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实验研究了有限尺寸条件下,弯曲装药相对于直线装药所存在的爆速亏损,得到了爆速亏损分别随装药尺寸和装药曲率而变化的关系曲线及其经验表达式.实验研究表明,对应于某一装药尺寸,在爆轰波沿直线装药能够稳定传播的情况下,当弯曲装药的曲率大于某一临界值时,会出现熄爆现象.  相似文献   

2.
该工程爆破区域周围有重要的敏感设施,在该敏感设施周围进行路基开挖爆破,采取了调整炮孔装药结构、选用低爆速低威力炸药、微差起爆控制单响药量等技术措施,有效降低了爆破振动,保证了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破碎岩体中隧道爆破的爆破效率,并做到最大限度降低爆破对隧道围岩的损伤,有效保护隧道围岩稳定性,对破碎岩层中的隧道爆破装药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炸药品种选择,装药量确定,装药结构,以及周边眼起爆方法及相应的参数计算方法.结果表明,采用低爆速炸药进行爆破,并针对所用炸药品种进行爆破参数确定,采用空气柱间隔装药,周边眼实行隔炮眼分段起爆,并进行相应周边眼参数设计等有利于获得良好的爆破效果.本文方法对加快隧道施工速度,同时降低爆破引起的隧道围岩损伤,有效保护隧道围岩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超细钝感HMX小尺寸沟槽装药爆轰波传播速度的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超细钝感HMX在小尺寸沟槽装药条件下爆速与装药尺寸的关系,设计加工了实验基板,建立了爆速测试方法,分别测定了不同沟槽尺寸下的爆速.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了超细钝感HMX的极限爆速为8.56mm·μs-1,极限尺寸为1.2mm×1.2mm,并分别给出了该炸药装药爆速与装药尺寸关系的半经验与经验关系式,为该炸药在微火工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低爆速炸药是指爆炸速度在1 500~2 500 m/s之间的炸药,具有低密度、低爆速、低威力的特点。低爆速炸药的出现有力推动了很多行业的发展。本文介绍了低爆速炸药在爆破、焊接、石油勘探以及军事等领域的应用。在对低爆速炸药的发展、现状及其应用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总结了低爆速炸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装药缺陷对熔铸炸药爆速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装药缺陷对熔铸炸药爆速的影响,采用缺陷分类的研究方法对含有不同缺陷的RDX/TNT熔铸混合炸药进行了爆速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存在于不同组分中的缺陷会对爆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TNT中的缺陷使爆速降低幅度最大,若对炸药爆速有较高要求则应重点去除TNT内缺陷,并且推断缺陷尺寸大小可能是影响爆速的决定性因素.对现有ω-Г爆速计算公式进行改进使其能够体现装药缺陷对爆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该文结合HFZ工业粉状炸药的实验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工业炸药在Φ32mm粘蜡纸筒装药条件下爆速估算的数学模型。与传统的爆速体积加和公式比较,该模型能更准确地估算工业炸药在不同配方,不同装药密度下,或者在同一配方,相同装药密度,不同药温时的爆速。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玻璃微球型乳化炸药爆轰反应数学模型,从微观力学角度分析研究了玻璃微球敏化的乳化炸药爆轰机理,理论计算了其爆轰反应区长度、爆轰反应时间以及爆压、爆热、爆速等爆炸特性参数,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能够较好地吻合.研究结果表明乳化炸药爆轰反应区宽度和爆轰反应时间随着装药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爆轰反应区宽度的增加是导致乳化炸药爆速不随装药密度线性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根据化学动力学原理和炸药爆轰反应机理 ,发展了一种根据炸药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及装药密度计算炸药爆速的新方法 对大量炸药的计算结果表明 ,爆速计算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 本方法的提出 ,不仅提供了一种计算炸药爆速的新方法 ,而且对探索新型高能炸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从真实气体状态方程出发,借鉴内弹道学中的密闭爆发器原理,在建立简化的引信雷管爆炸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得到了引信隔爆试验内腔气体压力的计算公式.针对雷管装药提出了炸药力的概念;考虑到雷管爆炸生成固体产物的影响,提出了生成气体质量系数的概念.通过分析计算,给出了引信雷管常用起爆药和猛炸药的炸药力,以及生成气体的质量系数,据此可进行引信雷管在隔爆位置爆炸时最大气体压力的工程计算.实例应用表明,该理论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可用于解决引信隔爆强度的计算.该文研究可为引信隔爆安全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研究破片撞击炸药的过程中多破片的作用,提出在两破片撞击炸药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和空间间隔距离的情况下炸药的冲击起爆机理,建立工程模型。该研究对于研究反导的协和毁伤效应以及优化反导战斗部的结构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获得标定未反应PBXC10炸药(Jones-Wilkins-Lee)JWL状态方程参数的基础数据,提出了一种获得未反应炸药冲击Hugoniot关系的方法,即基于冲击起爆实验测得的PBXC10炸药中不同拉格朗日位置的压力历史,假设冲击波前沿炸药未发生化学反应,并利用冲击波阵面前后的动量守恒关系,获得未反应PBXC10炸药的冲击Hugoniot关系. 将该冲击Hugoniot关系外推到爆速,得到PBXC10炸药的冯诺依曼峰值压力,发现该峰值压力与PBXC10炸药的CJ (Chapman-Jouguet) 压力之比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背板对破片冲击起爆屏蔽装药的影响,运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了破片冲击起爆有无背板装药的情况. 数值仿真表明,由于背板对冲击波的反射作用使背板附近处冲击波压力幅值增加,从而使装药的临界起爆速度下降. 随着装药厚度的增加,背板对于装药的冲击起爆影响逐渐下降;背板材料对于反射冲击波幅值有所影响,但不同背板材料间装药临界起爆速度相差并不大.  相似文献   

