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落石旋转速度是落石冲击力设计与运动路径计算往往忽略的关键问题.针对落石自由坠落、滑动、斜抛运动、碰撞以及滚动的5个运动过程,分析了5个过程对落石旋转速度的响应,推导了滚动与碰撞条件下落石旋转速度公式,并以万州天生城福建小学危岩落石为例进行了算例分析,初步得到以下结论:忽略空气阻力的条件下,落石旋转速度仅与自由坠落、碰撞以及滚动过程相关;碰撞过程落石旋转速度与初始旋转速度、碰撞周期、坡面坡度、落石质量正相关,而与落石半径、碰撞冲击摩擦系数以及法向恢复系数负相关;而滚动过程落石旋转速度与初始旋转速度、滚动周期、坡面坡度正相关,而与落石半径、滚动摩擦系数负相关;算例分析得出,采用本文算法和Rocfall程序计算得到的旋转速度曲线变化趋势一致,平均误差仅为5.5%,完全满足工程设计计算需求.  相似文献   

2.
旋转与非旋转体间接触摩擦诱发振动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旋转与非旋转体接触摩擦引起振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非旋转体在接触摩擦车作用下的振动方程,并研究了其运动规律,发现非旋转体在滑动期的运动是一种以非旋转体的低阶固有振动为主的周期性粘滑振动,它与一般接触面之间由摩擦引起的粘滑振动不同,不论是粘着期还是滑动期,非旋转轩体都在振动,振动幅值与周期的大小不仅与静,动摩擦系数有关,而且与非旋转体的几何形状,物理参数,固定方式及旋转体的旋转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篮球投篮中球的旋转及瞄准点选择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空气动力学、运动生物力学以及统计概率学来分析篮球旋转在投篮中的作用、投篮瞄准点选择的多样性及其对投篮球命中率的影响.结果认为:投篮中球的前旋和后旋取决于投篮动作,其中前旋主要用于行进间低手投篮,后旋主要用于中远距离投篮;球旋转的速度越快,球的稳定性就越好,后旋增加球的飞行弧度,提高了命中率,前旋加大了球速,多用于快攻中投篮;篮圈瞄准点选择后沿比其他点更科学.  相似文献   

4.
陶俊斌  彭思源 《科技资讯》2006,(12):233-233
手指拨球具有传递投篮力量的大小、控制投篮的方向,调整出手速度快慢以及掌握出手高低的作用,还对球的旋转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利用逻辑推理分析手指拨球和投篮命中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考虑边界润滑的间隙机构运动副接触磨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间隙机构运动副中的边界润滑和副元素接触时的边界条件,采用非线性弹簧和阻尼建立了边界润滑条件下的接触摩擦模型,并结合摩擦学理论给出了间隙机构中运动副表面的磨损计算公式;通过数值仿真,对运动副副元素的动态接触磨损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副元素表面磨损最严重的区域,并发现副元素弹性变形速度是影响磨损的主要原因,副元素分离后进入碰撞时弹性变形速度大使磨损加剧,运动副副元素由于弹性变形而出现连续变形接触时弹性变形速度小使接触磨损减缓。  相似文献   

6.
旋转插补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基于旋转进给速度的数控插补原理和方法.基于五轴数控加工的运动的分析,提出了旋转插补及相关的概念,讨论了线性进给速度与旋转进给速度之间的关系,针对参数曲线,建立了沿曲线的角弧长导数与旋转进给速度之间的关系,基于泰勒级数展开构建了参数曲线的旋转插补方法及算法.  相似文献   

