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草原植被遥感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回顾我国草原植被遥感监测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目前农业部在草原植被遥感监测中所使用的方法及其局限性。提出我国草原植被遥感监测今后应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问题,指出草原植被遥感监测方法的研究重点应集中在提高草原植被遥感监测的精度和方法标准化上,并建议应加强我国草原遥感监测和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NDVI与先验知识结合确定温带草原植被生长季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东北地区呼伦贝尔草原4个不同植被类型1982~1999年NDVI的旬际资料,以旬际间NDVI值变化的幅度为主要依据,结合研究区基于物候的生理情况以及NDVI值的大小,来确定植被各个生长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研究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划分不同草原植被的生长季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同时可以区分出青草期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相似文献   

4.
数字图像技术在古建筑裂缝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古建筑的保护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期.要保护古建筑就必须对建筑物进行检测观察,建立古建筑档案.传统的方法仍存在着经济性差,检测周期长,劳动强度大等缺点.提出了基于数字摄影和图像分析技术的墙体开裂变形图像测量方法,建立了相应的图像处理系统.并以平遥古城为例,应用该方法对墙体裂缝进行观测.经检验,数码图像经过处理后得到的裂缝宽度与现场测量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可以正确地测出墙体裂缝宽度,具有廉价、快速、安全、无接触、无量程限制、多点同时测量以及可视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张育红 《科技资讯》2006,(34):53-54
本文根据多年生高原植被独有的高原适应特性,及高原严寒多变、生态脆弱,种草恢复高原植被效果差、成本高、周期长的气候环境条件,通过对高原植被移养、再植季节与移植、养护方法的深入探索,在充分利用路基基底、土场、便道等原有草皮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快速恢复高原植被、及时防护加固路基边坡和代替圬工结构施作草皮水沟的植被移养再植技术。并提高了高原植被移养再植的利用率和成活率。有效地减轻了对高原生态环境的破坏,保证了路基边坡的长期稳定,同时减少了路基圬工结构的数量,节省了大量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以攀枝花为典型的干热河谷地区目前的植被退化状况,以及植被恢复的进展与难点,而菌根技术对干热河谷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难点(气候干旱、土质差)有较强的针对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郑其华 《科技资讯》2008,(3):159-160
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技术是采用特定的混凝土配方和种子配方,对岩石边坡进行防护和绿化的新技术。它是集岩石工程力学、生物学、土壤学、肥料学、硅酸盐化学、园艺学和环境生态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环保技术。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技术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岩石边坡防护与绿化问题。  相似文献   

8.
MMF生长模型在隧道监测数据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隧道围岩变形的量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当观测数据趋于平稳时,进行回归分析,推算出最终值和变化规律,对于二次衬砌的施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找到恰当回归函数是问题的关键,本文以某工程为例,采用MMF四参数生长模型,得到了较好的回归曲线,找出了岩体变形量与时间的关系,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施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陆地卫星TM数字图像与植被信息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陆地卫星TM多波段数字图像子集的选取方法及其在植被研究中的应用.使用比值交换及Karhunen-Loe've变换,可以有效地提取和集中植被信息.在主成分假彩色合成图像上,各个森林植被类型及其分布显现得非常清晰。  相似文献   

10.
枯草层在盐碱化草地植被恢复中的生态作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探讨了枯草层在盐碱植物演替过程中的生态作用,枯草层可改善盐碱土的理化性,为其它植物的侵入,定居创造了良好的生境条件,枯草层可改变盐碱的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群落特征,使盐碱植物群落逐渐演变成盐碱植物+羊草群落,最后形成羊草群落,在盐碱植物群落中人工建立枯草层,可加快植被恢复的速度。  相似文献   

11.
图像识别技术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要想更好的利用无损检测,必须了解无损检测的原理和图像学的基本知识,即图像识别和图像处理。本文在指出无损检测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讨论了数字化、预处理、图像识别技术。  相似文献   

