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目的观察托伐普坦片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52例难治性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托伐普坦片口服,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衰改善效果。结果持续治疗1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如呼吸困难、肺淤血、下肢水肿改善更明显;血清NT-proBNP下降、左室射血分数增加、血清钠离子浓度升高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 <0. 05);同时患者血肌酐水平无明显升高(P> 0. 05)。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托伐普坦片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较好,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亮 《甘肃科技》2022,(1):115-117
分析伊伐布雷定用于慢性心力衰竭(CHF)治疗的效果.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CHF患者8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42例,均予以标准化抗心衰治疗;研究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伊伐布雷定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超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在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患者治疗中应用的疗效.方法:选取兰州市中医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患者2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109例.对照组采用康妇消炎栓治疗,观察组采用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比疼痛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出现率、随访1年内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情况比对照组好,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率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在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患者治疗中应用的疗效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出现率及复发率,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观察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的疗效。对甘肃医学院2014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76例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并随机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均有38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含量及心功能指标变化。治疗后,治疗组患者6MWD高于对照组,血浆NT-proBNP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LVEDD、LVESD数值低于对照组,LVEF数值高于对照组(P0.05)。对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行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改善其心肌功能,有效提升其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5.
常快乐  苏楠  于军  翟雅莉 《甘肃科技》2009,25(17):160-161,142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选择确诊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病人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四妙勇安汤加味口服。两周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经两周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为73.3%,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率为40%,有效率为73.3%.两组显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减少可提高临床疗效病死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及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佐米曲普坦治疗无先兆偏头痛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佐米曲普坦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曲坦组和对照组,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头痛症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头痛程度评分、疗效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曲坦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佐米曲普坦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免疫分析对101例CHF患者及4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浆BNP测定,同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测定CHF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血浆BNP水平作相关性分析,并对治疗心衰前后患者BNP水平作对比分析.结果:CHF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不同心功能级别之间BN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与NYHA、LVEDD、LVEF有明显相关性.结论:BNP是评价CHF患者心室功能的灵敏指标,BNP的检测在慢性心衰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重度心衰并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重度心衰并室性早搏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以胺碘酮+富马酸比索洛尔口服,对照组仅给以富马酸比索洛尔口服,观察两组患者室早减少的情况、心衰改善的情况(LVEF)、心脏猝死发生率、心衰再住院率及药物不良反应方面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室早减少、心衰改善、心脏猝死及心衰再住院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心衰并室性早搏患者,在积极治疗心衰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小剂量的胺碘酮,能显著减少室性早搏,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脏猝死发生率,减少再住院次数,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山丹杞调血脂水煎剂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血脂异常的疗效.方法 104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口服单一瑞舒伐他汀和山丹杞调血脂水煎剂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在治疗结束次日及2个月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清TG,TC,LDL和HDL水平,对比分析两组用药方法对血脂异常的治疗效果.结果 给药结束后,观察组血脂异常患者TG,TC和LDL水平均显著降低,HDL水平明显升高,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给药结束后2个月,观察组血脂异常患者TG,TC和LDL水平均显著降低,HDL水平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血脂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山丹杞调血脂水煎剂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血脂异常疗效优于单一瑞舒伐他汀疗法.  相似文献   

10.
