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藏毛腿沙鸡心脏的形态学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兰 《青海大学学报》2004,22(2):57-58,62
对1例雌性西藏毛腿沙鸡的心脏进行了形态学观测。结果表明:左右心房大小差别不明显,右心房壁较薄,右心室内表面平滑,腔内有两条乳白色细条索从室中隔腹后部走向心室壁;左心室壁较厚;在心室基部附着三个乳头肌。右房室口有两个肌质瓣;左房室口有三尖瓣;主动脉和肺动脉口各有3个半月瓣。心相对比为1.2%。同时还测量了瓣膜的高度、心室壁厚度、心脏外部各径等有关解剖学数据。  相似文献   

2.
尤氏瓣(Eustachian vaive),是胚胎期下腔静脉入口处存在的静脉瓣膜,胎儿出生后逐渐退化,仅少数人可保存下来,甚至增生,称之为永存尤氏瓣。1992年1月我们曾诊断一例永存尤氏瓣畸形。 患者张某,女,9岁,是门诊病人。体检中发现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有Ⅱ级收缩期杂音来诊。曾多次误诊为房间隔缺损。此次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为:下腔静脉入口处见一长约2.0厘米,厚约0.2厘米的膜性飘带状结构,M方式可见右房腔内有一瓣膜样运动曲线,欠光滑,收缩期心房舒张,曲线前移,舒张期心房收宿,曲线后移。脉冲多普勒探查发现,右房内血流频谱紊乱。并受呼吸时相,心动周期和取样容积位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叶佩秀 《甘肃科技》2022,(5):121-123
研究慢性风湿性心脏联合瓣膜病患者应用超声诊断的效果,探讨分析超声诊断对慢性风湿性心脏联合瓣膜病的诊断价值。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甘肃省靖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风湿性心脏联合瓣膜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X线检查)和研究组(采用超声检查),观察两组诊断符合率和瓣膜病变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研究中患者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存在一定狭窄或关闭不全情况,二尖瓣病变类型为粘连型、钙化型和混合型,研究组诊断出13例二尖瓣钙化,7例二尖瓣粘连,9例混合型,对照组诊断出10例二尖瓣钙化,5例二尖瓣粘连,7例混合型,研究组诊断符合率为96.67%,对照组诊断符合率为73.33%,研究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慢性风湿性心脏联合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超声诊断效果显著,可对患者心脏进行全面整体评估,了解有无狭窄或关闭不全病变,便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改进,进而有效改善预后,超声检查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探讨保留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替换手术对左心功能的影响,评价保留二尖瓣位素及乳头肌对心功能的维护作用。36例保留二尖瓣装置手术,术后心功能改善明显,左心室缩小,低心排发生率下降,未见卡瓣及左心室破裂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超声检测小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简称心弹)的心内结构及心功能改变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心弹患儿22例,年龄50d~22个月,平均(7.8±3)个月。根据左室大小分为扩张组和缩窄组,另设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一致的正常儿童22例作对照组。应用超声测量心脏房室的大小,心肌、心内膜的厚度及运动,各瓣膜血流频谱参数及心功能指标。结果:心弹患儿左室心内膜明显增厚呈区域性分布且回声增强;左心收缩、舒张功能减低。扩张组多见(18例,占81 8%);缩窄组少见(4例,占18 2%)。结论:心弹有特征性超声表现,心内膜不均匀增厚并反射增强对心弹的诊断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6.
患者 ,女 ,4 6岁。因心悸、气促半年 ,双下肢水肿 1周入院。入院诊断为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心衰Ⅲ级、房颤。查体 :BP :110 / 68mmHg(14 .6/ 9kPa) ,HR :12 0次 /min ,心律不齐 ,房颤律 ,心界向左下扩大 ,心尖部可闻及 3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 :快速房颤、电轴右偏、纵轴逆钟向转位、室内差异性传导、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胸片示 :心脏呈普大型 ,心胸比率为 0 .85 ,以左室、右房室大为主 ,以右房大尤著。彩超所见 :三尖瓣发育畸形。 3个瓣叶附着点虽正常 (见图 1) ,但 3个瓣叶均发育冗长且大 ,似“篷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建立自发持续性房颤的动物实验模型。方法 选择贵州小型猪,经麻醉诱导、呼吸插管后建立二尖瓣返流及假手术组模型。二尖瓣返流模型组4只,对照假手术组4只,对比观察术后最长周期(6个月)内自发持续性房颤的发生与发展,期间(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分别进行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测,以便明确房颤及瓣膜返流情况。期间模型若出现自发持续性房颤,实验即刻终止,并进行三维电生理标测;若实验动物模型未出现自发持续性房颤,最长观察时间为6个月,并进行三维电生理标测及房颤易感性检验。结果 成功建立二尖瓣返流及假手术组模型,各组最长周期(6个月)内均未出现自发持续性房颤;二尖瓣返流组左心房明显扩大,出现明显结构重构;与对照组相比,二尖瓣返流组短时间房颤片段显著减少,起搏刺激后房颤心率/全部心率比例显著增加;二尖瓣返流组与对照组相比房颤易感性明显增高。结论 本实验成功建立持续性房颤的动物实验模型1例,并发现二尖瓣返流可以引起房颤易感性的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8.
