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年前在郑州的一次小小说会议上,我曾向孙方友先生承诺,有机会一定深入研究他的作品。现在是2015年春寒料峭的时候,在细细品读四大卷本《陈州笔记》的过程中,我时时沉浸在孙先生所设定的特有的陈州氛围之中,为其中的人物、故事及情调所打动。孙方友先生《陈州笔记》里的756篇小说,据说历经三十多年的创作时间,其实也是他磨砺探求文学的三十多年,因此这些小说成为孙先生文学创作上的重要标志和集大成者。在思考孙先生文学  相似文献   

2.
反讽在西方文论史上被视为召唤真理的一种方式,一直备受推重。对反讽手法的娴熟、成功运用也是孙方友的小小说创作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之一。在《陈州笔记》中,孙方友不仅通过反讽大大拓展了其作品的内涵、容量,更重要的是,他能够以一个思想者的姿态对传统文化的种种展开反思和追问,在传统题材的写作中融入了清醒的现代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3.
2015年1月,我集中阅读了孙方友的《陈州笔记》《小镇人物》各四卷,像一次漫长的寻根之旅。这是两个并列的系列笔记小说。从地域上说,是大含小,行政区域上,小镇属陈州管辖,但在小说人物的命运演变上,两者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我和孙方友在汤泉池笔会结识,已有二十多年。我仅知道孙方友也去过新疆,那时称“盲流”。新疆是我的第二故乡。我长期误读了孙方友的这两个系列,也许和我缺乏地理概念有关,因为我把“陈州”  相似文献   

4.
小小说是一个精致的小说品种,它因其“小”而“巧”,因其“巧”而充满艺术魅力。这个“巧”就是它的写作技巧。小小说因为小而十分讲究写作技巧,其技巧主要体现在取材、结构、构思等几个方面,即:取材新鲜、视觉新颖,结构省略中见精美,情节构思巧妙,细节准确生动。  相似文献   

5.
由河南省作家协会、河南省文学院、河南文艺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孙方友《陈州笔记》研讨会”于2015年3月28日下午在河南省文学院举行,会议由河南省文学院院长何弘主持,来自国内的知名作家、评论家及新闻媒体人士近40人出席。与会学者认为,孙方友传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以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为写作源头和精神家园开创出的新笔记小说,营造出了一个特立独行的文学世界,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学史价值和精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当代小小说的繁荣,与它小中见大的审美特点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主要来源于创作者立意的精心构思。作家们立意的审美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以小事件表现大主题,用细节刻画人物形象和在平凡中寓深刻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历代笔记作品最突出的特征是“杂”。以明代笔记为例,可以从笔记命名繁杂、内容组成庞杂、作者身份驳杂、创作动机复杂四个方面分析笔记的“杂”。与此同时,在笔记作品中还有各种“同”的存在。这体现在笔记创作方式的相似性、对前代经典作品的继承性和追求立言不朽的目的性三个方面。既看清“杂”的表象,又看清“同”的原因,对笔记的宏观把握就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8.
泰安作家刘黎莹孜孜不倦地耕耘在小小说的园地里,并已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作者怀着“能让每个人活得好一些”这样朴素的创作理想来拥抱生活,回馈社会;同时自己的人生观念也鲜明地投射到小小说的创作中,使得文本呈现出一定意义的儒家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9.
“笔记小说”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一种有特色的文体。解放后,汪曾祺与孙犁都写过这种小说,也留下了一些名篇。但是,在数量上,与河南作家孙方友都无法相比。同时,他们也是属于一种“客串”——即偶尔为之,孙方友则是作为一种终生的追求,一种执着不懈的探索。从1985开始,孙方友历时30年,洋洋洒洒写下了756篇小说,形成了《陈州笔记》与《小镇人物》两个系列。他用心血构建了一个独特的笔记小说的王国,一个蔚然  相似文献   

10.
与一般人类学研究者不同的是 ,潘年英教授更多地选择“笔记体” ,而不是通常的“报告体”来做为他表达的主要形式 ;而所执立场却是站在土著族群一边 ,可以说是土著族群利益的代言人。他在学术上的贡献 ,主要表现在对贫困问题的认识上 ,他提出的相对贫困论观点 ,以及对土著文化衰亡的原因分析 ,在人类学界可谓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1.
小小说是一个充满矛盾与统一的艺术世界。方寸之内却包容广阔天地,短小篇什能尽显人间世象。本文从“小与大”、“虚与实”。“含与露”等视角简析小小说的辩证艺术。  相似文献   

