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前言目前,有关地壳上地幔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地球物理学,特别是地震学的研究。人工地震方法虽然能提供地壳精细结构资料,但是由于其探测深度有限和花费昂贵,有一定局限性。要了解地下数百以至一、二千公里深度的上地幔结构,目前仍主要运用天然地震的体波及面波资料。  相似文献   

2.
使用中国国家地震台网、区域内美国IRIS台站和日本OHP台站,收集到超过三年的震级大于6级的全球范围内的宽频带地震资料,采用接收函数和SKS分裂分析技术,研究了中国大陆东部地区及朝鲜半岛上地幔深部间断面和各向异性。在中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及朝鲜半岛下方,存在大范围的更浅的"410km"间断面和更深的"660km"间断面,该特征与太平洋滞留板块的作用密切相关。区域内的上地幔各向异性主要由上地幔流引起,该地幔流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对运动有关,而SKS快轴方向的空间分布揭示了这种复杂的运动模式.  相似文献   

3.
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大盈江断裂两侧S波速度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研究区(24.2°~25.2°N,97.5°~98.5°E)内大盈江断裂两侧5个流动数字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宽频带远震P波波形数据进行接收函数反演,得到台站下方0~100km深度范围内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细结构.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以大盈江断裂为界,其西北侧Moho面深度约为38km;东南侧Moho面深度为40~42km.断裂两侧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东南侧台站下方地壳和上地幔均存在大范围低速区;西北侧台站下方地壳内存在低速层,而上地幔中无明显低速层.研究区内的S波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横向非均匀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地震分布密度、控制地震发生的构造的差异,将贵州地震平面分布划分为威宁—晴隆区(A区)、遵义—贵阳区(B区)和铜仁—榕江区(C区)3个区;A区和B区以垭都—紫云断层为界,B区和C区以松桃—独山断层为界;A区、B区和C区的地震分布分别为80%、15%和5%。贵州地震震源深度显示都属于浅源地震,总体主要集中在7~11km;B区分布在30km以浅深度内;A区主要在20km以浅深度内,在20~70km也有地震发生。1900年~1975年,4级以上地震活跃期为1906~1919,1928~1941,1948~1955,1963~1974;1975~2011年,3级以上地震活跃期为1978~1989,1993~2000,2003~2011。  相似文献   

5.
探讨川西高原木里-盐源弧形构造带重磁异常分布特征与地震孕育和发生的深部孕震环境及地震构造背景。基于木里-盐源弧形构造带的重力和航磁资料,采用重力三维视密度反演、航磁化极和延拓等位场数据处理方法,获得壳内不同深度的视密度变化信息和磁性介质的分布范围及重磁异常的形态、幅值大小及梯度变化等特征。综合三维视密度反演结果表明:沿木里-盐源弧形构造带两侧的视密度异常展布特征各异,锦屏山弧形构造带西侧区域大范围分布的低密度异常反映了川西高原的中下地壳深度范围物质较为软弱。深部低密度异常的存在容易造成浅部脆性地壳内应力积累,是驱动木里-盐源地区构造变形作用和地震频繁活动的深部动力环境。航磁ΔT化极结果显示研究区两侧不同区域呈现不同的异常展布特征,构造边界断裂具有明显的深部地球物理场标志,中强震多数发生在断错地壳和上地幔的深大断裂及其附近。根据航磁ΔT向上延拓10km和20km图像可知,2012年发生在盐源与宁蒗交界处Ms 5.7地震,其震中位置处于航磁异常的突变带上,该区域壳内块体或基底性质之间存在明显的介质磁性差异,易于造成应力积累并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这是此次Ms 5.7地震的深部孕震条件。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1965年以来云南地区强震孕育过程中地震类型的动态变化,发现:云南地区发生6.7级以上强震前数月至数年,云南省内均有2次以上5级双震或群震型地震发生;部分强震前数月至数年,至少有3次以上前主震型地震密集发生.强震发生在这些前主震、双震、群震型地震150 km以外地区.典型地区地震类型的追踪研究也表明:宁蒗地区发生5级双震、前主震型地震以及腾冲地区发生6级群震型地震,云南地区均发生6.5级和7级以上强震,但地点远在宁蒗、腾冲200 km以外地区.实验中,随着载荷的增大,岩样的破裂类型经历了主余破、孤立破→群破→前主破→破裂类型多元化的过程.震例和实验研究结果的对照显示:地震的类型不仅与发震地区地质构造有关,也与地壳介质所处的应力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7.
 震源机制解研究是认识地震发震断层的重要手段,也是理解深部构造应力和地震发震机理的重要依据。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Ms 7.0级地震,利用近震直达P波初动极性反演了地震机制解,同时利用全球地震台网波形记录,反演了地震机制解和矩心深度。两种方法所得发震断层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208°/41°/98°和220°/46°/93°,表明这次地震为一高角度逆冲型地震,远震波形反演得到的矩心深度为12km。  相似文献   

