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采取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醚醚酮(PEEK)和聚酯液晶(TLCP)二元和三元增容共混物, 用DSC和PLM对 共混物的结晶行为和结晶形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TLCP的存在使PEEK的结晶温度和结晶起始温度均略有升高, 增容剂(RCP)的加入延缓了PEEK结晶过程. 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表明, 液晶的加入加快了聚醚醚酮的结晶速度, 但随其含量增加结晶速度降低. 与二元共混物相比, 加入增容剂后对聚醚醚酮的结晶速度基本无影响. 增容后的聚醚醚酮球晶的尺寸下降, 很难看到Maltese十字消光.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聚苯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混体系的热行为,相形态及拉伸行为,结果表明,PPO/PET共混物是一个高度不相容的体系,体系中存在分散相相区尺寸很大的两相结构,其宏观力学性能呈特征的脆性断裂,加了聚碳酸酯、聚苯乙烯的辐射接枝共聚物PC-g-PS以作为增容剂后,共混物的相容性明显改善,分散相相区尺寸减小,共混物的拉伸行为呈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3.
在转矩流变仪中通过熔融接枝反应制备了EPDM-g-GMA,将其与聚丙烯(PP)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用化学滴定法测定EPDM—g—GMA的接枝率,用红外光谱对接枝物进行表征,用SEM观察共混物的形态,通过对PP/EPDM-g-GMA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研究发现,随着EPDM—g—GMA的含量或温度的增加,PP/EPDM-g-GMA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相应提高,而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4.
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PES-PPS共混物,并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相容性和形态进行了初步地讨论.  相似文献   

5.
聚醚醚酮、聚醚醚酮及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改性技术和成型工艺。着重评述聚醚醚酮的摩擦学特性及其耐磨机理;对聚醚醚酮及其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在滑动过程中形成的摩擦转移膜以及磨屑的研究;介绍聚醚醚酮基复合材料摩擦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及规律。介绍了近年来改性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各种共混改性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展望了耐磨聚醚醚酮复合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与液晶高分子(LCP)挤出共混,注射模塑制得试样。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力学性能测试仪等手段,表征共混物的热行为、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PET与液晶高分子(PET-60PHB)的共混体系,共混物的强度对LCP的含量呈曲线变化,LCP的质量分数在0~20%之间,共混物的强度有极大值;LCP的质量分数在40%~60%之间,共混物的强度有极小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丁苯橡胶接枝聚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SBR-g-PEMA)。通过与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共混,研究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结果发现,在共混物中随着SBR-g-PEMA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抗冲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进一步提高,而屈服强度未表现出明显下降,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对HIPS的进一步增韧。形态结构研究表明,SBR-g-PEMA与HIPS的基体具有良好的结合力,其尺寸约为1~3μm,并与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结果表现出很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8.
聚醚砜与聚碳酸酯增容共混物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双酚-S-型聚芳酯为增容剂,对聚醚砜/聚碳酸酯(PES/PC)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酚-S型聚芳酯可有效地增加两相间的界面黏结性,显著降低PES/PC共混物中PC分散区的尺寸,改善两组分间的相容性.SEM分析表明,增容剂的加入,使共混体系形成双连续相的互锁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提高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与聚乳酸(PLLA)通过熔融挤出的方法共混,研究二者的相容性、形貌、结晶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BS与PLLA是完全不相容的.随着两组分相对质量舍量的变化,共混物的形貌由一种组分组成的连续相(PBS)、另一种组分为分散相的海岛状(PLLA)形态变为双连续相,再到另一种海岛状(PBS)的形态结构.这种形态结构影响了PBS的结晶与力学性能.当PBS质量含量较低时,由于不同PBS微区引起成核杂质的活性不同,PBS发生了分级结晶,形成更细的晶体,相应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提高.但是PBS与PLLA的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模量由PLLA的质量含量主导,与PLLA的质量含量的增加呈正相关性.PBS与PLLA共混物的动态模量由于受两组分的结晶、玻璃化温度及结构的影响而呈现出复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二元乙丙橡胶/聚丙烯共混物,实验通过哈克转距流变仪将二元乙丙橡胶均匀分散在聚丙烯连续相中,并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结晶行为、形态结构等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共混物呈现"海岛"型微观结构,分散相二元乙丙橡胶(岛)的形成使得共混物的韧性增强,但二元乙丙橡胶的引入致使聚丙烯的刚性受到一定损失。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新型动态三螺杆挤出成型技术对制品力学性能的影响,以PP/CaCO3共混物作为研究对象,在振动频率0~60Hz、振幅0~250μm的范围内对三螺杆挤出机施加振动,制成试样后进行拉伸强度、冲击强度测试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不同振动参数对共混物力学性能及断面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品的力学性能对振动参数的响应存在一个最佳值;与没有引入振动(稳态)的挤出相比,振动频率为20Hz、振幅为225μm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提高了21.7%;振动频率为20Hz、振幅为145μm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提高了10.4%.  相似文献   

