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二苯甲酮(BP)为光引发剂,三乙胺(TEA)为共引发剂,不同溶剂(环己酮,四氢呋喃)进行紫外光溶液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聚醋酸乙烯酯(PVAc),考察了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引发剂、共引发剂和单体浓度等对单体的转化率和聚醋酸乙烯酯相对分子质量等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四氢呋喃体系中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较大,且在相同的条件下转化率也较环己酮体系高。对两种溶液聚合体系,从聚合反应机理分析了相对分子质量较低且随引发剂、共引发剂的变化而改变很小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环状碘Weng盐光引发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3种环状碘Weng盐,表征了它们的紫外吸收光谱特征,研究了碘Weng盐-铜-胺三元引发体系引发丙烯酸β-羟乙酯(HEA)-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的自由基聚合,结果表明,向酮-胺体系中加入环状碘Weng盐可以大大加快聚合速度,根据实验结果,推出了光引发机理。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3个新型近紫外光引发剂:4-甲氧基-4-苯甲酰基二苯乙烯,3,4-二甲氧基-4-苯甲酰基二苯乙烯,3,4,5-三甲氧基-4-苯甲酰基二苯乙烯。利用光照实验和光示差热扫描量热仪(Photo-DSC)对这些分子的光引发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不同数目的甲氧基、光照时间以及光引发剂浓度对光引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Photo-DSC测得3种化合物的单体聚合速率分别为0.065 32,0.102 01,0.163 23s-1,表明随着随着甲氧基数目的增多,能有效地提高光引发剂的引发性能;随着光照时间的增长与引发剂浓度的增大,光聚合比率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
以甲基丙烯酸(MAA)、丙烯腈(AN)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通过自由基本体聚合与加热自由发泡的方式制备出了一种高性能MAA/AN/AM共聚物泡沫塑料.研究了光引发预聚对其力学及工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AA/AN/AM共聚物泡沫塑料的制备中,光引发聚合只适合用作预聚反应;较热引发预聚,光引发预聚具有速度快、反应程度易于控制的优点;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消除MAA/AN/AM共聚物内部的缺陷,使其均一、透明、稳定,从而使相应泡沫塑料的拉伸强度得到一定的提高,而且还可以有效消除泡沫塑料的泡孔孔径梯度分布的现象,使其真正达到各向同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氧化石墨烯的水热还原过程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采用改进的水热装置,以乙醇为还原剂,通过固/气反应成功实现了水热条件下氧化石墨烯的还原,制备得到石墨烯。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近边吸收谱(XANES)和热重分析(TGA)对石墨烯材料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测试,探讨水热条件下乙醇蒸汽对氧化石墨烯的还原效果。【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水热环境下的固/气反应还原能够有效地去除氧化石墨烯上的含氧基团,石墨烯的π网格结构得到很好的恢复。还原后的石墨烯材料比氧化石墨烯具有更为优异的热稳定性。【结论】该方法低成本、高效、环保,可用于石墨烯的大规模制备。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苄酯(BDC)。在合成时,反应温度越高,反应时间越长,亲核取代反应越完全。以BDC作为iniferter引发St、MMA光聚合,单体St和MMA的转化率随光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没有呈现出严格的线性关系。此外,反应温度温度高,单体转化率增加;PS和PMMA的粘均分子量则随光照时间和增加而呈线性增加的关系,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较宽。iniferterBDC可以进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氯化钙 /甲醇体系化学热泵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提出氯化钙 /甲醇系统是极具开发潜力的化学热泵系统之一 ,目前仍处于基础研究阶段 ,仍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脂肪酮在有水存在时具有较好的紫外接枝引发效果.对丙酮-水-乙醇为引发体系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低密度聚乙烯(LDPE)表面的紫外接枝反应进行了研究.讨论了丙酮浓度、水与乙醇体积比、单体浓度等对接枝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丙酮浓度为0.136mol·L-1时聚乙烯表面接枝程度最高;MMA在聚乙烯表面的接枝量随着水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在水-乙醇体积比为1.5:1时接枝程度最高;接枝量随着单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单体浓度为1.88 mol·L-1时接枝速度最快.并对接枝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和SEM表征.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新型无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聚合引发体系─—抗坏血酸(ASA)-过氧化氢(H2O2)体系,通过对丙烯腈水相沉淀聚合中体系酸度、氧化还原剂配比及氧含量等影响因素的实验与分析.研究了作为还原剂的ASA存在的分子状态对聚合的影响及H+在ASA—H2O2反应过程的催化作用.由此推导了该氧化还原反应的机理,并通过实验和分析证明了该反应机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在激光引发W(CO)_6-CoCl_2-CCl_4-THF催化剂体系,苯乙炔可进行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量的化合物,聚苯乙炔,本文研究了激光引发催化剂体系W(CO)_6-CoCl_2-CCl_4-THF,苯乙炔聚合反应的转化率。并研究了激光的波长、能量和照射时间对苯乙炔聚合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光引发聚合技术,选取合适的光引发剂进行丙烯酰胺(AM)反相微乳液聚合。用UV光引发AM/水/白油/(Span80+OP-10)体系聚合,所得聚合物粘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达10^6.考察了光引发剂类型及质量分数、单体质量分数、乳化剂质量分数和聚合时间等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得到了光引发合成聚合物的较优工艺条件。通过红外光谱法鉴定出所得聚合物为聚丙烯酰胺(PAM)。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阴离子聚合引发剂萘锂络合物是否引发自由基聚合,进行了萘锂络合物引发醋酸乙烯聚合的实验,实验证明,萘锂络合物可以引发自由基聚合型单体醋酸乙烯的聚合,生成聚醋酸乙烯,反应转化率-时间曲线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聚合物相分子质量的影响规律符合自由基聚合的特征。证明了萘锂络合物不仅具有阴离子的性质,也具有自由基的性质,不仅可用于阴离子聚合,也可用于自由基聚合。  相似文献   

