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突触形成的最初阶段至突触成熟的电生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佐平  郑煜芳 《科学通报》1997,42(20):2224-2228
突触发育是神经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发育全过程的了解必定会对了解成熟突触可塑性有重要的启示.胚胎神经肌肉接点是研究这一课题的理想标本.我们曾研究了突触形成的最初阶段,发现突触后膜能诱导突触前膜自发释放神经递质.此工作后来由Haydon等人在神经元间突触标本上重复.我们还证明突触后细胞的高频电活动能促进突触发育,而低频电活动能逆转突触发育.前者逆向信使为一种神经生长因子,后者为一氧化氮.上述工作都强调了突触后膜在发育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而不只是被前膜支配的靶标,与前膜具有复杂的双向信息交流,相互识别,相互作用,从而逐步形成特异的突触结构.本文用单通道技术研究了突触形成的全过程,强调了突触后膜能诱导突触前神经元在与后膜接触部位堆积神经递质.  相似文献   

2.
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与孤束核的联系的电生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孟卓 《科学通报》1990,35(4):292-292
孤束核作为初级内脏感觉核团历来受到神经解剖学和生理学家的重视.然而有关其与脊髓间的纤维联系却较少有人问津.Loewy曾于1976年对猫孤束核至脊髓的下行投射做了形态学描述.孟卓于1986年用HRP纤维示踪法观察了大鼠脊髓至孤束核的上行投射.以  相似文献   

3.
成年大鼠胸髓损伤修复后的形态学和电生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光  杨朝阳  杨怡 《科学通报》2006,51(9):1058-1064
在成年大鼠胸髓第9节段造成脊髓右侧2/3横断损伤, 将本研究设计的一种植有L-多聚赖氨酸的壳聚糖导管植入脊髓损伤区, 为脊髓再生提供一个独立的微环境. 术后12个月, 通过对脊髓损伤区的壳聚糖导管内的新生组织的超微结构观察发现, 植有L-多聚赖氨酸的壳聚糖导管可促进有髓、无髓纤维和血管的再生. 电生理学检测也证实, 植有L-多聚赖氨酸的壳聚糖导管对于大鼠伤侧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的长期恢复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 植有L-多聚赖氨酸的壳聚糖导管对于脊髓损伤后结构的再生及功能的长期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睡好觉的第一步是卧室处于安静、黑暗和温度适中的环境之中。如果入睡还有困难,不妨参照以下建议。不要让闹钟不响在休息日睡懒觉会打乱以后整个星期的睡眠节奏。如果想星期天多睡一会儿,宁可早点上床,而不要使第二天闹钟不响。养成临睡前的习惯每晚临睡前做一些习惯性的事,比如,与亲人轻松地谈谈话,看看新闻,读读书报。进行什么活动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每晚临睡前都要做做这些相同的事,养成一种习惯。锻炼可为你催眠在傍晚时进行一些体育锻炼非常见效,轻微地锻炼能促进睡眠。但睡觉前要避免进行激烈地运动。避开刺激性食物避免三大刺激物——咖啡、  相似文献   

5.
巴甫洛夫运用客观的研究方法,证明了人类和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是通过奠基於因果论、分析和综合以及功能适应於结构这些原则的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来体现的。巴甫洛夫及其同事的研究,确定了中枢神经系统高级部位机能方面兴奋、抑制、接通、接通解除、神经过程及其相互诱导的扩散和集中,以及分析和综合等六类现象。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在后来的30—35年中所完成的大量研究(弗罗洛夫、符尔西柯夫、阿斯拉羌、迈奥罗夫、多苓、巴杨杜罗夫、比留柯夫及其同事、沃罗宁及其同事,以及许多别的人)都证明了系统发育不同水平上的各种动物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第六感是与生俱来,还是可以后天培养?为什么有人第六感特别强,其中有何奥秘?不自在的感觉——晓梅和朋友去看电影,电影开始放映时,她感觉有一个人摸黑走过来,坐在她身旁。不知道为什么?她对这个陌生人有股强烈的厌恶感。这个人让她浑身不自在,但她也告诉自己:“别这么神经兮兮的,不过是个不认识的人坐在—起看电影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她压下自己突如其来的情绪反应,把身体靠向自己的女伴,拉开一点和那个人的距离,继续看电影。走出电影院,她才发现钱包掉了,是刚才那个让她浑身不自在的陌生人偷走的。奇怪梦的感觉——王先生是个50岁的保险…  相似文献   

