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江气田沙溪庙组气藏整体呈“三隆夹两凹”的构造格局,构造高部位的“三隆”区已经实现高效开发,但构造低部位“两凹”区河道甜点评价技术尚不完善。针对现有地质甜点着重评价储层品质,而含气性预测依赖地震解释,且多解性强的问题,将成藏与地震研究相结合,形成含气性预测精度更高的地质甜点预测技术。在地质甜点评价基础上,对甜点进行分类评价,明确各类甜点的特点与差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工程改造技术,形成针对性的工程甜点评价技术。深化深源浅聚次生气藏的差异化成藏研究,多学科融合,形成“地质甜点”与“工程甜点”有机融合的“一体化”甜点评价技术。基于一体化甜点评价结果,结合水平井体积压裂新工艺,突破了常规储层下限,大幅提高了单井产能,实现了“两凹”区的有效动用开发。“一体化”甜点评价技术可有效评价压裂新工艺所适宜的低品质河道,推动气藏更低部位、更差储层河道的建产开发。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然伽马和声波时差曲线对致密砂岩储层具有良好测井响应的原理, 采用经验试错法、基于储层非均质性的归一化法和声波孔隙度法3种方式, 将鄂尔多斯盆地某油田区块的自然伽马和声波时差曲线变换成新曲线, 提出测井曲线无量纲交会法, 构建得到非均质性评价指标(HEI)和孔?渗综合评价指标(PPI)两个“甜点”指数, 对致密砂岩储层进行定量评价。探索综合运用无量纲交会法和“甜点”指数判别法来识别致密砂岩储层“甜点”的新方法, 对研究区储层进行分类评价及“甜点”预测。研究结果与矿场实测数据吻合度较高, 可为致密砂岩储层“甜点”预测提供较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页岩油储层甜点预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明确其主控因素并赋以合理权重是快速、高效地进行甜点评价的关键。传统的页岩油甜点预测法在赋以权重以及划分标准方面不尽合理。为此,首先,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主控因素分析;其次,利用复相关系数法对优选的主控因素按照其所属储层类型进行合理的赋值;最后,综合建立储层的地质工程甜点系数来实现页岩储层甜点的精准预测。以长庆油田陇东地区长7段页岩油储层为研究对象,利用测井资料从烃源岩特性品质(SQ)、储层物性品质(RQ)和完井品质(CQ)评价方面优选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地质和工程甜点参数,并建立了工区页岩油储层地质工程双甜点评价标准:XSQ>0.581、XRQ>0.494和XCQ>0.715,该标准预测得到的工区甜点与实际高低产区吻合度高,证实了该方法的准确性。本研究可为陇东地区长7段页岩油储层的甜点预测和井位部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致密油藏压裂甜点的准确预测是合理部署井位和压裂改造成功的关键。玛湖致密砾岩油藏复杂的地质特征和强非均质性,导致其压裂甜点的预测较为困难。针对目前缺乏有效预测玛湖砾岩油藏压裂甜点方法的问题和提高水平井压裂改造效果的迫切需求,在压裂改造效果主控因素分析基础上,以储层改造体积(stimulated reservoir volume, SRV)为预测指标,首先优选已有基于可压性指数的压裂甜点评价模型,同时建立了基于机器学习的致密砾岩油藏压裂甜点预测模型,最终形成了适用于玛湖致密油藏压裂甜点的预测方法。结果表明:在基于可压性指数的压裂甜点预测模型中,文献[8, 10-11]所建立的模型与实际监测结果具有较高吻合度;在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压裂甜点预测模型中,随机森林、GRBT(gradient boosting for regression)、Bagging模型表现出较好的性能;虽然当前数据下基于可压性计算的压裂甜点模型的性能较好,但是随着现场数据的更新与准确度的提高,基于机器学习的压裂甜点模型预测精度将不断改善。研究结果对于玛湖致密砾岩油藏压裂甜点和综合甜点评价、井位部署、压裂改造设计具有重要的指...  相似文献   

