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始于90年代的瞬态电流测试(IDDT Testing)法可以检测出传统的电压测试法和稳态电流测试法所不能检测出的集成电路故障。瞬态电流测试产生需要一次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向量。其测试向量产生比较复杂,寻找高效的测试向量产生算法对提高测试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测试的蚂蚁路径瞬态电流测试产生算法。通过蚂蚁算法的自适应与正反馈的特点,寻找出一条测试集成电路故障的最佳路径,该算法思想简单,易于实现。通过SPICE模拟验证表明测试产生的结果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由于多芯片组件(MCM)布线中所使用的四通孔(v4R)算法在时钟线网布线中不考虑其无时延偏差的特殊布线要求,会使同步功能失控。针对这一缺陷,对MCM的时钟布线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通过引入MMM(Method of Meansand Medians)方法,使得自动布线结果中,时钟源点到各作用单元的时延相等,从而改进了v4R算法。  相似文献   

3.
研究一种基于交叉变异操作的连续域蚁群算法,该算法对解的每一分量的可能取值组成一个动态的候选组,并记录候选组中的每一个可能取值的信息量.在蚁群算法的每一次迭代中,首先根据信息量选择解分量的初值,然后使用交叉、变异操作来确定全局最优解的值,通过相应算法设计,对于来自相对适应度较大的解的分量值, 其变异的区域较小,成为局部搜索,反之,变异的区域较大,则构成全局搜索.同时,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多,分量值的变异幅度逐渐变小,这样可使收敛过程在迭代次数较多时得到适当的控制,以加速收敛.最后通过仿真实验,把交叉变异操作的连续域蚁群算法与遗传算法性能进行比较,证明了交叉变异操作的连续域蚁群算法具有较高的搜索较优解的能力,大大节约了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进化算法的NoC互连测试方案.该方案利用云模型对物种进化统一建模,重点解决云模型对进化的表示和对进化的控制两个问题,结合NoC互连测试问题,在功耗限制条件下,建立基于云进化算法的互连测试模型,以获取最优测试矢量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取得了较好的测试效果,有效提高了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组卷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传统遗传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分段十进制编码,采用分段的单点交叉操作,对于个体而言,实现的是多点交叉操作,最后提出了相应的组卷算法.  相似文献   

6.
根据SAT问题的特点,通过分析传统蚁群算法和遗传算法在求解SAT问题上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混合蚁群遗传算法的SAT问题求解方法。给出一种新的初始解的生成方式;在迭代过程中,根据较优解的累积信息提出进化算子;利用当前得到的最优解,通过改变不满足子句中文字的取值,增加变异算子。最后选取标准测试集中的20个实例对算法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通常仅通过较少次数的迭代就能找到解,能够有效避免蚁群算法和遗传算法过早收敛的缺点,具有较强的寻优能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蚁群聚类算法的模糊神经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聚类的模糊神经网络算法,神经网络采用RBF网络结点结构,聚类采用二级结构蚁群聚类算法作为一级聚类而模糊C-均值聚类(FCM)用于二级聚类。将上述聚类方法用于模糊神经网络构建中,仿真结果表明具有并行实时性、聚类能力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遗传算法对系统中的反馈信息利用不够,当求解到一定范围时往往做大量无谓的冗余迭代,求精确解的效率低下;蚂蚁算法初期信息素匮乏,求解速度慢.作者取长补短综合采用这两种方法来分割图象.首先采用遗传算法搜索隶属度曲面及其对应的欧氏距离,接着采用蚂蚁算法分割图象,取得了较好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蚂蚁算法的ABC支持型QoS单播路由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引入模糊数学和微观经济学有关知识,设计了一种ABC支持型QoS单播路由机制.该机制采用区间形式描述用户柔性QoS需求,使用边适合隶属函数处理链路状态不精确,引入带宽定价、边评判和路径评价机制,基于蚂蚁算法,寻找使用户与网络提供方效用达到或接近Nash均衡下Pareto最优的QoS单播路径.基于NS2仿真实现了该路由机制,在多个实际和虚拟网络拓扑上对其进行了性能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机制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孟岩  刘希玉  李镇 《山东科学》2007,20(5):48-52
针对模糊C-均值本文提出将基于蚁群算法的模糊聚类算法应用于文本聚类中,聚类采用二级结构,蚁群算法(ACA)作为一级结构,模糊C-均值聚类FCM用于二级结构。将此算法对文本集合进行聚类实验,并用分离系数、分离熵来判断模糊划分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FCM相比,该算法具有较好的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蚂蚁算法的ABC支持型QoS组播路由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入模糊数学和微观经济学相关知识,设计了一种ABC支持型QoS组播路由机制.该机制采用区间描述用户柔性QoS需求,使用边适合隶属函数来描述链路状态的不精确性,引入边带宽定价、边评判和组播树评价,基于蚂蚁算法,寻找使用户与网络提供方效用达到或接近Nash均衡下Pareto最优的QoS组播树.基于NS2仿真实现该路由机制,对路由请求成功率、用户效用、网络提供方效用、综合效用和Nash均衡下Pareto最优解比例(RPN)等性能指标进行了评价.仿真结果表明,同现有路由机制相比,该机制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蚁群算法(ACO)的研究,设计了一种适合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该算法模拟自然界蚂蚁群体在寻找路径的方式,在节点发送数据包时,以该路径之前发送数据包的频率以及通过该路径的代价为参数,计算选择该节点为下一跳的转发概率.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时,节点的平均寿命要比采用传统的定向投递算法时的节点寿命高20%,数据包成功发送速度也远远高于传统算法.  相似文献   

