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利用1951~2007年木兰溪流域的水文和气象资料,分析了木兰溪流域洪涝的历史分布特征及造成洪涝的主要天气系统;研究了木兰溪流域的面雨量计算方法及洪涝的预测概念模型。结果表明,木兰溪流域出现洪涝的年际变化大,造成洪涝的最主要天气系统是台风;木兰溪流域洪涝预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对天气系统、预测概念模型、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雷达回波、预报指标等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较准确的预报,为市委市政府的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500年流域性洪涝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了区域洪涝指标,提出了流域性洪涝的概念及其指标计算方法。在《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的基础上,将我国分成10个流域,建立了各流域近500年流域性洪涝指标序列及其等级划分标准,初步分析了我国流域性洪涝的基本特征。我国流域性洪涝具有较高的发生频次,北方区域内的各流域具有相对一致性,而南方则具有相对独立性。我国流域性洪涝在南方或北方区域内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全区域则呈现“南涝北不涝、北涝南不涝”的南北分异特征。我国流域性洪涝具有不同长度的周期性,以淮河流域为例,流域性洪涝存在大约460年、200年、80年和40年的周期变化及一些更小尺度的波动。  相似文献   

3.
福建沿海地区洪涝灾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依据福建沿海各地志书中有关洪涝的记载和这些地区部分洪涝的资料,对洪涝灾害作了分析。结合地域地貌、气候等特征以及人为因素,探讨了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和洪涝发生的规律,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和气候变化让城市洪涝成为常态,频发、广发、急转、重灾的特征显现,应对城市洪涝更加成为广泛重视的研究主题。以往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对洪涝发生发展的机理认识和城市建设中的防御体系加强与改造方面,交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研究成果也不少,但城市洪涝作为自然灾害的一种,目前的应对成效还有很大差距。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就现存的应对条件,特别是当前急需要见效,研究者把重点放在机理研究和城市基础改造就不妥当,要把城市洪涝按突发事件对待,强化应急应对才是上策。本文遵循分治与综合思想,建议整合信息、计算、经验资源,探索与事件特征和过程相适应的情景组合、事件主题、模型方法组件、应对预案、模拟调控等的集成应用,提出了快速适应、不断积累、知识智慧服务的城市洪灾应对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长江流域洪涝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数值试验。分析研究表明在长江流域洪涝期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特征有很好的规律性:①副高脊线稳定在20~22°N;②副高西伸脊点偏西,变化范围为95~115°E;③副高偏强.这些规律性不随时间变化,5~8月均是如此。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特征维持以上规律性时,会造成长江流域降水量大增,证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特征的异常确实对长江流域的洪涝有决定性的影响.文章还对南亚高压与长江流域洪涝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经济发展与洪涝时空变化的相关分析 --以海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历史上海河流域洪涝灾发生的次数、受灾范围,受害程度等.通过对洪涝灾害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析,揭示了洪涝灾在历史上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洪涝灾对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Copula函数理论,利用广西1950—2013年的洪涝灾情数据,研究洪涝灾害的受灾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分布状况并进行拟合优度检验,建立了Gumbel-Hougaard Copula三变量的联合分布.通过计算和对比单变量重现期的设计值和三变量重现期下的设计值,发现采用三变量的联合重现期预测洪涝灾情会更好.并且,洪涝灾情重现期和降水重现期大致相符.最后将基于Copula函数的广西洪涝灾情预测模型与GM(1,1)灾情预测模型相对比,结果表明前者能更好地反映洪涝灾情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8.
影响长江地区夏季洪涝的大气环流因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用条件相关矩信噪比,研究大气环流对长江地区夏季洪涝的影响,以及研究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它们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建立相应概念物理统计模型.发现在上年大气环流指数值偏高时,对长江地区夏季洪涝影响最强烈的大气环流因子是:下半年南海副高面积和南海副高强变,第4季度西太平洋副高面积和南海副高面积,以及7月份亚洲区极涡强度和8月份北美太平洋副高面积.大气环流指数值偏低时,其影响因子是:5月份和上年度西太平洋副高西伸脊点累积值,以及下半年北半球副高北界对该地区洪涝有显著影响.还发现,对长江地区夏季洪涝影响的大气环流因子中,指数值偏低时的影响不如偏高时强烈.  相似文献   

9.