评价左卡尼汀对缺血性心肌病左室舒张功能的治疗效果.选择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加用左卡尼汀,治疗15d后比较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径及E/A改善情况.治疗结果为:1)两组治疗后均有效,心功能显著改善;2)卡尼汀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6.6%vs 66.6%) (P<0.05),心功能改善更为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能量合剂辅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观察其对心率变异性(HRV)、左室射血分数(EF值)、左室收缩末径(LVEDd)的影响。方法将DCM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能量合剂。所有患者治疗17 d后检测HRV、EF值、LVEDd值。结果治疗后两组HRV均升高,其中治疗组升高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EF值均升高,LVEDd值均降低,其中治疗组EF升高差值高于对照组,LVEDd降低差值优于对照组。结论能量合剂辅助治疗能提高DCM患者HRV,显著改善其射血分数及心脏大小,疗效优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桂枝芍药知母汤与中医护理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中医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型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口服,按常规护理处理;治疗组给予患者服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两组疗程均为四周,观察其治疗前、后炎症因子(CRP、ESR)水平、血尿酸(UA)水平以及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结果两组总疗效进行对比,桂枝芍药知母汤组优于对照组,疗效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CPR、ESR、UA相关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中医护理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优于秋水仙碱;在降低相关实验性炎性指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升清降浊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升清降浊方组(治疗组)和包醛氧淀粉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升清降浊方中药治疗,水煎服,每日1剂。对照组予包醛氧淀粉,规格5g/包,口服,5g/次,3次/d。以上各组均以30 d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态(血清白蛋白、血色素及体重等)、肾功能(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尿蛋白等)及炎症因子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IL-1、IL-6、TNFa等)的变化。结果经过2个疗程60d的治疗并进行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CRF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有极其显著差异(P 0.01)。结论升清降浊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显著,对炎症因子的表达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季节性应用复方丹参滴丸对单纯性高血压的影响,寻找出能够有效控制和预防单纯性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的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同时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方法对入选的单纯性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年3~4月(春夏交替之际)及10~11月(秋冬交替之际)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正常治疗),对照组采用正常治疗,即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规范化的降压治疗;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2年随访,以其并发症和平均再住院次数为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确定其临床实际意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2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平均再住院次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季节性应用复方丹参滴丸能够有效控制和预防单纯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前列舒通胶囊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人,治疗组采用前列舒通胶囊2.5 g po tid,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0.2 mg po qn,左氧氟沙星胶囊0.2 g po bid。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胶囊0.2 g po bid,4周为1个疗程,治疗时间为8周。记录治疗过程中的前列腺液常规和NIH-CPSI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中80例治愈33例,治愈率41.3%,19例显效及有效,总有效率为65.0%;对照组中80例有17例治愈,治愈率21.25%,21例显效及有效,总有效率为47.0%。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前列舒通胶囊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和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依托考昔治疗早期颞颌关节紊乱病疼痛缓解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早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并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观察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用依托考昔30 mg qd口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一月后对所有患者VAS指数、疼痛缓解疗效情况、颞肌前束和咬肌的肌电值、最大张口度等进行测试和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疼痛指数分别为(3.08±1.85)、(6.19±1.34),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缓解疼痛有效率分别为93.3%,80.0%,观察组对TMD疼痛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MPP时较对照组降低,在ICP时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显著,观察组与对照组张口度分别(46.04±9.15)、(34.75±7.5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依托考昔缓解和治疗早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疼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肾康合剂联合中药灌肠液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疗效,评价健脾补肾活血泄浊法对慢性肾衰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延缓慢性肾衰的机制。方法 60例中医辩证属于脾肾气虚,湿瘀内阻型的慢性肾衰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康合剂口服及中药灌肠液灌肠,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内毒素、D-乳酸、硫酸吲哚酚等指标的前后变化。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在相应治疗后血肌酐及尿素氮值均有下降,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在肠道屏障功能改变方面,结果显示内毒素、D-乳酸、硫酸吲哚酚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康合剂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机体肠源性毒素的产生,恢复肠道屏障功能,改善临床症状,稳定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Wiltse入路联合伤椎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3例胸腰段单一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为传统后正中入路跨伤椎固定组,共33例;B组为经Wiltse入路联合伤椎固定组,共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下地时间;临床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影像学指标:术后1周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及末次随访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为11~20个月,平均15.6个月,术后均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B组在手术时间、血红蛋白差值、下地时间以及VAS评分、腰椎ODI评分方面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周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B组相比于A组,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丢失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Wiltse入路联合伤椎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痛苦小、术后康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且伤椎高度及Cobb角恢复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研究治疗组(乌梅丸熏洗联合肛周皮下游离术)针对肛门瘙痒症皮损PAR-2(蛋白酶活化受体-2)的表达量,从而客观评价本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肛门瘙痒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空白组10例。取术后三组第1、3、7 d的肛周皮损皮肤,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PAR-2编码基因的表达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术后第1、3、7 d较对照组及空白组的表达量明显下降,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乌梅丸联合肛周皮下游离术对肛门瘙痒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分析便携式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在门诊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 年 9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伤口造口门诊收治的 60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前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伤口换药护理,观察组采用便携式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创面面积、创面治疗疗效、疼痛程度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创面面积变化的时间、组间和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第14、28 d的创面面积均低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后第28 d的创面面积均低于治疗后第1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创面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4、28 d的创面面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创面治疗疗效总有效率为 90%,高于对照组的 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便携式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对门诊下肢静脉溃疡患者的伤口进行处理,能够加快伤口的愈合、缩小创面面积,增加患者舒适度、减轻疼痛,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