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早石炭世异珊瑚的新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英铴 《科学通报》1994,39(8):738-738
1 地层本文描述的异珊瑚化石系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西北20km的锡林高勒附近.采集于巴参2井钻孔的岩芯标本(化石产地见图1),其层位为下石炭统臭牛沟组.该组厚度为173m,下部岩性为灰黑色泥岩夹灰色薄层的生物碎屑灰岩;中部为灰色砂、泥岩互层;上部为深灰色含生物碎屑灰岩.异珊瑚主要产在上部深灰色生物碎屑泥晶灰岩内.臭牛  相似文献   

2.
关于华北早、中石炭世的海侵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国清 《科学通报》1991,36(6):454-454
华北石炭系本溪组(群),一般可划分为三段:下部铁铝岩段,中部砂岩、泥岩段和上部灰岩段.早石炭世海侵即由下、中岩段的海相层所代表.1987年作者曾据辽东和朝鲜平南等地层、岩相分析及王敏成(1987)报道产于辽东本溪组的Gigantoproductus,推之辽东可能存在  相似文献   

3.
4.
梁景芬  曾昭璇 《科学》1989,41(4):266-269
  相似文献   

5.
一种研究赤潮的新途径--珊瑚古环境重建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羿  彭子成  陈特固  程继满  贺剑峰  刘桂建 《自然杂志》2004,26(3):141-144,F004
本文提出了用珊瑚古环境重建的方法,提取有关珊瑚生长率、硼同位素、碳同位素、微量金属元素含量等信息,建立与赤潮发生年代、范围、强度和机制等的相关联系,从百年、千年尺度研究赤潮变率,结合现代的研究理论和结果,探讨赤潮发生的环境,为预防赤潮发生提供新的科学判据.  相似文献   

6.
肉芝软珊瑚素酮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其煌 《科学通报》1992,37(21):2014-2014
肉芝软珊瑚素酮(Sarcophinone,1)和肉芝软珊瑚素(Sarcophine,2)是从中国南海第氏肉芝软珊瑚(Sarcophyton decaryi)中分离得到的天然大环二萜内酯,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和抗肿瘤活性,其发现对于研究软珊瑚的生态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肉芝软珊瑚素的全合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郑其煌 《科学通报》1991,36(11):878-878
肉芝软珊瑚素(Sarcophine,1)是一个具有14元碳环结构的天然大环二萜内酯类化合物,毒性很大,并有多种生理活性,是珊瑚本身一种有效的化学保护剂。作者首次成功地进行肉芝软珊瑚素的全合成。  相似文献   

8.
温度、缺氧、氨氮和硝氮对3种珊瑚白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朱葆华  王广策  黄勃  曾呈奎 《科学通报》2004,49(17):1743-1748
珊瑚白化是指珊瑚失去共生藻或它们的色素或同时失去共生藻和色素而变白的现象. 关于海水养殖能否引起珊瑚白化, 特别是什么成分对珊瑚影响最大, 以及缺氧对珊瑚的影响, 至今很少有人研 究. 通过形态观察和显微镜计数研究了温度、缺氧、氨氮和硝氮对鹿角、钮扣、茉莉石3种珊瑚白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溶氧的降低, 3种珊瑚释放的共生藻数目均逐渐增多, 白化程度加重. 另外, 只要0.001 mmol/L的氨态氮或硝态氮就能使3种珊瑚共生藻的释放明显增多, 随着其浓度的进一步增大, 除鹿角珊瑚外, 其他2种珊瑚共生藻的释放并没有显著增加. 而且, 不同宿主对珊瑚白化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豆荚软珊瑚内酯A的全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其煌 《科学通报》1992,37(19):1801-1801
中国豆荚软珊瑚内酯A(Chilobolide A、l)是一从中国南海豆荚软珊瑚(Lobophytum s.p.)分离得到的大环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分子内含有一个14员环碳架,α,β-不饱和γ-内酯结构片段和环氧结构片段,有5个手性碳。这类化合物具有Michael受体的性质,大多具  相似文献   

10.
广西布兵盆地么会洞新发现的早更新世人类化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么会洞出土的人类牙齿化石, 形态上与非洲南方古猿牙齿存在差别而与中国境内的直立人牙齿比较接近, 可暂定为直立人(Homo erectus). 共生的哺乳动物群中存在巨猿、爪兽、小猪、裴氏猪和小种大熊猫等华南早更新世巨猿动物群的代表性成员, 明确显示么会洞人类化石的时代为早更新世. 同时, 么会洞动物群的总体面貌与2 Ma的巫山龙骨坡动物群相似, 表明两者的年代相近. 目前, 亚洲发现的早更新世人类化石不如非洲的多, 而且在层位、年代和分类位置等方面仍有诸多争议. 此种状况显然不利于探讨至今仍未有满意答案的人类起源与进化之谜. 现在, 么会洞所提供的层位清楚、时代可靠和特征明显的人类化石无疑有助于改善上述状况.  相似文献   

