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选取海丝核心区——福建省为案例地,从生态韧性、经济韧性、社会韧性3个维度构建旅游可持续发展(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SD)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计算权重并赋值,运用ArcGIS10.2揭示了区域内TSD韧性水平总体和分维度的时空格局差异和特征,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对研究地旅游发展竞争力水平高值与非高值的指标因子组态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疫情影响下海丝核心区TSD韧性水平总体格局较疫情发生前有所优化,主要表现为闽南地区的TSD韧性水平提升;(2)总体空间分布格局上,高水平地区位于闽东南沿海一带,构成“C”字形连线,低水平地区则位于闽西北部山区;(3)分维度韧性水平上,生态韧性和社会韧性水平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仍有所上升,但经济韧性水平有所下降.(4)疫情前后,海丝核心区旅游发展竞争力高水平组态路径得到简化,非高水平的组态路径未发生改变;高水平和非高水平的组态路径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从旅游资源禀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接待设施、生态环境质量4个方面出发,利用地理探测器来分析黄河流域城市旅游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及交互作用。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明显,各省及各市间旅游收入相差悬殊,东南地区旅游经济收入高于西北地区,且呈现以古都为中心的多核心热点区。(2)星级酒店数量、星级景区数量、人文景观数量、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路网密度、PM2.5、第三产业比重、自然景观数量、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对旅游经济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依次减弱,且因子间的交互作用效果明显。(3)各因素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空间规律均不相同,除了PM2.5浓度对地区旅游总收入的影响相对破碎化以外,其他因素的影响基本呈现东西走向或者中心向两端走向的递增或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3.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方法分析其总体差异及年际变化趋势,利用首位度方法分析城市旅游规模结构演化,揭示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分异演化规律,并围绕旅游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解析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时空分异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呈现绝对差异扩大、相对差异减小态势.上海旅游的中心性是导致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主因,初现以上海为中心,杭州、南京、苏州为次级旅游发展中心的主-副中心旅游圈层结构;(2)长三角地区各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初现空间分异性,即错位型和匹配型;(3)长三角地区入境游客日趋分散,逐渐由中心城市向外扩散.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内旅游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以省内17地市的旅游收入指标为测度旅游经济差异的变量,用标准差、加权变异系数和塞尔指数,定量评价了山东省旅游经济差异变化的总体趋势及空间特征,结果表明在整体区域绝对差异增长的同时,鲁东、鲁中与鲁西3大区域问的差异不断扩大,但各区域内的差异有减小的趋势.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条件等因素对山东省旅游经济的影响,最后简述促进山东省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351个国家级、省(直辖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运用平均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Ripley’s K函数、全局自相关等方法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地理探测器、缓冲区分析、地理联系率等方法揭示重点村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 乡村旅游重点村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呈现集聚型分布,且集聚程度逐渐增强;在集聚尺度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旅游重点村集聚强度的峰值由83 km变化至100 km;2) 乡村旅游重点村在各个城市之间分布不均匀、分层明显,数量上川多渝少,等级上以重庆市中心城区为中心点的高密度区居多;3) 乡村旅游重点村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正相关集群效应,核密度分布以成都市、重庆市中心城区为双核心点,向外延伸形成多个密集区和次密集轴带;4) 自然环境、交通区位、社会经济、资源禀赋和政策等因素共同作用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分布,其中政策和高A级景区是影响重点村分布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6.
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与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专家打分法对贵州喀斯特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对各类旅游资源进行赋值,统计出8个地州市的资源禀赋总分值,并作相关资源禀赋图。黔南州、遵义市以256分和210分,位于旅游资源禀赋的第1层次;安顺市、贵阳市、铜仁地区、毕节地区、黔西南州位于第2层次;六盘水市位于为第3层次。提出了利用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优势,从旅游产品、旅游形象、旅游人才、区域内外合作、国际合作全面探讨了对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开发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7.
以安徽省546处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为研究样本,运用W函数、经验贝叶斯修正的空间自相关及空间冷热点分析,定量化地分析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空间自相关效应,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探究其冷热点分布,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地理加权法,探究旅游密度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①安徽省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在空间上呈现均匀分布状态,而3A以下景区空间上表现为聚集状态,市域间差异较大;②安徽省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旅游密度呈正的空间自相关性,旅游密度总体上表现为南热北冷的分布特点,与安徽省旅游资源南多北少实情一致;③旅游地区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等因素影响着旅游密度的空间分布,市域间旅游密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珠江源头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是该地区经济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云南提出建立旅游经济强省的背景下,珠江源头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经济建设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条件,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为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1)实施“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点轴开发战略,构建珠江源头地区旅游圈;(2)以生态旅游业为主,其它旅游业为辅的发展格局;(3)以政府为主导,逐步健全旅游资源深开发机制;(4)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大旅游产品的科技和化投入;(5)培育特色旅游基地,加强区域内外合作,确保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6)把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同扶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升安徽省红色建筑文化旅游质量,促进安徽省红色建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采用问卷调查法、结构方程对安徽省红色建筑文化旅游体验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旨在为安徽省红色建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路径提供合理建议。研究选用5个潜变量,20个显变量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运用SPSS、AMOS软件对安徽省红色建筑文化旅游体验质量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文化因素、服务因素、互动参与性对安徽省红色建筑文化旅游体验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影响,今后,可从深入融合文化因素、提升服务质量、创新体验形式、增强互动参与性等方面着手,促进安徽省红色建筑文化旅游发展。 关键词:文化旅游;红色建筑;结构方程;体验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以西南地区138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样本,借助ArcGIS软件,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网格维模型、地理联系率、地理探测器和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重点村呈聚集分布态势,主要以“省会城市—交通干线”为依托,集中连片聚集分布;(2)重点村空间分布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旅游资源对其解释力最大;(3)重点村聚集在A级景区5 km范围内、距城市5~50 km处和中海拔地区,且沿交通干线分布,并与地区经济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安徽省17个地市1999-2007年国内旅游收入为基础数据,分析了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时间变化态势及空间变化特征,并对旅游产品与旅游经济差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安徽省各地市间旅游经济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在波动中缩小,在空间上存在着明显的梯度差异.虽然区域间旅游经济差异在逐步缩小,但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旅游产品开发水平是影响旅游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各地区应通过大力开发旅游产品来促进旅游经济水平的提高,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应进行适度的非均衡发展,以实现旅游经济的整体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活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文化振兴不可或缺的内生力量.基于安徽省国家级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等空间分析方法探究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通过调研利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评价等级.结果表明:(1)安徽省非遗项目涵盖到名录中的全部10种类型,传统技艺类占比最高;(2)安徽省两级非遗项目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典型的强集聚型分布特征;(3)安徽省国家级与省级非遗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分别形成了“一核多团”与“一核两带”的分布特征;(4)在安徽省非遗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中,文化地域特色、文化研究价值、资源稀缺与独特性等指标权重排序靠前,是影响安徽省非遗旅游开发价值的重要因素;(5)安徽省非遗综合评价值为2.715 5,旅游开发价值较高,但非遗的社会效应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3.
