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氧化还原反应是无机实验中的一个重点。在实验中,经常使用电极电势及其有关计算解释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和程度;说明和预测所给元素不同氧化态的相对稳定性,确定歧化反应能否自发发生;将电极电势和其他热力学函数一并应用,解释一些现象。下面结合实验对其中几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歧化反应与反歧化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特例,这类反应在无机化学元素论述部分出现较多,它们与无机物的性质密切相联。本文从热力学原理出发,以P区,d区、ds区的某些元素为例来讨论歧化反应的特征、判别方法及反应的趋势等。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感到难以掌握,而歧化反应方程式又是氧化—还原反应方程中最炼殊的一种类型.本文在遵循质量守恒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简便、快速配平歧化反应方程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复杂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夹杂着分解、歧化等不同类别的氧化还原反应,或者是几种氧化剂(或还原剂)与一种还原剂(或氧化剂)的反应,同时生成多种还原产物或氧化产物.本文试图对这类反应方程式及其系数的确定进行讨论和归纳.  相似文献   

5.
歧化反应属于自身氧化还原反应。若判断任意状态下歧化反应是否发生,较佳方法则采取电势──浓度(E-C)关系图。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是很重要的章节。如何指导学生学好氧化——还原反应,谈如下几点看法。一、总结规律讲清概念抓住核心做好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常常涉及到各种各类化学反应,诸如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等等,如以是否发生化合价改变为准绳进行归类,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氧化——还原反应,另一类则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判定某个化学反应是否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是:视其化学反应前后组成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改变,假若  相似文献   

7.
物质变化过程的自发性,热力学和电化学从不同角度证明: △G(T,P)<0 或E_电池>0属于自发过程。当电极反应,用元素的不氧化态(n)对半电池自由焓变化(△G)作图,能够直观地表示出元素在不同价态的稳定性以及它们之问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这种图解  相似文献   

8.
采用脉冲反应和程序升温氧化反应考察了Ni/MgAl2O4和La2O3-Ni/MgAl2O4催化剂上CD歧化和甲烷催化分解的程度.结果表明,在相同处理条件下,Ni/MgAl2O4催化剂上CD的歧化程度远高于La2O3-Ni/MgAl2O4催化剂,Ni/MgAl2O4催化剂上甲烷分解产生的积炭量是La2O3-Ni/MgAl2O4催化剂上的4.28倍.利用甲烷处理La2O3-Ni/MgAl2O4催化剂后,其X光电子能谱(XPS)的C1s谱中NixC的结合能比Ni/MgAl2O4催化剂高.这证实了催化剂中较高正价态镧的存在,使得还原态催化剂的金属镍表面电子向镧上迁移;还原态金属粒子电子浓度降低,使得催化剂上CO歧化和甲烷分解反应的速率降低,从而使催化剂表现出较强的抗积炭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 人们定义元素的氧化数,是为了表示某一元素在化合物中氧化态特征的一种方便的概念。氧化数既代表元素在化合物中的特征氧化态、又是化学上常用的方便概念,其方便之处是体现了氧化数既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既可为“0”值,也可为分数。因此用氧化数,而不用电子得失去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以下简称氧还反应)的教学,有助于学生记忆和掌握,同时也便于教师教学。氧化数的概念经历过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由定义不严  相似文献   

10.
氧化还原反应不论在无机化学还是在有机化学中都是一类十分重要的反应。在无机化学中,定义氧化还原反应通常有二种方式,第一种是用电子得失定义,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称为氧化,获得电子的反应称为还原;第二种用氧化数定义.反应后反应物组成元素的氧化数升高称为氧化,氧化数降低称为还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电化学及现场光谱电化方法在非质子介质已腈中研究了二乙胺基二硫代甲酸合钢(Ⅱ)配合物Cu(Ⅱ)(DEADTF)2氧化还原行为,指出该配合物在乙腈溶液中可经历一步可逆单电子还原反应及一步不可逆单电子还原反应,同时还可发生一步可逆单电子氧化过程及一步不可逆单电子氧化过程。现场光谱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其第一还原反应发生在中心金属铜上,形成一价钢配合物,其第一氧化反应也发生在金属铜上,形成三价铜配合物,而其第二还原和第二氧化反应则均发生在配体上。  相似文献   

