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Karube  I 蓝yu祥 《世界科学》1991,13(1):21-23
最近几年,生物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它在各个工业领域的应用正引起人们广泛注意.从生物工艺学被认定为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领域以来,许多日本企业一头扎进了这个研究领域.首先应用生物技术的是那些与发酵、医药或化学药品有关的工业.这些工业早就开始了各种医药的研究工作,有些成果已经商品化,而且正在开辟一些新市场.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国内外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出发,介绍了太原生物技术中试基地的建设项目,论述了建设太原生物技术中试基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纳米生物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靳刚  应佩青 《自然杂志》2001,23(4):211-213
纳米生物技术是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主要从生物芯片、分子马达、纳米探针、纳米生物材料以及其他纳米生物技术等方面介绍了此领域里的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4.
DNA纳米技术是纳米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发展迅猛.通过理性设计和可控制备可以获得多种基于DNA纳米结构的材料.DNA水凝胶作为宏量DNA材料的重要代表备受关注,展现出很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生物医学应用领域.本文介绍了DNA水凝胶的分子设计原理、合成方法和典型应用,重点综述近年来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海绵动物的演化意义及其生物硅的仿生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晓红  曾令森 《科学通报》2007,52(12):1372-1381
海绵动物是地球上最古老、最简单的动物, 但对它在生物进化中的定位却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认识过程. 作为“活化石”, 海绵动物为生物演化研究提供了最好的证据; 而对海绵动物研究更令人入胜的是近年来人们发现硅质海绵动物骨针的独特结构和良好光纤特性, 从而开辟了利用纳米生物技术进行仿生合成的广泛研究领域. 综述了海绵动物的发现及新的分子生物学进化证据, 骨针硅蛋白催化合成生物硅的研究进展及仿生合成在纳米生物技术和医学领域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6.
20世纪生物技术回顾与21世纪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20世纪生命科学领域中的一些重大发现和发明为线索对生物技术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简短的回顾,并对21世纪生物技术的前景作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7.
许卓斌  王旻 《自然杂志》2016,38(4):271-277
抗体药物是生物技术制药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抗体具有识别抗原的特异性,因而利用抗体诊断与治疗疾病是医药研究者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抗体的发现与应用离不开免疫学。从免疫系统入手,详细介绍了抗体物质发现的历史进程与临床应用。近年来,以细胞工程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为主体的抗体工程技术已成为生物技术制药领域的热点。抗体药物的研制与产业化正以迅速的发展势头进入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前言我在这次演讲中所希望做的是关于生物技术活动的概观,主要展望美国包括研究院和工业实验室的活动。今天在实验室里进行的工作构成该领域的未来. 《新生物技术》论述了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对于传统发酵的应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同传统生物技术的结合发起了一场生物学革命。1972~1973年在斯坦福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实验室所取得的DNA重组技术,将工业微生物学推向了新的高度,导致新的生物技术产业在美国及全世界的建立。重组DNA技术、细胞杂交技术、酶工程和蛋白质工程都是生物技术的组成部分,它们正在对医疗保健、诊断学和农业研究产生重大影响,有希望进入能源、采矿、食品和化学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动物生物技术中心四川省教委高教处动物生物技术中心于1995年经四川省教委批准建立。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动物生物技术领域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高级专门人才;研究解决动物生物技术领域中所涉及的重大理论和重大技术问题;研究对优质、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0.
微藻生物技术产业前景和研发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藻生物技术近年来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本文分析了微藻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态势, 认为虽然微藻生物能源技术有解决世界能源、环境和粮食问题的巨大潜力, 但在近期内不太可能产业化; 不过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发展微藻生物(能源)技术有一定的生产成本优势.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我国发展微藻生物技术产业的研发策略, 即微藻生物能源技术的开发重点应该放在基础研究上, 微藻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开发重点放在高附加值产品上, 同时兼顾微藻生物技术处理废水.  相似文献   

