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高职在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通过健康促进活动提高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今后在高等学校进一步开展生殖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渭南职业技术学院986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并对促进研究的可行性和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结果:健康促进活动后学生的生殖健康知识认知正确率显著提高、态度和行为更趋积极(P值均<0.05)。结论:生殖健康教育十分必要,系统全面持续进行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促进效果明显,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1月26日,公众健康知识及技术筛选与评价研究项目成果科普传播策划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辛兵主持会议,中国通信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及承担项目的8个全国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所相关负责人,中国联通、人民网健康频道、搜狐网健康频道、腾讯网健康频道、39健康网、人民邮电出版社等媒体代表出席会议。"公众健康知识及技术筛选与评价研究项目"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之一,由中国科协牵头组织,由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药学会、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社区卫生协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承担。该项目是国家科研与科普相结合、科普与教育相结合的成功案例,涉及常见病、多发传染病、安全用药、膳食健康、  相似文献   

3.
城市规划与公共健康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联系。城市的环境、社会和经济状况等因素对人类的健康有着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本文在健康城市的视角下,探讨在创建健康环境的同时,减少伤害风险的街道设计策略,旨在为城市规划等相关人员提供更多关于如何在促进健康生活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安全性,从而提高城市健康的可持续性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深化高职教育的一项新举措,学校的教学质量监督与管理部门要更新理念,提高服务意识,探索适应"工学结合"特点的管理方式,建立健全质量监控系统和教学质量评估系统,从而促进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首部促进创业投资行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出台9月20日,国务院对外发布《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份从国家层面对创业投资的指导意见,涵盖资金来源、政策扶持、"国家队参与"、法规政策优惠、退出渠道等创业投资的各个环节,涉及十余个部门,是一份高级别的纲领性文件。据悉,《意见》也是国内首部促进创业投资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系  相似文献   

6.
王琦 《科技咨询导报》2010,(26):169-169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预防疾病、保护和促进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切实营造中小学生健康促进的环境,提升其身心健康水平,健康促进学校(Health Promotion School,以下简称HPS)建设工作应运而生.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选取重庆市7个区30所学校共1 857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列联分析、方差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HPS推进现状,对比HPS与非HPS之间的差异,探索学生健康知识、行为、状况的影响因素及特征.结果显示:(1)学校健康教育中,HPS在健康教育开课频率、有无课本及开展活动情况均显著优于非HPS.(2)校园环境中,HPS绝大部分指标应答率均高于90%; HPS所有指标均显著优于非HPS.(3)自报身体情况中,学生经常感冒腹泻发烧率、经常情绪低落抑郁率、龋齿率、近视率方面HPS与非HPS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4)HPS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6.1%、健康行为持有率为68.8%、健康状况得分平均分为15.235; HPS学生健康知识、行为、状况均显著优于非HPS.(5)学生健康知识、行为、状况均受背景信息、学校健康教育、身体状况、校园环境影响,各分类变量对其总解释力分别为25.2%,20.2%,25.4%,其中学校健康教...  相似文献   

8.
重庆健康城市项目是一个长期的,持续发展的项目;市政府必须明确"健康重庆"建设的标准、条件和特征,并科学规划"健康重庆"建设的科学指标体系;具体策略上,可继续进行基础设施的改善、"健康细胞"的落实、市民的"健康管理"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预等。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基于对原有以"知识为中心"的幼儿教学小学化观念产生巨大冲击,转而以"健康快乐为中心"幼儿游戏化教学思想占主导;怎样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为幼儿园、家庭成为新的研究命题,幼儿体育与健康需要协调幼儿园与家庭共同才能够解决,笔者从家园共建的培养幼儿健康行为习惯、政策导向的意义剖析,进而从家庭、幼儿园、社会层面三个方面讨论共建的难点,最后,提出通过亲子活动日、家长课堂、网站交流等途径,为幼儿体质与健康促进家园共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怡 《科技信息》2011,(34):263-263,265
由于高校的特殊性,它承载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是向社会直接输送高级人才的窗口,同时也是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效果最好、时机最佳的理想场所。它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本领的机会时,也提供了一个创造健康未来的良好机会,是教育使命中的重大组成部分。同时,高校教职员工也是培养国家希望的辛勤园丁,这个团体的健康状况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教育事业,在他们孜孜不倦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存在着很多值得关注的健康问题,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和促进。  相似文献   