7.
根据篮球教学的实践,对提高篮球投篮命中率问题,包括如何握球、瞄准点、投篮力量的运用、出手角度、出手速度、球的旋转、抛物线和入篮角等进行了剖析,为提高篮球教学和训练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共轭曲面原理为基础对旋转共轭曲面进行了理论分析,从包络面出发推导了表面为圆柱面的旋转共轭曲面方程、接触线方程。对共轭曲面,接触线进行了计算机绘制,并且对圆钢矫直机辊子和圆钢的共轭运动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从而可以直观地考察所设计的共轭曲面的正确性和啮合情况,探索修改辊面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闫宇飞  汪瑞  许锋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4):6057-6062
针对某型飞机在服役过程中出现的起落架间隙型摆振问题,基于起落架柔性多体动力学模型,采用L-N(Lankarani-Nikravesh)接触理论建立了含间隙旋转副、球副动力学子模型,并采用起落架动力试验的结果对模型进行效验;定义了间隙位置对起落架间隙型摆振的影响分类;然后研究了运动副副元素刚度、运动副间隙大小以及飞机滑跑速度对起落架间隙型摆振的影响.结果表明:转环与上扭力臂处和支柱与下扭力臂处间隙对机轮低频摆振影响要比扭力臂间间隙影响大,但对起落架摆振影响都属于第一类.轮毂轮轴间间隙影响机轮高频摆振,对起落架摆振的影响属于第二类;在设计范围内,运动副副元素弹性模量越小,机轮摆角、运动副间碰撞接触力越小;运动副间隙越大,摆角越大.飞机滑跑速度越大,机轮摆角越小.研究结论可为间隙型摆振的发生机理和防摆设计提供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发展,越来越高的要求乒乓球技术质量的完善与提高、我国乒乓球界认为“准确、速度、力量、旋转和落点”是提高乒乓球技术质量的五种要素、诸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其中准确是整个击球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研究击球的准确性又必须首先从探索球的飞行弧线入手.第者认为有必要对弧线的一些理论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影响高职学生网球球感训练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民 《科技信息》2010,(21):I0301-I0301,I0322
随着普通高校选项网球课的逐渐普及,大学生对这项高尚运动不仅仅是停留在感官的接触,而是球场上潇洒的挥动球拍。自然而然,球拍击球产生的球感也成为教师们所重视的问题。由于球感涉及范围广,贯穿于整个运动过程,所以球感训练已经成为提高普通高校网球运动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教学、训练、比赛等多方面理论探索和实践出发,对影响网球球感因素进行分析和归纳,同时以此为依据提出有效的网球球感练习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旋转条件下长尾喷管发动机三维两相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旋转条件下长尾喷管发动机的三维两相流场开展了一体化数值模拟,进行了旋转速度为0、100 r/min、300 r/min、500 r/min和1 000 r/min,颗粒直径为10 μm、40 μm、70 μm和100 μm条件下颗粒运动轨迹和聚集浓度分布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与无旋转条件下的颗粒运动轨迹以及聚集分布规律相比,在本旋转条件下,颗粒的运动历程增加,滞留时间增加,颗粒的聚集部位发生改变;②随着旋转速度增大,颗粒加入主流后首先贴着壁面作周向环绕运动,旋转速度越大,颗粒的旋转环绕轨迹越长;颗粒环绕运动的区域也随着旋转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颗粒所滞留的时间总体上是增大的;③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大,由于颗粒本身运动惯性的增大,随流性变弱,受旋转作用影响的程度变差,滞留时间减小;④随着旋转速度的增大,锥台型装药壁面和后封头处的颗粒聚集浓度呈现增加趋势,翼槽表面的颗粒聚集带由翼槽顶部向根部移去;轴线处的颗粒聚集浓度随旋转速度增大而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3.
柳丛 《科技信息》2011,(10):I0257-I0258
乒乓球运动竞赛中运动员的每一次击球都会使球产生旋转,因此,尽量详细、准确地剖析乒乓球各种旋转,从而了解并掌握乒乓球在运动中旋转的规律性,对掌握整个乒乓球运动的规律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在网球各项基本技术中上旋球是运用最多的一种击球方式,它的优点在于既有进攻性又具有稳定性,掌握好上旋球技术对于网球选手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验证引信球转子理论分析的正确性,采用由激光打标机对旋转状态下转正运动过程中的引信球转子表面打标痕的方法设计了一种研究球转子运动的试验,测定了5种力学参数球转子的运动轨迹.试验和理论分析结果均表明球转子相对于其腔室的运动轨迹为空间螺旋线,球转子的解除保险运动受初始进动角、转动惯量差异及质心位置影响很大.通过减小球转子与其腔室之间的滑动摩擦将增长球转子的运动轨迹并减小动态平衡角,而加大球转子质心偏心会增大球转子的动态平衡角.  相似文献   

