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秋收起义部队上山前,王佐是出身富有还是出身贫寒;他率领的绿林武装是“土匪”武装还是穷苦百姓反抗压迫的武装;他组织的农会是“挂牌”在会还是革命在会,学术界有些争议。本文以大量的史实为依据,就上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王佐出身贫寒;他率领的绿林武装是穷苦百姓反抗土劣压迫的武装;他组织的农会是革命农会。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这位被誉为“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的杰出历史人物,在他一生的革命生涯中曾经三次到过北京,分别代表他革命历程三个年龄阶段中的三个关键性时刻:青年酝酿发动革命,去天津和北京对清廷现状作实地调查研究;中年为维护革命全局利益,到北京去谋求巩固新生的共和制度和谋求社会发展;晚年矢志内争民权、外争国权,到北京去向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作最后的革命冲刺。三上北京是他一生革命斗争的三大里程碑,是他民主革命长卷中三个精要的段落。  相似文献   

3.
论邓小平领导左右江革命斗争的历史贡献与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领导的左右江革命斗争是他光辉革命历程中的第一个重要里程碑,对广西和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革命问题得出的新结论,给中国共产党的独立铺奠了最初的基石。他在同时代人中最早认识到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及其对祖国命运的现实指导意义。中国人民正是从李大钊对十月革命的歌颂、宣传中看到了自己民族解放的新希望。而中共的诞生,则是对由十月革命发端的新的世界革命潮流的最直接的回音;他对中国革命问题所作的多方面的探索为中国共产党煌成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他思想上高度重视建党工作,他站在中国革命有所附托的高度提出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主张,并成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5.
中国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为了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领导中国革命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在屡经挫折失败之后,他重新寻找中国人民解放的道路和方法,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充分体现了他晚年政治思想上的发展,从“平均地权”到“耕者有其田”,具体地反映了孙中山先生在农民土地问题上认识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6.
李大钊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积极活动的年代,正是中国历史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人民空前觉醒、斗争风起云涌的伟大时代。在这个大转变时期,他站在历史的前列,指明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领导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积极创建革命统一战线,明确提出无产阶级是革命先锋的重要思想;在党的幼年时期就注意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并在中国革命的各条战线上,进行过英勇的斗争,作出了卓越  相似文献   

7.
康德开创了理性的、批判的哲学革命体系。"前批判时期",康德的哲学革命首先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进行的,打破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僵化自然观;"批判时期",他又以理性思辨在认识论、伦理学领域综合唯理论与经验论、幸福与道德,继续推进其哲学革命,表达了他整个批判哲学所关注的四个问题。康德通过纯粹理性批判提出了先验自由概念,通过实践理性批判以及历史和政治理性批判确立了先验自由观念。康德在星空上与心灵中进行的哲学革命蕴含着社会政治革命的巨大能量,具有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正>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历史人物之一,他所开创的完整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他的学说,他的理想,他的精神是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旗帜。在长达40年的革命生涯中,孙中山先生不畏艰难,屡败屡战,不断总结,勇于进取,为后来者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严酷现实,使他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理想梦断西山,但他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却光芒永存,成为照耀中华民族再度崛起之征途的千秋灯塔。回顾孙中山伟大的一生,分析他精神与理想的结合、破离、再结合的艰难前进过程,继承其不断进取的革命精神和他的思想、学说中合理、进步的闪光内容,对今天的中国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五四”以来的文学战线上,茅盾是杰出的作家和坚强的战士。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光辉旗手——鲁迅的战友,在许多年代里,为实践、坚持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道路,为文学服务于民族解放和人民大众革命的方向,坚实的奋斗着。象周扬同志说的:我们杰出的作家茅盾,是三十年来新文艺运动战线上的老战士,他对革命文艺创作是作了很多贡献的。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的伟大的民主主义的革命家,一代的伟大的革命领袖。他所走过的道路是十九世纪下半叶和二十世纪前二十五年中先进的中国人所走的道路。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前,他一直是中国人民前进的旗帜。他首先举起了对封建制度不屈的叛旗,正规地开始了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并一直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充当了这个革命最伟大的领袖,为在中国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奋斗。在十月革命之后,和很多的先进的中国人一样,他进行了伟大的转变。在苏联和中国共  相似文献   

