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试用判别分析法,利用计算机对怀远县土壤资源进行评价。选用12个典型土种,9个变量(即评价项目),并进行数字化。经多变量判别分析后,8个变量被入选而有效。然后选取最佳参数建立判别模式,对未知归属的土种进行判别归类,对典型土种的等级进行验证或适当调整。判别结果与经验评价分类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
紫色土是四川盆地分布最广泛的土种,富含磷、钾等矿物质.紫色土具有一定的膨胀性,在经历季节性干湿循环过程中抗剪强度和膨胀率都有所衰减.以重庆地区原状紫色土为研究对象,通过进行干湿循环试验,研究其抗剪强度和膨胀率与干湿循环次数、干湿循环幅度以及含水量之间的关系,为紫色土地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简介淮北平原土壤的基础上,首先对全区的土类和亚类进行总的质量评价。对资源质量评价中项目选择、加权因子的确定、等级的划分进行了初步讨论。项目选择从环境因素、土壤性质、利用现状三方面考虑,其中土壤性质所占比例最大(反映区域土壤资源评价的特点)。重要项目指数分级细,加权因子指数范围相应扩大,障碍因素的指数为负数,最后将各分项指数相加,得出各类土壤质量评价总指数,并进行归并排列。而后,对淮北主要耕作土壤的土种进行质量评价,以土壤生产力表示土壤质量的综合评价,采取了以单项评价指数相乘的方式得出不同土种生产力指数,并结合作物对土壤的要求,将淮北主要耕作土壤的土种分为六个等级。  相似文献   

4.
辣椒平衡施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 《遵义科技》2003,31(4):16-17,44
辣椒是遵义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30万亩,黄泥土是我县的地带性土壤之一,面积为19.3万亩,为探索该土种中等肥力水平下辣椒主要营养元素施用的增产效果,特布置本试验进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定量描述煤矿沉陷区复垦土壤的肥力特征及肥力水平等级,以安徽省淮南市潘一矿复垦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容重、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碱解氮、全钾、全磷、全氮、脲酶、磷酸酶和微生物总数等12项指标作为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评价。这些指标涵盖了土壤化学肥力质量、物理肥力质量和生物肥力质量三个方面,运用单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复垦土壤肥力特征及水平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单因子分析法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H值以碱性为主,容重呈偏紧及以上水平。对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肥力分级标准分析,有机质含量水平呈4级较缺乏及以下水平。速效钾、速效磷含量总体上呈3级中等水平,碱解氮和全磷含量总体上呈5级缺乏水平。全氮含量水平总体上呈1级丰富水平,全钾含量水平总体上呈2级较丰富水平。主成分分析法评价表明复垦区表层土壤肥力等级以中等肥力水平的3等地为主,空间分布特征呈面状和带状分布。研究区西侧沿省道方向0~20cm土层肥力等级4级较低,呈块状分布。肥力等级较高的3级点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东南角煤矸石山附近。淮南市潘一矿采煤沉陷复垦治理后的土壤肥力整体呈3级中等偏下水平,氮、磷、钾素和有机质是复垦区土壤肥力的主要影响因子,容重是肥力提升的限制因子。建议利用煤矸石风化物质地松散和有机质、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丰富的特点,考虑对其进行改性去除盐分等污染物后,制备改良剂用于改善复垦区土壤肥力状况。另外,也可以考虑用堆肥和绿肥技术来快速提升复垦区土壤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含山县水稻土资源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含山县水稻土资源质量评价中,选用26个典型土种,13个变量(评价项目),先对土种理化性质进行数字化处理,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出影响水稻生产力的主导因子并建立回归方程,对入选因子的回归系数进行标准化处理后求得其松重以及土种各因子的具体评价指数,最后进上步入选因子遥回归系数进行标准化处理后求得其权重以及土种各因子的平价指数,最后进上步对所有土种进行综合评介并进行归类分等,评价的结果与实际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紫色土的图像分割与提取,为将来实现机器视觉识别紫色土打下基础。【方法】利用在RGB颜色空间的像素值分布特点,计算多变量条件概率,通过建立优化模型提取颜色特征值的边界,结合分段函数构建分割测度;然后,使用构建的分割测度建立基于密度峰值思想的优化模型,按照两次迭代差异最小化原则,优化局部分割阈值,从多个局部分割阈值中利用类内方差最小化模型获得优化的分割阈值,实现紫色土的图像分割;最后,以像素四邻域连通标记递归算法标记包含空洞的紫色土区域图像的连通区域以消除分割结果中的背景离散区域。同理,标记背景连通区域以填充紫色土区域图像空洞实现图像中紫色土区域的提取。【结果】计算综合评价指标F1、调整的兰德系数ARI和归一化互信息NMI来评价分割提取的结果。试验表明,提出的方法平均分割准确率达96.01%,97.16%和82.02%;与对比方法比较,提出的算法可以更加准确完整地分割与提取紫色土区域图像,最终实现紫色土图像土壤区域的完整分割。【结论】提出的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对桐城市水稻土资源进行质量评价,文中选用了桐城的24个典型土种,12个变量(评价项目),先对土种理化性质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计算机输入处理过的标准化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影响水稻土生产力的8个主导因子,再应用回归分析对这8个入选因子进行全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用这8个入选因子的回归系数求得其权重以及土种各因子的具体评价指数,最后进一步对所有土种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归类分等,评价结果与实际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9.