7.
汤佩松 《科学通报》1956,1(3):49-49
从总的方面说,植物生理学的规划是为了满足两个要求:从本门科学看,要求能在短期内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从国家经济建设的任务看,要求密切配合农业生产规划。需要解释的是:接近先进水平的标准和配合农业生产的意义。对接近国际科学先进水平的最低要求,我认为应做到在本门科学内的任何部分,有必要时我们能立即重复世界上任何学者的最近工作,并能对他的工作的意义加以评论,虽然在看法上可以不同。对密切  相似文献   

8.
张锡钧院士,一级教授、著名生理学家、医学家、教育学家,中国现代生理学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长期领导并发展中国实验生理学.他曾担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主任,并兼任教务长;卫生部生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9.
应用植物生理学的缘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植物生理学的缘起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周嘉槐1植物生理学和植物生产业植物生理学是研究高等绿色植物生命活动过程、机理及环境调控的科学,目的是便于人类更好地利用植物。综观植物生理学发展史,溯本求源由生产推动。由于农业提出的问题或解释植物自然现象,刺激...  相似文献   

10.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即使被剥夺一晚上的睡眠,斑马鱼也不会在第二天打瞌睡。也就是说与哺乳动物相比,鱼类更擅长依靠白天的光亮保持清醒状态;同时也说明在进化过程中,不同物种形成了不同的睡眠调节机制。斑马鱼是目前生命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模式脊椎动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即使被剥夺一晚上的睡眠,斑马鱼也不会在第二天打瞌睡.也就是说与哺乳动物相比,鱼类更擅长依靠白天的光亮保持清醒状态;同时也说明在进化过程中,不同物种形成了不同的睡眠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2.
海青 《科学之友》2005,(4):24-24
一项提供脑部第六感新证据的研究显示,脑部的部分区域可能能够感觉危险,并且提供早期的警告,帮助人类避免危险,并逃脱。  相似文献   

13.
据介绍,美国的一些专家在人体信息素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他们发现,人和大多数动物一样,可能会通过皮肤散发出大量无嗅无味的化学物质——信息素。信息素也叫“外激素”。这种化学物质可以向其他人传递信息,使人最基本的很多行为受到影响,包括求偶行为和人们相互之间的情感。 美国解剖学专家戴维·玻莉娜医生从人的皮肤细胞中分离出了信息素。玻莉娜博士和其他著名的嗅  相似文献   

14.
15.
吴春生  王丽江  刘清君  赵鲁杭  王平 《科学通报》2007,52(12):1362-1371
嗅觉对所有动物而言都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生理感觉. 近年来, 人们对嗅觉传导机理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尤其是嗅觉受体基因超家族的突破性发现推动了国际上嗅觉研究的快速发展. 随着嗅觉传导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 加上仿生嗅觉传感器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和工业应用前景, 对仿生嗅觉传感器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同时, 该研究对于嗅觉传导机理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综合评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嗅觉传导机理和仿生嗅觉传感器研究的最新进展. 从嗅觉信号传导的神经通路、嗅神经元对气味分子信号的转导机制、嗅球对嗅觉信号的编码和处理、嗅皮层对嗅觉信号的感知以及仿生嗅觉传感器进行了综述. 最后也介绍了我们在仿生嗅觉传感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生理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曾确信心理学的中心问题是对意识和主观经验的生理学基础进行分析。两代以后,由于内省心理学和操作主义所推动的行为主义所取得的成功,研究学习的主要趋势便遵循了行为主义路线。还原主义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知识,但未能深入到基本机制。感觉神经生理学也追随了类似的哲学观和方法论,以至走上极端,认为感知觉可由一个或一些神经元的发放来代表,或者认为更高层次的知觉和认识功能可以由局部部位来代表,使得对机体是怎样构建成一个整体的、多元变量的和多维的知觉的问题变得无知起来。  相似文献   