11.
学校健康促进与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实施健康促进,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文章从探讨"学校健康促进"的理念和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状出发,提出学校实施健康促进、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相关措施,从而有利于建立学校健康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2.
该文研究的是健康促进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文章首先从健康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遏制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迫切要求,是发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反馈功能和激励功能的必要要求,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健康促进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从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3个层面入手分析了健康促进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策略,希望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科学推进能够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
就体育课程对大学生健康促进的干预进行了研究,构建了一套适合于不同学生潜能发展的健康课程体系。近几年通过创立以教学、科研、课题方式进行的健康教育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学生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白俊伟 《科技信息》2012,(33):I0182-I0183
体质弱势大学生是高校普遍又特殊的心理障碍高发群体,社会、个人和学校等因素共同影响着体质弱势大学生的健康。健康促进理论的提出,对体质弱势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主阵地,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和媒体的教育传播功能来构建综合的健康教育体系,从理论、观念上提高体质弱势大学生群体的体育锻炼效果、增进其身心健康的认识.将是促进体质弱势大学生健康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第二届世界健康城市联盟大会召开期间,城市弱势群体的健康问题成为与会各国代表关注的热点。目前全球已有30亿人生活在城市,其中却有10亿人一直生活在城市的贫民窟,城市弱势群体的健康问题面临挑战。苏州从2002年以来,政府一直将关注弱势人群和促进健康公平作为建设健康城市的一个重要目标。作为开展这项工作的职能部门——苏州市卫生局不断通过切实的措施,努力改善城市弱势群体的健康状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正>健康是人类生存的第一前提和基本要素。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躯体、精神和社会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羸弱"。健康应该包括三个要素:体格健壮、心理健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健康是人生的首要财富,是社会的根本资源,也是国民的基本素质。健康历来是各国政府和公众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因为健康对国家而言就是GDP,没有健康,劳动力得不到保护,必然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促进健康也就是促进经济发展。健康不仅表示人民的体质、  相似文献   

17.
谢佩娜 《科技信息》2010,(18):89-90
文章运用资料分析法对健康教育理论在体育锻炼促进教育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并认为在体育教育中运用健康教育的理论符合现代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所需,更是一种对健康体育教育的探索、尝试和创新,也以期对实现体育学科教育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为在全球化环境下倡导和维护文化多样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2004年设立了创意城市网络(CreativeCities NetWork)项目,藉此促进成员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创意城市网络主要分为文学之都、电影之都、音乐之部、民间手工艺之都、设计之都、媒体艺术之都、美食之都等七个领域。入选其中任何一个领域,都标志着城市在国际化大潮中保持和发扬自身特色的工作获得了权威认可,无异于挂上了一块"金字招牌"。自该项目设立以来,全球  相似文献   

19.
体育活动减少导致儿童青少年出现健康问题,目前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提出,全民健康已成为国家的战略主题.把儿童青少年健康问题摆在优先地位,促进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是提高全民健康的重中之重.根据规划纲要要求及目前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状况,提出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策略:①培养儿童青少年体育与健康意识;②加强儿童青少年体育环境建设;③注重儿童青少年运动技能的学习.旨在为儿童青少年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刘瑾 《华东科技》2012,(9):76-77
时间,可以杀人?这是真的。都市白领人群,正在遭到"谋杀"。他们的健康,着实让人担忧。你是十分之一的幸运儿吗?2012年上半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上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合作中心,展开了一项以都市白领亚健康为主题的大型调查。项目结束后,正式向公众公布了《2012年白领亚健康自测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