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和世界观都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观点和根本看法,但哲学又区别于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表现,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它以实践为基础,科学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而当今社会的发展必定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自其诞生之日起,就非常注重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而且科学技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重要基础之一,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不断丰富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出发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助于我们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争取自身解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的过程中,始终重视哲学、用哲学,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认识世界、评价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工具。当前形势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思考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理论来源、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等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概括总结了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基本国情的正确把握及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通过对形成科学发展观要素及其方法论的哲学解读,可以得出结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发展观其形成有着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灵魂,自古以来各派思想家们都把追求和谐作为自己的哲学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形成的集合体,只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紧密联系并相互协调,整个社会才能保持有序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这就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中找到和谐思想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6.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灵魂,自古以来各派思想家们都把追求和谐作为自己的哲学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形成的集合体,只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紧密联系并相互协调,整个社会才能保持有序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这就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中找到和谐思想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7.
领导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领导活动中的应用,是领导科学的最高层次的理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高屋建瓴地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群众路线来指导领导实践。这些路线,都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依据的,都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的理论。这四条路线像四根支柱一样,从不同侧面支撑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哲学这座大厦。  相似文献   

8.
本体论是任何哲学理论的前提和出发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一元论。那些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本体论或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理论相悖的。  相似文献   

9.
卜燕 《科技咨询导报》2011,(14):212-212,214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理论基础,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科学思维的创建,蕴涵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它不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生长点.因此,坚持实事求是精髓论,就既是科学的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又为有组织有领导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组织保证。正是在一九二四年春中共天津地委成立的前后,马克思主义在天津的传播也进入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也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哲学基础、基本前提和可靠保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反对各种唯心论和形式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是党的群众路线形成的思想基础,唯物辩证法是党的群众路线得以发展的理论基础,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知行统一观的认识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我们党将群众路线普及推广的社会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价值,主要表现在群众路线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的工作路线,也是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法宝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理论旗帜.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在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那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支撑是什么?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和历史观的论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4.
论实践思维方式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超越了传统哲学。现代西方哲学虽然注重人的现实活动,对传统形而上学理论展开了猛烈的批判与抨击,但没有自觉地建立实践思维方式,因而是不科学的。邓小平理论是坚持实践思维方式的典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实质,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体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逻辑的,具有民族形式和时代特征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哲学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贡献是,开辟了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具体化和民族化,创立了解决新的时代课题的中国共产党哲学思想,提供了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认识工具和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也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哲学基础、基本前提和可靠保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反对各种唯心论和形式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是合乎哲学发展史逻辑的科学命题,这一命题的形成经历了以物为本——以神为本——以人为本(以自然的人为本——以理性的人为本——以现实的人为本)的圆圈运动;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的实践观;观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蕴所在,它同精髓——实事求是、精华——社会发展规律学说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三个基本点;以人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8.
思想路线创立、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存在紧密的内在关系。思想路线的创立、创新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史。思想路线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独特贡献和个性化表现,其本身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坚持创新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对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问题一直是学界探讨的重要话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代表人物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读,主要体现在试图界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属性问题上。早期的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为"理论实践的理论";晚期的他则修正了这一观点,把阶级立场引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归根到底是"理论领域中的阶级斗争"。这一转变与他自1967年开始的自我批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思想的工作,同样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并以此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