右腋下小切口在心脏瓣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腋下小切口心脏瓣膜手术属高难度微创心脏手术,我院自2001年11月-2002年5月,完成此类手术50例.手术切口自右腋下第3肋(间)至第5肋(间),长约7~9cm,经肋间进胸,建立体外循环.经右侧房间沟切口进入左心房,视瓣膜病变情况,选用二尖瓣置换术或二尖瓣成型术(多数在心脏跳动下完成).可经第4肋间进胸,经右心房房间隔切口置换二尖瓣,同时行三尖瓣DeVega环缩.行常规主动脉根部切口法行主动脉瓣替换.5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主动脉阻断时间28~126min,平均(68.8±12.7)min,体外循环57~180min,平均(89.3±18.7)min.术后胸腔引流50~680mL,平均(230.5±107.3)mL,手术用血量0~600mL,平均(146.5±173.0)mL,38例病人未输库血.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住院时间7~15d,平均(9.8±1.4)d,全组无死亡,无神经系统症状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说明该手术技术安全、可靠,适用于绝大多数诊断明确的各类心脏瓣膜病变病人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异常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8例冠状动脉异常患者中冠状动脉瘘5例,冠状动脉起源异常2例,冠状动脉瘤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瓣膜性心脏病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例.右冠状动脉瘘均在心肺转流术下经心腔修补内瘘口或经扩张的冠状动脉修补外瘘口,或同时修补内、外瘘口;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行瘘支动脉结扎术或在心肺转流术心脏不停跳下经肺动脉修补.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畸形,1例行左冠状动脉根部结扎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行肺动脉内隧道术,冠状动脉瘤1例合并远端冠状动脉狭窄,切除冠状动脉瘤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合并的心脏疾病均同时治疗.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心脏杂音均消失,8例术后症状均缓解.结论手术治疗对于冠状动脉异常患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2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根据心脏彩超估测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SPAP)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医师进行二尖瓣置换术.结果轻度组患者NYHA分级Ⅰ,Ⅱ级比例显著高于中度组和重度组,重度组NYHA分级Ⅲ,Ⅳ级比例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SPAP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3组患者手术后右心室内径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3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和6MWT均显著改善;轻度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77%,重度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3%.结论二尖瓣置换术能够显著改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负担,提高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自1976年6月至1986年6月十年间,对二尖瓣交界闭式扩张术后产生再狭窄或关闭不全进行再换瓣手术16例。16例中应用广东型猪生物瓣10例、Biork Shiley机械瓣6例,全组均用升主动脉插管及经右心房插管,其中12例为单管插Sarn's管,4例为分别上、下静脉插管,因左心房及左心室后侧壁之粘连难以剥离,二尖瓣显露差,故换瓣时间较长,平均为56′58″±17′(36′-99′40″),术中渗血较多,平均为1406.6±755(410-2680)ml,体外循环血液降温最低平均为27.8℃±1.7℃(23°-31.8℃),灌注流量平均为60.1-71.7(S.D.±7.9-10.6)ml\kg\min,术中维持主动脉平均压为51.8-85.8(S.D.±17.1-21.0)mmHg范围,术后未发现脑部及腎脏并发症,左心排气宜于左心房排气同时进行主动脉根部插针排气。本组除8例术后死于肺水肿、呼吸道阻塞及低排综合征外,余13例出院时病情平稳。术后一旦出现低排综合征,宜早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可以降低该类病重病人之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钙化性心瓣膜病的临床特点与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0例经心脏超声检查确诊的≥50岁的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及与钙化瓣膜有关的心脏结构与功能的超声指标。结果:本组病例的平均患病年龄在69.5岁,合并高血压病的占53.3%;主动脉内径增宽的占71.67%;≥60岁组的患者主动脉瓣(AV)的累及达72.3%。结论:心脏的瓣膜钙化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高血压与主动脉硬化是加速瓣膜钙化的主要因素;主动脉瓣的累及明显多于二尖瓣;对高血压病患者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常规行心脏超声检查是早期发现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5例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治疗,对其围术期处理,手术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方法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5例经临床、心脏超声及术后病理确诊为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病人行二尖瓣置换术。