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较温和的溶剂热法合成了砷硫属化合物As9Cl20Cs25Mn2S18,从X-射线衍射得知As9Cl20Cs25Mn2S18属六方晶系,P6(3)/m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725 1(4)nm,b=1.7251(4)nm,c=1.953 7(5)nm,γ=120°,Z=2.含有零维孤立结构的砷硫属化合物由Cs阳离子、(AsS45-阴离子、Cl阴离子和[Mn(AsSCl3)3]4-阴离子簇组成,其中[Mn(AsSCl33]4-阴离子簇是由三个四面体(AsSCl32-通过S原子和Cl原子共边连接一个六配位的过渡金属Mn而形成.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表明,化合物As9Cl20Cs25Mn2S18为半导体.  相似文献   

2.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V2O5质量分数不同的V2O5/Al2O3催化剂,采用Zr对Al2O3载体进行改性并应用于催化甲醇选择性氧化制备二甲氧基甲烷(DMM)的反应中。经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分光光谱(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N2吸附-脱附(BET)、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与单一Al2O3负载的钒基催化剂相比,Zr改性提高了钒氧化物的分散性与稳定性,加强了催化剂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有效调变了催化剂的酸性和氧化性,进而提高了DMM的选择性。考察了反应条件对甲醇选择性氧化制备DMM的影响,最佳反应温度为175 ℃,经20%V2O5/12%ZrO2-Al2O3催化氧化,甲醇转化率为27.9%,DMM选择性为99.9%。  相似文献   

3.
设p1,…,pr为不同的奇素数,h,l,u,v都是正整数,δ∈{±1}以及x1=4hl+δ.证明了:当D=2p1…pr(1≤r≤4)时除2(4x12-3)(4x12-1)(2x12-1)=Du2或2(2x12-1)=Dv2外,不定方程x2-2l(22h-1l+δ)y2=1与y2-Dz2=4h均仅有平凡解(x,y,z)=(±(4hl+δ),±2h,0).  相似文献   

4.
利用Gaussian 09程序对团簇Mo2S4进行全参数的优化计算,根据前线轨道理论对计算所得的10种稳定构型进行催化析氢反应活性的研究,由前线轨道图及团簇Mo2S4与水分子的前线轨道能级差探究团簇Mo2S4在催化水解析氢中的反应活性,进而确定团簇Mo2S4催化析氢活性最好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团簇Mo2S4单重态构型的稳定性优于三重态构型,三重态构型催化水解析氢的能力相较于单重态构型更占优势;构型5(3)在吸附氢原子与解吸氢原子的反应中都有较好的反应活性,构型4(1)的反应活性最弱。  相似文献   

5.
基于SEM-EDS,XPS,获得常温常压下SCR废催化剂二段式浸出新工艺,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BBD)方法分段研究了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钒和钨浸出影响,得到了最佳工艺参数,并分析了浸出机理.结果表明,采用二段式浸出工艺,各因素影响顺序为:第一阶段提钒,反应温度>浸出时间>浸出剂浓度;第二阶段提钨,反应温度>浸出剂浓度>浸出时间.第一段当NaOH浓度0.5mol·L-1,60℃下反应10min时,钒浸出率为(61.40±0.24)%;第二段当NaOH浓度2.5mol·L-1,90℃下反应50min时,钨浸出率为(55.73±0.22)%.废催化剂中钒以V2O3,VOSO4和V2O5形式存在,与NaOH反应生成可溶性钒酸盐,少部分V2O3和V2O5在反应过程中生成VOSO4后溶解.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预测了WB3O3+/0/-团簇的结构和性质。结果分析表明WB3O3+(1,3A)呈一个扭曲的“三角形”状结构,三个O分别位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表现出多个多中心作用。WB3O3-(2,5B2)具有C2v对称性,其中心W分别连接3个端B≡O基团。而中性WB3O3有两个能量相近的结构,分别为3(Cs,2A’)和3’(Cs,2A’’),结构3具有π芳香性,包含一个“W-B-B”三角形、2个端B≡O和1个端W≡O基团,其中三角形通过B-Bσ作用与一个B≡O相连接;另外一个与之能量相近的结构呈“扇形”,其中W与1个O之间形成1个σ和2个π轨道,与另外3个B以及2个O以三...  相似文献   

7.
设p1,…,pr是不同的奇素数,x1=2k+1,u,v均为正整数.该文证明了当D=2p1…pr(1≤r≤4)时,除开2(4x12-3)(4x12-1)(2x12-1)=Du2或2(2x12-1)=Dv2外,不定方程组x2-k(k+1)y2=1与y2-Dz2=4仅有平凡解(x,y,z)=(±(2k+1),±2,0).  相似文献   