11.
Watan  I  龚威 《世界科学》1989,11(11):35-36
一、蓬勃发展的生物技术与新问题 70年代中期DNA重组实验所取得的进展,已在微生物或发酵工业和制药工业中生产新物质,引起了一场生物技术革命. 80年代初以来,生物技术不仅在微生物工业中,而且在医药和农业科学中,显示出了新的活力。因此,生物技术已经突破仅限于制造新物质而进入其它领域。在农业科学中,它被用来产生更具抗冻抗病能力的新品种,在医学中,它被用来创造新的诊断方法和用DNA进行治疗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12.
靳刚  应佩青 《自然杂志》2001,23(4):211-214
纳米生物技术是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主要人生物芯片、分子马达、纳米探针、纳米生物材料以及其他纳米生物技术等方面介绍了此领域里的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13.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2015年11月16日发布公告确定水优三文鱼与非转基因三文鱼一样安全可以食用,这标志着转基因三文鱼在美国已经获得美国政府权威机构的最终批准,依法可以商业销售和食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是全球成功获得转基因鱼的第一个研究所,后来的研发依然居于世界同类研发的前沿,但中国没有能够在全球获得商业化的事实,值得我们反思.现行的转基因作物、食品法规已经不适应新的生物技术的出现(主要是指基因编辑技术).美国总统科技政策办公室于2015年7月给美国农业部(USDA)、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和美国环保局(EPA)发了一个题为"制定生物技术产品的现代化法规体系"的备忘录,要求这3个部委在一年内拿出草案供进一步讨论.如何调整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政策,需要中国各领域科学、法律专家以及政府部门统筹解决,对生物技术领域的产业化做一个全面的讨论和决策.  相似文献   

14.
《科学通报》2021,66(9):957-960
正朱作言,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遗传发育生物学及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曾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雅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国家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会长等. 2003~2007年担任《科学通报》(中、英文刊)执行主编,  相似文献   

15.
极端微生物——生物活性物质的新源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江  李光友 《自然杂志》2011,33(5):275-280
曾经被认为是“不毛之地”的极端环境,实际上却孕育着大量鲜活的微生物,它们被称为“极端微生物”。极端微生物的发现,对于研究生命起源、系统进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对于极端微生物的生存机制研究和代谢产物的应用研究,已经使某些新的生物技术手段成为可能,改变了整个生物技术领域的面貌。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生物技术是否已落后于时代?这一问题的提出自有其背景,日本的一些药品制造商和化学品制造商正急起直追,同在生物技术上已有五年历史的美国同行进行较量.就连科学界以外的人士对此也颇为关注,生怕在这个领域日本会居于次位. 回顾日本以前在生物技术上的研究,其起步之慢.颇令人吃惊.早在1972年,当时的科技厅长官中曾根就着重强调了生命科学的重要性.《自然》杂志当时曾为之出了专辑,介绍日本在生产L-赖氨酸(L-Lysine)上的发酵技术以及它的重要意义.翌年,三菱集团公司响应了中曾根的号召,建立了三菱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世纪生命科学领域中的一些重大发现和发明为线索对生物技术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简短的回顾,并对21世纪生物技术的前景作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18.
蔡慎 《世界科学》2007,(12):40-41
21世纪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在于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而发展生物技术和制品离不开对信息与基础数据库的开发。美国每年对生物技术研发领域投入约400亿美元,其中包括用于微生物资源库的建设。美国拥有21个微生物资源库,保藏约21万份培养菌,世界第一①。微生物资源库及其拥有的菌种株苗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生物技术开发潜力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王武  李秀兰 《自然杂志》1995,17(6):311-317
生物技术源远流长,数千年前,发酵现象的发现,逐渐形成发达的发酵工业,成为人类食物一大来源。这是古老生物技术为人类服务的典型例证。本世纪50年代初,沃森(J.D.Wabon)与克里克(F.H.Cdck)两位科学家提出了遗传物质双螺旋结构,解破了生物的遗传奥秘。从此,生物学一系列进展导致了进入当代高技术行列的生物技术的诞生。基因(遗传)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四大技术群之一。其更为诱人的前景是农业上的应用,人们采用类似于工程技术设计方法,按照人们的需求,把某些外来基因,譬如能抵抗某些病素的细菌基因,成功地转移到细胞内,表达出抗病功能并顺利地繁殖,最后获得新品种或产生新的产物。本文介绍的就是棉花基因工程在棉花改良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生物技术的发展背景,生物技术的发展动态,重点论述了生物技术在细菌感染、癌症、艾滋病治疗方面的应用进展,本文最后提出了生物技术研究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