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LEAP的中国钢铁行业CO2减排潜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评估中国钢铁行业CO2减排潜力,利用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long range energy a lternatives p lann ingsystem,LEAP)软件建立了LEAPCh ina模型。用该模型模拟了3个不同情景下中国钢铁行业2000—2030年CO2排放量及相应的减排潜力。根据减排成本评估其可行性并识别重点减排技术。模拟结果表明,相对基准情景,当前政策情景和新政策情景下的年均CO2减排量分别为0.51亿t和1.07亿t,所需要的总的额外资金投入分别为93.4亿美元和809.49亿美元。因此,钢铁行业具有一定的CO2减排潜力,实现减排主要通过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如果目前制定的政策措施得到有效实施,那么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减排;但是进一步的减排受制于高昂的成本。  相似文献   

2.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及能源危机,探索高效的节能减排政策,完成相关政策的定量评价,基于陕西省统计年鉴,结合陕西省实际情况,建立了包含终端能源需求、能源加工转换、资源供应及温室气体排放4模块的陕西省LEAP模型。在对陕西省未来人口、经济发展情况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利用该模型对不同政策情景下未来陕西省的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做出了预测,完成了相关政策的定量评价及节能减排潜力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各项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陕西省的能源消耗量及温室气体排放量均有所降低,在所建立的节能减排综合情景下,2030年陕西省一次能源消耗量与基准情景相比可望降低20.35%,温室气体排放量将降低27.29%;从节能减排技术来看,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从用能部门来看,工业、交通及发电部门贡献水平最高。总体来说,陕西省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3.
基于LEAP的中国电力行业CO2排放情景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评估中国电力行业CO2减排潜力,建立了LEAPChina模型,应用自底向上的方法模拟分析了3种不同政策情景下行业2000—2030年的CO2排放情况。通过评估计算CO2减排成本及减排贡献率识别了行业重点减排技术。结果表明:如果当前政策情景中的政策措施得到有效实施,相对基准情景可实现年均CO2减排1.15亿t。若欲进一步提高减排效果,则需投入更高成本。以2020年为例,投入669.3亿元可增加CO2减排大约为1.25亿t。中国电力行业减排潜力能否实现取决于技术进步投资和措施执行力度。  相似文献   

4.
中国公路交通业CO2排放情景与减排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估中国公路交通业的CO2减排潜力,模拟了中国公路交通业的CO2排放量及相应的减排潜力,根据减排成本评估其可行性并识别了重点减排技术。对3个不同情景的模拟结果表明,2000—2020年新政策情景相对当前政策情景和基准情景的平均CO2减排量分别为65M t.-a 1和82M t.-a 1,平均减排成本为负值。以2020年为例,新政策情景的平均减排成本分别为-88.5元.-t 1。因此,公路交通业具有一定的减排潜力,实现减排主要通过车辆、道路以及燃料等方面的技术进步与替代,其中车辆技术改进为近期的重点减排技术。在公路交通业减排兼具显著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实现新区规划阶段区域建筑节能减排,对辽东湾新区区域建筑节能及CO2减排潜力预测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情景分析方法,建立LEAP-Liaobin模型,在基准情景和区域能源规划情景中预测能源消费和CO2排放.建立ARIMA(1,1,1)模型和Logistic模型并引入LEAP模型中的经济模块和人口模块.修正LEAP模...  相似文献   