8.
基于密度泛函BLYP方法,使用DZVP-GGA基组,研究了V2分子的基态平衡几何结构和能量,并拟合得到了V2基态分子的九参数Murrell-Sorbie解析势能函数,根据拟合的参数值导出其力常数和光谱数据.在此基础上,研究了Vn(n=2~4)分子的自旋极化效应.计算结果表明:V2,V3的基态电子状态分别是X3g-,X4A1,存在自旋极化效应,V4分子的基态电子状态为X1Ag,不存在自旋极化效应.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热法,以硫脲为硫源对CuCo2O4进行硫化处理合成S-CuCo2O4,对复合催化剂S-CuCo2O4进行XRD、FT-IR、SEM、XPS、ICP-OES、EPR表征,并考察其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CIP)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成功制备出S-CuCo2O4催化剂,在其表面富含Co(Ⅱ)和Cu(Ⅰ);当催化剂投加量为0.06 g/L、PMS投加量为0.2 g/L、pH=6.4时,复合催化剂S-CuCo2O4在25 min后对CIP的降解效率可达96.8%,降解效果明显优于CuCo2O4、CuCo2S4。自由基淬灭实验和EPR测试表明,SO-4·和1O2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研究团簇Co2Mo2P3的内部结构稳定性及其相关性的极性强度,该文基于拓扑学原理和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Lanl2dz较高量化水平下,利用Gaussian09软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计算.利用态密度图、极化率、偶极矩对团簇Co2Mo2P3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团簇Co2Mo2P3存在着p-p、p-d、p-p-d、d-d-p和p-d-d 5种不同的轨道杂化模式,其中p-p、p-d、p-p-d 3种杂化方式对构型的稳定性有很大的贡献;构型1((2))在外电场作用下最易发生极化,其结构稳定性优于其他构型;团簇Co2Mo2P3各个稳定构型均为极性分子,且构型4((4))的偶极矩和极性均为最大.  相似文献   