12.
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TPU/EPDM共混物,并分别进行流变、DSC、IR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共混体系的相容性较差,EPDM对TPU的微相分离结构没有明显影响;在一定的添加量范围内,EPDM的加入明显提高了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酰胺与丁苯橡胶共混物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酰胺(PHPAM)与丁苯橡胶(SBR)共混制备吸水膨胀性共混物(WAB)。对共混物的亚微形态、吸水膨胀特性以及PHPAM和填料对WAB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TEM研究证明,PHPAM以不规则形态分散于SBR连续相中,两相界面清晰。当PHPAM用量较高时,分散相区相应增大且相区之间有明显的连结,其WAB的吸水速率加快,体积电阻系数降低。WAB吸水后,力学性能下降。考查了蒙脱土、白炭黑、陶土、硅藻土、炭黑对WAB的吸水速率、保水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等规聚丙烯与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IPP/LDPE)的性能与形态结构有密切的关系.为了更细致地了解共混物中IPP与LDPE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偏光显微镜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探索采用铬酸—硫酸混合液为蚀刻剂进行共混物的蚀刻,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其形态.对纯IPP及LDPE的蚀刻,文献中均有报道.由于两者结构及化学性质均很相似,因而在用蚀刻法研究两者共混物的形态时,在电子显微镜中较难区别它们.我们通过一系列试验,确定了适用于该共混物的蚀刻条件,从而可以观察到共混物中的相分布及相间相互作用状态,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本文着重讨论蚀刻方法,IPP 及LDPE 的特征蚀刻花样以及如何在共混物中区别它  相似文献   

15.
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原料,经Brabender挤出机熔融吹膜制备出LLDPE/LDPE共混膜,并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偏光显微镜(POM)、电子万能试验机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LLDPE/LDPE共混物的结晶行为、结晶形态、力学性能以及熔体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加入适量LDPE后,共混膜仍然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随着LDPE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物的结晶度下降,晶粒尺寸减小;共混物的熔体流变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6.
尼龙66与热致液晶共混物的结晶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溶液共混方法制备了热致液晶(HTH-6)和尼龙66(PA-66)的共混物,用DSC,PLM,WAXD等手段对共混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共混物熔融和结晶行为、形态结构以及HTH-6含量对PA-66熔融与结晶行为的影响。PLM研究表明,PA-66呈现球晶的形态;DSC和PLM研究表明共混物两组分之间是部分相容的,HTH-6的加入影响了PA-66的结晶行为,少量的HTH-6有利于PA-66的结晶;共混物熔体冷却时出现了HTH-6和PA-66相分离;WAXD结果表明,HTH-6掺入到PA-66的结晶过程。  相似文献   

17.
采用同步法合成了聚氨酯(PU)/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线型共混物、嵌段共聚物和互穿高聚物(IPN)。凭藉力学性能测试、电镜观察和动态力学谱分析,研究了光固化、热固化、化学组成、物理结构等因素对体系力学性能、结构形态和粘弹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U/PMMA是呈两相结构的部分相容体系,其中线型共混物伸长率最大,IPN强度最高,而嵌段共聚物的力学性能较差。此外,嵌段共聚物和IPN光固化体系形成的相畴结构均一,其抗张强度和伸长率明显高于热固化体系。聚合物的力学性能除了受化学结构影响以外,还与化学组成有关,随体系中PMMA含量和PU中硬链段含量增加,聚合物抗张强度升高,伸长率下降。  相似文献   

18.
作者运用 SEM,动态粘弹,DSC,WAXS,应力-应变,密度测试和吸湿、透湿实验等方法,对PU/PVA 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动态力学性能,热性能,结晶性,拉伸力学性能和吸湿、透湿性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探讨了湿法凝固薄膜的微孔透湿性。  相似文献   

19.
用超临界CO2为溶胀剂制备PE/PS共混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超临界CO2(SC-CO2)作为溶剂和溶胀剂,在35℃,9-16MPa的压力范围内将聚苯乙烯(PS)渗入聚乙烯(PE),并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使之发生聚合反应,制得聚乙烯/聚苯乙烯(PE/PS)共混物,研究了SC-CO2压力,溶胀时间及单体浓度对产物的影响,用扫描电镜对共混物形态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进行了力学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PS组分均匀地布在PE基体中,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0.
利用力学性能测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基于拉伸力场PLA/PPC共混物的形态和性能,结果表明:PLA与PPC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当PLA含量为70%和50%时,PLA/PPC共混物的相态发生反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