在收集2001—2020年陕西10个城市旅游经济空间面板数据的基础上,探讨其位序规模差异化特征.研究表明:(1)陕西旅游经济呈不平衡发展状态,绝对差异呈扩大化,但整体向均衡化演进.(2)陕西旅游经济首位分布明显,首位度经历了“波浪状”变化过程,表明陕西旅游经济经历了“集中—分散”的交替变化历程.(3)位序规模分析表明,陕西旅游经济的增长也存在差异性.在地域差异上陕西旅游经济出现了“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在时序差异上,2001—2010年规模差异较小,2012—2020年规模差异显著.(4)齐夫参数q值的变化表明陕西旅游经济经历了“首位型—集中型—首位型”的演变历程;理想K值与实际K值差值的变化态势表明,陕西旅游经济的现实收益大于理想收益.根据陕西旅游经济位序规模的变化将其发展态势分为稳定型、波动型、上升型和下降型4种形态,并从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服务设施、交通和政策等方面进行了非疫情状态下旅游经济的影响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14.
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发展研究——以安徽省来安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旅游区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对于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旅游区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区位交通、市场、经济、政策等影响因素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划分为综合型、区化市场型、普通型、欠发达型4种类型,并依其旅游发展主导因素的特征,提出相应的开发策略,最后以安徽省来安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5.
作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旅游业,是否存在“旅游资源诅咒”现象?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其旅游经济增长是否快速?旅游资源禀赋与旅游经济发展之间是什么关系?以CNKI中的CSSCI文献库和核心期刊文献库检索为基础,梳理了2001年至今关于“旅游资源诅咒”、旅游资源禀赋与旅游经济发展关系的相关文献,对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进行了述评,提出改进建议,并进一步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论旅游产业空间布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影响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的分布、旅游者出游半径、旅游企业区位成本、旅游相关产业配置以及城镇体系与布局等。我国旅游产业布局在大尺度范围内,由东南向西北和西南地区转移;在中尺度上,由中心城镇、旅游热点地区向旅游温点或冷点地区转移;在微观尺度上则向城市郊区方向扩展。  相似文献   

17.
以合肥经济圈五个城市的国内旅游收入与入境旅游收入作为基础数据,探索2009—2015年合肥经济圈旅游经济差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合肥经济圈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逐渐扩大;国内旅游经济相对差异增大,入境旅游经济相对差异减小,但入境旅游是相对差异形成的主导力量;国内旅游经济的差异贡献率显著高于入境旅游。(2)合肥经济圈呈现"核心—边缘"空间结构,核心城市是合肥市;国内旅游经济规模呈首位分布,入境旅游经济规模趋于从首位型向集中型的转变。(3)合肥市旅游经济发展速率最快,远高于滁州市和淮南市。(4)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是影响合肥经济圈旅游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当城市增加一个星级旅游景区、城市GDP增加1亿元、城市公路里程增加1公里时,总体旅游收入分别增加2.07亿元、2.04亿元、3.89亿元。  相似文献   

18.
发展康养旅游对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升人民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官方网站所获取的数据,对山西省康养旅游资源按照资源性质进行分类.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基尼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可达性分析、核密度分析及空间叠置分析等数理和空间分析方法,从密度、均衡度等方面研究山西省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康养资源总体上呈现聚集态分布,大同市、太原市以及运城市为3个主要核心区,长治市、吕梁市及晋中市为次核心区.分析山西省康养旅游资源分布影响因素发现,经济基础与康养旅游资源分布呈现较显著的负相关;而资源禀赋与康养旅游资源分布呈现明显正相关.地形地貌决定了康养资源分布类型,政府政策会在较大程度上主导康养旅游资源分布演变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以湖南省14个地级市(州)为研究对象,借助SPSS软件计算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nich指数,分析2009—2018年湖南省旅游经济差异的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湖南省各地级市(州)的旅游经济差异逐渐缩小;入境旅游经济的收敛和分散格局更显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资源是旅游经济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大化红水河-七百Long地区景区景观组合特征明显;以岩溶景观为主的旅游资源,素质高;点多面广,内容丰富,建议把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开发;突出重点,体现特色,构筑旅游发展新格局;搞活经营政策,增强旅游投入,逐步完善旅游设施。近期开发注重战术,积极,稳妥地发展旅游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