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引力理论对宇宙膨胀的诠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宇宙背景辐射温度2.7 K推知宇宙始于一次大爆炸,由多普勒效应的红移现象可知宇宙在不断膨胀,从引力理论和熵增原理可证宇宙在不断膨胀.  相似文献   

2.
宇宙演化是一个熵增的过程,熵增驱动了生命的产生.但生命的出现让自然的部分变得有序,可以看成是一个熵减的过程.为什么整体无序的宇宙会产生高度有序的生命呢?生命起源时的熵是怎样改变的?  相似文献   

3.
在熵的讨论中,学术界有一种有人根本上否定“熵”和“熵理论”的倾向。本文从热力学熵的引入,含意和熵增原理在有关的不逆过程中的应用,说明熵是一个真实而合理的物理量,熵增原理是反映热力学第二定律本质的定量表述;并提出了熵的泛化不能违背熵概念和熵增原理的基本界定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在熵的讨论中,学术界有一种从根本上否定“熵”和“熵理论”的倾向。本文从热力学熵的引入、含意和熵增原理在有关的不可逆过程中的应用,说明熵是一个真实而合理的物理量,熵增原理是反映热力学第二定律本质的定量表述;并提出了熵的泛化不能违背熵概念和熵增原理的基本界定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热学三题     
对热学中的理想气体定义,热容量、熵及熵增原理等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的教学进行了讨论。对理想气体的定义和负热容量及熵与熵增原理的物理本质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熵概念的本质是宇宙生命系统或热力系统机能效率衰减的自衰落自死亡的过程.作为宇宙生命系统或热力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首先是一个"势增"的成长过程.在达到宇宙生命系统或热力系统势增的极限后.才会发生"熵增"的问题,熵增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宇宙生命系统或热力系统死亡或报废.这是一个自组织、自成长接着又是一个自衰落、自死亡的过程.克劳修斯的"孤立系"的试验,可以认为是生命系统或热力系统在生命活动中的一次吐故纳新的呼吸涨落的"落"的阶段的简单模拟,所谓的"热力学熵"是工质熵.对工质熵问题的研究具有提高热力循环热效率的意义.而传统热力学"熵增"问题所导致的"热寂说"是历史上物理学试验的狭隘性所致.对于既定的自然生命系统或热力循环系统而言,每一次呼吸涨落的熵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在整体演化意义上.熵问题所表达的是宇宙生命系统或热力系统机体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活动能力"老化"阶段的机能问题--机体熵或系统熵的问题.宇宙生命系统的本质是不断演进创新,在自组织自成长达到极限后.物极必反开始自衰落,并最后走向自死亡,由于宇宙生命在每一层次、每一梯度或每一代上所能产生的创新都是有限的,因此在"形而上"之"道"意义上的"熵",通过让已经完成创造使命的、并已经陷入僵化的生命系统自我消亡,以支持创新的发展演进..在宇宙生命所有层面的一切演化过程全部结束之后.新的宇宙生命演化活动又会重新开始.玻尔兹曼的"有序"和"统计熵"的概念都是完全错误的.绝对零度OK的"状态熵"为无穷大,  相似文献   

7.
陶必修 《贵州科学》1998,16(1):9-11
提出宇宙广义熵原理,应用引原理解决了前半个宇宙生命期内宇宙总广义熵增加的同时信息量亦增加的难题,宇宙时间之箭的方向问题也得到澄清,其结果与因果律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熵原理及其在生命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熵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基本物理概念。通过对克劳修斯熵、玻耳兹曼熵的讨论,得到熵的本质和孤立系统的熵增加原理,并把孤立系统的熵增加原理推广为开放系统的熵原理。指出熵和熵原理的应用早已超出了物理学的范畴,广泛应用于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阐述了熵原理在生命科学、宇宙热寂说和社会发展观方面的重要应用,指出熵和熵原理有助于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做出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9.
从de Sitter时空背景下的Klein—Goorden方程出发,利用经广义测不准关系改进的薄层brick-wall方法计算了宇宙的熵。结果表明,由这种方法得到的宇宙的熵与宇宙视界面积成正比,和人们预期的结果相符。从中揭示了宇宙的熵与视界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也进一步表明了宇宙的熵是视界面上量子态的熵,是一种量子效应。广义测不准关系的引入使我们看到,brick-wall方法与引力场量子化可能存在着一些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最大熵增原理的蒸发蒸腾量模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验和应用Wang和Bras基于最大熵增原理建立的蒸发蒸腾量模型,应用该模型计算实验站的实测数据来改进该模型。通过简述最大熵增原理和最大熵增的蒸发蒸腾量模型构建,用整理的实测数据重新验证最大熵增模型的可靠性和精度,并与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对比。在给定净辐射条件下,运用最大熵增模型计算有植被地表的显热通量和潜热通量,与实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显热通量符合较好;白天的潜热通量计算值偏大,夜间符合较好。对最大熵增模型的2个参数表面温度和表面比湿度分析表明:最大熵增模型计算显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变化趋势主要取决于表面温度。  相似文献   