14.
多元混合PBX炸药孔隙塌缩热点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能模拟不同炸药配比的多元混合PBX炸药冲击起爆过程,在弹黏塑性双球壳孔隙塌缩热点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混合炸药中各炸药组分之间的耦合机制,建立了一个多元混合PBX炸药孔隙塌缩热点模型,并根据该模型给出了新的热点反应速率的理论表达式. 运用该模型计算了不同炸药配比的HMX/TATB二元混合PBX炸药在冲击起爆点火阶段的反应度. 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炸药配比对多元混合PBX炸药点火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寻在准等熵加载下炸药的起爆响应特性和爆轰成长规律问题,利用磁驱动加载设备CQ-4装置和多路光子多普勒测速技术PDV,建立了炸药1维准等熵加载起爆响应试验测试系统.在1次准等熵加载下获得5个不同厚度的高聚物粘结炸药PBXC03响应背面粒子速度时间历史,得到炸药准等熵加载起爆爆轰成长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获取的各个厚度炸药样品背面的粒子速度波形干净,细节清楚.准等熵加载进入炸药后,在传播的过程中首先由于波的追赶作用而形成前导冲击波.而且,准等熵加载下起爆机制与冲击起爆机制存在明显的差异,准等熵加载在较强冲击波形成前,热点形成较少,炸药几乎不发生反应;形成较强冲击波后,炸药响应表现为由热点机制主导的冲击起爆爆轰成长特性.   相似文献   

16.
刚塑性黏结剂的双球壳塌缩热点反应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Kim的弹黏塑性球壳塌缩模型,假设黏结剂为刚塑性材料,炸药为弹黏塑性材料,建立了刚塑性黏结剂的双球壳塌缩热点反应模型,给出了炸药球壳在冲击压力作用下的速度、应变、温度和化学反应速率的时空分布,以及新的热点反应速率理论表达式.将新的热点反应项与低压下慢反应项和高压反应项结合,得到了炸药冲击起爆三项式细观反应速率模型,并将该模型加入DYNA2D中,模拟了PBX-9404炸药的一维冲击起爆过程,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解释炸药颗粒度和孔隙度对起爆过程的影响,还可以描述黏结剂强度对PBX炸药冲击起爆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大隔板法、电测法、压阻法及高速摄影技术,对几种不同密度的压装和注装梯恩梯药柱,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得到了不同装药方法下各种密度的50%爆轰时隔板厚度、起爆压力和起爆深度。实验结果表明,炸药成型方法和密度对冲击波感度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射孔作业时射孔管柱的爆炸冲击动力学响应成为油、套管柱系统振动、变形乃至损伤的主要原因. 为研究射孔枪内爆炸冲击波加载规律以及尤其引发的管柱动力学响应规律,建立包含一枚射孔弹的射孔系统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计算. 所得数值计算测点应变值与地面试验数据相对误差不超过10%. 进一步分析发现:射孔弹爆炸加载过程中射流冲击作用效果最为显著;射孔弹壳体对爆炸产物的约束作能够有效降低爆炸冲击对枪管的加载(损伤);相邻射孔弹爆炸冲击将会在弹间交汇、叠加,耦合结果与相位、弹间距相关.  相似文献   

19.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建立钢筋混凝土板在不同介质中(空中和水下)爆炸的数值模型,在对比分析爆炸冲击波在空中和水下传播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空中和水下爆炸冲击波对钢筋混凝土板动态响应及损伤程度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炸药量及起爆距离对钢筋混凝土板在空中和水下爆炸时动态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近爆区域内,爆炸冲击波在空中和水下的传播特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空中的传播速度较水下快,并且冲击波压力在空中衰减较水下快;但水下爆炸冲击波压力峰值较空中爆炸大很多,对钢筋混凝土板的潜在破坏能力较强。两种介质中爆炸时钢筋混凝土板的破坏形态对比分析,发现无论是迎爆面还是背爆面,同等炸药量及起爆距离下水下爆炸时混凝土板损伤程度均较空中爆炸时大。  相似文献   

20.
舰艇抗冲击试验是检验舰艇抗冲击性能的有效方法,仿真技术作为舰艇抗冲击研究手段之一也具有显著特点,可以在仿真环境下对舰艇进行冲击试验.本文概述了国外舰艇抗冲击试验仿真技术发展的现状,结合国内开展的舰艇抗冲击试验介绍了中国舰艇抗冲击试验仿真技术,总结、分析了试验仿真技术特点及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试验仿真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