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话说气场     
心理学家发现,当一个人走进陌生的环境时,人们会靠对气场的感知,立即给他进行至少十条总结:经济条件、教育背景、精明度、可信度、家庭出身背景、成功的可能性、年龄和艺术修养等,这就是气场的作用。只是几秒钟时间,就可以让人们判断一个人的生活历史,预期他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是古老的饭后保健。其实,有许多饭后保健方法,如饭后吃水果,饭后午睡,从现代养生保健的角度来衡量是不妥的,也就是说是不科学的。就“饭后百步走”而言,进餐后由于食物大量地涌进消化道,必然会增加胃肠道的负荷,内脏器官需要更多的血液才能满足其生理要求。倘若饱餐后活动不止,那么,肠胃道的血液则会减少,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人们发现,将一些保健方式移到饭前,收到的效果会更好一些。饭前活动,饭前人的胃肠中无食物,此时,体内脂肪细胞中尚无新的脂肪进入,故适当的活动,较易将脂肪“动员”起来,化为热…  相似文献   

3.
人们通过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逐步认识各种动物,给它们取了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对动物的名称叫法都会不一样。而且不同的时期,动物名称也在变化和发展。特别是动物分类学发展到林奈时期,开创了拉丁文形式表达属、种的动物命名“双名法”。从此,在国际...  相似文献   

4.
星移斗转,世事沧桑,人类迈进新世纪.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气候变化是近年来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之一.众所周知,一个地方的气候是该地多年(一般取30年)的大气平均状态(从学术研究上讲,气候是由大气及与大气有明显相互作用的海洋、冰雪圈、陆地表面和生物圈五个成员所组成的复杂系统的总体行为).  相似文献   

5.
人们通过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逐步认识各种动物,给它们取了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对动物的名称叫法都会不一样。而且不同的时期,动物名称也在变化和发展。特别是动物分类学发展到林奈时期,开创了拉丁文形式表达属、种的动物命名“双名法”。从此,在国际范围内,动植物的科学名称有了普遍接受的规范化的学名,为后来生物科学的交流和进步奠定了基础。我国作为一个世界上具有最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沿传下来许多动物的中文名。在相当程度上,这些名称反映了人们对动物的认知程度,尤其是用恰当的边旁或字冠来表达,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如“貓”、“狼”、“麂”等,都反映了朴实的动物分类概念。随着现代生物学发展的需要,开始为动植物的中文命名作了规范化的规定。为动物制定规范的、统一的中文名是客观的需要。一、动物中文名制定的一些基本原则我们在编订哺乳动物中文名的过程中,采用了下面的一些原则:1.沿用现成的中文名,轻易不作“订正”,以免形成更多的异名;2.没有现成中文名者,按下列原则订出中文名:如有俗称而无明显不当的,则予以沿用;根据其拉丁文学名的含义订名;根据物种或其他分类单元的特征订名;根据物种分布或产地订名;国内无分布的但有外文名可依者,参考其含义订名;根据命名人姓氏订名;根据拉丁文学名或英文名译音订名。二、动物中文名推行中的一些问题与专业人员使用的学术名词不同,由于动物名常常为普通老百姓所使用,以及我国地区的辽阔,因此在动物中文名的制定和实际应用中,经常会碰到一些不易解决的难题,往往不是简单地发布规定所能解决的。下面列举一些哺乳动物的例子说明影响动物名称统一的难题:1.习惯带来的问题大熊猫还是大猫熊?我国动物名称早就根据它的分类归属定名为猫熊。根据在于它的体形像熊,在进化史上也同熊类亲近,不同于猫类。在过去很长的时期里,猫熊这一叫法已经相当固定。只是到了70年代中期这一国宝“出使”美国,大量新闻媒体在报道中用了熊猫这个名称,一时势不可挡。本来是猫熊的这一国宝,从此就改名成了熊猫。那么,现在社会上已经普遍接受了的熊猫这个叫法,还要不要订正。或者各叫各的,即社会上流传的叫法尽管是熊猫,教科书和动物学出版物(总是少数人吧)仍叫它猫熊,就让这两个名称分别在不同情况下共存?是应该探讨的问题。2.学名和俗名动物的俗称往往同正式的学名不同,形成社会上习惯叫法与书本上用法不同。这样的例子很多。麝叫做香樟,麋鹿叫四不象,豹猫叫狸子,黑熊叫狗熊等,论使用和接受率来统计,书本的用法总是居少数。久而久之,很难说哪个名称会存在更久远。至于蝙蝠叫做“飞鼠”,鼯鼠也叫做“飞鼠”等,本来是完全不同的动物,俗称却叫做相同的名称,这种情况也不在少数。通过这类情况,就比较容易理解制定和使用规范化名称的必要性。3.商品名和动物中文名九节狸——大灵猫、黄狼或元皮——黄鼬、獭狸—海狸鼠等等,这些毛皮行业通用已久的名称,其科学含义并不多,但商业、外贸、媒体等应用面不小,给动物学命名带来一定“威胁”。4.古字带来的问题我国著名的,长江特产的淡水豚——白,长期以来都称白鳍豚或白旗豚。经过专家考证后,认为它并无白色的鳍或旗,应正名为古籍中所用的白。但是,这种考证如果当真来开展的话,可能带来的正名问题不在少数,给熊猫再来个正名为古字,就大可不必了。所以,是否必要去费力考证,值得商榷。5.简化字带来的问题狍、獐、猫等等,许多动物的中文名本来的字义反映了动物的归属,麅、麞、貓等人们一看便知道是什么类的动物。随着简化字的推行,改了边旁或字冠,倒成了问题。如果后人要认真的话,就让他们去考证吧。6.含有不可接受的政治含义的名称某些动物的科学名称带有根本不能接受的政治含义,例如曾经有人订了一个带有伪“满洲国”字样的拉丁文学名,中文名称当然不能照用。即便是有动物命名法规限制的拉丁文学名,也必须予以废除或订正。但还要注意,对于一些本来不含政治恶意的名称,就不要强词夺理,非来个正名不可。例如沿用已久的藏酋猴,本无不尊重少数民族的意思,不必特意上纲。由此看来,动物中文名问题可以归结为:动物中文名要不要统一,能不能统一,或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统一,怎样才能统一?首先,前面所举的例子,当然不是说明制定统一的动物名称就不需要了,也不是说规范化名称可以置之不理,用不用皆可。制定一套规范的动物名称,还是必要的。尽管如此困难,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敦促使用统一的、规范化的中文名,并力求其相对稳定,切实做到有利于科学交流。但是,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动物的中文名。应该允许通过实际使用过程来考验和修订。这就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考证。在推行中,逐步完善中文名。科学命名的准确或科学与否,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准确和完美。但同时认为,不必要的考证或订正,有时效果适得其反,反而增加了许多动物中文名的同物异名,于科学交流无所帮助。过于学究气可能是困难的,会脱离社会大众,会形成更多的中文名的同物异名,反而添了烦恼,也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