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集合及其测度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P-集合的概念从有限集合推广到任意集合,在给定测度空间的基础上依据测度论的有关知识给出了P-集合的动态盯一代数,提出了具有动态特征的P-测度空间。在任意普通集合的基础上研究P-集合,为P-集合在信息安全中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保证。 相似文献
2.
P-集合 总被引:75,自引:25,他引:50
史开泉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8,43(11):77-84
利用普通集合, 提出包集合(简称P-集合), P-集合是由内P-集合X与外P-集合XF共同构成。 并给出P-集合的结构和P-集合与普通集合的关系, P-集合具有动态特性。 在静态-动态意义下, 普通集合是P-集合的特例, P-集合是普通集合的一般形式, 然后提出P-集合的内P-分解定理与外P-分解定理, 利用P-集合, 给出集成知识与它的结构, 最后给出P-集合在动态知识发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P-集合是由内P-集合XF(internal packet sets XF与外P-集合XF(outer packet sets XF)构成的集合对.利用P-集合理论,给出P-集合的扩展模型——层次P-集合,研究层次P-集合的特征.层次P-集合是普通P-集合的扩展,提供了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P-集合的面积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于秀清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0,45(2):99-102
将积分的知识引入P-集合之中,提出了P-变化厚度概念,讨论了P-集合的面积特征,给出了P-集合的动态识别,并将集合X的变化程度进行了量化。 相似文献
5.
通过模仿P-集合的概念,把动态特性引入到普通集合中,提出反P-集合的概念,并研究它的简单动态特性,给出反P-集合在实际中的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6.
P-集合的识别与筛选 总被引:33,自引:12,他引:21
于秀清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0,45(1):94-98
在P-集合定义的基础上研究了P-集合的动态特性,得到P-集合族与其相关定理,提出了P-集合的动态识别量-P-扩度,P-扩度可以将P-集合的动态变化程度进行量化,进而得到P-集合的识别与筛选定理,利用该定理可以对系统状态进行检测-识别。 相似文献
7.
P-集合的P-分离与应用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P-集合(packet sets)是由内P-集合XF-(internal packet sets)与外P-集合XF(outer packet sets)共同构成的集合对,或者(XF-,XF)是P-集合。利用P-集合,给出它的P-分离(packet-separation)概念,提出P-集合的P-分离定理,给出P-分离在未知信息发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毛经中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6):12-17
任何实变函数论的教材,都不可避免地要首先研究集会的测度问题,其原因在于测度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必须首先解决。1一般想法试分析在数学分析中已经介绍过的积分概念,黎曼积分的定义如下:设f(x)是[a,b]上定义的有界函数,将[a,b]用分点,a=x0<x1<x2<…<xn=b分成n个小区间,在每个小区间[xk,x(k+1)]的内部任取一点k,作出黎曼和max{x(k+1)-xk|0≤k≤n-1}趋于0时,如果σ趋于一个有限的极限I,而且I的数值与[a,b]中加分点的方法以及的取法都无关,则称此极限I是函数f(x)在[a,b]上的黎曼积分,记为。由此定义可… 相似文献
9.
利用P-集合的结构,给出元素迁移的概率特征:属性集α的内P-集合概率特征,利用这个结果,给出内P-集合的概率特征,提出内P-集合的随机结构与随机定理。普通集合的结构是内P-集合的随机结构的特例,内P-集合的随机结构是普通集合结构的一般形式。 相似文献
10.
利用层次内P-集合理论,研究层次内P-集合基于依赖关系偏序性质,研究层次内P-集合元素间的关系以及普通P-集合与层次P-集合的关系.层次P-集合是普通P-集合的扩展,提供了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利用k 集压缩映射不动点定理和新的非紧性测度估计, 证明非瞬时脉冲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解的存在性, 进而得到在非线性项满足较弱增长条件和非紧性测度条件, 及非瞬时脉冲函数满足Lipschitz条件的假设下, 非瞬时脉冲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2.
在函数内P-集合的基础上,给出函数内P-集合副集、函数内P-集合σ-副集和函数内P(σ)-集合的概念与结构及函数内P-集合与函数内P(σ)-集合的关系,证明了函数内P(σ)-集合动态变化的属性依赖、阈值依赖定理,并探讨函数内P(σ)-集合的规律动态变化依赖因素,得到了规律变化的可辨识定理. 相似文献
13.
在内P-集合的基础上给出内P-集合副集A(X)、 内P-集合副集σ-生成和内P-集合副集σ-强生成的概念与结构, 并讨论了三者的关系, 得到了内P-集合副集σ-生成内P-集合副集σ-强生成的关系定理、 辨识定理及生成定理, 扩大了P-集合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宋万干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
本文讨论了(单边)符号空间ΣN的转移自映射σ引起的有限型浑沌,得到了如下结果:设{mi}是一个严格递增的正整数序列,则存在一个相对于序列{mi}而言的有限型浑沌集合,其1-维Hausdorff测度为1,等于ΣN的1-维Hausdorff测度;且若,其中为x的ω-极限集,则F中包含一个Borel集B,其1-维Hausdoer测度为1,从而F的1-维Hausdorff测度为1. 相似文献
15.
L-fts中的强导集和强导算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L-fuzzy拓扑空间中LF集的强聚点和强导集的性质,证明了强导运算保并的十个等价条件,讨论了完全分配格LX上的强导算子与L-fts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It is proved that rough set is equivalent to non-measurable set in measure theory. Hence, rough set is not a new concept in some sense. At the same time, we defined the measurable degree of a set by inner measure and outer measure. Its special case is the accuracy measure of rough set.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