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游记》中的生死,推动着《西游记》故事的延承发展,同时反映着在佛教道教影响下,中国民间渊远流长、丰富复杂的生死观,这种生死观深深地体现着世俗的,然而伟大的人性之美。认识《西游记》中的生死,对认识《西游记》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游记》里乌鸡国王被御弟谋杀的故事,受欧洲历史上关于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传说影响。对《西游记》与莎士比亚的剧本《哈姆雷特》进行平行研究,有助于理解中西文化的某些差异。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食药品安全正处于风险高发期,公司在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应当承担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本文从央视播出的“胶囊里的密码”出发,阐述了公司承担对消费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同时在对我国公司承担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现状的基础上,浅显地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4.
明代长篇小说《西游记》实际上是我国两条小说线索不断发展的最终汇合:一条是由《大唐西域记》发展而来的取经故事;另一条是从《补江总白猿传》到《陈巡检梅岭失妻》再到《西游记》所形成的神猿形象。它们都源于唐,发展于宋元,最后在明代实现了汇合。宋代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虽然不是取经题材,却是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到长篇小说《西游记》之间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转变的一个枢纽,对长篇小说《西游记》有直接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北宋著名诗人苏轼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为我国瑰丽的文学宝库作出过重要贡献。特别是值得提出的是,他的有些诗里蕴含着哲理。其中最有名的一首是《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卢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者借对卢山的观察,说明观察事物时必须注意避免片面性、不要以偏概全,把局部作为整体,这样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苏轼还有一首《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  相似文献   

6.
古传《西游记》是全真教龙门派开创者丘处机所撰。“五四”后,鲁迅胡适等新进学者据清代非主流见解,依明代天启府志,推定吴承恩是唯一作者,完全否定《西游记》与龙门派的关联,几乎成为定论。本文在引述大量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侧重从元初关中陇山道教文化区有关史实分析出发,首次提出小说《西游记》的直接祖本《西〈平话〉》系丘祖高徒史志经弟子作。本文建议今后应将其与吴并列为《西游记》之作者,并可在陕新辟“《西游记》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7.
《西游记》的文化底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朝中后期,是封建福建日趋没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变 思想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反理学思潮。《西游记》正式成书于这个时期,其艺术精神深深地打下了朝代的烙印。小说积极肯定和颂扬对封建秩序的大胆冲击,对群权至上的轻蔑,要求恢复人的尊严。解除人的精神枷锁,以及孙司空百折不挠、卤无不 的英雄主义,强化了人的主体力量和奋斗精神。在文化观念上,《西游记》汲取了千百年来宗教发展的智慧而又超越具体宗教的局限,以超宗教的自  相似文献   

8.
马可回忆起十数年前乘坐中国火车的场景,对这种既痛苦难捱,又充满勃勃生气的旅行方式进行了仔细的描绘。缓慢的火车旅行令人心生抱怨,但也令马可有时间尽情想起那些徒步前进的古代中国旅行队。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数学对微积分前两阶段做了出色工作,其中许多都是微积分得以创立的关键。中国已具备了17世纪发明微积分前夕的全部内在条件,已经接近了微积分的大门。本文就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进行分析,从文学作品中看中国古代的微积分思想。  相似文献   

10.
11.
在《半生缘》中,张爱玲所描绘的意象、场景,处处弥漫着压抑的阴气,悲凄的结局平添了丝丝的感伤。行文中,让人窒息的阴气与各种各样的“封锁”很自然地连接在了一起,处处体现着张爱玲的“封锁.情结和荒凉美学。本文即从“封锁”出发,探究《半生缘》中的“封锁”情结体现。  相似文献   

12.
首次将根在中原的客家人与代表中原文化的<诗经>联系起来,阐明非凡的客家"中原情结"及其蕴含的创新精神,客家人传承中原农业文明及其向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新走向,客家建筑礼乐中的中原文化因子以及对"和"的崇尚,从而展示强大的文化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水仙(Narcissu)》的故事为线索,从主人公的情绪、心理和感情的变化加以社会学、心理学分析,分析了重复者和创造者的影响因素和个性特质,阐述了消极的价值观——信念的缺失——内心的空洞这种重复和循环的心理变化模式。得出一个结论:重复者与创造者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信念的存在与否决定他们对于现实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以剧中角色的分析与把握和艺术手段的运用与创造为基点,通过对多年歌剧表演艺术实践的挖掘,阐述了歌剧这一表演艺术形式必须创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达到舞台艺术效果与观众心灵互动,才能展现其艺术魅力和舞台表演价值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5.
《西游记》中第20、40回出现了一段“奇怪”的韵文,这引起了当下研究者的聚讼射覆,其实这段韵文乃是由元代中峰禅师所作《天目山赋》缩略而成;《西游记》中“奔波儿霸”等乃是出自民谣中;濯垢泉故事来源于佛经等.  相似文献   

16.
《少儿科技》2014,(4):26-26
<正>企图控制天庭的牛魔王与以玉帝为首的众神仙展开争斗,虽然这次争斗以牛魔王战败被迫带着妻子铁扇公主躲进火焰山结束,但天庭因此被毁。女娲为挽救苍生,化身晶石修补天庭,其中有一小颗晶石遗落到人间幻化成了一只石猴。若干年后,石猴得到了菩提老祖的教导,被赐名孙悟空。孙悟空来到花果山自立为王,还抢走了东海龙王的定海神针当武器。与此同时,牛  相似文献   

17.
《世界知识》2008,(8):70-70
不久前,中国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在津巴布韦国家电视台热播。这是津巴布韦引进的首部中国电视剧,采用原汁原味的汉语对白并配以英语字幕。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每天晚上都有不少居民守在电视机前,等候“悟空”和“八戒”出现。花匠克里斯说,他偶尔看了一集.立刻着了迷,不仅自己追着看,还介绍给邻居和朋友,大家经常坐在一起看《西游记》,还学会了用汉语说“师傅”。津巴布韦政府实行“向东看”政策以来,  相似文献   

18.
《西游记》以其深广的思想内容及其高超的艺术魅力,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不朽的积极浪漫主义的优秀作品.然而,对于作品本来意图的理解,历来看法不一.有人认为是“神怪之书”;有人认为是“玩世主义”;有人认为是“出于游戏”.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刘大杰说:“此书未必出于游戏,但非语道之书.吴承恩只是借神魔来描写人间,在幻想中寄寓着讽刺诙谐的笔墨.”我们认为,作品前七回主要是以神话形式反映中国封建社会中人民的反抗.七回以后则是通过幻想情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民克服困难、勇敢前进的精神,反映了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9.
在《七里香》这部诗集里,席慕蓉以清新的笔调、低语式自白,回首青春年华,回溯生命历程,回望乡土乡愁,文本中充满着热烈的欣喜、深深的眷恋、淡淡的哀愁和超然的豁达等丰富多样而又清晰凝重的情感线条。席慕蓉在《七里香》中表现出的题材偏好和情感趋向,使其诗歌创作呈现出"回首之美"的独特艺术韵致,从而在中国诗坛引发"席慕蓉现象"。席慕蓉以"诗歌之力",唤起人们重铸爱情信仰、重新张扬理想风帆的人类崇高信念。  相似文献   

20.
《西游记》写道:“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如今,我国有多处名为花果山的景点,其中位于江苏连云港市南云台山中麓的花果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