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木种质资源是林业造林及其行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林木种质资源平台建设有利于林木种质资源创新、保护及开发利用等综合交通的发挥。从林业发展战略高度,介绍了黑龙江省林木种质资源现状,建设林木种质资源平台的意义及具体设想,对黑龙江省的林木种质资源的发掘、保护及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构建黑龙江省林木种质资源新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种质资源是林业造林及其行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林木种质资源平台建设有利于林木种质资源创新、保护及开发利用等综合交通的发挥。从林业发展战略高度,介绍了黑龙江省林木种质资源现状,建设林木种质资源平台的意义及具体设想,对黑龙江省的林木种质资源的发掘、保护及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部荒漠、半荒漠区柽柳繁殖技术及开发利用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虎  温娅丽  温源 《甘肃科技》2006,22(1):171-173
在西部荒漠、半荒漠区进行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必须要加强林木种质资源选择。本文针对柽柳种子育苗、扦插育苗、造林技术及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柽柳是一种抗盐碱、耐干旱、抗寒、耐贫瘠、抗病虫害的优良树种,具有较高的保持水土、改良土壤、防风固沙、改良盐碱地等生态防护作用,是防治荒漠化的理想候选树种。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均很高,是理想发展加工产业的原料,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4.
肖连顺 《广东科技》2014,(16):152-153
全球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我国的林业资源也有十多年的数字林业的发展历程。2013年8月国家林业局出台《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标志着国内林业发展由数字林业向智慧林业转变,对林业的发展和建设都提出了最新的要求,指明了未来国内林业发展的方向。而经国务院批准于2008年1月新批的福建君子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中亚热带、低纬度、低海拔平缓坡面的常绿阔叶林,木本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名贵用材树种种质资源,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候鸟迁徙通道等原始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推动建设智慧福建君子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方面是国内林业发展大环境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对自然资源更好的保护和研究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林木种苗的相关工作,无论是林业内部建设,还是生态建设都需要林木种苗作为物种和资源基础,随着林业的发展,现代化和生态化林业成为建设的目标,这就为提升林木种苗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研究以林木种苗工作为核心,对林木种苗中应该重点把握的观念、技术、种质、创新、法律等环节展开了研讨,提供了林木种苗通过产业化、市场化、科学化的发展趋势预测,希望为生态化和现代化林业建设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建立小陇山林业自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研发过程及其功能。信息服务平台根据小陇山林区林业自然科技资源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科研和宣传为目的,包括林木种质资源和植物园、标本馆等13个数据库,图文并茂,便于查询,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促进小陇山林区林业自然科技资源保护利用与时代发展同步。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了1960~2005年湖北省19个气象站的年降水量和月均温资料,采用了降水距平百分率和气温距平、气温滑动曲线及气温累计曲线分区分析了降水和气温近46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全球普遍增温的背景下,湖北各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温;鄂西山地和鄂东北低山丘陵降水量有减少的趋势,江汉平原和鄂东南低山丘陵降水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沂蒙山区平邑县的可持续发展,选取了影响生态功能的3个因素中的10个因子并确定了其权重.采用GIS和SPSS技术,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平邑县进行了生态建设功能分区,它们为北部中山森林旅游自然保护生态区、中心城市生态区、中部平原农业生态区和南部低山丘陵水土保持生态区,进而确定了各区相应的土地利用调控方向,以指导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当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普陀樟为海岛特有树种、国家二级霞点保护植物.文章概述了普陀樟种质资源、分布与生境、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繁殖与栽培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普陀樟开发利用前景,提出了资源保护与保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林种树种结构是林业工程建设中种植方式的依据.是构建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提高林业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依据我市现有的宜林地情况。将乌兰察布市宜林规地分为前山石山区、低山丘陵区、滩川区、风蚀沙化区。现将我市几种林种树种结构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基于MapServer的江西省林木种质资源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林木种质资源信息系统中引进开源GIS软件MapServer开发的WebGIS,选择Apache httpServer+MapServer+PHP等开源软件,建立了江西省林木种质资源信息系统,将江西省林木种质资源信息系统分为林木种质资源WebGIS服务和林木种质资源数据维护与管理两部分.林木种质资源WebGIS服务实现了地图的基本操作、空间查询、属性查询及专题显示输出;林木种质资源数据维护与管理实现了林木种质资源地理信息的录入与编辑、林木种质资源信息的综合查询与统计,以及用户管理、地图数据发布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烟草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草种质资源是烟草遗传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本文从烟草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鉴定和评价、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利用等方面综述了烟草种质资源研究成果,并对烟草种质资源研究战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种质资源保存、鉴定、评价和检测是建立种苗生产管理体系的主要技术保障和前提,以水产种质资源及濒危水生生物的保护和利用为目标,进行生物多样性的评价及经济性状的遗传基础研究和遗传物质功能研究;研究在个体、细胞及分子水平保存水生生物的技术途径,完善天然水域和人工低温种质资源库和种质资源数据库,为建立水产原良种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森林遗传管理的现代基础理论与技术——林木遗传育种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遗传育种学是以现代生物科学、现代林学及有关自然科学的成就为基础的一门应用科学,是森林遗传学的重要基础。森林遗传学的研究提供了树木个体或群体遗传特性的信息,确定树木之间或树种之间的遗传关系,为森林资源的保存、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林木育种是营林技术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和维护森林的生产力、再生能力和生物多样性。在国土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中,对森林或林木的遗传性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和改造,是促进林业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林木抗旱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根据国内外林木抗旱性研究现状,综述了林木抵御干旱的机制、抗旱性指标、抗旱性鉴定技术、抗旱树种和优良种质选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林木抗旱性研究领域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机理性研究、常规方法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根系研究、林木抗旱性选育、林木抗旱性的动态跟踪分析等与林木抗旱性相关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6.
徐州市石灰岩低山丘陵地立地分类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徐州市石灰岩低山丘陵地的野外调查,将其以坡度划分立地类型小区,以土被连续性划分立地类型组,以土层厚度划分立地类型,共分出3个立地类型小区,12个类型组和30个立地类型。结合前期调查所得结果分析得出,研究区30个立地类型均可通过运用适当的人工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侧柏、五角枫、刺槐、乌桕、女贞、雪松、黄连木、楝树、火炬漆、全缘叶栾树、臭椿、柿树、朴树、构树、桧柏为石灰岩低山丘陵地造林适宜树种。  相似文献   