13.
蚁群算法是一种新型的模拟进化算法。是继GA、SA、TS等算法之后求解组合优化问题的一种新思路。人工蚁群算法通过模拟蚁群搜索食物的行为,采用正反馈结构、分布式计算与某种启发式算子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很快地发现较好解。本文给出一种基于MATLAB的改进型基本蚁群算法,有效地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缩短了搜索时间,具有较强发现最好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蚁群算法是一种新型智能仿生类算法.以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的蚁群算法思想为基础,结合实际应用,对和生活紧密相关的物流配送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蚁群算法的配送算法,从而快速实现了企业物流配送业务,减少了企业的物流成本.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软件测试数据的自动生成,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遗传算法和爬山算法相结合的改进算法HCGA. 通过设计自适应交叉和变异算子,加强了遗传算法的前期全局搜索能力;在进化后期嵌入了爬山算法,提高了局部搜索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测试数据的自动生成上优于遗传算法,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16.
作为数据挖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类分析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蚁群算法由于采用分布式并行处理和正反馈机制,具有较好的全局收敛性,并且在解决多种NP难问题中取得了成功.将信息素扩散模型引入到蚁群聚类算法中,通过设计新的信息素更新机制,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信息素扩散的蚁群聚类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在聚类效果上比基本的蚁群聚类算法有较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基本遗传算法局部搜索能力不强以及早熟的问题,提出基于细分变异算子的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Based on Subdividing Mutation,SMSGA).SMSGA将变异算子依据进化历程分成大步前进算子和最优调教算子.大步前进算子防止遗传早熟现象的发生;最优调教算子加强局部搜索的能力.同时,为加快算法收敛速度,对遗传操作实施策略进行优化,引入了路由选择操作.选用3个典型的测试函数在MATLAB平台中对该算法与基本遗传算法以及采用双变异率的改进遗传算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SMSGA可以有效的避免遗传算法中存在的局部搜索能力差和早熟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无人机航迹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无人机在指定地点执行侦察、 巡逻或攻击等任务, 将无人机执行任务的航迹代价模型转化为旅行商问题, 采用改进蚁群算法实现航迹规划。通过引入去交叉禁忌搜索策略, 对基本蚁群算法进行改进, 以解决在收敛后期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同时, 利用数值仿真对所研究的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无人机航迹规划算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 该算法能提高了无人机航迹优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利用布尔代数的理想将遗传算法 (GAs)中的个体空间进行等价分类后 ,本文利用代数杂交算子 ,对变异算子的运行机理进行了分析 ,并得出了若干结果。作为其应用 ,分析了遗传算法的过早收敛现象  相似文献   

20.
卫星网络路由应当具有使用较小的通信开销和处理能力计算出最优路径,并能够适应卫星网络拓扑结构动态变化等特点,这与蚁群算法的特征相匹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以此为背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蚁群算法的卫星网动态路由算法(DRAS-ACA),并在NS2网络仿真平台上实现了该路由算法,使用gnuplot分析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