13.
TiCl4/三氯乙酸叔丁酯引发体系可以用于异丁烯的本体聚合。聚合反应率率可达高90%,但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1H-NMR和IR等分析表明所生成的聚异丁烯末端为烯烃双键结构。  相似文献   

14.
以工业醋酸乙烯聚合反应生产过程为研究对象 ,根据聚合反应动力学 ,建立了完整的醋酸乙烯聚合反应的机理模型。利用现场工况数据 ,模型可以实时预报醋酸乙烯的转化率、各组分物料浓度、聚醋酸乙烯聚合度等重要参数。利用离线的人工分析数据、在线粘度计以及工艺规范等实际操作数据初步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2-巯基苯并噻唑为引发剂的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2-巯基苯并噻唑(2-Mercaptobenzothiazole)(MBT)为引发剂,在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TEMPO)存在下,研究了苯乙烯的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考察了TEMPO与MBT的浓度比值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发现随着比值的增大,聚合速率明显下降,分子量也有所降低,当比值大于1时,分子量分布可以保持在1.30以下.另外,成功的扩链实验和对聚合物的^1H NMR分析也证实了聚合是按照稳定自由基聚合机理进行的.  相似文献   

16.
N,N-二甲基苯胺(DMA)-苄基氯(BC)-醋酸(HAc)体系,可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自由基聚合。聚合速率式为:R_P=K[MMA][DMA]~(1/2)[BC]~(1/2)[HAc]°。HAc起催化作用,明显地降低了体系的活化能E_a。测得E_a=36.8kJ/mol。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该体系的聚合速率较DMA-BC-MMA体系快一个数量级。聚合物的分子量与引发剂浓度的1/2次方成反比,且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氧对聚合具有明显而复杂的影响。讨论了该引发体系的引发机理。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制备聚合度大于3000的高聚合度聚乙烯醇,以生物醋酸乙烯为原料、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甲醇为溶剂进行溶液聚合反应研究,考察了温度、搅拌转速、引发剂用量、甲醇用量和聚合时间对生物醋酸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生物醋酸乙烯溶液聚合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筛选,并通过凝胶色谱对最优条件下制得的聚醋酸乙烯进行了分子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最优的聚合反应条件为:聚合温度65℃,搅拌转速200 r/min,聚合时间2 h,甲醇用量10%,引发剂用量0.005%,所得的产品聚合度为3640;极差分析确定了影响聚醋酸乙烯聚合度的主次顺序为:甲醇用量、引发剂用量和聚合时间;由凝胶色谱分析可知,在最优条件下可以制备得到的聚醋酸乙烯分子量分布为1.2。说明以生物醋酸乙烯为原料进行溶液聚合可以得到高聚合度、分子量分布较窄的产品。  相似文献   

18.
交联壳取聚糖/Cu^2+/亚硫酸钠体系能够在室温下于水溶液中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单位时间内单体的转化离随反应温度,膜内交联剂的含量,亚硫酸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产物的分子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反应机理符合自由基聚合机理。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