17.
结合实地考察和相关资料的分析、研究,根据农业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状况和特点,针对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东部低山林业多种经营区、中部丘陵果业与多种经营区、西北部平原稻鱼集约经营区和西部沿海渔业开发区来分区探讨营口市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湖北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对湖北省土地利用进行综合分区.以湖北省近5年来及未来5年预测数据为基础,建立土地、社会、经济、环境4大指标系统,利用专家打分法确定不同类型区不同指标因子的权重,在已确定的4个一级分区内进行系统动态聚类分析,通过动态调整参数,得到湖北省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结果.该分区结果将湖北省土地利用分为武汉(鄂东)都市圈协调发展区、鄂中南农业生态协调发展区、鄂西南绿色经济协调发展区、鄂西北林业生态协调发展区4个一级区和都市核心区,鄂中平原区、鄂东平原区、鄂中北平原区、鄂东南山区、鄂东北山地区、鄂中南平原区、鄂中丘陵区、鄂西三峡山区、鄂西南山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鄂北岗地区、鄂西北山区,鄂西北低山丘陵区等14个二级分区.  相似文献   

19.
从保护生物资源的总任务出发,较系统,全面地论述了保护珍贵、稀少、特殊的作物种质资源的意义,价值与开发,呼吁对珍贵、稀少和特殊的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与重视。  相似文献   

20.
良种是提升人工林生产力和增强其碳汇能力的重要基础。“林业种质资源培育与质量提升”是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任务之一。突破制约林木育种效率和遗传增益提升的瓶颈对于保障国家木材安全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传统林木育种周期长、效率低、表型选择精度差,以分子育种为代表的现代育种技术可以显著缩短林木育种周期,精准改良目标性状,成为实现高效林木遗传改良的关键途径。笔者分析了限制林木遗传改良进程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等现代林木育种关键核心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情况,并对这些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加速林木遗传改良的重大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