8.
四川汶川大地震与C型俯冲的关系和防震减灾的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在龙门山冲断带,属构造地震.龙门山冲断带与川西前陆盆地是中国西部典型大陆构造,属C型俯冲(陆内俯冲)模式.C型俯冲不仅控制油气资源分布,还孕育着发震机制.作者从龙门山冲断带地史演化、变形特征、深部地球物理信忠,建立起龙门山C型俯冲构造运动模式.汶川大地震发震与此模式的地质构造背景关系密切,是现今发生的陆内俯冲引起的地震.当时可能发生了两次强烈地震,这才可能是北川县城遭到毁灭性破坏的原因.汶川大地震可能发生在上地壳底至中地壳深12~24 km的高导层上,属中国陆内俯冲型地震,很可能是太平洋板块推挤中国大陆的远端效应触发作用所引起,与印度板块推挤作用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9.
牛鹏程 《科技信息》2012,(3):94-96,69
利用地震反射法探测重庆地区地壳几何结构特征,探测深度达莫霍面(约42—45km),探明地震区的深部发震构造特征及浅部主要活断层向深部的延伸情况、深浅构造藕合关系,为城市建设抗震设计、土地规划利用和防灾减灾规划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该项目形成一套深地震层反射数据采集的方法和合适的深地震数据处理技术及深地震数据解释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0.
<正>前言2016年12月11日上午11时40分33秒,厦门市海沧区海域(北纬24.43度,东经118.02度)发生ML3.2级地震,地震位于九龙江断裂上,震源深度14km,属浅源地震(图1)。这是近年来厦门发生的最大地震。据了解,地震发生时,厦门思明、海沧、湖里区和漳州部分片区有明显震感,部分群众还听  相似文献   

11.
鲁西地区的滑脱构造及其形成的深部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和地球物理方法研究表明,鲁西地区存在区域尺度的深、浅层次滑脱构造。浅层次滑脱构造中最具规模的位于下寒武统与太古宇及石炭一二叠系与奥陶系之间。滑脱面上碎裂灰岩、碎裂花岗岩及不对称褶皱发育,伴有硅化、大理岩化、镜铁矿化等动力变质作用。由于构造滑动,滑脱面之上地层产生不同程度的构造缺失或重复。不对称褶皱、擦痕、布丁构造等显示滑动方向以北西、北北东为主。深层次滑脱构造多发生在地壳约12-22km及30km处,向南滑脱。滑脱构造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和始新世,前者在深部很可能是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沿郯庐断裂带发生的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近东西向俯)中、碰撞引起地幔物质上涌,造成岩石圈一软流圈之间滑脱拆离产生原始岩浆上涌,进而控制了壳一幔、上地壳和浅层次滑脱构造的产生。揭示两板块晚中生代早期的俯)中、碰撞存在多方向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甘肃地区已有的区域速度模型,并对本区域近震震相特征和典型地震图进行了详细分析,主要是震中距1000km范围内各类震相特征以及到时数据。并利用数字化台网记录以来新的地震资料重新计算研究了一维速度模型,具体使用直线线性拟合方法对甘肃地区2009年1月1日到2014年6月30日M≥3.0级以上的81个地震的Pg波和Pn进行统计计算,并从81个地震事件中寻找Pb震相,最终找到41个震相清楚的Pb震相用来拟合波速,最终计算结果为Vpg=6.09km/s,Vpb=6.38km/s,Vpn=8.16 km/s。本文研究成果为甘肃测震台网定位模型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濮阳台电磁波异常与地震活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桂青  刘兆友 《河南科学》2000,18(2):206-209
介绍了台站所处的地震地质环境条件及电磁波观测仪器基本情况。对濮阳市地震台电磁波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电磁波异常对 10 0km范围内的M 13.0级以上地震及 30 0km左右Ms5 .0级以上地震和 10 0 0km左右的Ms6 .0级以上地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电磁波异常是一种地震前兆短临异常 ,异常一般在震前几天到五十几天出现 ;异常幅度大 ,异常易于识别 ;地震多发生在异常结束之后或异常高值回落的过程中。濮阳台曾依据电磁波异常变化 ,成功地进行了两次地震短临预报 ,地震三要素均在预报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4.
吴磊 《科技资讯》2023,(9):115-118
震源深度的准确测定对地球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1年9月16日04时33分在四川泸州市泸县发生Ms6.0地震,且发生一系列余震。该文采用PTD方法和四川、重庆地震台网记录的数据,基于四川2015速度模型,计算了该地震序列的震源深度,得到Ms6.0主震震源深度约为10 km,M≥2.5余震深度为10~15 km。所有震相数据来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编目数据库。  相似文献   