12.
周密是宋末著述大家,创作了大量的笔记和词作。由于时代风气的影响和文体内部新变的要求,周密的笔记与词作同步丰收、同题共作,有着基本相同的创作兴趣;宋人笔记具有的杂、散、实录等叙述特点影响了周密词作的风格特征;在词的创作中融人笔记小品文,使得周密词作有着浓厚的笔记小品文的趣味。周密的笔记与词作之间存在着的这些内在联系使得周密词作别具风貌。  相似文献   

13.
“笔记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文体中备受争议的研究对象。该概念提出伊始,即因界定不科学、运用不规范而造成了一定的混乱。鉴于“新笔记小说”兴起,因而否定乃至取消“笔记小说”的做法,并不符合文学发展规律和小说研究的需要。梳理笔记小说研究史,科学界定概念,区分其与笔记及其他小说文体的关系,明确其文体特征,限定其收录范围,确立笔记小说的文体独立地位,对于推进笔记和小说的研究,均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细节,指的是文艺作品中所写的细枝末节。它与情节不同。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人物通过在情节发展过程中的所言、所行、所思,展现各自不同的性格,从而展示作品的主题思想。细节则不过是情节发展中的一鳞一爪,人物的一颦一笑,在作品里似乎是无关大局,可有可无。但是细节的作用却并不“细”。任何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都不能没有细节描写。“巨细高低,相依为命”。丰富、细致的细节描写能使情节显得充实,人物形象更加鲜明、饱满,主题思想表现得更深刻,光彩焕发,使作品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恩格斯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致玛·哈克奈斯》,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恩格斯的这一著名论  相似文献   

15.
词典体小说打破了占据着统治地位,且体现着当今小说观念的小说模式——整一性的故事结构和主线因果导控的模式,寻找到了一种新的编纂方式——敞开的、不被“主导性”独霸的、多重因果线索交叉的、读者能够参与的方式,这种方式具体呈现为:以词条的形式来展开小说情节或者构成小说的一部分叙事内容,这里,词条展开的叙事形式服从于小说整体的需要,引导着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成了实实在在的词典体小说。词典体小说以其独特的编纂方式改变了读者的阅读地位——由边缘到中心,继而实现一种开放性的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16.
综观古今中外的名家,在他们成才之前或成才的过程中,笔记对他们的帮助是很大的。几乎所有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历史学家都坚持长期学习和认真作笔记。科学家也不例外.被称之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的儒勒·凡尔纳,在他一生中写过一百多部科学幻想小说,是举世闻名的多产作家。他之所以能写出这样多的科学幻想作品,是跟他读书作大量笔记分不开的。凡尔纳读过大量的自然科学著作,绝大部分都作了详细的笔记。据人们统计,他一生作了二万五千多本的笔记,这个数字是十分惊人的。这些笔记中的宝贵资料对他写作科学幻想小说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以《月球探险记》一书为例,凡尔纳为了写好这一著作,阅读和研究过五百本有关月球的科学著作。  相似文献   

17.
典型的《水浒传》续书不同于改编仿作,它应由原著导入,续书与原著的人物、情节有明显的延续关系。从续书的立意与原著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将《水浒传》典型续书分成正立意续书、反立意续书、别立意续书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8.
海明威的作品之所以风靡世界就在于他所刻画的人物具有鲜明的性格、令人回味的情节和电影化的组合方式。他所塑造的“硬汉”形象和“冰山”风格已成为当今文学创作的典范。同时,从其作品中也可以看出海明威创作态度的严谨和文学构思的精妙  相似文献   

19.
《情爱笔记》是巴尔加斯·略萨近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表面看来,作者空前大胆地展现了各种性爱和性错罪,但实则此小说并不是单纯的“情爱”小说,而透示着作者更深层的意图:通过对多种性爱取向的同情和支持,张扬以想像性的、艺术化的“性爱”来抵制现代工业文明对人性和个体性的“物化”与“同化”。  相似文献   

20.
卢旭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1):57-61
明末清初的著名剧作家李渔,在传奇创作中善于利用重复这一艺术手段,凸现情节中的喜剧因素,强化整部剧作的喜剧氛围。他让剧中人物常处于一系列相似情节中,通过其不同言行,既引发了情节的充分展开,又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喜剧性格;李渔将重复性喜剧情节设计得较为复杂,但又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其重复的喜剧情节往往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能够形成前后相似情节间的对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