11.
王向东 《科学通报》1992,37(4):353-353
群体珊瑚的骨骼主要是由珊瑚的无性繁殖形成的。从珊瑚原体(Protocorallite)经无性繁殖发展成一个完整的群体的过程称为生长型式(Increase pattern)。不同分类群的群体珊瑚有不同的生长型式,同一分类群的不同群体的生长型式也可不同。相反,不同分类群却可有相似的生长型式,对生长型式的研究不仅具有分类学意义,而且具有古环境学意义。新疆阿克苏地区的Kepingophyllum aksuense具有较特殊的生长型式,简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MNDO法研究柳珊瑚酸及其甲酯的构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邦华 《科学通报》1990,35(17):1335-1335
新型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柳珊瑚酸具有抑酶作用较强、毒性较低的特点,有可能成为冶疗老年性痴呆及老年性健忘症等疾病的新药。经构效关系研究发现,柳珊瑚酸的羧基、羰基及双键为产生生物活性的主要基团。为了深入研究构象与生物活性的关系,本文采用量子化学的MNDO(Modified neglect of diatomic overlap)方法对柳珊瑚酸及其甲酯(S,S-E)的构象特点进行了探讨。由于它们的环状骨架为刚性结构,不能自由旋转,涉及构象变化的主要为羧基及酯基,故本文重点研究了羧基及酯基部分的构象。  相似文献   

13.
徐涵秋 《科学通报》1988,33(23):1811-1811
7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地区在马平期至栖霞期的地层中相继报道了一类间壁构造十分特殊的块状群体珊瑚。1982年,吴望始、周康杰建立了Kepingophyllidae科以代表这类珊瑚。嗣后,吴望始等对这类珊瑚进行了系统总结,指出它的大量繁盛和进化是发生在马平晚期,并以Kepinggophyllum组合来代表这一时期的进化柯坪珊瑚类,籍以划分石炭、二叠系的界线。由于进化柯坪珊瑚类在华北、北方槽区以及国外的同期地层中均罕见报道,所以它无论对石炭、二叠系界线的划分或珊瑚古地理区系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近年来进化柯坪珊瑚类在我国愈来愈多地区的发现,有必要对这类珊瑚的时空分布作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陈邦华 《科学通报》1990,35(2):142-142
新型可逆性胆硷酯酶抑制剂柳珊瑚酸是一结构新颖的三环倍半萜类羧酸,深入研究其结构特点,对萜类化学的发展及构效关系研究均很重要,本文采用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全面解释了柳珊瑚酸的~1H及~(13)C谱,并研究了它的立体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南海珊瑚灰度记录中反映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信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南海西北部珊瑚生长带的长期趋势变化. 珊瑚生长带资料提供了综合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 研究表明, 近两个世纪南海西北部珊瑚年平均密度的变化趋势与全球大气CO2浓度的变化相吻合. 在19世纪末之前, 二者长期变化趋势都很微弱; 之后二者的趋势变化非常显著, 尤其是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该珊瑚记录的结束日期). 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末, 珊瑚密度表现出稳定的下降趋势. 因此, 南海北部珊瑚密度的年变化趋势能够揭示出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的历史, 这一结果与其他地区器测以及其他代用气候记录的结果一致. 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基于珊瑚生长带的代用指标来重构过去两个世纪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资料.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南沙群岛滨珊瑚δ^18O的高分辨率气候记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余克服  黄鼎成等 《科学通报》2001,46(14):1199-1204
利用海温和气温计重建了南沙群岛永暑礁海区近50年和季分辨率的温度变化,将南沙群岛永暑礁器测的气候资料延长了40年。发现珊瑚δ^18O与气温之间存在气温升高1℃,δ^18O降低0.24%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贵州台江中寒武世具节珊瑚藻类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瑞东  赵元龙 《科学通报》1999,44(11):1202-1205
在贵州台江中寒武世凯里组中发现了目前最古老的具节珊胡藻类化石Paraamphiroasiniansisgenet.sp.nov。该化石产地泥岩和页岩中,保存完好,具有钙化藻体,与其他以炭质薄膜形式保存的宏观藻类共生,并与西伯利亚早寒武世碳酸盐岩钙质藻类和震旦系陡山沱组磷化红藻有明显区别,鉴于以往报道的最古老具节珊瑚藻化石是白垩纪,这一发现对钙质藻类的系统发生和演化的研究会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华北东部石炭纪巨型珊瑚灰岩带的展布规律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巩恩普 《科学通报》1995,40(9):826-826
华北地台东部石炭系本溪组上部海相地层中产有丰富的Arachnastraea,Chaetetes和Multithecopora等珊瑚化石,在一些露头点上数量之多,密度之大可称为珊瑚灰岩,它们在平面上具有带状分布的趋势,局部地段形成珊瑚礁.该岩带的存在为我们认识华北东部地区石炭纪中晚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信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你知道珊瑚细胞内有着神奇的太阳能发电机吗?这个神奇的发电机不仅可以把太阳能转化成可储存的能量供珊瑚使用,也可吸收珊瑚的含氮废物,把它转换成可利用的养分。更神奇的是,随着珊瑚的成长,这发电机能自我复制  相似文献   

20.
从海南岛东岸采集了Porites lutea和P.lobata两种滨珊瑚个体,沿其生长轴线以每年25~28个样品的分辨率取样并进行氧同位素分析,目的是研究滨珊瑚骨骼氧同位素组成在季节、年际和年代际3个时间尺度上的变化与季风气候的联系.分析结果表明,滨珊瑚的δ^18O值季节和年际变化在冬季风盛行的季节里主要受表层海温(SST)控制,而在夏季δ^18O值与表层海水盐度(SSS)显示较好的相关性.海水的盐度和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它们都与夏季风降水的大小相关,指示着夏季风降水对海水和珊瑚氧同位素组成年际变化决定性作用.冬、夏季风从时间上独立地对珊瑚氧同位素的控制,使我们可能通过同一序列的记录来重建冬、夏季风的变化.在年代际尺度的趋势变化上珊瑚万δ^18O值与大区域的盐度变化相一致,并且与当地降水关系不大,可能说明了珊瑚万δ^18O值年代际变化受大区域海洋环流和水文气候影响,是大区域季风降水、蒸发及其与太平洋海水交换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