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麦氏酸(2,2-二甲基-1,3-二氧六环-4,6-二酮)和α,β-不饱和酮为原料,合成了5-(3-羟基-1,3-二苯基烯丙基)麦氏酸.重点考察了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波谱(1 HNMR,13C NMR)等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合成5-(3-羟基-1,3-二苯基烯丙基)麦氏酸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α,β-不饱和酮)∶n(麦氏酸)=1.2,85℃下反应5h,收率达86.7%.  相似文献   

2.
以3-氨基吡啶为原料,通过溴化、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中间体6-溴-2-甲氧基-3-氨基吡啶,最后经重氮化反应合成了目标产物6-溴-3-氟-2-甲氧基吡啶,产物结构经过了核磁、液质表征.研究了溴化工艺、溶剂以及甲醇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的路线溴化反应后处理无需柱层析或重结晶,收率高;第二步反应优化了溶剂,收率提高到90.1%.  相似文献   

3.
以价廉易得的氟苯和戊二酸为原料,经傅-克反应、酰胺化、酮的还原、偶联和环合等数步反应合成依折麦布,总收率为7.5%.其中,用KRED238全细胞酮还原酶直接还原化合物5的羰基获得了具有S构型的羟基化合物中间体6,该步反应的收率为95%,(S)-羟基de值95.68%,还原反应的立体选择性高.该结果证实了生物催化技术应用于依折麦布合成中的可行性,为依折麦布绿色不对称合成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2-(5-氨甲基-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的合成及荧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杨醛为初始原料,通过羟甲基化、与邻苯二胺成环、氯甲基化、Gabriel反应制备了2-(5-氨甲基-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用核磁、红外对中间产物及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研究了各中间产物及目标产物的荧光性质,结果表明目标产物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收率和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一条哌啶生物碱(-)-Deoxoprosophylline的不对称合成方法.采用二碘化钐促进的手性叔丁基甲磺亚胺10与取代醛11交叉偶联为关键技术,构筑重要中间体——反式羟甲基化β-氨基醇9的立体化学,该反应的收率为77%,立体选择性为99%.这种高选择性地合成反式羟甲基化β-氨基醇的方法可方便地应用于多种含有2-羟甲基-6-取代-3-羟基哌啶生物碱的不对称合成中.  相似文献   

6.
以没食子酸为原料, 通过甲基化、还原、溴代、Arbuzov重排、Wittig-Horner反应、O - 异戊烯基或O - 法尼烯基化等反应步骤,以总收率30%~35%合成了6种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的白藜芦醇类衍生物1a,1b,2a~2d. 所合成的化合物已通过MS,1HNMR和IR等波谱方法进行了结构确证. 该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方便、产率较高和立体选择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1,1-二钾硫基二硝基乙烯是合成雷尼替丁中间体N-甲基-1-甲硫基-2-硝基乙烯胺的中间产品。通过主、副反应的对比选择性方程分析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采取3项措施提高反应的选择性:1)使反应温度由目前的25℃提高到40℃;2)将一次性加入二硫化碳改为滴加;3)将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由30%降为20%。改进后的新工艺产品收率达到90%,具有很好的工业前景。研究表明,通过主、副反应对比选择性方程的温度效应和浓度效应分析,调整工艺条件和加料方法,达到了提高产品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以4-氯二苯甲酮为原料,经Leuckart反应、酸解、拆分、环合、酸解、缩合、缩合及成盐酸盐7步反应合成左西替利嗪,总收率为5.0%.对合成化合物5的去酸剂进行了考察,选用价廉的三正丙胺代替文献中二异丙基乙胺,所得产物收率接近文献收率.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1,2-二氧环乙烷类化学发光剂的合成方法,系统地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2-金刚烷酮与间羟基苯甲酸酯的McMurry分子间的交叉偶联反应,用TiCl4-Zn为还原剂,在最优实验条件下,主产物收率可达到81%.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一务哌啶生物碱(-)-Deoxoprosophylline的不对称合成方法.采用二碘化钐促进的手性叔丁基甲磺亚胺10与取代醛11交叉偶联为关键技术,构筑重要中间体--反式羟甲基化β-氨基醇9的立体化学,该反应的收率为77%,立体选择性为99%.这种高选择性地合成反式羟甲基化β-氨基醇的方法可方便地应用于多种含有2-羟甲基-6-取代-3-羟基哌啶生物碱的不对称合成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