四川盆地丘陵区紫色土电导率与肥力评价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主要探索四川盆地丘陵区紫色土的电导率特征,并以相关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计算了研究区的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IFI),分析其与土壤电导率间的相关性及定量关系,明确了紫色土电导率与土壤肥力水平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紫色土不同坡位电导率变化趋势,丘脚最大,丘顶最小;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和土壤电导率有显著的相关性,其定量关系为:y=0.231 e5.156x(r=0.500),因此在评价非盐碱化紫色土时,土壤电导率可以用来作为衡量土壤肥力综合水平的一个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0.
苏江  马建伟  张宋智  王齐 《甘肃科技》2003,19(11):137-138
通过小陇山林区集约化苗圃土壤养分分析研究,表明土壤有机质、N、P含量与日本落叶松一年生苗木生长显著相关,综合反映了苗圃土壤肥沃程度和肥力供应能力,根据研究结果初步划分了圃地肥力等级和论述了日本落叶松一年生苗木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1.
土壤体系本身非常复杂,其腐蚀性的影响因素很多,如何合理有效地评价土壤腐蚀性是金属防腐设计的基础,基于模糊物元理论,提出了土壤腐蚀性评价的新方法.其关键在于:①确定土壤理化指标隶属度的类型及大小;②计算各指标的权重与关联系数;③构成关联度复合模糊物元.该方法评价结果不仅可以反映土壤腐蚀性的强弱,而且可以反映各因素对土壤腐蚀性的影响程度,其应用充分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为土壤腐蚀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鸟王茶产地土壤肥力数值化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求适宜于贵州茶园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的方法,运用模糊数学和相关分析的原理,结合土壤肥力质量指数法对贵州省南部鸟王茶产地土壤肥力进行数值化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参评的8个肥力指标中,速效钾的权重系数最大为0.157,土壤有机质权重系数最小,仅为0.096,区域土壤肥力质量达Ⅱ级标准土壤占4%,Ⅲ级标准土壤占64%,Ⅳ级标准土壤占32%,土壤肥力质量尚适宜于茶树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14.
用因子分析法及数值化综合评价法,分析和研究了西北地区土壤肥力及供氮性能与产量的关系,得出土壤肥力因子可以划分有机肥力因子、土壤供肥、保肥因子、土壤无机肥力因子、土壤非代换性NH^+4-N及土壤有效态NH^+4-N;用数值化综合分析方法,可以定量给出不同地块肥力水平;土壤供氮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土壤有机志氮素和NO^3-N的多少。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在高原区的耕地地力评价方法,在GIS的支持下,通过土壤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的方法来划分评价单元,采用特尔斐法选立地条件、气候、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管理等4个方面的10个因子建立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就其影响评价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原条件下,由于土壤单元比较零散,相邻地块的高程变化有可能很大,评价单元的插值方法非常关键,分土类用反距离加权法插值精度最高,是在山地条件下的单元图土壤养分赋值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将初次评价结果进行检验,进而对评价因子做出修正,然后再次评价是提高评价准确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黔东烤烟示范区土壤质量状况,指导植烟土壤合理施肥,促进烤烟产量和质量提高以及质量等级的一致,本研究选取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5个指标,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确定各指标所属的隶属函数类型及其阈值,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对黔东烤烟示范区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示范区土壤pH大多属中性,碱解氮含量偏高,有机质含量丰富,有效磷总体水平低且分布极不平衡,速效钾含量丰富,变异程度较大;示范区土壤总体肥力水平较高,但都处于高等肥力水平以下,高、中等肥力水平土壤占样本总数的68.75%,低等肥力水平的土壤也占有较大比例(31.25%)。因此,植烟区应根据肥力水平不同,进行分区配方施肥,使之更加适宜优质烟的生长,以利于整个烟区烤烟品质一致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麻栎(Quercus acutissima)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在不同地形下的差异,综合评价地形对麻栎人工林土壤肥力的影响,为合理利用林地资源、提高人工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麻栎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将地形划分为平缓坡地、阳坡凹地、阳坡凸地、阴坡凹地和阴坡凸地5个类型,分别测定了5种地形下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等15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系数法筛选并建立了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采用加权求和指数法对不同地形下的土壤肥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5种地形中,阳坡凹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钾含量最高,阴坡凹地pH、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最高,阴坡凸地土壤容重最小。阴坡凹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最高,且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最强。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pH、容重、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构成了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不同地形中,土壤质量指数大小依次为阳坡凹地(0.533)>平缓坡地(0.511)>阴坡凹地(0.510)>阴坡凸地(0.495)>阳坡凸地(0.482)。【结论】在本试验地,地形通过改变土壤pH、有机质、土壤容重、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等5个关键指标,影响了麻栎人工林的土壤肥力质量。其中,阳坡凹地土壤质量最高,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河南省许昌市烤烟种植区土壤各项肥力因子的基础上,根据S型或抛物线型作物效应曲线建立各项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使用map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作为空间数据管理工具,对土壤肥力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在GIS软件Map/info支持下,建立一种可以由用户选择评价因子、确定适宜性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土壤肥力适宜性评价咨询系统.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土壤肥力的概念及评价办法,论述了国内外土壤肥力评价的研究历史及发展方向,介绍了基于GIS的土壤肥力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