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梯度法的移动卫星通信地面站跟踪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行移动卫星地面站采用基于激光陀螺跟踪卫星方案的价格昂贵、使用不便等不足,提出了基于梯度法跟踪卫星的方案.同时提出基于梯度法和数字波束形成GRAD-DBF(grads-digital beam forming)技术的跟踪方案.系统无需激光陀螺、机电转台-伺服系统,能跟踪多颗非静止卫星.最后对GRAD-DBF跟踪方案和算法用Mathcad软件作了计算机仿真,给出了仿真程序和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旋转弹飞行中的高旋转、高动态条件会造成卫星定位接收系统无法正常定位的问题,针对旋转、动态环境开展了旋转弹卫星定位接收信号旋转解调方法的研究.详细分析了旋转条件对卫星定位信号接收的影响,并针对旋转特性设计了旋转跟踪解调环,用于对旋转的跟踪与解调,给出了旋转弹卫星定位信号接收系统的设计方案,基于Simulink实现了旋转弹卫星定位信号接收系统的仿真,并给出了相应的仿真与实验结果.结果表明,设计的以旋转跟踪环为核心的旋转弹卫星定位信号接收系统,在中心频率为200 Hz的情况下跟踪范围可达到±40 Hz,较好地满足了转速在200转/s左右的旋转弹信号接收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了我国可采用的静止轨道和中轨道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系统结构和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2 个系统方案。通过仿真计算,对它们的覆盖性能和实现的复杂程度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中轨道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能够提供更好的覆盖性能,但实现难度大于静止轨道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因此,现阶段我国采用双星静止轨道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是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前,地面卫星接收站对于卫星的跟踪主要采用手动跟踪、自动跟踪、程序跟踪三种模式。由于卫星位置受影响因素较多,无法长期手动跟踪或程序跟踪,在静止气象卫星测距副站系统中,主要采用步进跟踪技术自动控制跟踪为主、手动跟踪为辅的模式对卫星进行跟踪,其具有结构简洁、系统稳定性高等特性,在实际应用中获得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阐述步进跟踪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在静止气象卫星三点测距副站中的应用,同时提出在运行时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以后改进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推导了一套车载卫星跟踪设备空域稳定的数字两轴控制算法,该系统可以在车体行进过程中保持对卫星的跟踪。通过控制天线的方位、俯仰,使其波束中心始终对准指定的卫星系统,从而达到转播声音或图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推导了一套车载卫星跟踪设备空域稳定的数字两轴控制算法,该系统可以在车体行进过程中保持对卫星的跟踪。通过控制天线的方位、俯仰,使其波束中心始终对准指定的卫星系统,从而达到转播声音或图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船载S波段卫星动中通天线,通过微陀螺系统和伺服控制系统,采用卫星对准、自动跟踪和丢星自动捕获等措施,实现了对卫星的稳定跟踪。采用A-E-C座架,实现了过顶跟踪,适于安装在船上,在海洋中实现数据以及语音通信。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卫星激光通信的链路稳定,需要将接收的光束始终控制在通信中心点.由于压电陶瓷驱动的快速倾斜镜具有高刚度和快速响应等特点,作为执行机构广泛应用于卫星激光通信的精跟踪系统.但是压电陶瓷本身具有迟滞特性,给精跟踪系统的闭环控制带来了难题.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在精跟踪系统内部增加一层闭环控制使快速倾斜镜达到线性化的目的,但这会极大地降低精跟踪系统的带宽.通过对快速倾斜镜结构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可以利用对称迟滞模型对其迟滞特性进行建模,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基于Madelung规则的对称迟滞建模与补偿方法,能够精确地描述和补偿快速倾斜镜的迟滞特性,有效地提升光束控制带宽,从而提高通信链路的稳定性.理论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钱博  刘芳  毕明雪 《科技资讯》2007,(32):63-64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由美国研制的,利用卫星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GPS接收机的用途就是实现定位功能.GPS接收机对GPS信号中的载波信号进行捕获和跟踪是导航定位的基础.为此,本文对GPS接收机捕获和跟踪载波信号进行研究,采用COSTAS环来实现载波的捕获与跟踪.并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仿真验证,来检验捕获和跟踪GPS信号载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卫星移动通信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卫星移动通信在个人通信系统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实际研究项目介绍了一种新的卫星移动通信组网技术。主要解决了两个利用卫星进行多媒体移动通信的关键问题,即新型的基于同步卫星系统组网方案和移动终端的天线自动跟踪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