11.
为明晰化学成分变化对模铸保护渣物性的影响机制,采用Raman光谱对CaO-SiO2-Al2O3-Na2O-MgO系熔融模铸保护渣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解析.熔体结构解析结果表明,熔渣中存在QSi0,QSi1,QSi2,QSi3,QSi4五种硅氧四面体结构和QAl2,QAl3,QAl4三种铝氧四面体结构,随着碱度升高和Al2O3质量分数减小,高聚合度四面体结构向低聚合度转变,熔渣非桥氧数增多,聚合程度降低.物理性质测试结果表明,黏度随Al2O3质量分数增大而升高,随碱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生物净化滤柱降低微污染水源水中的CODMn并去除NH4+-N、Mn2+,考察净化启动过程中以及沿程的CODMn、ρ(NH4+-N)、ρ(Mn2+)变化.结果表明,在71 d时,出水中的CODMn、ρ(NH4+-N)、ρ(Mn2+)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并且CODMn最先达标,生物除锰效果受到NH4+-N氧化过程中产生的NO2--N的影响.净化的沿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净化启动的进行, CODMn的降低率和NH4+-N的去除率逐渐提高,稳定阶段CODMn、NH4+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胶-凝胶与溶剂热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系列介孔复合光催化剂SO42--H3PW12O40/TiO2 (P123),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和分析。N2吸附表面分析及扫描电镜(SEM)图片显示,复合催化剂的粒径明显减小,比表面积高达211m2/g,是TiO2的5 倍。紫外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显示,与TiO2相比,复合催化剂的吸收光谱发生了明显的红移,且吸收强度明显增强。运用L16(45)的正交实验设计探讨了H3PW12O40负载量、模板剂P123 的添加量、溶液初始pH 值、催化剂加入量以及H2SO4浓度5 个因素对二硝基甲苯(DNT)降解性能的影响,并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了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该降解过程符合L-H 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在催化剂用量为1.2g/L、H3PW12O40负载量为20%、模板剂P123 的加入量为2g、溶液初始pH 为2、H2SO4的浓度为1mol/L 条件下,经氙灯光源辐照4h 后,DNT 的降解率达到98.7%,DNT 降解的半衰期为0.7162h,取得了良好的光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分别对Al-TiO2,Al-V2O5,Al-V2O5-TiO2及Al-V2O5-TiO2-CaO体系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铝粉直接还原TiO2,V2O5粉末制备Ti-6Al-4V合金是可行的.加入CaO会降低体系单位质量反应热,需要补热才能维持反应进行.Al还原TiO2的反应在951℃发生,表观活化能E1为166.47kJ/mol,反应级数n1为0.3982;Al还原V2O5的反应在946℃发生,表观活化能E2为392.72kJ/mol,反应级数n2为1.0618.Al粉还原V2O5和TiO2制备Ti-6Al-4V合金体系的反应在1019℃左右发生,表观活化能E3为173.56kJ/mol,反应级数n3为0.4722;加入CaO后,反应在979℃左右发生,体系表观活化能升高但反应级数降低.这四个体系均属于液-固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15.
活化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工艺因其可以生成活性氧已经成为当前降解抗生素的前沿性技术,而开发新型高效的催化剂又是此技术发展的关键。向 Bi25Fe O40中掺杂 Mn 元素,采用水热法合成 Mn-Bi25Fe O40复合材料,并将其作为一种高效的 PDS 活化催化剂,用于快速降解磺胺嘧啶。结果表明,掺杂 Mn2+后的 Bi25Fe O40催化剂,可在 25 min内将磺胺嘧啶的降解效率从 60.72%提升到 97.69%。通过自由基猝灭实验发现 Mn-Bi25Fe O40/PDS 体系降解 SDZ 时产生了·OH、SO4·-、O2·-1O2四种活性物种,其中,·OH 和 SO4·-自由基在该体系中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两种分别含有过渡元素FeⅡ和FeⅢ的混合价态十钒酸盐[FeⅡ2Cl8V10O18(H2O)]Cl2*xH2O和[FeⅢ2Cl8V10O18(H2O)]Cl4*yH2O,用元素分析、IR、TG和ESR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两种标题化合物中的V元素有VⅣ和VⅤ两种价态,第二过渡元素Fe仍保持反应原料中Fe的价态,为含有过渡元素Fe的混合价态十钒酸盐.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团簇MMoS4(M=Ni、Co、Fe)内部结构稳定性及极性,以密度泛函理论为基础,在B3LYP/def2tzvp水平下运用Gaussian09软件对团簇MMoS4稳定构型的态密度图、极化率、偶极矩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团簇MMoS4中构型1((3))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不易发生改变,其结构稳定性要优于其它构型;团簇MMoS4各稳定构型除4((3))外均为极性分子,并且构型1((1))偶极矩最大,具有最强的分子极性;对态密度图的分析显示,团簇MMoS4中p-d-d、p-d杂化作用较强,对团簇构型的稳定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团簇CrPS4的催化析氢能力,依据拓扑学原理,利用密度泛函理论,采用B3LYP泛函和def2-tzvp基组,运用Gaussian09量子化学软件对团簇CrPS4的基础构型分别在二重态和四重态下进行优化运行,获得16种稳定构型,其中10种构型在吸附氢原子后能够稳定存在。从前线轨道理论、HOMO-LUMO轨道能级差以及键级方面对团簇CrPS4的10种构型的吸附与解吸能力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团簇CrPS4中,S原子为主要活性位点;在结合氢原子后,相对于二重态构型,四重态构型的稳定性较高,催化活性较强,更适合用于催化析氢;团簇CrPS4的催化析氢能力因构型不同而异,在与水反应形成(CrPS4)—H构型的过程中,构型4((4))吸附氢原子的能力最强,而在解吸过程中,构型7((2))更占优势;构型8((4))的综合析氢能力在10种构型中最强,其次为构型5((4))和6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两种分别含有过渡元素FeⅡ和FeⅢ的混合价态十钒酸盐[FeⅡ2Cl8V10O18(H2O)]Cl2*xH2O和[FeⅢ2Cl8V10O18(H2O)]Cl4*yH2O,用元素分析、IR、TG和ESR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两种标题化合物中的V元素有VⅣ和VⅤ两种价态,第二过渡元素Fe仍保持反应原料中Fe的价态,为含有过渡元素Fe的混合价态十钒酸盐.  相似文献   

20.
基于ClO2光解的高级氧化技术在微污染物去除方面得到了广泛研究,一般通过ClO2光解产生的活性物种(Cl·、ClO·、1O2、O3和HO·等)来实现水体中目标污染物的降解.抗癫痫药卡马西平(CBZ)难以被生物降解和自然光降解,在水环境中具有持久性.该文系统研究了模拟太阳光/ClO2体系中活性物种对CBZ去除效率及降解路径的影响,同时评估了水基质(如pH的变化及Cl-、HCO3-、腐殖酸和富里酸等的存在)对污染物降解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O2、O3和HO·等在CBZ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模拟太阳光/ClO2体系中CBZ降解效率随着pH的增大而减小,Cl-的存在对CBZ降解影响较小,HCO3-的存在不利于CBZ降解,天然有机质中的腐殖酸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