6.
构建了基于出行结构的城市客运交通环境系统优化模型。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 使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模拟城市客运交通环境系统的发展;建立线性优化模型求解在城市的资源环境等约束条件下, 以交通综合效率最大化为目标的最优出行结构;根据二者的结果, 设计城市交通发展的不同情景, 进行二次模拟;建立灰色关联评价模型对情景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在社会经济条件支撑、政策可行、资源环境压力最小化的前提下, 得到城市客运交通环境系统出行结构的优化结果。最后通过北京市的案例研究, 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王雪成  王婉佼 《河南科学》2023,(10):1433-1439
基于对我国高铁和民航现有运输格局以及碳排放量的分析研究,采用灰色预测模型构建高铁和民航融合发展的减排潜力模型,分析未来城际客运需求及高铁和民航融合发展的减排潜力.预测分析结果表明:(1)高铁和民航融合发展的减排效果逐年增加,将从2025年的800万t逐步增长至2035年的2100万t,2060年的3500万t.(2)高铁作为中短距离及连接城市群的主要运输方式,未来脱碳路径主要为调整客运结构、低碳技术应用、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提高运输效率.(3)民航运输作为长距离出行及人口密度较小地区间的主要出行方式,其脱碳路径主要包括不断提升燃油效率和加快可持续燃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政策为导向,预测得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公交车的发展规模,并对“十三五”期间新能源公交车的节能减排效果进行评估.根据中国人口与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公交车的增长趋势,预测得到2020年全国公交车营运车辆70万辆的发展规模.以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政策导向为基础,依据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政策中提出的发展目标,得到2020年全国新能源公交车营运车辆22万辆的发展规模.采用LEAP模型算法,得到“十三五”期间新能源公交车累计节能593万吨标准煤,减少碳排放1250万吨,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
基于市场细分的城市客运交通需求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运输消费者的特征和行为,了解运输需求的发生和变化情况成为当前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为此以运输市场营销学为理论基础,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根据消费者的特征属性,采用市场细分的方法,细分城市客运的消费者市场,对城市客运交通需求展开分析和研究,提出分析方法的流程,并给出示例。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影响城市住宅用地开发潜力的主要因素及其权重,建立了评价模型,并以昆明安宁市大屯新区为例,进行了住宅用地开发潜力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城市客运结构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根据系统分析原理和城市客运结构特性,从交通功能、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方面建立了城市客运结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不同交通方式特征指标的量化方法。根据最大效用理论与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原理,提出了城市现状客运结构与局部最优客运结构贴近度概念。依据3个不同子目标在综合评价中影响程度不同,通过加权计算,得到城市客运结构的综合评价模型。结合西安城市客运结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12.
区域公路客运系统SD动态模型理论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实际调查资料分析区域间客运行为特性,以深入了解区域间客运市场需求特性,并分析客运市场特性、供给与需求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该系统动态模型的理论基础,为区域公路客运系统SD模型的建立做准备.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大城市客运交通能源需求变化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定量分析城镇化水平提高、居民出行特征变化等因素对中国特大城市客运交通能耗变化的影响,根据完全分解理论,构建了两阶段分解模型,并用于广州、北京和上海的案例中.结果表明:多数因素都不同程度导致了城市客运交通能耗的增长,类似广州这样的特大型城市处于以城镇化水平提高为最主要驱动的典型时期,类似北京和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城市则处于由以城镇化水平提高转向以机动化水平提高和居民出行需求增长为最主要驱动的过渡时期.  相似文献   

14.
基于随机波动条件的公交客运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在预测公交客运量中存在误差过大的问题,结合公交客运量随机波动的显著特征,通过对残差序列进行再处理,构造新的数据序列,构建GM(1,1)改进预测模型对公交客运量进行预测,并应用于某城市的2条公交线路客运量预测。结果表明:随机波动条件下的GM(1,1)改进预测模型,使用预测序列与残差序列绝对值之和来构造新序列,对新序列进行建模后预测的公交客运量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9%和5.3%,明显优于传统GM(1,1)模型预测的公交客运量的平均相对误差7.5%和7.45%;相对误差最大值分别降低了4.68%和2.99%。  相似文献   

15.
基于乘客等待时间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调整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突发事件导致列车晚点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调整问题.从乘客角度出发,提出了“首站控制”和“多站协调控制”两类列车运行调整策略.考虑列车能力约束和列车区间运行时间、追踪间隔时间等运行条件约束,以受突发事件影响的全部乘客等待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基于两类调整策略的列车运行调整模型,采用Lingo软件进行求解.以某简化线路为算例,与不采取控制策略相比,两类策略下乘客等待时间均节省约9%,结果表明了模型的有效性,能够为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调整提供辅助支持.  相似文献   

16.
以系统工程学为视角,结合北京市2004-2008年地铁运营异常记事信息,运用事故树分析法对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坠落站台事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在现有无屏蔽门的条件下,除去乘客自身原因,乘客坠落站台事件发生的概率主要取决于站台管理措施和引导服务设施设置是否合理。本研究有助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对引起该事故发生的各个因素提高警惕意识,也为运营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运用Legion行人仿真软件,对沈阳地铁青年大街站早高峰客运现状进行了仿真实例评价分析。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对原始票卡数据等资料的统计分析,对仿真模型参数进行了标定。基于Fruin服务水平评价标准,对车站整体及关键区域、车站的流线组织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青年大街站早高峰整体服务水平较低,其客流瓶颈区域集中在四部换乘楼扶梯和站台区域。通过分析车站的拥挤成因,提出了缓解车站拥挤的改进措施,为车站改造及客运组织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可达性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城市交通规划问题,从定义、内涵和评价模型3方面对现有5种交通可达性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以大连市中心城区早高峰时段公共交通出行的可达性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辨析了交通可达性与机动性在城市交通发展中的关系,提出了可达性导向的交通规划思路。与传统规划不同,该可达性导向的交通规划更加以人为本,更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