结果术后病人心功能均提高至Ⅰ级,无围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二尖瓣置换术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5例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治疗,对其围术期处理,手术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方法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5例经临床、心脏超声及术后病理确诊为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病人行二尖瓣置换术。结果术后病人心功能均提高至Ⅰ级,无围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二尖瓣置换术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5例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治疗,对其围术期处理,手术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5例经临床、心脏超声及术后病理确诊为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病人行二尖瓣置换术.结果 术后病人心功能均提高至Ⅰ级,无围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二尖瓣置换术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蓝马鸡冠状动脉的铸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血管铸型和组织透明方法观察研究了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心脏左、右冠状动脉的分支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蓝马鸡的心脏由左右冠状动脉营养,左冠状动脉分为前室间隔支、前降支和旋支,前降支又分出动脉圆锥左支,旋支又分出左缘支,前室间隔支分布于室间隔前1/3部,前降支分支分布于左心室前壁、动脉圆锥的左侧部及右心室上部的小部等,旋支分布于左室侧壁、隔壁的部分及左心房等处,右冠状动脉沿途分出后室间隔支、动脉圆锥右支、右室前支及右缘支,后室间隔支分为三支分布于室间隔后2/3部及左右心室的隔壁等,动脉圆锥右支分布于右室前壁的部分及动脉圆锥的右侧部,右室前支分布于右心室前壁的部分。右缘支分布于心右缘壁,心脏的室间隔由前室间隔支和后室间隔支营养,左右冠状动脉在隔面的分布属于右优势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巩膜条嵌置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20例26眼,按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步骤作约6 mm×5 mm大小1/3厚板层巩膜瓣,于巩膜瓣下切除4 mm×2 mm大小小梁组织,其巩膜条鼻侧或颞侧一端成游离状,用虹膜恢复将巩膜条反转送往前房,视病情决定是否作虹膜根切,如有严重虹膜后粘连作虹膜根切,根切前先电烙切除部分的虹膜以免发生出血.间断缝合巩膜瓣2针,缝合球结膜瓣2针,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 mg.结果:随访18例22眼,视力增加13眼;眼压:术前平均(7.73±0.35)kPa,术后平均(2.53±0.47)kPa,明显下降.疼痛:术后疼痛全部消失.治疗后新生管情况:16眼虹膜无变化,6眼略增加,但无眼压增高及疼痛.结论:小梁切除联合巩膜条嵌置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较好,视力增加,疼痛全部消失,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患者 ,女 ,2 8岁 ,右颌下及左髂包块 6年。 6年前偶然发现右颌下及左额部各拇指大包块 ,无不适 ,逐渐长大 ,伴有反复感冒、心慌、全身肿等症状。当前述症状出现时 ,包块随着迅速增大 ,抗炎治疗症状消失后包块可缩小。 2年前右锁骨下又出现包块 ,且全身症状加重、发生频繁。为确诊于 1 999年 1 1月 ,外科转我科门诊行右颌下包块活检。查体 :头颅五官无畸形 ,右颌下 ,右锁骨下 ,左腹股沟各可触及 8~ 1 0 cm直径大小包块 ,皮肤无异常 ,质中等硬 ,光滑 ,可活动 ,无压痛。双肺无异常 ,心率 1 0 5次 /分 ,律齐 ,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  相似文献   

19.
大鸨心脏冠状动脉的铸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血管铸型方法对大鸨心脏冠状动脉的分支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大鸨心脏左、右冠状动脉均开口于同侧主动脉窦内.左冠状动脉先分出前室间隔支,分布于室间隔前1/3部,主干分为旋支和前降支.旋支先分出左心房支,分布于左心房,主干分支分布于左心室的左缘壁和隔壁及右心室隔壁的部分区域;前降支有两支,前支由左冠状动脉主干根部分出,依次分出后室间隔支和动脉圆锥支,主干延续至心尖,其分支分布于左心室壁面和右心室隔面.后室间隔支分布于室间隔后2/3部,动脉圆锥支分布动脉圆锥及肺动脉干;前降支后支分出左缘支后,主干沿锥旁室间沟下行,沿途发出4,5支平行型分支分布于左心室前壁,左缘支沿心左缘走行,分布于左心室侧壁.右冠状动脉分为浅支和深支.浅支分出窦房结支和右心房支,主干延续为右室后支,窦房结支分布于窦房结和升主动脉,右心房支分布于右心房,右室后支分出右缘支沿心右缘走行,分布于右心室侧壁,右室后支主干分布于右心室的隔壁;深支分出主动脉支分布于升主动脉,主干延续为右室前支分布于右心室前壁及心右缘壁.出后室间隔支,主干延续为右室前支,右室前支向前向下延伸,分支分布于右心室前壁和右心室下缘壁.  相似文献   

20.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在我国仍是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据不完全统计,患病人数达220万左右,目前我国每年进行瓣膜替换手术大约4000例c双叶瓣的设计、生产、研制、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在国外已有门年以上的历史,但我国仍属空白。由航天部703所高级工程师张大幕在借鉴国外双叶瓣膜和国内GK型人工心瓣的基础上,设计制做了新型全碳双叶人工心脏瓣膜。我院心脏外科成功地将此瓣膜在绵羊。已脏三尖瓣进行了替换。该实验为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双o-f。机械人工心脏瓣膜及将其应用临床翻开了新的一页。我们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在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