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一类非线性系统把模糊控制、模糊逻辑逼近及模糊滑模控制相结合,提出一种综合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基于李亚普诺夫函数系统参数的自适应律,不需要最小逼近说差平方可积条件,而且利用模糊滑模控制补偿模糊系统的逼近最差及外部干扰对输出跟踪误差的影响,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稳定,跟踪误差收敛到零或零的一个小邻城内.仿真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模型参考自适应解耦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耦合对象的参数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情况,研究了解耦控制与自适应控制问题,通过建立系统的参考模型,提出了按参数自适应律自动调整解耦网络和调节器参数的设计方法,对参数可变的2个输入2个输出的耦合对象进行了自适应解耦控制设计与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解耦网络和调节器能数固定时系统运行失控,实现参数自适应调整后系统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3.
利用反演法,对一类串级系统进行了自适应的控制设计。本文利用了关于串级系统的研究结果,将反演法推广到更一般形式的串级系统。设计的主要技术思想是:对每个子系统,引入中间虚拟控制变量,通过建立和推导各阶段的Lyapunov函数,设计出每个阶段的虚拟控制和调整函数,逐步实现各个阶段的镇定,利用递归设计方法,逐步修正算法,在设计的最终阶段,得到参数估计的实际更新法则和系统反馈控制律,从而实现系统的自适应设计。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微机控制电液伺服结构加载系统.简述了它的组成及工作原量,建立了通用型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在载荷控制和位置控制两种控制方式时的数学模型,并运用控制理论分析了这类系统的动态特性.还以250kN结构加载系统为例,对结构加载系统动态特性的理论分析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5.
该文介绍了共享式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基本功能与构架,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及中央控制设备,实现控制中心和教室多级协同控制的共享式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方案;分析了实现共享式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技术,重点关注关键技术的实现;介绍了多媒体共享教学系统的工作原理,并进一步给出了该系统的开发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启仁 《甘肃科技》2004,20(4):79-80
影响液压系统的温升的因素很多,通过分析这些因素,在设计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使系统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降低温升对液压系统性能的影响,最大限度的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还要利用温升有利的一面,使系统吸油通畅,启动容易,设计一个性能好,高可靠性,运行稳定,高效的液压系统。  相似文献   

7.
针对有限时域脉冲响应模型,给出了双值预测函数控制(DPFC)算法,推导出了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和传递函数,定量分析了阶跃响应系数对闭环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采用脉冲响应模型簇来描述被控过程的不确定性,推导出DFFC闭环系统的鲁棒稳定条件.  相似文献   

8.
针对一类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基于灰色预测的自适应内模PID双重控制方法.把由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得到的灰色预测模型作为系统的内部模型,并在基本的内模控制结构上增加PID控制器,加快了跟踪误差收敛速度,内模控制的性能明显改善.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简单而有效,内模PID双重控制较单一内模控制具有更好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9.
在三容系统解耦控制的基础上,加入了PI控制。通过两种控制实验特性曲线的比较可知,在扰动存在的情况下,三容解耦系统采用PI控制,可以大大地改善其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10.
研究部分施控振动系统的最优主动控制问题,提出满足系统平均振动能量小的状态反馈控制律,导出时间离散数字控制系统的最优控制矩阵,并以S195型内燃机为例,模拟了整机振动的最优数字控制过程,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1.
从交流励磁发电机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基于动态同步坐标轴系的双通道励磁控制方法.利用基于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双中央计算单元(CPU)方案,设计实现了交流励磁发电机的励磁控制系统.针对该控制系统的特点,充分利用了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高速运算能力和方便的外设,合理设计了控制系统硬件和励磁控制算法软件,双CPU工作共同实现了交流励磁发电机的双通道解耦励磁控制.通过实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基于动态同步坐标轴系的双通道励磁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无刷直流伺服电机的解耦控制方法。这种控制法将无刷直流伺服电机的多变量耦合系统解耦成多个单输入-单输出的子系统。然后对每个子系统进行反馈控制。本文还对位置跟踪进行PID控制,PID 系数通过极点配置方法得到。最后,给出了位置跟踪的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解耦控制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交流调压调速电梯的双微机控制系统。主微机实现电梯集选控制功能和控制电梯电力拖动运行状态。副微机完成电力拖动理想速度曲线的给定和停层时的位置控制。微机之间的信息交换保证系统可靠性的提高。系统具有良好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效益。已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柔性制造系统(FMS)是提高生产率的一种相当新的战略。FMS运行控制软件必须提供所有的控制管理及鉴视功能,以使其得到充分利用。该文提出了在运行控制软件中增加动画仿真功能模块,并在BQ-FMS上配备了动画仿真系统,实用效果表明,动画仿真功能的应用新颖、可靠、方便,不仅能生动具体地跟踪、鉴视现场,而且作为辅助工具,方便于运控核心软件的调试。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内部控制系统和内部管理控制系统的含义,分析了内部管理控制系统的三大子系统,阐述了日照百货大楼有限公司内部管理控制的现状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3 D.O.F haptic interface which is designed to meet the interaction requirement of teleoperation tasks and virtual reality applications. The mechanism design takes the operability into consideration such as adopting steel cables as transmission components and mass balances to eliminate the gravity effect and so on. The dynamics of haptic interface including actuating device is also studied. In order to provide operator with fidelity kinesthetic information, we design a force controller using self-learning fuzzy logic control. The simulation result verifi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trol method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根据相关理论研制出的延时锁定环的工作原理,并将由相关函数推导出的跟踪环的相位误差函数用于控制压控振荡器,使本地码跟踪接收码。该环采用步进式捕获方式,在联机调试中工作稳定可靠,精确地测量了环路的误差曲线、捕获带宽、跟踪带宽和锁定时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大功率IEGT交一直一交变频器在安钢炉卷轧机主传动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全数字控制系统的构成和控制原理。  相似文献   

19.
.NET环境下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方案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开发“煤矿安全隐患识别、预警与整改控制信息平台”的需要,设计了一个在.NET环境下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方案。通过分析传统权限控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的原理,提出的权限控制系统利用模块编码、页面编码、功能编码和数据库的灵活设计来实现权限的控制。该方案实现了页面级别和页面内功能级别的权限控制,很好的解决了传统权限控制设计的不足,大大的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并且已经把它作为一个组件实现,可以应用于多种MIS系统的权限管理。  相似文献   

20.
A novel rate control method for H.26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presents a single-pass bit allocation and rate control method for H. 264. We first present an R-Q model which can estimate the frame coding complexity before macroblock mode selection. Based on our R-Q model, a single-pass slice layer rate control scheme is developed, including bit allocation of the frame layer and the slice layer. At last, to enhance our rate control scheme with greater accuracy, we propose a fine rate control nlethod based on mode selection by optimizing the Lagrange multiplier. 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compared to JVT-E069 and JVT-G012 proposed to JVT (Joint Video Coding Expert Group), our method can control the bit rate more accurately and obtain a higher PSNR. When the three schemes applied to the sequence with scene changes the PSNR of this paper is improved by 0.2-0.4d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