17.
国人从事于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根据科学专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来看,是由1917年才开始的。早期在这方面的工作者人数极少,他们的研究论文也是很零星地在国外刊物上发表的。在1927年以前,由于当时国内学校讲授植物生理学这门功课的人非常缺乏(据李继侗先生说,植物  相似文献   

18.
陈均 《科学通报》1984,29(23):1458-1458
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 of the hypothalamus,PVH)具有广泛的传入和传出联系。Ricardo等用放射自显影、辣根过氧化物酶方法证明孤束核(Solitary tract nucleus,SOL)的上行纤维不仅经旁臂核接替与PVH发生突触联系,而且还有向PVH的直接投射。Ross等证实PVH有下行纤维直接到达SOL.Berk等发现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du ctal gray,PAG)也有上行纤维直接投射至PVH.Saper等报道从PVH有下行纤维直接至PAG及SOL.本文拟对PVH与SOL、PAG间的交互联系及其在内脏感觉、痛觉生理过程中的可能作用做一些电生理学的观察。  相似文献   

19.
任巧悦  孙元淼  吕雪靖  黄超  胡理 《科学通报》2019,64(22):2292-2304
共情使个体能够理解并分享他人的感受,对人际交往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基于量表、行为范式、生理信号等多个层面的共情研究方法有了长足进展,为研究不同维度的共情(如情绪共情、认知共情)的机制提供了多方面的信息.然而,由于"共情"缺乏统一定义,研究者根据各自理解开发了多样化的研究方法,这阻碍了对现有共情研究结果的比较和整合.本文基于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两个维度对量表、行为范式、生理信号3个层面的常用共情研究方法进行了分类总结.首先,本文围绕共情概念、测量维度等方面简要介绍若干影响力较大的共情量表,如情绪倾向量表、霍根共情量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等.其次,本文总结并比较针对不同共情维度的常用实验材料及行为范式的特点.再次,本文系统介绍如何在共情研究中利用面部肌电、脑电、脑磁和磁共振成像等方法提取共情相关的生理信号并分析其特点.最后,本文综合对比不同层面共情研究方法的特点,并建议研究人员根据研究需要谨慎选择研究方法.此外,针对当前共情研究存在的可比性问题和生态效度问题,建议对不同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和整合时特别注意共情概念是否一致;未来研究需开发更具生态效度的行为范式,重点探究共情的动态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20.
PZT薄膜中非铁电相向铁电相转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笑梅 《科学通报》1994,39(10):888-888
近年来,PZT铁电薄膜因其良好的电、光、热电和超声等方面性能引起了研究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表明,膜中钙钛矿相含量越多,铁电性越好,理想的PZT铁电薄膜应该具有纯钙钛矿结构.但在膜制备过程中,常有非铁电相出现,它们的形成及向铁电相的转变程度与制备条件紧密相关.所以,研究膜中非铁电相向铁电相的转变过程,进而寻找改善膜铁电性的最佳途径是很重要的.Iijima和Wang等指出,膜的晶相结构对衬底温度非常敏感,铁电性能通过退火得到改善.另有文献报道膜中的铅含量和衬底材料的不同也能影响膜的微结构.本文描述了膜从非铁电的非晶或焦绿石相向铁电的钙钛矿相的转变过程,以及制备条件对相转变的影响,并讨论了可能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