11.
满足熵增原则的高精度高分辨率格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构造高精度、高分辨率格式的一条新途径。用此途径构造的格式能满足保证格式具有某些所希望性能的一些原则和要求(例如熵增原则,稳定性原则,精度阶数,格式点数等)。作为例子,文中提出了一个三点三阶精度的紧致格式,它满足熵增原则和稳定性原则。3个例子的数值结果表明该格式能无振荡地捕捉激波并在光滑区具有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物理学中的熵概念”一文的几个主要观点逐一进行了分析,认为一般教科书中对熵公式中作为积分因子的1/T的T的解释并无失当之处,倒是该文的解释恰恰是错误的.指出:克劳修斯熵公式和波尔兹曼熵公式在熵概念上是相同的,它们计算的都是熵的增量;二者的区别仅仅在于前者是宏观热力学的计算公式,后者给出了统计物理学的解释和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首先研究并证明了Tsallis最大熵和约束条件下的Tsallis最大熵原理;其次,针对最大熵方法的逆问题,讨论了贝叶斯参数估计理论中利用Tsallis最大熵原理确定参数的先验概率的逆问题;对于一些具体的概率分布,根据Tsallis最大熵原理,利用变分的方法,求解出使Tsallis熵达到最大值的约束条件.该类逆问题的解一般不是惟一的,其他分布情况也可按此方法得出。  相似文献   

14.
换热管传热过程的熵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热力学第一、二定律对换热管由管内到管外的传热过程进行了熵产分析,以管内流体为基准引入了无因次熵产数并得到其计算式;讨论了管内流体雷诺数、管内外流雷诺数比值、无因次入口换热温差及无因次特征尺寸等参数对换热管传热过程不可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存在一最佳的管内流体雷诺数使无因次熵产数最小;无因次熵产数值随管外与管内流体雷诺数的比值的增大而单调递增,随无因次入口换热温差和无因次特征尺寸的增大亦近似成线性增大。结果和方法对进一步完善基本对流换热过程的热力学评价具有一定的意义,同时为换热管双侧强化传热时性能的评价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定义了最大可能熵(PME)的新概念,并提出最大可能熵原理.仅对孤立的平衡系统而言PME才等于系统的熵(Sm=S),一般情况下PME总是大于系统的真实熵(Sm>S).当一个非平衡开放系统的PME不管因为甚么原因增大时,它的信息和熵就能同时增加.例如,当一个系统的体积和能量增加时,其PME就增大,从而导致它的信息和熵可同时增加.最大可能熵原理建立在理论和近年提出的"熵界"上.由这个原理不但能推导出科学上已有结论,如黑洞无毛定理,还可用来解释宇宙中某些谜一样的问题,如整个宇宙的熵增大,同时地球上的生物却可以不断进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封闭体系中的熵产生原理.据此原理说明封闭体系经历一个任意过程,体系的熵变等于熵流dSe和熵产生dSi之和.体系若经历一个不可逆过程必定产生熵,经历一可逆过程,熵产生等于零.把熵产生原理应用于封闭体系中的各种过程,可以判断过程的性质,它较Clau-sius不等式和孤立体系中的熵判据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17.
道路交通系统类热力学熵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道路交通系统的组成、特点和状态与热力学系统的相似性,应用熵对其进行描述.通过分析热力学熵的系统参数广延量(热流)和强度量(温度),用交通量、密度和速度构造了道路交通系统的类热力学熵,揭示了道路交通系统类热力学熵产生的内部机制.并通过分析熵与流和力的关系,应用熵理论建立了动态密度模型和速度模型,为交通规划和交通系统仿真提供了基本原理及理论基础,使较为松散的理论体系系统化.  相似文献   

18.
Analysis of multiscale entropy (MSE) and multiscale standard deviation (MSD) are performed for both the heart rate interval series and the interval increment series. For the interval series, it is found that, it is impractical to discriminate the disease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 and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unambiguously from the healthy. A clear discrimination from the healthy, both young and old, however, can be made in the MSE analysis of the increment series where we find that both CHF and AF sufferers have significantly low MSE values in the whole range of time scales investigated, which reveals that there are comm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underlying these two different diseases. In addition, we propose the sample entropy (SE) corresponding to time scale factor 4 of increment series as a diagnosis index of both AF and CHF, and the reference threshold is recommended. Further indication that this index can help discriminate sensitively the mild heart failure (cardiac function classes 1 and 2) from the healthy gives a clue to early clinic diagnosis of CHF.  相似文献   

19.
借助Shannon熵和最大熵原理提出了熵理论,并基于此理论,提出了一种水文模拟方法,结合两个实例阐述了该方法在下渗和流速分布模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