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选用顽拗性种子黄皮为实验材料,运用ATP酶电镜组织化学方法,对种子胚轴细胞在贮存、脱水和萌动过程中ATP酶活性进行了分析。发现与正常性种子不同,黄皮种子在贮存中就有较高的ATP酶活性,种子脱水造成细胞原生质收缩是是细胞膜破裂和脱水伤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银杏种子脱水敏感性及相关的生理生化变化,为银杏种子贮藏、种质资源的保存及苗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银杏种子于25 ℃、湿度(25±2)%条件下脱水67 d,种子含水量每下降5%左右时随机取样测定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当种子含水量降至45.1%时,发芽率并未有明显变化,然而,当种子含水量降至40.1%时,发芽率从开始的92%下降至50%;相关性分析表明种子含水量与发芽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r=0.910)。银杏种子脱水过程中,其相对电导率不断上升。此外,SOD活性变化与POD活性的变化基本相似,均呈现出先下降,后升高至最大值,再下降的趋势,只是其POD活性的上升比SOD早,说明POD的反应比SOD更为敏感。种子含水量与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BARS)含量(r=-0.619)、相对电导率(r=-0.745)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银杏种子对脱水高度敏感,表现出顽拗型种子特点。严重脱水降低了银杏种子抗氧化酶活性,并加剧了膜脂过氧化作用,导致种子活力下降乃至完全丧失。  相似文献   

4.
茜草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茜草种子的特性,探讨温度、光照等条件对茜草种子萌发的影响,观测了茜草种子的形态、千粒质量、水分含量、吸水率,测定了茜草种子在不同温度条件(15,20,25℃)下,黑暗和光照条件下的发芽率、发芽势.结果表明,室温下茜草种子吸水率在36h达到饱和,为161%;茜草种子在20℃条件下萌发率最高为69%;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茜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无显著差异,但在黑暗条件下可以缩短茜草种子的发芽时间.  相似文献   

5.
钟萼木种子贮藏与休眠解除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采集的钟萼木种子进行各种处理后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钟萼木种胚、内种皮及胚乳内均含抑制物质且可引起种子休眠,但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种子内缺乏萌发促进物质和酶活性低所致。用ABT生根粉溶液浸种24h或低温(5℃)层积60d,可解除种子休眠,萌发率由28%可提高到80—90%。低温层积后适宜的萌发温度为30℃、25℃和20℃,其次是变量条件(昼30℃,夜20℃),将种子置于聚乙烯薄膜袋内低温(5℃)干藏85d,也可解除休眠,低温干藏85d后再层积20d,解除休眠的效果最佳,如此处理置床后第5d即开始发芽,15d完成萌发过程,萌发率达85%。  相似文献   

6.
轮叶党参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规的发芽试验法,研究不同温度、不同发芽基质、不同化学药剂对轮叶党参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的发芽温度为25℃,发芽基质以双层砂布为最佳.一定浓度的硝酸钾处理对轮叶党参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乙烯利、双氧水和赤霉素处理对轮叶党参种子发芽影响不大,但赤霉素能明显提高轮叶党参种子的发芽势.  相似文献   

7.
黄皮种子发育,萌动和脱水胁迫时蛋白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典型的顽拗性种子黄皮(Clausenalansium)为实验材料,运用35S-Met标记黄皮种子发育期间和脱水胁迫时合成的蛋白质.比较合成蛋白的二维电泳图谱,发现顽拗性种子黄皮胚轴在整个发育期间保持基本一致的蛋白质合成模式,只有在花后63d发育后期胚轴中能产生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6×104的新蛋白.根据实验结果,解释了顽拗性种子的一些生理特性,提出了顽拗性种子不耐脱水的另一种成因.  相似文献   

8.
几种热带亚热带果树“顽拗型”种子的贮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顽拗型种子在自然干燥条件下极易丧失发芽力:荔枝经5天、龙眼6天、黄皮7天发芽力基本消失,其含水量分别从49%下降至30%、从37.6%下降至20.9%、从52.5%下降至29.2%。采用聚乙烯袋装保湿贮藏,可以明显延长种子寿命。荔枝种子在5℃下湿藏60天后发芽率仍达89.5%,100天后下降至36%;龙眼种子在5℃或30℃中湿藏,40天后发芽率均在90%以上,100天后,5℃中湿藏的下降至15.6%,而30℃中湿藏的仍保持87.5%;黄皮种子在5℃或30℃中湿藏100天,对发芽率没有影响,但在5℃下贮藏200天,下降至55%,而在30℃下贮藏350天,仍保持100%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赤霉素、双氧水、硝酸钾和浓硫酸对聊红槐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浓硫酸浸种20min为最佳处理,发芽率为98.7%,发芽势为90%,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6.7%和51.8%,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0.
黄皮种子发育中后期ABA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皮花后55~80d,种子鲜重持续增加,含水量逐渐下降。成熟时含水量仍高达49.6%,子叶和胚轴中ABA含量分别只有花后55d的22.4%和11.7%;顽拗性种子脱水敏感性的原因可能是种子成熟时的高含水量和低ABA含量。  相似文献   

