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廖婷 《科技信息》2011,(1):I0403-I0403
澄江河流域是上林县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流域之一。以澄江河流域2009年水土保持治理规划为依据,结合水土保持效益评估方法,对该流域进行水土保持效益预评估。结果表明:澄江河流域水土保持规划实施后能实现显著经济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小城镇的水土保持是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延伸,随着经济的发展,小城镇的水土保持形势日趋严竣。通过对水土流失的成因的分析,对水土流失做具体的表述。水土保持要遵循工程措施和生态恢复相结合的原则,并阐述了小城镇的水土保持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小流域既是天然集水单元,又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单元和经济开发单元。小流域综合治理就是以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为中心,以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基本农田优化结构和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设为重点,建立具有水土保持兼高效生态经济功能的半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流失遥感数据和典型地区监测资料显示,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流失有3个显著的特点:土壤侵蚀模数低,以水土漏失为主要过程,坡耕地是重要水土流失区。水土流失的突出危害是导致严重的岩溶内涝灾害和大面积耕地丧失。21世纪以来,国家和广西区政府对于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高度重视,组织实施了一大批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 000km~2,遏制了石漠化,降低了土壤侵蚀模数,形成了高效生态产业,创建了弄拉、龙何等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水土保持模式。但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漏失和内涝灾害防治力度不够,建议进一步加大力度实施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漏失、内涝防治以及耕地资源丧失的水土保持工程。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农村居民点水土保持模式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居民点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矛盾.导致了农村居民点水土流失的加剧。本文从成因的角度。分析了河北省农村居民点水土流失的特点;并根据地形地貌条件.将河北省农村居民点水土流失划分为三类区域,且对每一类区域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有关水土保持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构建河北省农村居民点水土保持模式体系,为河北省农村居民点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从而更好地引导农村生态良好区、生态脆弱区和生态退化区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水土保持作为人类对生态系统干预的有效手段,其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介绍了中国水土流失状况、动态变化,水土流失治理概况与成效,分析了水土保持效益及中国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现状,提出未来水土保持需以控制水土流失为基础,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终极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7.
严国武  杨夫英 《甘肃科技》2009,25(22):167-168,107
秦州区境内沟壑纵横,地形起伏,山地丘陵区占地面积广,水土流失比较严重,以水蚀和重力侵蚀为主。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建设是有效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又快、又好、又省地实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目标的关键措施。秦州区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氛围,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水土流失预测范围为工程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根据艾里克湖引水工程建设过程中扰动和破损地面的方式、位置,造成水土流失特点,防治轻重缓急等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通过对工程现场调查,将项目区分为8个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分别为:取水构筑物区、管线区、调节设施区、建设附属区、弃渣场区、道路区、工程管理区和高压线路区。根据各水土流失防治区的水土流失特点、危害程度,防治措施采取治理与防护相结合、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与美化、绿化相结合。统筹布局各类水土保持措施,以形成完整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9.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水土保持监测及时掌握建设生产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并通过政府监督和工程监理及时加以控制,使水土流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以光照水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监测实践为例.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监测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田志红 《太原科技》2010,192(1):42-43,46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土保持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阐述了城市水土保持的内涵,指出目前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城市水土保持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村居民点水土保持工作是围绕"居民生存和发展利益"展开的。新时期,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农村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解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的实际问题。本文以平山县东冶村为例,结合东冶村自然、社会和经济现状分析了东冶村发展过程中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的具体问题,提出了东冶村的水土保持与环境整治的相应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红河州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和实践过程中,通过总结各县(市)小流域治理的成功经验,提出小流域综合治理既作为水土流失治理的单元,又当成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经济开发的单元,把治理与开发融为一体,把治理水土流失与脱贫致富融为一体,把水土保持的宏观生态、社会效益、与农户的微观经济活动及地区的经济发展融为一体经营格局,具体从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注重开发小流域效益、建立商品生产基地、进入市场经济和完善有关配套政策和措施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开发与水土保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南方低山丘陵的水土流失问题.以江西赣南为例,介绍了水土保持的治理措施,以及生态和经济同步发展的猪-沼-果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以大别山南坡皖河石牌水文站的径流量、含沙量与输沙量作为流域水土流失的相关性指标,研究其水土流失成因和发生时间,提出水土保持策略与措施。皖河输沙量变化与含沙量、径流量波动有正相关性,表明暴雨型降水是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6-7月暴雨期是水土流失高发时段。继续做好水土保持,策略与措施直接针对6-7月份的强降水过程。  相似文献   

15.
城市水土流失是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和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 ,必须开展城市水土保持综合整治 ,通过实施都市农艺园和观赏果园、绿色通道、特色生态小流域等水土保持措施 ,为市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6.
江西红壤区农户水土保持行为机理--以兴国县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农户水土保持行为机理分析,确定区位与经济发展水平、农户兼业经济行为、农业经营规模、劳动力状况、水土流失现状等5大类因素为影响农户进行水土保持投入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量化成11项具体指标,通过SPSS软件对各项量化指标与水土保持投入行为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运行结果表明,农户水土保持投资决策行为主要受到农户家庭人均收入、非农收入比例、农业经营土地面积、家庭从事农业人口数量以及水土流失减产损失因素的影响.而不同因素对于农户水土保持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距离城镇近的农村,从事非农业生产的机会高,因此,对于以农业为主要目标的水土保持投资兴趣不大;家庭农业人口数量多的农户,由于受到食物需求的压力,其受到的水土保持投资激励也大;同时,来自种植业占家庭收入比例高的村庄,其从事水土保持的积极性更高.最后章提出,在稳定国家水土保持治理投资政策的前提下,通过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以及水土流失治理“合作组织 农户”、“公司 农户”等的组织制度,推进水土保持治理.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只有注重加强水土保持,用生态恢复技术治理水土流失,才能真正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良好持续发展。该文从水土保持工作入手,结合当前我国的具体国情,阐述如何落实水土保持工作,使生态系统得到良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河北省矿产开发引起的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对河北省的矿产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的原则、方式和措施进行了探讨,并初步构建了河北省矿产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框架,旨在为河北省乃至全国的矿产资源开采引起的水土流失等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以加快河北省水土流失防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产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不利影响,近些年来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峻,制约了农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在农田水利施工中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该文首先分析了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随后探讨了水土流失出现的原因以及危害等,最后围绕着农田水利施工中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策略展开分析,以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基于景观生态理论和水土流失生态风险分析对福州市水土保持建设进行研究,探讨了在治理好水土流失的同时,如何从景观生态的角度进行水土保持规划与设计,在水土流失生态风险分析的支持下,提出了福州市水土保持景观生态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