12.
高光谱遥感数据已成为地表植被地学过程中对地观测的强有力的工具.综述了利用高光谱遥感数据进行植被监测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以下二个部分:(1)高光谱遥感用于植被监测中的关键技术(2)高光谱遥感数据在植被生长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崔东 《科技信息》2012,(5):75-75,131
本文论述了植被护坡技术在糯扎渡水电站工程中应用的意义、条件、护坡机理及护坡方式,对糯扎渡水电站环境保护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尚冠卫 《科技信息》2009,(18):228-228
今天,数字图像由于其方便廉价、易于传播等特性,成为了当前图像主要的媒介形式。但由于数字图像数据量大,给存储、展示和传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减少图像数据量是数字图像处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本文主要介绍数字图像压缩技术中的一些常用压缩原理。  相似文献   

15.
利用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涡度协方差通量观测系统记录的湍流数据和土壤温度、湿度数据, 分析2010-2012年锡林郭勒半干旱区针茅草原生态系统的呼吸过程及主要气候影响因子, 探讨以土壤温度和土壤体积比含水量(VWC)为计算参数的3种连乘形式的呼吸模型和Q10呼吸模型在该生态系统的适用性, 在此基础上讨论该生态系统生长季净碳交换速率(NEE)、呼吸速率(Reco)以及总初级生产力(GPP)的年际变化特征。该草原生态系统的呼吸作用受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共同影响, 其中土壤含水量是重要的限制因子。2010和2011年, 生长季降水量偏少, 该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 当土壤含水量处于12%~20%区间时, 呼吸速率随其升高而显著增加, 而当土壤含水量<12%或>20%时, 呼吸速率对其变化不敏感; 2012年降水充沛, 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关性更显著。4种呼吸模型的拟合结果表明, Q10模型的表现(R2=0.64)优于其他3 种连乘模型。使用Q10模型模拟的2010, 2011和2012年生长季呼吸作用的累积碳交换量分别为157.32, 138.75和 246.32 gC/m2。该草原生态系统在这3年生长季中均表现出较显著的碳汇功能, 净碳交换累积总量分别为−110.28, −68.79和−310.05 gC/m2, 总初级生产力累积总量分别为267.52, 207.57和555.85 gC/m2。干旱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大于呼吸作用, 与总初级生产力和呼吸作用相比, 净碳交换量的年际差异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条件植被温度指数在华北平原干旱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华北平原部分地区为研究区域,应用MODIS多时段卫星遥感数据进行了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的计算和反演,应用条件植被温度指数对研究区域2003-2006年每年5月上旬的干旱进行了监测.以监测结果为基础,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分析了研究区域的旱情.应用降水量数据和土壤表层含水量数据对干旱监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VTCI与最近1个月的降水量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VTCI与土壤表层含水量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验证了VTCI是一种近实时的干旱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金良  于凤鸣 《科技资讯》2010,(36):46-46,48
本文以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利用计算机遥感图像分类法对研究区2005年的TM遥感影像进行了解译,并对其进行了分类精度评估,得出(1)将该方法应用于景观单一、面积较大的草原地区土地利用分类中,具有较高的精确度,能够较好地反映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特征(。2)利用该方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较准确的结论,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19.
结构的无损检测是土木工程研究的新课题,它可以评价构件的允许负荷以及寿命或剩余寿命;检测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结构不完整性及缺陷情况;可以有效地防止建筑物的突然破坏。研究人员通过研究用于结构损伤识别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神经网络技术、负荷响应技术、非接触超声换能技术等无损检测技术,对无损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数字图像分析在地震定位数据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地震分布点状图不能有效地显示复杂震源区地震构造的几何形态问题,利用网格化插值和二维小波变换方法处理了地震定位数据,得到震源空间分布图像和发震时间图像.对图像进行分析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地震构造走向、倾向和发震时间的平面分布特征.将方法应用于实际资料的处理,并且对研究区的图像进行了地震构造解释.结果表明,研究区发震构造时间和空间特征为明显的北西方向,另外还存在断续的北东向特征,与该区域地质构造和其他资料分析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