11.
刘维君 《甘肃科技》2013,(20):160-162
采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处理甘草种子,研究氯化钠对甘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发芽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0-50mmol/L的范围内,甘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随着氯化钠处理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其中50mmol/L的氯化钠处理效果最佳。两组对照相比较,研磨过的甘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也明显高于未研磨的,分别高出238.20%,249.0%,238.93%。  相似文献   

12.
考察了存储方式、光照、低温、赤霉素浸种这4种因素对中华金腰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华金腰种子具有后熟休眠特性,光照条件下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显著高于黑暗条件.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在5℃低温处理条件下有提高,且与低温处理时间呈正相关,但低温对发芽率没有明显影响;采用赤霉素浓度150 mg/L浸种12 h后发芽率高...  相似文献   

13.
顽拗型种子通常不能干燥到较低含水量或贮藏较长时间而不受伤害。导致这一问题的生化机制因属不同甚至同一属中的种不同而异。笔者测定了栎属、槭属和七叶树属顽拗型种子在室温下贮藏或干燥过程中的生化变化。虽然贮藏脂肪组成的变化是不确定的,但膜脂肪和蛋白质的结构以及蔗糖含量发生了变化。用两份白橡树种子在室温下贮藏12d的实验表明,脱水样品的蔗糖含量发生很大变化,而保持水分的样品中蔗糖含量变化很小。因此,保持水分种子的蔗糖用于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而干燥种子的蔗糖则用作糖保护剂。尽管如此,蔗糖的存在也许能保护干燥橡实的细胞膜不致破裂,但蔗糖不能保持橡实的生活力。  相似文献   

14.
种子萌发试验表明,导致锁阳种子休眠的原因:1)锁阳小坚果的果皮坚硬;2)其种子中存在萌发抑制物质.破除休眠的方法是将小坚果在低温下浸泡一定时期,然后剥去其果皮,剥去果皮的种子用一定浓度的适当试剂处理,除去种子中萌发抑制物质,然后放在最佳萌发条件下时,锁阳种子就在没有白刺根部任何物质存在的情况下,可以完全脱离寄主萌发.  相似文献   

15.
对迷人杜鹃种子用KMnO4、6-BA和NAA溶液处理。实验结果表明:KMnO4溶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促进其种子的萌发;NAA对其种子的萌发也有促进作用;细胞分裂素6-BA对其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用浓度为150mg/L的NAA溶液浸种子24h时,其发芽势、发芽率、最终发芽率都为最高,分别为64%、81%、92%。4℃时用1%KMnO4的溶液先处理12h,再用150mg/L的NAA溶液浸种24h,最终发芽率达到91%。  相似文献   

16.
将山楂种子层积处理一个冬季,测定层积前后酚代谢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山楂种子层积后,PPO和POD活性升高,PAL活性降低,促进酚类物质的氧化分解,不利于酚类物质的合成,从而降低酚类物质含量,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7.
温度和PEG浓度对金荞麦种子萌发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不同发芽温度和PEG浓度对金荞麦种子发芽的影响,主要测定了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三项重要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发芽温度对金荞麦种子以上三项指标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差异,不同PEG浓度对金荞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达到了显著差异,而对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没有显著差异。其中发芽温度15℃和5%的PEG浓度是金荞麦种子发芽的较适宜温度和PEG浓度。  相似文献   

18.
影响林木种子贮藏的因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了每年提供造林新需的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及长期保存种质资源,贮藏种子是必要的手段。种子寿命具有遗传性,且因树种而异。种子的贮藏特性可以分成5类:正常型、亚正常型、温带顽拗型、热带顽拗型和中间型。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是影响种子贮藏是否成功的两个最重要因素。但因树种及其贮藏特性不同,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的最适值也不同。为了保持正常型和亚正常型种子的生活力,这类种子必须密封贮藏;但对顽拗型种子,因其需要保持种子的代谢活性及要进行有氧呼吸,则需要气体交换。  相似文献   

19.
不同处理对栝楼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种子经适当的浸种处理和在适宜的温度下催芽,提高了发芽率和发芽势。实验表明,栝楼种子在用40℃温水浸泡6小时,再转入冷水浸泡24小时,取出放在太阳下晒到种子表层水干后,于30℃下催芽,促进萌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天女木兰种子形态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天女木兰种子的形态特征、种子质量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种子的净度、千粒重、含水率、生活力、发芽率和发芽势等指标,找出了种子休眠的原因,成功地打破了种子休眠,为天女木兰苗木的培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