厄尔尼诺对广西气候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t检验和x^2检验,分析了厄尔尼诺对广西气候变化的影响。检测结果表明,厄尔尼诺对广西一些地区的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及夏季洪涝有显著影响。厄尔尼诺次年夏季,柳江,桂江,西江流域发生洪涝的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交组合设计,研究在模拟洪涝条件下棉花体内总糖含量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洪涝条件下,随淹水深度和时间的增加,棉花产量及其叶片中的糖含量随之降低;对于不同生育期洪涝胁迫,以蕾期产量和总糖含量降低最多;棉花叶片的总糖含量与其产量之间存在很显著相关,建议将总糖含量作为预测水灾对棉花产量影响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为系统探究流域、区域和城镇3个层面之间工况与调度变化的洪涝互馈效应,以太湖流域及其内部水利分区、城镇为例,基于控制变量的思路设计不同的模拟工况和调度情景,定量模拟了各层面在不同防洪工程工况与调度方案下的流域洪涝运动过程,从水位变化角度分析了各层面之间的洪涝互馈效应。结果表明:适当抬升城镇防洪排涝工程内部排水控制水位可在保证城镇内部洪涝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外部区域和流域防洪压力,但效果有限;适当降低各区域沿长江和杭州湾外排工程排水控制水位可有效增加流域和区域洪涝外排水量,显著降低太湖水位以及区域水位,对城镇内部水位也有一定的降低效果;吴淞江等流域行洪工程可大幅提高流域外排能力,显著降低太湖以及区域水位,而区域层面的防洪排涝工程仅能增加本区域外排水量,降低本区域内水位,对流域和城镇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应用1984—2007年青海气象灾害资料,分析影响青海旅游活动的暴雨洪涝、冰雹、雷电、大风、沙尘暴和雪灾等气象灾害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表明:在青海旅游气象灾害中,冰雹发生的机率最大,占总灾害次数的42.8%;雷电发生的机率最小,占总灾害次数的7.9%。在地域上,海东地区和西宁市是青海旅游气象灾害频发地区,海西州发生旅游气象灾害机率最小。6~8月份暴雨洪涝、冰雹(雷电灾害为5~7月份)发生机率最大,占总数的79.2%~90.9%。暴雨洪涝、雷电、冰雹灾害期与适宜旅游期重叠,是影响青海旅游业的主要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3.
全球变暖导致暴雨洪涝灾害频发,该文通过研究近年来国内外洪涝灾害评估的进展,试图找到对有效合理评估洪涝灾损有指导意义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处理NPP-VIIRS夜光遥感数据能够得到较可靠的城市洪涝灾损面积;利用Arcpy库叠加城市洪涝变化过程和社会经济数据可以对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进行动态评估;利用近实时洪水事件中财产保险索赔的网格总计数,结合潜在洪水区并提取区内预测因子和变量,建立可运用于多场景的洪水财产保险索赔模型。  相似文献   

14.