15.
一、扼要地介绍了前人研究的成果,既肯定功绩,又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地方。二、依据掌握的史料对东北地区的地震周期和历史地震分布区作出了新的判断。介绍了三大地震类型在东北地区发震情况,尤其是对最深在七百公里以下的深源地震和三公里以上的浅源地震作了介绍。其他如无感地震和有感无震等现象,也都一一论述,供地震工作者和专家们参考。三、为了说明问题,文中列出东北地区大震简目和深震简目,可供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国际地震中心陨杂悦(International Seismological Centre)和美国地质调查所震中初定报告孕阅耘(The Preliminary Determination of Epicentres Bulletin)提供的地震数据资料,以及西藏大学地震台网收集的地震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属于地质构造与地震活动极为活跃的区域,自1900年以来曾发生过3780次以上地震;青藏高原内部的地震绝大部分都属于浅源地震(源深度小于50km),以拉萨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属浅源地震的高频率发震区。  相似文献   

17.
通海高大水位异常与地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高大井2002年以来的资料,对多年来水位变化特征与观测井300 km范围内发生的5.0级以上地震前的异常形态进行分析发现,高大井水位在震前表现出趋势和短临变化特征,水位动态异常与观测点周围300 km范围的5.0级以上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地震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域地震学研究表明:沿断面可划分额尔古纳-大兴安岭、松辽盆地-张广才岭和佳木斯-兴凯三个波速块体;纵向上地壳分为三层,地壳厚度29 ̄38km;P波平均速度6.25 ̄6.40km/s;松辽盆地沉积盖层较厚,基底面下方附近低角度断层发育;Moho面厚度1.5 ̄5.0km,内部结构复杂;上地幔低速层埋深差异较大,松嫩块体埋深最浅;深源地震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深,浅源地震相对较少和较弱  相似文献   

19.
近20年来,青藏高原周缘地区特大地震频发,印-亚碰撞产生的构造应力固然是引发地震的能量库,而高原冰川快速消融产生的垂向力可被看作是诱发地震的导火索.运用地壳均衡理论,分析了近年来青藏高原周缘地区特大地震的成因,即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青藏高原大陆冰川迅速消融,冰川的消融使青藏高原的荷载量突然减轻,触发了下地壳顶面的回弹,进而产生了向上的垂向力,打破了地壳的均衡和青藏高原地壳表层的负载平衡,诱发了青藏高原周缘地区频频发生特大地震.该地区强震的优势发震深度即为上地壳顶面处均衡被打破的深度,即20 km左右.  相似文献   

20.
通过光学字符识别(OCR)软件, 整理世界地震台网1918—1970年的世界台站震相报告, 对该时期发生在亚洲及周边地区7级以上强震的震源位置及部分强震的震源机制(断层面解)进行测量。使用1918—1970年《国际地震资料汇编》(ISS)和EHB Bulletin的震相到时和到时差, 对该时段338个7级以上地震事件进行重新定位, 得到其中316个地震事件的可靠定位。使用1933—1970年ISS和EHB Bulletin的P波初动数据, 对该时段244个地震事件求解震源机制解, 得到其中209个地震事件的震源机制解。研究结果丰富了亚洲地区基于全球地震台网观测的1918—1970年仪器记录早期近现代强震目录震源机制资料, 并提供一种研究近现代地震的可行方法, 对开展其他地区或其他震级范围的仪器记录早期近现代地震研究具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