5.
迪北气藏位于库车坳陷东部,其储集层为侏罗系阿合组致密储层,该气藏具有致密砂岩气的特征,又有构造控产的特点,所以将其定义为复杂碎屑岩低渗致密凝析气藏.而对于迪北气藏致密储层的"甜点"预测受山前地震资料限制,一直难以取得有效进展.分析总结了迪北气藏天然气富集规律和控产因素,并借鉴前人经验在该区首次利用"多相带逐级刻画"对致密储层"甜点"分级刻画.研究成果与各井产能分布情况吻合度较高,并能够直观有效地预测气藏储层"甜点",对于指导本区井位部署和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常规油气资源日渐消耗殆尽,非常规油气资源逐渐成为勘探开发热点。致密储层作为一类常见的非常规油气储层,其有效开发依赖于水力压裂这一储层改造措施。高效的储层压裂改造方案,压裂位置的选择是关键。本文介绍了一种低渗致密储层多种数据协同的三维地质与力学属性一体化建模方法及相应的压裂工程“甜点”优选方法。利用地震数据协同测井解释资料获得储层的地质构造信息完成地质构造建模,并耦合利用测井资料反演的弹性模量,泊松比,断裂韧性等力学参数以及地应力分布,获得目标储层的三维力学属性体。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识别不同尺度上影响低渗致密储层压裂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多尺度多因素的低渗致密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方法,可实现三维尺度的储层可压裂性评价。该方法在山西某低渗致密气田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压后产量指标与本文提出的压裂层段可压裂性指数均值呈现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印证了本文所提出方法具有较高的现场应用价值,可为压裂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中国陆相致密油成藏组合特征,研究典型致密油区"甜点"地质参数与单井产量的关系,明确致密油"甜点"富集高产控制因素,为致密油勘探开发提供依据。致密油"甜点"富集受优质烃源岩、储层物性和裂缝控制,优质烃源岩展布控制了"甜点"区的平面分布与纵向富集段,物性相对较好的致密储层控制了"甜点"的资源规模及产能,裂缝能极大地提高储层的渗流能力,致密油产量与储层厚度、黏度、压力系数正相关,但与单一因素相关性不明显。水平井产量与水平段长度、压裂液总量和压裂总加砂量密切相关,压裂液总量影响初期产量,总加砂量对累计产量影响较大。精准选取"甜点"区和"甜点"段,采用长水平段水平井开发,加大压裂液总量和压裂总加砂量是陆相致密油获得高产的前提。根据中国陆相致密油富集高产控制因素,提出如下勘探开发建议:开展地质精细评价,提高"甜点"预测精度;优化钻完井技术,降低勘探成本;通过管理体制创新,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8.
四川盆地新场-合兴场地区须家河组二段超致密砂岩气藏资源量大,勘探开发前景广阔,但具有储层埋藏深、非均质性强、高温高压、裂缝控产等复杂特征,需要针对性地开展"甜点"预测研究。为此,利用叠前弹性参数反演实现优质储层预测,利用相干、断层因子、熵属性刻画不同尺度裂缝发育情况,在高精度优质储层预测和裂缝检测的基础上,实现了新场-合兴场地区须二气藏"甜点"预测。结果表明:I类"甜点"发育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向断层附近,已经在开发评价井实施中获得验证。  相似文献   