利用降水资料、地形资料与社会经济数据,建立楚雄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楚雄州)洪涝风险评估体系及评估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个洪涝指标的权重值,再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建立各影响因子模型,并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软件对数据结果制图,对致涝因子危险性、孕涝因子敏感性和承涝因子脆弱性3个指标进行分析,得到楚雄州洪涝风险的危险性、敏感性、脆弱性和综合风险评估指数.结果表明:楚雄州致涝因子危险性最高的是双柏县,危险性值是0.575,危险性最低的区域是元谋县,危险性值是0.067;楚雄州孕涝因子敏感性较高的是元谋县,敏感性值是0.392,敏感性最低的是双柏县,敏感性值是0.074;楚雄州承涝因子脆弱性最高的区域是双柏县,脆弱性值是0.194,脆弱性最低的区域是楚雄市,脆弱性值是0.011.洪涝风险综合评估的最高风险区域主要是双柏县,风险指数是0.437,最低风险的区域主要是元谋县,风险指数是0.137.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植被动态演变规律及其与极端气候事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82—2013年江苏省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和13个气象站的气温和降水数据,采用SPI标准化降水指数以及PDSI干旱指数模型,研究江苏省植被动态的演变规律及其与旱涝的关系。结果发现:①江苏全省平均的NDVI值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不明显,其中苏北地区植被覆盖增加趋势明显,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苏南地区植被覆盖有减小趋势; ②江苏地区多年平均NDVI值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的NDVI值为全年最低,春季NDVI值不断增加,到8月份达到最高,之后不断下降; ③极端干旱和洪涝对江苏省NDVI值有显著影响,干旱或洪涝年份的NDVI值明显小于正常年份,并且洪涝年份受影响更为明显。春季极端干旱对江苏省NDVI值影响较大,而夏季洪涝事件对江苏省NDVI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湘江流域1491-1990年共500年的水文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了湘江流域水灾的主要特征。根据降水的分布范围将大洪涝年分成三种类型即:(1)全流域降水型;(2)上中游降水型;(3)下游降水型。同时,本文也探讨了湘江流域大洪涝年汛期的环流特征以及大洪涝年与太阳黑子和厄尼诺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耦合FUTURES城市扩张模拟模型和城市洪涝缓解能力评估模型,综合不同气候变化和城市扩张情景对拉萨市洪涝缓解能力的历史及未来变化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发现:1)2000—2015年,拉萨市各区洪涝缓解能力平均降低了5.34%.其中城关区和堆龙德庆区分别降低了4.63%和8.55%,仅达孜区的缓解能力提高了1.13%.2)城关区未来洪涝缓解能力在RCP4.5和RCP8.5情景下分别平均降低了15.01%和29.52%,堆龙德庆区则分别降低了16.16%和31.95%.3)城关区和堆龙德庆区的新增城镇用地造成其缓解能力比原自然地表降低50%以上,在城市扩张中采取保护水体措施,能够有效减少缓解能力的退化.4)未来城市扩张造成拉萨市未来洪涝缓解能力的大幅降低,而气候变化进一步扩大了其退化程度.因此,拉萨市在未来应该遏制城市建设向水体、草地扩张的趋势,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并且应当加强城市内部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度提高防洪排水设施标准,以应对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极端降水事件.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地貌在武夷山市城镇建设与防洪减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夷山市为福建省多暴雨洪涝地区之一,城镇经常遭受洪涝灾害的袭击,往往造成巨大损失,城镇洪涝的发生同城镇地貌环境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本言语分析探讨武夷山市城镇地貌与城镇洪灾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城镇建设中合理利用地貌,搞好防洪减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全球和中国降水、旱涝变化的检测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持续严重干旱和暴雨洪涝对全球社会经济发展有明显影响,近些年来随着观测记录的加长和对更多的复杂气候模式和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情景的观察统计,对全球和中国的降水与旱涝变化评估和预估有了更深入研究,注意到20世纪全球和中国降水有多年代际波动,近几十年洪涝和干旱在局部地区频繁发生,如我国的长江流域多发生洪涝,华北地区持续干旱。预估21世纪由于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和全球变暖,全球和中国的降水将可能增加,尤以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部分地区降水强度增加明显,而中低纬度部分地区干旱日数将可能增加,应该引起水利、农业、林业、交通、卫生等有关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先进的热带降雨测量卫星(TRMM)资料,以及1998年夏季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中的加密观测资料,对淮河流域梅雨锋降水过程中云中液态水、云雨结构、雨区和雨率进行了反演计算,同时对淮河流域地表湿度和洪涝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对于降水和洪涝的监测和预报,具有重要的使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