15.
利用力学原理分析了乒乓球的运动方程与击球时作用力、球的速度和位置之间的关系.确定出任意条件下的球的落点.并给出了一些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6.
高速精密角接触球轴承旋转精度创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角接触球轴承内部的几何关系入手,建立了用于分析高速精密角接触球轴承旋转精度的五自由度拟静力学模型.考虑了离心力、陀螺力矩、润滑以及加工误差等,如波纹度的影响,并通过数值迭代方法的求解,着重分析了分布于内外圈沟道及球上的波纹度对角接触球轴承非重复性跳动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轴承套圈上只有特定阶数的径向和轴向波纹度组合才会使角接触轴承产生十分明显的径向非重复性跳动.对于单一球上存在波纹度的情况,只有当波纹度阶数为偶数时才会对轴承的旋转精度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而奇数阶波纹度几乎不会使轴承产生径向非重复性跳动,并且非重复性跳动值随着球数的增多而减小.  相似文献   

17.
柔性旋转带冠叶片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柔性旋转带冠叶片的接触振动问题.应用Frobenius方法计算旋转带冠叶片横向振动的动频和模态函数,并给出了模态函数正交性的证明.提出了利用叶片的弯曲动刚度描述的等效接触刚度来确定相邻旋转叶片接触刚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Galerkin截断将叶片的偏微分运动微分方程离散为常微分方程描述的旋转带冠叶片的分段线性动力系统.然后应用平均法,计算了旋转带冠叶片在尾流激励下的主共振响应,并分析当相邻叶冠间隙、尾流激励力幅值、叶片厚度和长度作为可调参数时系统的动力学响应与非线性行为,揭示了旋转带冠叶片的碰撞振动机理以及叶冠结构参数与叶片振动抑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微机械黏着接触问题的建模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微机械系统中的黏着、接触和变形等微观现象,基于经典弹性理论和Lennard-Jones势能定律建立了弹性球-球黏着接触模型,得到了黏着力、球面变形量及接触半径随两球体间距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黏着引力的作用下,两球体在尚未接触时已产生明显的拉伸变形,导致两球体在1.5倍的原子间距时开始接触;当两球体接触后,球面轮廓和黏着力在接触区内外之间光滑过渡,不存在明显的接触区临界值.通过分析黏着力随间距的变化规律,得出了只有当两球体间距大于5倍的原子间距时,刚性黏着模型才能比较准确地得出两球体间黏着力的结论,为微机械黏着接触问题、纳米摩擦学和原子力显微镜的动态扫描等研究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抽油杆下行过程中抽油杆接箍与油管接触部位进行应力分析,建立抽油杆接箍与油管之间的有限元模型,通过该模型,对抽油杆接箍与油管之间的接触应力及基础作用区域进行应力分析,得出抽油杆仿偏磨装置中抽油杆的最优旋转速度,该旋转速度精确性高,适用于各类抽油杆旋转装置的速度设定,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相似文献   

20.
非球形颗粒的阻力系数与升力系数的数值求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非球形颗粒在无剪切流中作旋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升力进行了数值模拟.在50≤Rep≤300和0≤Ω≤2.0条件下(Ω为无量纲速度),研究了拖曳速度、旋转速度和颗粒形状对其阻力系数与升力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旋转轴为.27轴时,阻力系数随着转速的升高而增大,随着颗粒雷诺数的增大而减小,升力系数随着旋转速度和颗粒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大,阻力系数与升力系数与其形状有密切关系,其变化均为非线性的;当旋转轴为Y轴时,在Rep=50时,除了a=2b=2c(a、b、c为颗粒的长、宽、高)的情况外,阻力系数总是随着转速的升高而减小,对于Rep〉50的情况,阻力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在a-b-c的条件下,升力系数随着转速的升高而减小,沿着旋转方向上颗粒长唐告白增女会佳冀升力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