9.
渗透率是致密砂岩储层评价的一个重要参数,关系到甜点区预测、储层分级、单井产能评价及提高采收率方案的合理制定;但该参数受区域构造背景、复杂孔隙结构、地层各向异性、强非均质性及束缚水饱和度的综合影响,其准确预测较为困难,常规预测方法效果往往不佳。针对这一现状,从微观尺度层面着手,联合Hanai-Bruggeman方程和Kozeny-Carman方程,建立了同时考虑地层岩石电导率(Cs)、颗粒电导率(Cg)、地层水电导率(Cw)及胶结指数(m)的致密砂岩动态渗透率预测模型,绘制了岩石动态渗透率解释图版,提出了新的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解释方法。利用所建立的关系图版可以对致密砂岩储层动态渗透率进行取值,通过与试井或实验测试所获得的岩石静态渗透率进行对比、校正,从而对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进行预测。将该方法应用于川西上三叠统致密砂岩储层,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储层渗透率预测平均绝对误差为0.035 m D。通过与常规预测方法进行对比,体现出提出方法的优势。因而,该方法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提出多相带匹配分析法预测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甜点",即以有利的沉积相带、构造相带、储集相带等控带因素为单因子,针对不同地区,综合考虑各单因子的影响程度,依据不同因子控带贡献大小,采用叠合匹配原则,根据匹配程度将"甜点"由好到差分成Ⅰ、Ⅱ、Ⅲ和Ⅳ类。通过分析吐鲁番-哈密盆地吉深1区中侏罗系西山窑组一段沉积、构造、储层等控带因素认为:研究区有利沉积相带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的辫状河道和河道叠置体微相;有利构造相带主要为南部斜坡带、中部凹陷局部微隆起及断裂发育储层改造区和北部长轴状大型背斜构造带;有利储集相带主要为孔隙度3.2%、渗透率0.1×10-3μm2的储层分布区。通过多相带匹配分析,预测研究区Ⅰ类"甜点"主要位于南部斜坡吉深1井西侧、吉1井附近、中部凹陷带的西侧狭长条带、北部构造带的吉3背斜中部、东深2井背斜西翼及之间的局部小构造。对比分析预测结果与录井及测井解释成果,符合度较高,该方法能够直观有效地预测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甜点",对于指导该类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研制了用8031单片微机组成的电阻点焊控制器,改善了焊接电流和时间控制精度,可实现带有预热和后热的三阶段加热焊接循环,并为扩展功能和产品更新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激素应答蛋白基因spot 14已被证实在脂肪合成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ATP柠檬酸酶、脂肪酸合成酶和苹果酸酶等脂肪合成酶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简要综述了Spot 14基因在动物脂肪合成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示对spot 14基因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阐明机体脂肪沉积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数据实时压缩处理模型与程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实时压缩处理是数据采集处理的关键技术,内容包括峰谷值检测和无效幅值去除,其中“最短航道法”无效幅值去除模型构思巧妙,物理概念直观,压缩效果显著,并具备实时处理功能。本模型已用于某型发动机历程记录仪软件设计中,解决了小型机载记录仪数据压缩处理的关键技术问题,居国内领先水平。本无效幅值去除模型也可用于其他数据处理使用。  相似文献   

14.
浅谈玉米北方炭疽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玉米品种更新换代比较快,品种种类繁多,对各种病虫害抵抗力各不相同。黑龙江省北部黑河地区北方炭疽病日趋加重,已成为当地的主要病害,该病在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普遍发生,局部地区损失较重,应加强对该病发生规律和防治策略的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15.
Under most microscopes, the fluorescent sig- nals emitted from biological structures, such as vesicles, as well as the signals from single molecules will appear as small puncta, which contribute to a Gaussian-like distri- bution. Accurate segmentation of these spots will funda- mentally affect our interpretation of a specific biological progress. Because of the complicated backgrounds in images, many algorithms fail to identify all of the inter- esting signals; the tremendous amount of time required for algorithms to process large datasets can also decrease their utility. Here, we introduce an excellent robust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 Ada- Boost, which outperforms threshold-based segmentation, wavelets, and FDA under most situations. We also provide a GPU/multi-core CPU implementation of this algorithm; this implementation accelerates the algorithm approxi- mately 10- and 7-fold acceleration compared with a single CPU implementation. The great reduction of time should make this method a promising candidate in the processing of large datasets. Furthermore, we demonstrate the use of our algorithm on true fluorescent micrograph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machine learning-based detection meth- ods outperform the four other previously reported methods.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给出了厄来-高斯光束和拉盖尔-高斯光束的高阶模光斑半径与基模光斑半径的比值Kmn,利用该系数,导出了高阶模激光束经薄透镜变换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不仅适用于厄米-高斯光束,也适用于拉盖尔-高斯光束。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农村粉丝加工业的甘薯粉丝加工成套设备,并对样机进行了生产应用试验。  相似文献   

18.
从讨论马祖岩景区的特色丹霞资源入手,论证其开发潜力和开发构想,并提出应当将马祖岩景区在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的地位从一般景区提升为主体景区.  相似文献   

19.
在汾河景区水体三个蓄水池采集到蓝藻5科、23属、43种及变种,三个蓄水池的蓝藻植物在种群和数量分布上各不相同,并且在不同季节也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创新风景名胜区政府管理体制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风景名胜区形成了一种具有垄断特征的管理体制。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风景名胜区的政府管理体制呈现出诸多问题。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以泰山风景名胜区的政府管理体制演变为例,分析当前泰山景区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践提出创新风景名胜区政府管理体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