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奕奇 《科技信息》2008,(20):165-165
本文通过对米兰·昆德拉代表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分析,揭示出作者对于人的生存的一种注视;同时以存在主义哲学理念渗透于作品解读中,使整篇文章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分析从两方面展开:一是从小说情节所揭示的作品内涵看:二是从“媚俗”这一概念看。两者结合起来分析,不难看出,作家于作品中所赋予的对于存在的深刻关注。  相似文献   

2.
付燕 《奇闻怪事》2010,(10):24-25,33
目前我国著作权法对戏仿作品的侵权认定及责任追究并无明确规定,法律规定的缺位使得戏仿作品始终处于一种尴尬境地。要构成戏仿,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深受戏仿作品受众熟悉的原作品,该原作品可以是一部影视作品、一部文字著作,本文就戏仿作品侵权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在关注和展示世俗平凡人生的同时,更努力地探触到了人物的心理世界,其所形成的对现代人的内心生存状态的发现和描绘,使她的作品成为一种对生命意识的个性化的隐喻,从而也形成了张爱玲创作的非美学原则的心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诸多作品之中最为评论家所推崇的一部。它体现了丰富的文学内涵,并代表了作者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重读这部作品,要回归到它的本质,即对幻想的不懈追求,以及幻想在地理的错置下走向凋零。同时,作品中随处可体现的“暗示”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也是作品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5.
对于德莱塞的作品《嘉莉妹妹》一书中的女主人公嘉莉的评价,很多都是指责,有的甚至是全盘否定她,笔者认为对某一作家的某一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分析评论时必须注重作品本身的内容和作者本人的态度,并且要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这样的评价才是客观合理的。本文就是考虑到这些因素,指出对嘉莉的评价的不公正道理之所在,肯定她所具备的优点,主张给予她一个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乔治·爱略特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对道德的关注一直是其作品的一条主线。本文以爱略特的道德标准为视角,通过分析其作品和个人生活,阐述她在作品和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表现,从而论述爱略特的道德选择。  相似文献   

7.
关于元末诗人卢琦作品的著作权。自明末以来就存在着争议。笔者结合国内现存卢琦文集,就日本静嘉堂文库所藏二种清抄本详加考察,认为其中据洪武本而抄写的《卢圭峰先生集七卷》乃天下孤本,对于考辨其版本源流和作品真伪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批评:让作品存在——关于艺术诠释学的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以来曾经主宰艺术诠释学的批评理论,对当今的审美文化事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其症结所在是一种以逻辑概念为中心的理论主义。这种学说将批评与作品的关系置于一种对立状态,无视诗性文化所特有的感性品质。为此当代文论有必要重申这样的思想:批评的意义是让作品存在,而不是取而代之地,将作品当作理论建构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开源软件是一类开放源代码,崇尚知识共享,并允许用户对其进行修改和再发行的软件。由于和传统计算机软件开发模式的不同,很多人对开源软件的版权定性及权利归属的认识仍处于混乱状态。对于开源软件的著作权归属,不能简单将其归类为合作作品,也不能将其误解为汇编作品。大多数时候,由于后续开发作品是先前作品的进一步改进或创新,将其视为改编作品更为贴切。  相似文献   

10.
王艳霞 《科技信息》2011,(17):420-420
每一部声乐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因作品的时代不同、内容的不同而不同。在声乐教学中我们要对作品的演唱风格进行分析研究,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现不同的作品。从而做到在正确的歌唱发声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声音特点,又要准确的表现作品的演唱风格。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中的“色空观”并不能涵盖作品的内容,它与作品扬“情”的意图是矛盾的。明确宣示一种思想现念,却并不为表现这一思想观念,正是一种戏剧化的表达方式,以之融入整个作品的语境,使其情味化。这正是小说中的思想表达不同于社会思想表达之处。  相似文献   

12.
王珂 《皖西学院学报》2006,22(1):148-150
广告一词是外来语,简单理解就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自古以来它就有商业性和非商业性之分。本文所论述的是中国古代商业性质的实体广告。我们对于这些形形色色以商业宣传为目的的广告,不但要关注其外在形式特征,还应该重视它们的设计出发点和立足点,即它们使用何种广告理念。这将牵扯到整个中国传统思想在商业领域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分析特定时期钱钟书所遭遇的“围城”人生困境对其“怨诗”《围城》的创作的深层影响,探讨作者对作品的寄寓及作品所承载的精神与思想,并做出解释,以增进对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要想真正理解食指,必须正视他的矛盾性。他一生都执著于坚守革命信念和保持独立意识之间在心灵上的冲突较量,并将其注入作品中,形成了感人肺腑的悲剧力量与气势。对于红色革命理想过于偏执的信守,使他心里失衡,步入困境,从而走向疯狂。  相似文献   

15.
在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中,张承志的作品以其对于草原生活的描写显示出一种激情和活力。本文主要通过对于张承志散文的分析,对其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草原情绪作出分析和把握。  相似文献   

16.
不能说对艺术的传统鉴赏方式完全没有定量分析的因素。例如,目录学家在整理和甄别文艺作品时,就很重视册数、卷数等因素。某些鉴赏家进而深入到作品内部,关注各种词汇、意象和旋律的出现频度。宋代大文豪苏武在谈到技艺传承时还讲过一段深刻的话:“能者即数而得妙,不能者循数以得其量,其出一也。有能有不能,而精粗见焉。人见其工也,则求精于数外,而弃迹以逐妙,曰:我知酒食之所以美也,而略其方齐,舍其度数,以为不在是也,而一以意造,则其不为人所呕弃者寡矣。”’‘’文中表达了对于“数”的高度重视。尽管如此,定量分析在传…  相似文献   

17.
作为CCTV品牌栏目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其产生顺应天时地利人和,其评选视角体现了对于当下中国社会最缺失因而弥足珍贵的感动这一品质的唤醒,其意义在于一个民族对于其社会脊梁所表达的崇高敬意与重构个体精神家因的可贵探索,在于对沉浸于大众消费文化所渗透的虚幻欲望叙事背景下的个体精神立足点的积极扭转。它标志着一种精神仪式的日益形成,一种社会共识的广泛回归,一种文化传播的可喜实践。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人的一种情感欲求,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丰富生活的一种有益方式,然而阅读书籍一定要有所取舍,书籍作品好坏掺杂、参差各半,对于年龄也有要求和限制。尤其是小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籍时必须要慎重选择,然而,由于小学生缺少社会认知和判断能力,所以需要对其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语文教学正是指导其良好展开课外阅读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青少年逐渐淡漠了对诸多传统艺术精华的关注与热情,而对日益翻新的“快餐式艺术”过于热衷,会失掉许多享受经典艺术之美、传统优秀文化的机会。因此,我们更应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关注它,解读它,热爱它,并从中吸取我们所需要的艺术营养。戏剧对于农村中学生来说略显生疏,他们接触的少,了解的也少,即便看了也不会像看动画片和影视剧那样感兴趣,而对于戏剧中的美术这一艺术形式更是知之甚少。因此,《戏剧美术》这一课教师要精心设计,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对于文学作品的价值,杜勃罗留波夫认为:“真实是必要的条件,还不是作品的价值。说到价值,我们要根据作者看法的广度,对于他所接触到那些现象的理解是否正确、描写是否生动来判断。[首先,根据我们已经接受的规准,我们要把担当着人民底自然的、正确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