11.
韦拔群是右江根据地土地革命运动的先行者。他大力开展土地革命的宣传活动,指导东兰及周边各县的土地革命,培训土地革命骨干,推动了右江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开展。建立共耕社,创造了土地革命新模式。加强土地法制建设,丰富了土地革命法制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土地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蒋光慈是20世纪20年代末革命文学的代表作家,也是"左联"的重要作家。他开创了"革命+恋爱"小说的创作模式,引领了革命文学的时尚。他于30年代初的创作的都市小说《丽莎的哀怨》,以一个流落中国上海的白俄贵族妇女的口吻,书写了其在异国他乡的悲惨命运,表现了个体命运与革命必然性的冲突。因小说不符合革命文学的规范要求,蒋光慈本人受到了"左联"的批判并因此被开除出党。蒋光慈的这一经历展现了一名革命作家在革命集体中的矛盾与困惑。  相似文献   

13.
韦拔群在领导右江农民运动和土地革命过程中非常重视农民教育问题的研究与实践,把农民教育作为当前革命的中心内容来抓,紧紧围绕教育为革命战争服务这一指导方针,对农民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军事技能教育,充分发挥了农民革命主力军的作用,形成了丰富的农民教育思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指导和实际范例,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谭人凤是孙中山领导核心中的重要成员。从1904年加紧在会党中活动,准备响应省会长沙起义起,到1920年4月病逝前,他参与策动了一系列反清武装起义,他坚决反对南北议和与优待皇室;坚决与同盟会内部的不和谐因素做斗争,尽心尽力维护革命党人的内部团结;坚决反对袁世凯、段祺瑞的专制与独裁,反对袁世凯和张勋的帝制复辟。充分体现出了一位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不屈的斗争精神,促进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15.
大革命时期,周恩来在黄埔军校首创了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又将政治工作在两次东征、平息杨、刘叛乱等实际战斗中推行,他筹备建立了我党实际掌握的第一支军队,并在队伍中充分落实了政治工作制度,他对如何在革命军队中开展政治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为后来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我党政治工作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从崔子恩的长篇小说《桃色嘴唇》以及他执导/执演的电影《丑角登场》和《男男女女》,可见“酷儿”(Queer)在当代中国文化的艰难处境。崔子恩挪用了传统戏曲本来属于附庸小角色的丑角,并把它转化成当代小说/电影的主角,通过一种由丑角衍生性的屈辱(Transformational shame)——一种中国式的酷儿操演(Queer performativity),把那种屈辱的场景当作一种近乎取之不尽的能量转换来源,以抗捍自身的同性爱者或“同志”身份。这样的一种酷儿操演不但把过去“革命的身体”颠覆成“身体的革命”,也把过去革命同志与民族国家挂钩的主体镜像给打碎了。  相似文献   

17.
要想真正理解食指,必须正视他的矛盾性。他一生都执著于坚守革命信念和保持独立意识之间在心灵上的冲突较量,并将其注入作品中,形成了感人肺腑的悲剧力量与气势。对于红色革命理想过于偏执的信守,使他心里失衡,步入困境,从而走向疯狂。  相似文献   

18.
宋教仁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要领导人,也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先驱之一。在其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用他熟悉的法律知识起草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利益、保障民权,进而追求法治的实现。他这种依法治国的思想使他在二十世纪初法制思想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他的法治思想及实践对推动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红色理性与主题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理性是一整套指导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的理论和原则,其核心理念即“暴力革命论”,深层内涵是以全人类为本位的人道主义。它与政治理性和人文理性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区别和联系,对革命战争文学创作文本的主题意蕴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它的指导下,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共产主义和革命人道主义成为革命战争文学主题意蕴的主导精神。  相似文献   

20.
涅恰耶夫是近代俄国革命运动史上著名而又充满悬疑的人物。他的非道德、“目标证明手段合理”的革命原则以及独裁专制、恣意妄为的组织传统,蕴含了俄国恐怖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革命恐怖主义的思想源头之一。涅恰耶夫现象实质是革命政治中的极权型人格,以暴易暴的传统使俄国近代在革命恐怖与独裁恐怖之间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