單位的代表也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議。会议首先就国际上病毒研究工作的发展趋势及国內病毒研究工作情况交换了意见,一致認为病毒研究  相似文献   

7.
《科学通报》1956,1(1):18-18
一基本情况上海抗生素研究工作委員会是根据國內与抗生素研究和生產有關的科学工作者和工作單位共同的迫切要求而成立的。 1952年11月,中國科学院會会同中央衛生部和中央輕工業部在上海召開了全國性的抗生素座談会。会中曾討論並建議今後抗生素研究的方向、任务和今後五年內工作的重  相似文献   

8.
方心芳 《科学通报》1957,2(23):720-720
金霉菌在生长发酵期间的 pH 值和效价的变化己经有人研究过,惟有关其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尚缺乏记载。本试验的目的即欲测定金霉菌 Streptomycesaurcofaciens K 1001在生长和发酵过程中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并寻求其 rH 曲线;同时还测定其效价及菌丝量的变化以资对照比较。我们采用的菌种是生产菌种,发酵条件基本上也是参照轻工业部上海工业试验所培养该菌的条件制定的。  相似文献   

9.
汪猷  童村  金培松 《科学通报》1954,(11):35-35
一委員會成立以来的簡單情况 1962年11月舉行抗生素座談會後(座談會總結已在科學通報1953年4月號發表),上海各有關抗生素研究與生產機構就建立了臨時性的聯合工作組織,進行合作研究。1953年5月,在過去合作的基礎上正式成立了上海抗生素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科学通报》1959,4(5):174-174
水利电力部在河北省水利厅及河北省邢台县等單位协助下,于1959年1月10日召开了东川口定向爆破筑壩試驗工程现场会議。会議听取了設計、施工、爆破技术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报告,并且通过讨论,各單位相互交流了經驗。爆破試驗組的同志们,经过6晝夜的苦战,克服了施工中許多意外的困难,終于在13日中午准时起爆。这次定向爆破,在我国水利建設中是第一砲,根据用輔助药包控制抛擲方向的办法作出工程设计,设計要求前排3个辅助药包为后面2个主药包开辟一个有利的临空面,主药包迟发4秒鐘,將岩石抛向预定的拋擲中心,堆填起壩体所需要的大部分的石方。 壩址附近,河道弯曲是定向爆破有利的地形条件,右边凹岸高70公尺,左边凸岸高30公尺,河槽  相似文献   

11.
胡为柏 《科学通报》1956,1(1):66-66
我國的有色金屬試驗研究工作,隨着國家五年計劃的要求而開展了。一年來,已經注意了研究方向問題,並在基本建設規劃上,相互协作上都進步了。目前对有色金屬的試驗研究工作,需要較長期的規劃。本文就在這方面貢献幾點意見。  相似文献   

12.
人体可以不接触物质而影响物质,改变其分子性状;人体发出的气功外气甚至能影响生物体的遗传特性。虽然对气功外气的物质性还有着喋喋不休的争论,虽然对人体的奥秘还探索得远远不够,但我国的人体科学工作者,已经将气功研究成功地应用于工业微生物菌种的选育,从而创立了一项前所未有的生物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機器製造工業中爲了防止金屬銹蝕,採用許多防銹方法,鋼鐵的磷化處理便是其中之一。磷化是在鋼鐵表面生成一層不溶性磷酸鹽的薄膜,這種薄膜在一般大氣條件下有很好的防銹效能,如果再經上油噴漆等處理,防銹能力更可以提高。磷化處理的特點是操作簡單,不受物件的形狀繁簡和體積大小的限制,而且成本低廉,生產率高。磷化的原料是一種磷酸二氫錳鐵鹽的混合物,蘇聯名稱爲(瑪日夫鹽)。這種鹽  相似文献   

14.
《科学通报》1958,3(21):665-665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培养單細胞綠藻(柵藻和小球藻)的研究工作,經过將近三个月的努力,已經做出了超过日、美,創造世界水平的显著成績。这是党領导科学事業的又一次胜利。 單細胞綠藻繁殖快,产量高,对太阳能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1934年苏联科学院物理所发现了电子在介质中超光速运动时的发光,后来就称为瓦维洛夫——切连科夫辐射。1937年塔姆和弗兰克解释了这奇特现象的本质。三位苏联物理学家塔姆、弗兰克和切连科夫由于发现与解释了瓦维洛夫——切连科夫效应而被授予诺贝尔奖金。瓦维洛夫——切连科夫辐射是超光速光学的首例,因而在当时仿佛是孤立于所有的物理现象之外的奇特现象。所以这课题当年  相似文献   

16.
郭季芳 《科学通报》1959,4(6):201-201
赤霉酸和吲吲哚乙酸对高等植物的作用,已有很多的报道,而在單細胞海藻方面,据作者所知,尚未有过任何论述。本实驗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探求这兩种刺激素对單胞海藻的影响。实驗用的材料是盐沼屠氏藻(Dunaliella salina这是海中一种單細胞綠藻。实驗方法是在培养这种單胞綠藻的海水中加入赤霉酸或吲(口朶)乙酸处理,处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用10种不同濃度(0.1—1.0微克/毫升)的赤霉酸处理,并有对照。第二部分是用10种不同濃度(1—10微克/毫斤)的吲(口朶)乙酸处理,也有对照。各处理經5天及10天后即檢查結果,从这兩組的结果中找出最适宜的濃度,然后进行第三部分实驗。这部分实驗分为二組,1.对比。2.用找得的赤霉  相似文献   

17.
各位同志:今天是分院科學研究工作計劃會議召開的第一天,蒙中央重工業部、輕工業部、燃料工業部、東北文化教育委員會、東北人民經濟計劃委員會和東北各部門、各企業單位、各大學、各研究機構的代表參加,並有中國科學院吳有訓副院長親臨指導,我代表分院同志,謹向大家致以熱烈的歡迎。  相似文献   

18.
《科学通报》1958,3(19):589-589
10月4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地区各單位举行了有一万人参加的規模巨大的中国科学院国庆献礼祝捷大会。中国科学院裴丽生秘書長在开幕詞中指出,这次大会是在今年五月跃进大会和“七一”献礼运动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过去十个月京区各單位研究工作的評比大会,同时又是推动爭取今后更大跃进更大丰收的促  相似文献   

19.
《科学通报》1954,(1):17-17
一 1953年,技術科學(化學工業、石油除外)各研究單位一共進行了84個工作題目的研究。在實際執行中,冶金陶瓷研究所、機械電機研究所籌備處、儀器館及土木建築研究所籌備處大體上是按預訂計劃進行的,金屬研究所因爲是新建的,有許多問題不能預計,計劃變動較多。總的說起來,84題當中,按原計劃進行的有67  相似文献   

20.
报道一种由硫醇稳定的小尺寸金纳米粒子形成的二维六方密堆积有序结构,这种结构是通过将含有金纳米粒子的甲苯溶胶滴在平整基底上而自发形成的。金纳米粒子主要是利用相转移试剂4-辛基溴化铵将金氯酸根离子从水相转移至甲苯有机相中,然后以硼氢化钠作为还原剂将其还原后得到的,在加入还原剂之前,先将一定量的1-壬烷基硫醇加入有机相中作为稳定剂,以此来调控金纳米粒子的成核和生长速度,从而达到制备目标尺寸金纳米粒子的目的。紫外-可见(UV)、红外光谱(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结果表明了硫酸包裹的金纳米粒子的生成,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进一步证实了金纳米粒子的尺寸及由其构成的二维六方密堆积有序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