12.
元素电势图 Luther—Wilson 公式在无机化学的教学中,特别是研究元素的氧化—还原性质是十分有用的公式。已有报导介绍了一种推导方法。若利用物理学中电场力对电荷作功的概念,可以得到更为简单的推导方法。氧化—还原作用一般视为两个电极反应。若考虑还原态作电极反应:  相似文献   

13.
La2O3—Ni/MgAl2O4催化剂的抗积炭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脉冲反应和程序升温氧化反应考察了Ni/MgAl2O4和La2O3-Ni/MgAl2O4催化剂上CO歧化和甲烷催化分解的程度。结果表明,在相同处理条件下,Ni/MgAl2O4催化上CO的歧化程度远高于La2O3-Ni/MgAl2O4催化剂,Ni/MgAl2O4催化剂上甲烷分解产生的积炭量是La2O3-Ni/MgAl2O4催化剂上的4.28倍。利用甲烷处理La2O3-Ni/MgAl2O4催化上,其X光电子能谱(XPS)的C1s谱中的NixC的结合能比Ni/MgAl2O4催化剂高。这证实了催化上中较高正价态镧的存在,使得还原态催化剂的金属镍表面电子向镧上迁移;还原态金属粒子电子浓度降低,使得催化剂上CO歧化和甲烷分解反应的速率降低,从而使催化剂表现出较强的抗积炭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中学化学教育适应“四个面向”,中学化学教材必须改革。笔者认为,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比较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正确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或分子式),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等方面,当引入氧化数的概念时便能合理解决。1 引入的必要性1.1 可以给氧化还原反应下一个更全面、更准确的定义关于氧休还原反应的定义,初中教材是这样编写的:“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  相似文献   

15.
氧化还原反应在分析化学中的作用是由这类反应的本质所决定的.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由于电子的得失或转移,元素的氧化数改变.一种元素在氧化数改变时,其存在形态的分析特性随之改变,这就为离子的分离和鉴定奠定了物质基础.例如,下面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氧化数(又叫氧化值)是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荷电数,这种荷电数由假设把每个键中的电子指定给电负性更大的原子而求得。氧化数虽然是一个有一定人为性、经验的概念,但这个概念成了定义氧化还原反应的主要依据,对我们判断理解有关物质的氧化还原性,以及氧化还原中的许多问题都有很大帮助。按氧化数的有关规定,臭氧中氧元素的氧化数为零。但就此  相似文献   

17.
烷基紫精及其聚合物的化学还原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紫精类化合物可通过化学、光、电等方法发生两步氧化还原反应,并伴随着明显的颜色变化.氧化态(V~(2 ))无色,第一还原态(V~(?))蓝色或紫色,第二还原态(V~0)浅黄色.因此,紫精类化合物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铬的迁移转化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铬有毒,且致癌、致突变。金属铬非常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它主要以三价和六价两种状态出现,这两种氧化态具有相反的毒性和迁移性,三价铬无毒且不易迁移,而六价铬有毒且易于迁移。本课题组在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科技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土壤中铬的迁移转化及治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多价态元素的氧化还原性质是一类内容繁多,变化较为复杂的反应。如何学习和掌握元素化学这部分知识是初学者关心的问题。本文以热力学原理为依据,着重阐明了自由能—氧化态图表示的意义。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自由能—氧化态图(简称G—N图)是帮助我们学习和掌握多价态元素氧化性质的有用工具,它可以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且直观形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磷钼酸和聚乙烯醇可组成固溶体,其内存在磷钼酸和聚乙烯醇的氢键缔合物。当可见及紫外光照射固溶体时,氢键缔合物中PVA仲醇基上的电子和光的电磁场相互作用,使其电子结构发生变化,同时磷钼酸也受激与聚乙烯醇在酸介质中发生光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含有三种价态Mo (Ⅵ,Ⅴ,Ⅳ)的磷钼蓝而显蓝灰色,它不同于磷钼酸和某些小分子醇类在一定条件下的光氧化还原反应。后者的反应是可逆的,而前者的光氧化还原反应是不可逆的,它发生不可逆的光致变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